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骑士的“速胜论”、“速亡论”以及“持久战”

本文写于骑士0比3落后勇士之前。

关于骑士总决赛的走势,网络上无非三种论调。

其一,“速胜论”。这个显然已经被打脸,而且被打得很惨。

其二,“速亡论”。现在这种论调应该占据着上风,许多人观点是,骑士都已经0比2落后了,这完全就是去年总决赛的复刻。

其三,“持久战”,即骑士队要想最终逆袭取胜,就必须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即拼到抢七,并且在比赛中,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地抓好自己的状态和相关比赛细节,提升攻防专注度。

骑士的“速胜论”、“速亡论”以及“持久战”

具体谈谈以上三种观点。

--关于“速胜论”。

这类“专家”过分夸大了詹姆斯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其对于比赛结果的影响力上限。诚然,我们知道,这很有可能是詹姆斯最出色、最具英雄主义气息,同时也是富有悲情色彩的一次总决赛之旅,场均34.6+9.2+9.0的高效表现,证明了“即便勇士夺得总冠军,我勒布朗依旧是笑傲江湖的第一人”。

总决赛的第一场,詹姆斯火力全开,无任何进攻死角,并且无视任何防守环境,打出了总决赛历史上的第6个50+,并且差一点在常规时间就KO掉了勇士。于是赛后,这部分“专家”断言,詹姆斯将会下一场比赛中贡献60+的数据,成为第二个“贝勒”。毫无疑问,他们是狂热的詹密。

但是到了第2场,詹姆斯的效率便大幅度缩水,虽然仍然贡献了29+9+13的准三双,但首战巨大的消耗即便是在休息了2天之后,依旧能被人清晰地察觉到。这场比赛,詹姆斯在中距离的低效很大程度上拖后了他的整体效率-10-23英尺之间的2分球,詹姆斯8投全失。于是,那帮主导“速胜论”的“专家”瞬间鼻青脸肿。

当然,对于自己喜爱球星的痴迷(比如以“詹吹”为形式的痴迷)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需要提醒一下的是,这种观点严重忽视了客观条件的存在,即詹姆斯并非是无敌的,他也有着自己的上限。老三认为,这个系列赛,詹姆斯的场均得分最多只能飙到40+的地步,再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今年他改变了投篮姿势,一度打出了生涯最佳的投篮记录,即使今年的季后赛中,他历经两个抢七之后,更加适应了场均40+分钟的强度,但毕竟,詹姆斯只是单核作战,而面对的金州勇士,可能是历史上攻防最均衡,天赋最高的总决赛球队,同时,他们还拥有着至少三位核心球员。

--关于“速亡论”。

这类“专家”认为,骑士将会被勇士4比0横扫,抑或是4比1轻松淘汰。而最近骑士0比2落后于勇士,似乎更加印证了这一点。的确,勇士4-5场内解决骑士确实存在着一定的概率,但是这概率究竟大还是小呢?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去年总决赛的复刻。但是,老三的观点,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骑士并非如此得不堪一击,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其一,G1,詹姆斯超常发挥,轰下51+8+8,将勇士逼到了加时赛,最终因加时阶段乏力而输掉了比赛。但这场比赛,骑士的进攻并未落后勇士多少,骑士的进攻效率为112.1,而勇士的进攻效率为120.6,两者之间的差值并不算大,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呢。比赛失利更多的是因为对于投篮的把握度不高,比如--

  • 空位三分--骑士20中6,勇士15中6,勇士效率上胜过骑士
  • 接球三分--骑士24中3,勇士23中8,勇士的产量胜过骑士

而这也最终让骑士的有效命中率只有49.5%,落后于勇士的58.3%将近10个百分点。不过,在这场比赛中,骑士队通过高效的前场篮板以及中距离弥补了过来--

  • 前场篮板率--骑士35.8%,勇士10.5%。骑士的这一数据,在比赛的某些时段里,一度超过40%
  • 中距离命中率--骑士44.4%,勇士27.8%。主要依赖于詹姆斯的手感。

所以,从整体上看,其实骑士并非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某些方面的发挥低于预期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地方属于超常发挥。

其二,G2,骑士队在第一场快攻丢了28分之后,第二场火速进行了整改,某些回合里提高了防守专注度,只让勇士拿了17分的快攻得分,同时依旧保持了不错的前场篮板效率,维持了场均20分的二次进攻水准,这些都是骑士做的非常不错的地方。但因为球队中距离的发挥失常,只有12中2,16.7%的命中率,骑士队的进攻效率出现了较大的滑坡,只有106.8,而勇士则因为各个区域的投篮把握度大大提高,轰下了126.8的进攻效率。

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就把骑士队一棍子打死,显然有待商榷。而事实上,如果从场面去看,骑士队虽然全场比赛始终处于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但分差一度被缩小到只有5-7分的距离,如果不是库里第四节连续的逆天三分,骑士队未必就一点逆转的机会都没有。库里的三分确实非常准,但下一场G3必然是不能维持G2的产量和效率的,所以对于骑士而言,这是一个空档机会。

--关于“持久战”。

事实上,老三就是这类观点的持有者,并且坚定不移地认为,骑士能够再一次完成史诗级的逆转,尽管ESPN最新开出的胜率,骑士逆袭的概率只有6%。当然,这是有条件的,至少骑士队要尽可能地抓好大部分的回合细节,以及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1.先谈骑士进攻--

--詹姆斯不提。他是骑士的核心,是骑士的军魂,但今年的季后赛,詹姆斯逆境下的状态已经稳的不用人担心了。

--乐福,算是一个谜。第一场,乐福的持球干拔投篮神准,中距离长两分机会要打爆鲁尼,但空位定点却一点把握度都没有。而到了第二场,则完全相反,持球干拔怎么打怎么没有,反倒是定点三分扔进去了不少。对于乐福来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就是詹姆斯身边最得力的助手。在防守端屡屡给球队埋坑的情况,乐福必须打出自己的进攻优势出来。

  • 低位能力,多跑位,尽可能要到深一点的位置,再要球进行低位的单打
  • 无球空切
  • 组织端--四分卫长传的视野和能力

--发挥自己的优势,就目前的局势而言,进攻篮板以及二次进攻,已经成为骑士队得分的重要来源。骑士队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

--以及一些X因素,比如克拉克森能不能有那么一点准星;小南斯能不能在抢到进攻篮板之后,完成高效的终结,抑或是有效的二次处理;希尔能不能继续维持场均15-20分的水准,在保证三分球命中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产量。

2.再谈骑士防守--

--退防必须有积极性,必须有盯人意识。因为勇士队的快攻并非毫无章法可言的横冲直撞,而是暗藏着大量无球掩护和手递手小战术的三线快攻,即便是快攻中,勇士队也强调创造空位机会。骑士队在G1、G2中犯了大量退防中的固有毛病,G1让勇士轰下28分的快攻得分,给自己制造了大窟窿。

--换防是骑士队的另一大症结,主要集中于防库里的挡拆,队员之间会纠结于是包夹、延误还是直接换防。无论是乐福与JR,还是乐福与TT之间,都存在大量交代不清楚的情况。特别是G2,在面对麦基假掩护提前顺下的战术时,骑士队完全就是一脸懵逼的样子。所以,与其交代不清楚,造成沟通失误,给了对手进攻的时间差,还不如从一开始就坚定地执行某一项策略不动摇。

骑士的“速胜论”、“速亡论”以及“持久战”

--协防。骑士队目前阵容之中,协防主要依靠的人就是TT,但两场比赛下来,TT的协防、选位意识都是极差的。当然,有些回合我们不能怪他,因为TT主防的追梦格林,去给克莱挂了掩护,这就变向牵制了TT的收缩协防,但某些回合,比如追梦的附近没有射手的时候,TT还是如同梦游一样被牢牢地钉在外线,而放任对手突破上空蓝。在G2中,麦基与利文11中11,效率惊人,大部分进攻都是篮下的偷袭得手,这对于TT来说,是不可接受,他必须随时思考场上的形势,考虑到自己的对位者究竟在哪些回合里可以放掉,哪些回合里不能放掉,也只有这样,骑士的禁区才能竖起天然的屏障。TT必须做出选择性!

当然,就防守而言,早在四年前,就已经成为骑士队的防守顽症了,哪里是能几天时间,就能解决的。骑士要想一场一场地啃下胜利,就必须在进攻端打出自己的风格和效率出来。

【三少爷的隐刀】系悟空问答签约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