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明朝大将左良玉,要说此人,半生坎坷。在年幼时候,就失去了父母,没读过书,由叔叔抚养长大,后来好不容易从了军,算是有了铁饭碗,靠着一身不俗的武艺,也混得个衣食不愁,可是好日没过多久,就碰上了宁远兵变,结果自然是丢官罢职。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直到有一天,碰到了他的贵人侯恂,他的人生才开始有了转折。由于他的能征善战,他被侯恂举荐为副将,并在随后的一次对清军的战斗中立了大功,于是开始走入了宫廷上层人士的眼中。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经营不善,导致国库空虚,无钱赈灾,再加上苛捐杂税,弄的民不聊生,流民遍地,到处战乱不止。河南、山西等地农民纷纷起义,朝廷遍派了左良玉这个新贵去镇压,在与农民军的对抗中,他俘获了大量的农民士兵,开始有了自己的势力。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随着时间的推延,农民军的反叛势力也是越发壮大,起义的火焰更是烧红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甚至蔓延到了皇城周围。在这段时间,左良玉势力集团同农民起义军发生了无数场战斗,各有输赢,由于俘获了无数的农民军,他的兵卒没见减少,反而越打越多。这个时候,皇帝朱由检封他为总兵官,专门负责清绞农民军。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接下来,农民军起义事业如火如荼的进行,势力发展的超乎想象的顺利,每个农民军营地的兵卒都有好几万,粮草更是不计其数。而明朝政府这边则相反,兵力严重不足,粮草也供应不上,士兵们缺衣少粮,哀声不断。

左良玉看到了这个情况,开始有了私心杂念,他对农民军改变策略,没有穷追猛打,而是很宽容,因此有很多的农民军都投降到了他的阵营,他的势力也空前壮大。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崇祯八年,农民军攻下了颍川,连皇帝老儿的祖坟都挖了,崇祯帝急的茶饭不思,日日以泪洗面,而左良玉这时只是喝茶观望,没有一点发兵救援的意思。

这时的左良玉是朝廷最强大的一支势力,没有之一。但他骄横无比,没有人可以调动得了他。后来,对农民军的暴乱,他是经常围观看戏,朝廷几次调用他,他也是爱理不理。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崇祯十七年,闯王快打上北京了,皇帝为了让他出战解围,封他为宁南伯,甚至连他儿子左梦庚,都给了个平贼大将军,还许诺,把武昌给他们家,让他们世代镇守,这就是封王啊。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在这么大的利诱下,左良玉才打算出兵援救朝廷,可是出兵计划书刚发出,还没收到回信,北京被李自成拿下了,崇祯帝也上吊了。左良玉知道情况后,痛哭不止,真不知道他是为朝廷痛哭,还是为自己没到手的王位痛哭。但最后,他自己的下场也不好,重病,吐血而亡。

此将手握80万精兵也不救援,结果崇祯帝上吊了,他也吐血而亡了

在多年和农民军的战斗中,左良玉的军队是越战越大,人是越打越多,但可悲是,他却是越来越不作为。他的军队拥有八十万兵力,号称百万雄狮,崇祯帝有他这么一直部队,却只能当花看,也真是悲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