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關於部分市人大代表反映農村建設 相關問題的調研報告

根據市政府主要領導指示精神,我室協調市委組織部、市委農工辦、市農業局、市住建局、市扶貧局,對耀州區董家河鎮王家砭村、石凹村,耀州區石柱鎮西古莊村、西古村,宜君縣哭泉鎮南塔村進行了調研,針對幹部待遇、美麗鄉村建設、城鎮化建設、扶貧產業園建設、農村產業發展等5個方面問題,組織相關市人大代表和部分鄉鎮幹部進行了座談研討,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關於村組幹部待遇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是村組幹部待遇普遍較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每月2000-2300元,“一肩挑”的為每月2500-3000元。其他幹部如文書每月500元,小組長200-300元。

二是文書(耀州為專職,其他區縣為兼職)、小組長待遇與工作量不匹配。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基層工作大幅增加,文書工作量激增,但待遇較低。小組長日常事務同樣較多,接近於脫產半脫產狀態。

三是“二八”倒掛的考核辦法不能激發村組幹部工作積極性。目前全省村幹部實施20%基本工資+80%績效補貼的工資發放模式,補貼兌現不及時,難以滿足村幹部日常工作生活需要。

四是沒有完善的差旅費用報銷制度。村幹部外出考察項目、到上級機關開會等大都需自掏腰包,差旅費用成為村組幹部一項較為沉重的負擔。

(二)幾點建議

一是提高村組幹部待遇。

方案一:提高整體待遇。按照村“兩委”班子正職3000元,一肩挑的4000元;副職2500元,村民小組長2000元,文書2500元,監委會主任1000元,婦聯主席、團委書記不兼職的500元,其它不兼職的“兩委”成員500元的標準估算,全市合計每年需額外投入財政資金7750萬元,按市縣財政5:5分擔,則市級和區縣財政每年各需增加支出3875萬元。

方案二:單獨提高文書和小組長待遇。二者皆按兩委副職標準計發補貼,每月1000元。據估算,全市每年合計需增加財政投入資金1665.4萬元。

二是優化績效考核方式。適度提高基本工資部分的發放比例,恢復原有六四比例發放模式(即基本補貼發60%,績效考核發40%。)。同時優化整體考核方式,減輕鄉鎮考核壓力。

三是完善差旅報銷機制。對村幹部因公外出提供合理的補助。

二、關於石凹等村美麗鄉村建設問題

石凹村位於耀州區和王益區的交界處,距210國道3公里,距鎮政府7.5公里,距耀州區政府15公里,屬旱塬地區。轄4個村民小組,210戶,810人,耕地1760畝,村民主要收入來自運輸業、養殖業、外出務工。201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5800元。

該村為2018年度市級美麗鄉村創建村,今年確定實施項目有:一組至村委會通村路道沿3公里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42萬元,其中整合資金30萬元,自籌資金12萬元;村委會周邊、文化廣場、巷道安裝太陽能60盞亮化工程,計劃投資45萬元,其中區縣財政10萬元,整合資金30萬元,自籌資金5萬元;文化廣場、村委會周邊、通村路兩旁實施綠化、美化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計劃投資70萬元,其中整合資金60萬元,自籌資金10萬元;文化牆及繪畫2200平方米特色服務建設項目,計劃投資20萬元(整合資金);合計177萬元。

(一)存在問題

一是村上自有資金不足。由於村上集體經濟薄弱,村級集體經濟沒有收入,創建需要的47萬自籌資金沒有著落。

二是村上規劃恢復該村的村容村貌,建設“一路一牆一牌樓一石村落”需要資金350萬。

(二)幾點建議

一是加大資金補助力度,像石凹村這樣缺乏自有資金的村莊在全市普遍存在,因此要加大對美麗鄉村建設自籌資金的補助力度。

二是發展鄉村旅遊應因地制宜,像石凹村,由於前多年開發石灰石,自然環境受到一定的破壞,發展旅遊業條件不具備。

三是美麗鄉村文化景觀牆建設要注重挖掘鄉土文化,改變目前多村一面的狀況。

四是加大通組路建設力度。據宜君人大代表反映,貧困村通組路基本修通,而非貧困村通組路建設還有很大差距。

五是加大農村垃圾集中處理力度,改變目前一些村隨意向乾溝傾倒垃圾的狀況。建議逐步實現區縣範圍內統一收集村莊垃圾,統一處理。

三、關於西古莊村道路和旅遊開發的問題

西古莊村位於文王山腳下,距離石柱鎮13公里,距耀州區35公里,轄2個村民小組,150戶,601人,耕地面積2806畝,以蘋果產業為主,2017年人均純收入13600元。

(一)存在問題

一是道路比較狹窄。該村通村路6.5公里左右,修建於2006年,當時國家規定通村道路寬度為3.5米。由於該通村路處於山區,彎道多、坡度大,且修建在半山腰,車輛基本無法雙向通行。

二是文王山旅遊資源開發不足。該處旅遊資源僅有傳說和一處遺址,目前也沒有作為景區進行開發。

(二)幾點建議

一是除加寬通村的6.5公里外,再加寬耀瑤路和耀柳路的連接線——文墓路(西古莊村位於文墓路的中間)13.5公里左右,建議加寬到5米。這樣可以更加方便周圍5個村4000多人的出行和沿線20000畝蘋果的銷售。

二是建議相關職能部門對文王山遺址和傳說進行進一步挖掘考證,幫助村上制定文王山旅遊開發規劃,吸引外商參與開發建設。

四、關於加快董家河鎮的建設問題

(一)存在問題

一是規劃統籌協調有一定難度。董家河鎮建設涉及到《銅川市耀州區董家河鎮總體規劃》《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總體規劃》《美鑫物流園規劃》《耀瓷旅遊產業規劃》等,這些《規劃》在範圍上交叉重疊,功能定位和設施佈局上銜接不足,甚至存在矛盾衝突現象。

二是鎮區園區建設管理體制不順。因為行政級別、隸屬關係、職能劃分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園區和鎮區在溝通協調配合上還存在一定阻力。在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方面,園區主要負責園區建設範圍內的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鎮上主要承擔徵地拆遷、基礎設施配套等工作。例如,隨著園區建設範圍擴大,雨汙水的排放壓力不斷增大,但園區僅建設了區內的道路及排水管道,穿越鎮區與城市主管網聯通的部分由鎮政府負責建設。因資金困難等因素,該段配套道路及管網遲遲未能全部竣工,曾多次發生雨季園區排水不暢造成鎮區內澇現象。又如據鎮村反映,園區垃圾有向周邊村莊傾倒現象。

三是王家砭位於耀州瓷遺址範圍內,但未能納入黃堡鎮耀瓷小鎮建設規劃。

四是短期內人口集聚難度大。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區以重工業為主,周圍環境不佳。董家河鎮位於南北市區連接走廊中部位置,北距王益區城區約10公里,南距耀州區和新區城區約5公里,因鎮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條件不足,且交通較為便捷,鎮區對人口的吸引力不足。

(二)幾點建議

一是多規合一。要統籌考慮整個董家河片區的建設發展,將循環經濟產業園規劃、美鑫物流園規劃、鎮區規劃、耀瓷旅遊產業園區建設等各項規劃整合,合理規劃不同的功能分區,統籌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佈局和建設計劃,實現協調發展。

二是加強園區鎮區協作。園區要以產業發展為主導,鎮區搞好配套,實現園區鎮區設施互聯互通、共享共用。鼓勵王家砭村利用210國道穿境而過的便利條件,發展沿線停車住宿、汽車修理、餐飲等服務業,集聚人氣。

三是統籌考慮,將王家砭村納入黃堡鎮耀瓷小鎮建設規劃,加快王家砭村和黃堡鎮耀瓷小鎮一體化發展進程。

五、關於南塔等村產業發展問題

南塔村位於宜君縣城南1.5公里,緊鄰210國道,由原南塔村與金盆村合併而成,下轄9個村民小組,243戶876人。耕地7200畝,核桃2100畝。以玉米、核桃、勞務為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48元。

(一)存在問題

一是傳統種植業比較效益低。村上主導產業是玉米、核桃,今年核桃受災嚴重,村民增收形勢嚴峻。

二是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村上目前有7200畝土地,能流轉的大概有4000畝地,但是這些土地沒有經營主體來流轉。

三是村上游客服務中心建設停滯。原開發商因資金問題退出,村集體無力繼續建設,主體和配套設施缺口200萬元,缺少運營主體。

(二)關於推動我市農村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一是發展特色產業。據我們前期調查,種植櫻桃、葡萄、蘋果畝均年收入1萬元,種植黃芪、丹參、柴胡等藥材畝均年收入3000元左右。奶山羊養殖每隻年收入也在1萬元左右,

二是引進和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建議全市分產業扶持1-2家規模較大的龍頭企業,改變現在合作社規模較小、不能真正帶動產業發展的問題。

三是發展作坊式農產品加工。我市各種農產品量都很小,真正發展大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還需要從外地大規模調集原料。

四是加快推進天然氣下鄉工程。目前農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最缺的就是天然氣配套。建議全市統一規劃、分批實施天然氣下鄉工程。

五是積極推廣特色小鎮、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田園綜合體、家庭農場等多業態複合型、產村融合型農業發展方式,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間的深度融合。

六、扶貧產業園建設問題

(一)基本情況

據我們到市扶貧局瞭解,目前我市扶貧產業園建設處於無政策、無規劃、未實施階段。

(二)存在問題

按照童有明代表的設想,建設以食品加工為主的產業園,我們認為實施難度較大:

一是食品加工產業還沒有培育壯大起來。

二是按照其設想,變更土地性質,將耕地變為工業用地的難度很大。

三是耀州區目前還沒有制定統一的扶貧產業園規劃。

(三)幾點建議

一是建議耀州區加快以食品加工為主的扶貧產業園建設可行性論證,在可行的基礎上統一編制規劃。

二是建議鼓勵和支持食品加工龍頭企業發展,支持像有明合作社這樣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發展壯大,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園區”共惠共贏的發展模式。

三是建議政策支持現有農業產業園區增加扶貧功能,採取扶貧資金入股、代養代銷、勞務帶動等模式助推脫貧攻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