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深圳樓市向左還是向右?——向左“新加坡化”、向右“香港化”

深圳樓市向左還是向右?這是近期業內爭論的焦點。向左就是“新加坡化”,即住有所居的問題上,一個都不能少,少數有錢人買商品房,多數人買也很體面的政策房,多數人努力4-5年,都能買得起一套房,教育醫療等資源按民族和種族均分;向右就是“香港化”,即少數有錢人買商品房,多數人或租或買密度大、不甚體面的保障房,住房領域“二元分層”格局明顯。

雖然非左即右的判斷不太客觀。不過,不管“新加坡化”還是“香港化”,大家關注的是,窮人或無房人群,怎麼解決居住問題。

先盤一盤家底。深圳的住房基礎還是不錯的,目前全市有1041萬套住房,按照戶均2.59人測算,存量住房可容納2800萬人,而目前深圳常住人口加流動人口也只有兩千萬。既然房子是夠得,問題在哪裡呢?這就是廣為詬病的城中村。城中村提供了51%的住房,但設施和功能,配套和體驗,與商品住房存在較大的差距,這被認為與深圳形象、城市轉型、住房升級格格不入。

70%的人租房,這其中80%的住在城中村。房屋和人群匹配現狀看,深圳更像香港,而不是新加坡。從住房新政的內容看,深圳意圖向新加坡靠攏,做到“房住不炒”。一方面,深圳新建住房的主體是政策房,這些房子計劃以較低的價格、完善的配套,分配給人才、戶籍低收入無房戶、公共服務人員;另一方面,通過整治和拆建,深圳要讓不體面的700多萬套城中村變得體面。

頂層設計思路是對的,但“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從頂層設計到規劃,再到一年一年地建設,土地和資金要跟上、政府各部門對接要跟得上。到2035年,深圳政策房佔比目標是35%,目前不到15%,新加坡和香港佔比分別達80%和50%。土地是大問題,“十一五”和“十二五”,深圳保障房目標不可謂不宏大,此次新政所謂的供應渠道,此前悉數都提過,但完成效率很低。

何也?老生常談,儲備不到位、舊改拆不動、配套難落地、規劃不好調。改革開放前30年,深圳發展外向經濟,遺留下大量工業區。2008年以後,深圳產業升級,高科技和現代服務業貢獻GDP70%。工業區本可向住房改造,深圳也制定了更新方案。結果呢?大量工業區改造異化為“類住宅”氾濫,逼得深圳近幾年要保產業用地;城中村改造為高檔商品房,低租金的住房少了。

不是深圳房子不夠,而是近20年房地產化嚴重,空間成本被抬到高不可攀,這確實有點像香港。靠市場盤活存量,低價配售配租不可行,靠政府則不可持續。目前,深圳人均年收入不夠買一平米房子,這契合城中村為主的住房供應。別忘了,城中村套均月租金也到2000元了。繼續舊改,房價和租金會越來越高,連香港也比不上了,遑論向新加坡靠攏。房價短期難降的情況下,能將住房需求疏導至低成本的外圍,這是突破的唯一路徑,但前提是軌道和配套要跟得上。

據深入瞭解,深圳可用開發土地空間十分匱乏,這限制了深圳城市的發展和產業的轉型升級,根據《深圳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到2020年,深圳建設用地比例控制在市域面積的50%以內,即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976平方公里以內,也就是從2013年到2020年間,深圳可用的新增建設用地僅剩59平方公里,深圳可用地逼近“紅線”。

深圳樓市向左還是向右?——向左“新加坡化”、向右“香港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