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寄宿制”对孩子的伤害有多深?

西北梅林


1、过早离开父母,致使家庭教育缺失。

这对于小学开始就住校的孩子,影响尤其大。这个阶段的孩子,家庭教育给予他的一些常识、规则正需要养成;作为孩子,对家庭的依赖感还很强,而且这种依赖是获取父母之爱的重要方式。

过早离开家庭,这会让孩子的成长出现缺憾,比如父母对孩子独有的关爱、包容和鼓励以及严格要求,这些都是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的。而且也会让孩子对亲情缺乏更为深切的感受,如果问题严重,则会直接的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心理。

2、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让孩子陷入痛苦。

寄宿制原本似乎就是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集体生活,首先这个“早”应有个限度,过早肯定不好。而有一部分孩子他可能受性格、成长过程的影响,不适合,或者无法应对集体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宿舍生活里充满了苦恼,影响到精神心理。

因此,是否选择寄宿制学校,家长要结合孩子的实际。如果这种形式有助于孩子的成长,那就可行;如果孩子应对不了住宿的各种挑战,最好还是住家。

3、孩子面临着欺凌或管理失控的风险。

校园欺凌是一个热点话题,带有普遍性,而它出现在宿舍、宿舍楼的可能性显得要更大一些。

即使是在非常严格的管理之下,如果一个孩子自制力差,一心想着要玩,寄宿制下的孩子总会有很多机会。就算家里不给孩子买手机,他也会想方设法弄到手机,然后各种玩。逃过家长的监管,宿舍变成了“法外之地”。

有多少学生在宿舍玩游戏,一玩就到很晚,直接影响到第二天的学习,上课睡觉,下课抄作业,家长完全不知情。等到家长了解,一般是考试后。

关于寄宿制的好处,最重要的是——

对于性格开朗、自制力强的孩子,寄宿制能给他们创造更多的成长机会,在各种挑战中磨砺意志,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同时,住校也能节约出更多时间用来学习,如果孩子是刻苦认真型的话。

总之,对于小学生,寄宿制弊大于利,对于初中以上,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是而决定。





优学优考策略


标题戳中我的心。

初中的时候,因为父母在外地工作,而我留在老家读书,我就寄宿在舅舅家,当时舅舅在农贸市场开了一家杂货铺,一楼是门面,三楼四楼住人,舅舅有一双儿女,我和表妹住一间房。

对于初中敏感时期的我而言,寄宿是一种很尴尬很不安的事情。有一回舅舅出差回来,给表妹带了礼物,可能他一时忘了我的存在,当他拿着礼物走进房间给表妹的时候,我感到有些失落和惶恐,少女心思敏感脆弱,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情。

有一回准备来大姨妈了,洗了澡就躺在床上,半夜醒来裤子脏了,可是没找到卫生巾,也不敢去敲舅妈的门,只好垫了厚厚的纸熬到天亮,第二天小卖部门开了,刚拾掇好自己,就听到表姨妈(每天来帮舅妈看店的一个亲戚),大声地说,晚上洗完澡也不把衣服洗了,这么热的天,厕所都臭了! 她没说我名字,但我知道她在说我,那一刻真的好想妈妈,好想在她身边。

寄宿的时候很久才见妈妈一面,每次她都会给我生活费,或者交给我外婆,但钱只出不进总会花完的,读书时期,各种学杂费总是零零碎碎的,今天20明天50,都不多,那时候没有微信支付宝,想要钱只能银行转帐,有时候钱用完了,也不好意思问外婆或者舅妈要,偶尔问问还行,但是时间久了,今天20明天100的,谁心里都不舒服,所以我就只能熬到下一次妈妈给生活费,这种心情,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理解。

寄宿的不便和尴尬随便罗列都有一大堆,也正是由于青春期的这段经历,我的性格变得敏感细腻安静,不敢外放情绪,高中开始,我就很少向父母伸手要钱了,除了必要的大开销,比如学费补课费会开口要,剩余的日常开销买些衣服日用品什么的,都靠周末兼职,到了高中毕业,18岁吧,就没有再要过家里的钱。在应该肆无忌惮的岁月里没能学会撒娇依赖,也就习惯了有事自己扛。

长大成家后,我对家的完整性非常看重,我不希望我的小孩孤单单的寄宿在别人家,哪怕关系再好再亲,都替代不了父母的爱,我也不怨恨我的父母,毕竟生活所迫,谁也不想的。我很感激舅舅一家,当年他们给了我一席之地,没有看轻我鄙视我,才让我健康的渡过青春期,这是我第一次文字记录下当年的一段寄宿经历,很感慨,也很感谢!

现在的我,每天都会对女儿说我爱你,我认为爱要及时表达,要让孩子学会勇敢说出内心想法,不管去哪里,我都会力所能及的带上他们一起出发,让爱永不缺席。




嘉人有约ss


我有一个同学因为不适应学校的住宿环境,而影响了她的一生。

记得我上高一的时候,我因为那时候身高比较高,所以经常是坐在后面两排,那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一般是坐在前面四排的。男生一般喜欢观察班上哪些女生长得好看,那时候我就注意到班上有一个挺娇小的女生长得挺好看的。后来就注意到他经常在早上上早读的时候趴在座位上也不知道是在做什么,后来有耳闻他是趴在桌子上哭,据说是不是很适应宿舍的那种环境。在忽然突然就听说这个女孩子转学去了他家附近的一所普通中学读书了,这之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



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偶然有一次通过QQ的可能认识的人联系到了这个女同学。通过QQ聊天了解到这个女同学,当时是在市里面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里面上学,学的是临床医学专业。当时就挺替他惋惜的,毕竟是因为没有适应高中宿舍的集体生活就转学,然后导致后来没能够考上一所好学校,毕竟如果按照他高一时候进班的20多名成绩这样一直坚持下去的话,将来高考的时候可能会考一所一本高校的,就因为这样不适应环境而导致一念之差转学,最终改变了她的一生。



后来我分析了一下这个女同学,她在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家附近就有一所中学,那个时候是不用去学校宿舍里面住宿的,直到到了高中的时候突然进入那种集体宿舍的环境,晚上宿舍里面有人打呼噜、磨牙、说梦话、梦游等等状况,这都导致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正常入睡。无法入睡的话,就会导致情绪比较低落和焦虑,这样久而久之可能会使得她精神衰弱,最终产生了想转学的想法。

好在这个同学在上专科的时候,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专升本,最终上了一所普通二本医学院的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毕业以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又进入了县医院里面上班。




饕餮视听


说一下我自己吧,我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寄宿,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直到开始工作一直都在外地。在家呆的时间最长的时间是高中毕业的三个月!现在工作七八年了,下面呢,我就分析一下寄宿制的利弊,这里说的是利弊,而不是伤害!因为我觉得用伤害这个词有点严重了,所以就用利弊这个词了。

小学二年级,爸妈工作特别忙,姥姥的身体又不好,总是住院,爸妈的同事说临近的一个县里有一所特别好的私立学校,学校的老师都高学历,学校的硬件又特别高大上,所以爸妈就把我送了过去,当时的学费还挺贵。自从那个时候开始,小学,中学,大学,再到工作,我就一直在外面,不管是住宿还是租房,在家最久的一次是高中毕业了以后放的那三个月假期。

先来解剖一下自己吧,从性格方面,首先是好的影响,从二年级开始,我就变得独立起来了,从刚开始连食堂饭的字都不认识,需要问一问旁边的大哥哥大姐姐,到最后一路走来,发现最大的优势就是独立意识和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寄宿制学校大多是日常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我们学校也有一个生活老师,但好多班都是她一个人负责,所以不能面面俱到,所以大多是还是自己负责。时间长了,就成了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不去麻烦别人。还有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从二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换了一所学校,初中换,高中换,大学换,刚开始工作也是虽然经常性的换学校肯定不好,对我来说,也没有特别好的发小,这么多年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了,到什么环境中,我都能快速的适应并融入进去。

下面说一下弊端,中小学是最需要和父母沟通和交流的年龄,也是最需要被保护被呵护的年纪,在寄宿制学校里,就只能跟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所以话比较多,上课下课爱说话,什么都跟别人说也不设防,还因为把社会想象的比较美好,所以一路走来也吃了不少亏,所以大学做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也挺二的!

还有就是初中开始,进入了青春期,性格行程的最佳时间,其实最不该住校的,因为一有问题没法跟最亲近的爸妈沟通,虽然青春期的孩子不爱跟爸妈沟通吧,但是遇到大事还是会沟通的。有了问题爸妈也看不到,特别容易对将来的性格赞成不好的影响,我在大学时跟我同学说,他们都说,你没变坏就很好了!

虽然我在外面住了这么久,但是从一个家长的角度,从一个老师的角度,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分析,我都不建议太早就住校,个人建议,最早最早也要到高中才住吧,如果有条件不住最好。因为作为孩子来说,他们其实还是很愿意跟父母沟通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的,因为你是他们最亲近的人。最后,因为我一直在变换住处,所以一直有居无定所,漂泊在外的感觉,直到现在结婚了,才有了家的感觉!所以最后,我的建议是最好不住,如果实在想住,高中开始吧!

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来讨论!


左手指挥


这个还要看家庭的教育啦。

吉普哥初中12岁初一时开始住校,因为当时父母的单位整个矿务局只有一个中学,我们家离学校有15公里左右,又没有班车之类的,所以只能住校。当时除了矿务局总部的孩子,其他矿上的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


学习不忙时,一周回去一次,当时还是执行5天半工作制,一到周六中午下课了,就期盼矿上的车子来接。有时候看到其他矿的车子先来了,羡慕得不行。当自己矿的车子一到,大家兴奋地爬上车。那时管理也不规范,拉人的车子都是解放牌东风牌那种卡车,大家爬上后面的车厢,一个挤一个,也挺有意思。那时公路不好,车子颠簸的很,大家都是摇摇晃晃回家,到了周日下午又摇摇晃晃到学校。

学校是封闭式的,除了矿务局总部的孩子上下学能进出学校,其他人一律不能出门,如果有事儿一定要出门,比如生病去医院,就得跟班主任打报告请假,同意了才能让门卫放行。


住校了,所有生活就得自己照顾自己,洗衣服,到食堂打饭等等,全靠自己。所以从小就锻炼了独立自主的性格。后来读高中是到了老家,上大学是去了北京,都是离开父母的,也没觉得有什么缺失,特别是父爱母爱。

虽然从小父母对自己很严厉,犯事儿了也被父母大骂,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天下父母心不容易。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自己又在外地工作,父母不是很想跟着过来,虽然吉普哥是家里独子,但是父母还是喜欢老家那种空气清新、邻居熟悉的环境,所以也随着他们了。不过赡养父母的职责,我确是不能放下的,每年父母生日和过年都要回去看他们,而且明确告诉他们,以后年纪再大点,就要和我一起生活,我来给他们尽孝!


吉普哥说说


(⊙o⊙)哇,这个问题可以说是非常适合我回答的了!我是一名大三在读学生,从初一开始在一所军事化管理寄宿制私立学校读书!

事情从我六年级开始说起,当时刚开始掀起一股到县里学校上学的风潮!准确来说,从我堂哥那一年开始,农村孩子都开始去县里读中学了!我的堂哥比我大两岁!到我这一届基本都去县里读书了,因为农村中学离我家挺远的,教学质量也有问题,当时一路上还有很多流浪汉,严重威胁到安全问题!所以从六年级开始,同学们和家长们都开始考虑去县里的私立学校参加招生考试,通过了考试才可以上学!


于是我和一众小伙伴们在2009年的五一去参加那所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当时只考了语文和数学!因为去参加考试的学生太多了,分批分期去考!(我们县里私立学校挺多的,几乎都在五一招生考试,所以很多同学会去参加好几场场考试)我当时只考了这一所学校,所以考完就回家了。

后来回来后继续照常上课,有一天我还在家里搭的地震棚里待着,突然听到我家的电话响了,当时心里就有预感,感觉会是通知结果,然后一接果然是学校老师打来的,告诉我被录取了,在八月十八日去参加入学考试!挂完电话,我很兴奋,迫不及待告诉爸妈!妈妈很自豪也很惆怅,毕竟能考上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私立学校就说明了学费会比镇里学费贵很多!当时看着妈妈为学费发愁的样子,我也很难过,考虑了几天后,我准备和妈妈说我就在镇里中学读书,然而妈妈拒绝了我,很大声地告诉我,你就去县里读书,都考上了不去干啥!去那里好好读书,比在这里好!妈妈会供你读书的!

后来一整个暑假,除了开始锻炼自己洗衣服以外,过的也很自在!当时是八月二十四号去报道军训!我妈送完我就走了。我们学校打电话是要去买那种电话卡排队在公用电话亭打的,每天排队人都很多,我第三天实在忍不住,跑过去排队打电话给我妈,刚听到我妈说话,我就哭了边哭边跟我妈说话,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离家过连我们村都很少出……后来因为寄宿制学校嘛,时间都是有规定的,我挂完电话,就回了班级。当时班主任在带领我们熟悉同学!然后我婶婶突然出现在我的班级外面,当时很惊喜,后来就举手和班主任说一下,立马跑出去,我婶婶问我怎么了?然后我又说不出话就哭了。当时班主任以为我上台表演呢,结果看到我跑出去,然后就也出来和我婶婶聊聊。后来婶婶走了,我的心里就没那么难过了。依然还会想家,当时悄悄地从家里抽屉里找出爸妈姐姐的一寸照放在包里,上床睡觉的时候拿出来悄悄看。( 因为我们家没有其它照片,我自己也是从小没照片,只有我姐姐有小时候的照片!)

我们学校是两个星期放一次假!也就是说我需要在学校连续上十二天,才能放两天假,包括了我回家返校的时间!经常是第二个周五下午放假,周日中午就得返校!我记得我第一次放假回家的时候,我妈吃着饭喝着酒,看着我,笑着笑着就哭了,然后我也跟着哭了!

后来也就慢慢不那么想家了!想说的太多了,竟然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思绪了……一想到那时候,依然很心酸很想哭!

说说学校的大概制度和日常生活吧!学校不允许带手机,染头发打耳钉,穿奇装异服!不准吃泡面辣条!被抓到要通报班主任,然后学校通告啊之类的,总之很严,这几条规矩是死的!初中不允许不吃饭,因为我们学校吃饭是每个年级每个楼层按顺序排队吃饭的。所以班主任要全程陪同,送到食堂,并且要停留到同学们都端着盘子开始吃了才可以走的!然后我们学校食堂不允许剩饭菜,菜吃不完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饭坚决不允许剩的,一般会有老师和学生值班查倒饭的!一般看到你的盘子里还有饭就会让你去吃完,如果你趁乱倒了,不好意思你站那里站着,等着记名字通报班主任,再通告全校。

我们的每天作息时间都是有规定的!每个年级的作息时间不一样,我初一的时候是六点二十吧?!记不清了,大概在这个时间段左右。到点了生活老师会吹口哨喊你起床,没有吹口哨的时候不准提前起床,吹了口哨之后也不准不起床。总之很无奈了。哦忘了说我们宿舍是八人宿舍,有阳台,无卫生间,当时是不允许带行李箱的,每个人一个小柜子,柜子上下两层!洗漱去公众水房。每天起床要把自己的杯子叠整齐,被子要叠出棱角,床单不能有一丝褶皱,鞋子放一边床底,盆放一边床底,都要摆成一条线,门窗要抹干净,地要扫干净,还要拖好几遍,不能有头发和一点点脏。垃圾桶一定要干净。一天要打扫两次,一次早上起来,一次是午休起来。午休要求没那么严,但也只是比早上稍微松一点。每周还要大扫除一次,垃圾桶簸箕之类的要洗刷干净。每天打扫完之后给生活老师检查,检查合格了,你才可以去吃饭上课。不合格走了的话之后检查到你的宿舍会打电话给你班主任然后你的班主任会叫你回去打扫干净再回来上课。床单被套全部用学校发的,不准不统一。

学校打热水是在一个统一的地方,露天的热水水龙头,一个一个排队去打。冬天的时候打个热水会急死人,那个队伍长的哦……真是待了六年依然还是想吐槽这个……对于我来说,那六年里影响我最深的除了内务整理之外,还有刻在我脑子里深深的口哨声,做什么都要排队,以及吃饭可以剩菜但一定不能剩饭的习惯。(我不会说后来我毕业了,听到哨声都会突然一激灵,然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毕业了)

其实寄宿制学校也没那么差那里有很好的老师。虽然在学校的时候很烦,但是的确教会了你很多东西哦!我到现在都还每天叠被子和捋床单,东西一定要摆放一条线。略微强迫症吧!

要说伤害的话,可能以前的话会觉得自己好苦呀,不能和大家玩,不能在家里呆那么久,每天的休息时间好少啊!后来也就习惯了,现在更多的反而是怀念!我清楚地记得,我从上了寄宿制学校后就只有最后一年高三放过一次元宵节假,因为上学太早了,学校在那一天给我们放了假。

我们家亲戚家的小孩子都是去了公立学校读书家里人租房子陪读,因为家长都觉得私立学校太苦了,吃的不好,睡得不好,什么都得自己做。我可能习惯了倒不觉得了。

不知不觉已经说了这么多,我还有好多没说呢……一想到以前的种种,总是感慨万千,有点乱,大家将就着看吧!(*∩_∩*)


非典型性95后


在还没上大学的时候,我一直以为大家都是寄宿制的。一周有五天在学校里度过,周末两天就可以回家。但是后来我发现,真相并不是这样的,有些学校是走读制,白天上学,晚上回家。

现在我们那个地方的很多学校都取消了寄宿制,实行走读制。我没有办法说寄宿制对孩子带来的是益处还是伤害,但是我可以说一说关于我的经历。

我初中跟高中都是寄宿制,整个中学六年阶段都是住宿在学校,像是一只候鸟往返于学校和家之中。一到周五的下午就整个学校就会很兴奋,因为放学了就可以回家了,虽然人在课堂上,但是心早已飞到了学校的围墙外面,飞回了家中。

每个周末回家,家里人都很开心,晚饭的时候也很热闹。餐桌上的饭菜比往常会更丰富,爸爸有时候还会喝点小酒。每次回家妈妈都会说我又瘦了,所以桌子上的菜都是我喜欢吃的,还一直往我的碗里夹菜,让我多吃点,恨不得一顿饭把整个星期的肉都补回来。学校的伙食说实话真的不怎么样,加上学习的强度大,而中学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寄宿制对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营养跟不上,整个中学都十分的清瘦。


周末回到家之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玩。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晚上可以很晚才睡觉,对于学习早就被抛到了脑后。父母也不会很刻意的让我去学习,就当作是放松,随着我来了。一回到家后,在学校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全部被打破,不按时吃饭,不按时作息。这种情况不仅仅是在是在周末,还一直会持续到周一,导致上课的时候会一直打瞌睡,收不回心。

在学校的生活学习都是按照规定来进行的,一节课四十分钟,每天上午五节课,下午三节课,晚上两节晚自习,一天的时间都被安排的满满的。而且在学校里限制携带手机,智能设备,每天有老师督促学习,如果是在家根本就没有办法有这些很好的学习环境。


寄宿制看起来十分的不人道,因为它把孩子与父母分离开来,甚至有些学校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实行寄宿制了。孩子还那么小,正式跟父母撒娇,渴望父母溺爱的年纪,却不得不与父母分开。但是寄宿制给孩子带来的更多的是独立与自信,良好的学习环境。

所以对于寄宿制的问题,还是得要分情况看待。我个人觉得孩子太小的时候不适合寄宿制,而随着孩子年纪的增长,学习强度的增长,寄宿制所营造的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室十分有利的。


大三老学长


我是小学五年级开始寄宿的,当时是因为这所私立学校教学水平比较高。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很快的适应环境了,于我而言,寄宿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反而,我学会了整理内务,我有很严格的作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学的东西更多。因为严格的时间管理,我可以在写完作业之余的时间去练字,去学各种特长,去读课外书。这种习惯一直持续到中学毕业,高中就开始走读了。


因为这种经历,所以我不排斥寄宿,甚至想等孩子上学之后,也送去寄宿制学校。但是,还是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年龄。我不建议小学前三个年级送去寄宿。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对环境的适应力本身就很差,容易过于依赖老师,并且很容易受到来自大孩子的伤害。我们当年学校为了照顾一二年级小同学住宿,一二年级住下铺,五六年级的住上铺,看到太多大孩子欺负小孩子的事情。

第二,独立性。有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很独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你把他放在任何一个环境他都可以如鱼得水。但有的孩子独立性很差,这种的就要思考适不适合送去寄宿学校。

送孩子去寄宿学校并不代表家长不关注孩子,有的反而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这边的寄宿学校都是私立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孩子去了不会受苦,学习也有更好的老师教导。反观我现在,自己也有孩子了,并没有觉得寄宿制给我带来了伤害。


鸢尾1218


路过答一发。

先说个见过的。

刚从丽江宁蒗永宁乡回来。当地有一所小学教温泉完小,全校200多个孩子,有一半是住校生。最小的是学前班。基本上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现在条件好了,学校有免费食堂,在更早之前,也就是实施免费食堂之前,住校的学生需要从家里自带米粮,在学校做饭的。以前学校宿舍一大间住三四十个孩子,现在是苏宁捐赠的校舍,一间10个孩子,高低床。

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要住校?家长放心吗?

温泉村原来是个乡镇,下辖17个村。后来撤乡设村,但是温泉完小还是17个村小组唯一的学校。所有的孩子都在这里上学。

他们最远的每天上学单边步行四五个小时,最近的一两个小时。没有车,唯一的一条路也只修好了两年,而且只能通摩托车。孩子们基本只能步行。

不住校只有辍学,所以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孩子上学。这几年政府高压扶贫,才算是强制性要求必须让每个孩子都接受教育。

这就是为啥这么小的孩子要住校。而且他们住校比家里吃的住的条件更好。


再说个我自己的例子。

初中开始住校。自带干粮,一周可以回一两次家。洗衣服这些自理没问题。至于校园欺凌问题,有肯定是有的,但是不影响。对于大多数底层群众来说,社会就是丛林法则。每个人成长过程都会遇到这些事,有的人遭遇的早,成熟的早,有的人晚一点而已。看到被老公杀了藏尸冰箱、诱骗到泰国杀妻的惨案,颇有感触,有谁能在父母的羽翼下被保护一辈子呢?

对我个人来说,住校的好处远大于坏处。别的不赘述,最主要的是对于个人三观的塑造。

本人出生于农村,父母基本都是文盲,虽然爱我们胜过一切,也鼎力支持我们多读书改变命运。但与此同时,父母也跟其他很多很多的农村人一样,有眼界短浅、心胸狭小、喜欢占小便宜甚至卫生习惯不好等诸多毛病。

整个青少年时期,都是一个人三观成型的重要时期。我很庆幸,因为住校,远离了父母的不良影响,通过外界多元的影响(书本和同学老师等),养成了比较独立完善的三观、人格,不说多完美,但是至少少掉了很多原生家庭的劣根性。这就是受教育的意义。

如果我没有住校,而且一直跟父母一起生活,要么在生活中的冲突更激烈(三观不一致),要么就是跟他们保持一致的三观,变成那种自己讨厌的人。


城市里的孩子住校,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锻炼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其实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

在心理性格、三观塑造等方面的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家电零售观察


我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在我们那边的学校,小学四年级开始寄宿,别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而我们就要学会独立了。

相对来说,那些上高中都没有寄过宿的同学有多幸福。说说我自己吧,从小习惯了寄宿学校,独立能力还是挺强的,但是内心还是会很孤独的。

小学寄宿是3天回家一次,孤独是从初中开始的。

初中的时候上的是一个镇中学,每个星期回家一次。那时候学校周围很多混混,有些女孩子就在外面认个哥哥罩着,在学校横行霸道,看谁不顺眼,那个人就要被面临群殴的风险,很不幸我成了那个不顺眼的人。



那时候刚上中学不久,身边没朋友。只有一个人独来独往,吃饭是一个人,洗澡是一个人,睡觉是一个人。中午吃饭后在洗碗池洗碗,我被旁边的人挤了一把,碗里的水不小心撒了一点到左侧的女生身上。

我还没来的及道歉就被面前的人扇了一巴掌,顿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她叫来了好多女生来辱骂我,之后我一个人回到宿舍午休,我躲在被窝里哭了一中午,心里不停的埋怨父母,为什么要把我送到这个学校来,本来以为噩梦结束了,不,这仅仅是开始。

从那以后,我会莫名其妙的被一群女生围殴。还会警告我。如果告诉老师,放学有你好看。我几乎从那以后成了她们的出气筒,我不敢交朋友,不敢跟家人倾诉,一直是一个人,很孤独,很无助。



第二个学期我让爸爸妈妈给我转学了,另一个寄宿学校。我一直小心翼翼的做人,没有朋友。

我只想说,如果有能力尽量不要给孩子放在寄宿学校,那样保护不了她,孩子会孤独,会绝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