06.21 力度空前的個稅改革,原來這些才是對你影響最大的……

力度空前的個稅改革,原來這些才是對你影響最大的……

今天,備受關注的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

個稅改革一直是廣大老百姓關注的重點,個人所得稅你瞭解嗎?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是指國家為了完善稅收體制,更好的進行稅制改革,而制定的稅收制度。

個人所得稅是目前我國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第三大稅種。2017年全國個稅收入11966億元,佔稅收總收入約8.3%。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劃重點,這裡有更多個稅改革細節

兩類納稅人的判定標準:由是否滿1年調整為是否滿183天

草案借鑑國際慣例,明確引入了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的概念,並將在中國境內居住的時間這一判定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的標準,由現行的是否滿1年調整為是否滿183天,以更好地行使稅收管轄權,維護國家稅收權益。

四類收入綜合納稅

草案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等4項勞動性所得(以下稱綜合所得)納入綜合徵稅範圍,適用統一的超額累進稅率,居民個人按年合併計算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按月或者按次分項計算個人所得稅。

此次之所以會被成為“力度空前的個稅改革”,不僅是因為個人起徵點的提高,更是個人所得稅徵收模式的轉變。在將近40年的時間裡,我國個人所得稅一直屬於分類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模式。而這次把工資、勞務、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合併在一起實行綜合徵稅,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早在今年3月份兩會期間,時任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就表示,將“分類稅制”轉化為“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稅制”,是出於對個稅徵稅模式的完善,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稅制是世界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的徵稅模式。將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這些勞動性的所得合併起來,再確定起徵點,按年彙總進行綜合徵稅。這樣能夠更好的體現稅收公平,體現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

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

個稅調整後,你會省多少錢呢?

↓↓↓

公式:個人所得稅=(工資-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免徵額)×稅率-速算扣除數=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月薪1萬元或將減稅239.6元!

以北京市月薪1萬元為例。起徵點為3500元的情況下,每月要繳納個稅323元,扣除五險一金後的稅後收入為7457元。

假設起徵點為5000元,並結合“綜合所得稅率”,在五險一金同等扣除情況下,每月繳納個稅降至83.4元,個稅將少繳239.6元!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

以現行工資、薪金所得稅率(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將按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按年計算,並優化調整部分稅率的級距。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此表為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後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

【說明:1、本表含稅級距中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每月收入金額- 各項社會保險金(五險一金) - 起徵點的餘額。】

1、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

下圖紅框部分:超過1500元至4500元部分,稅率10%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調整後↓↓↓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4500元的部分,稅率為3%

2、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以及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

下圖紅框部分:超過4500元至9000元部分,稅率為20%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調整後↓↓↓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4500元至9000元,稅率為10%

3、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相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4、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針對性減負,個稅可抵房貸了

不同的個人和不同的家庭面臨著不一樣的成本支出。

有的家庭撫養子女的壓力較大;

有的家庭贍養老人的壓力較大;

有的家庭裡有重症患者;

以及近年來購房租房成本的大幅上揚等。

此次首次增加的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可以更加有針對性地減輕居民負擔。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

這一標準綜合考慮了人民群眾消費支出水平增長等各方面因素,並體現了一定前瞻性。按此標準並結合稅率結構調整測算,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的納稅人,

總體上稅負都有不同程度下降,特別是中等以下收入群體稅負下降明顯,有利於增加居民收入、增強消費能力。該標準對於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和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人統一適用,不再保留專門的附加減除費用(1300元/月)。

中國個稅改革歷程及關鍵時間節點

力度空前的个税改革,原来这些才是对你影响最大的……

個稅規模增速及改革節點,騰訊《財看見》製圖。

1950年7月,政務院公佈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於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徵。

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個稅起徵點設置為800元,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 針對我國國內個人收入發生很大變化的情況,國務院發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節稅暫行條例》,規定對本國公民的個人收入統一徵收個人收入調節稅。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規定不分內、外,所有中國居民和有來源於中國所得的非居民,均應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日發佈了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4年1月28日國務院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1999年8月30日,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把個稅法第四條第二款“儲蓄存款利息”免徵個人所得稅項目刪去,而開徵了個人儲蓄存款利息所得稅。

2002年1月1日,個人所得稅收入實行中央與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3年7月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公佈了一份名為《我國居民收入分配狀況及財稅調節政策》的報告,建議改革現行的個人所得稅稅制,適度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同時對中等收入階層採取低稅率政策。2003年10月22日,商務部提出取消徵收利息稅,提高個人收入所得稅免徵額等多項建議。

2005年初, 廣東財政再次對個稅免徵額提高進行調研,以便為中央儘快出臺稅改政策提供參考依據。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免徵額由800元調整為1600元,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第四次修正。第十二條修改為:“對儲蓄存款利息所得開徵、減徵、停徵個人所得稅及其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007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自2008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2008年暫免徵收儲蓄存款利息所得個人所得稅。

2009年取消“雙薪制”計稅辦法。

2010年對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個人所得稅免徵額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

,同時,將個人所得稅第1級稅率由5%修改為3%,9級超額累進稅率修改為7級,取消15%和40%兩檔稅率,擴大3%和10%兩個低檔稅率的適用範圍。

2012年7月22日,中央政府有關部門已經準備在2012年啟動全國地方稅務系統個人信息聯網工作,為“按家庭徵收個人所得稅”改革做好技術準備。此前業內一直呼籲的綜合稅制有望在未來實現。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扣除,合理減負,鼓勵人民群眾通過勞動增加收入、邁向富裕。

2018年7月1日起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個人所得稅可享優惠。

綜合:新華社、人民網、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新聞、21世紀經濟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