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5月25日,從最新公佈的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第二批)名單獲悉,張家界黃龍音樂廳成功上榜,並接受公眾網絡投票。投票通道:下載時刻新聞APP,搜索“湖南十大文化地標”進行投票。投票時間:5月25日17:30—6月1日17:30。每天限投1次。

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廳、省委網信辦主辦,紅網新媒體集團承辦,自今年1月12日啟動以來,得到了各級文化文物行政部門的大力配合和廣大文化地標單位的積極參與,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活動中,組委會收到社會各界和廣大網友關於推選活動的一些意見建議,經認真梳理彙總、充分聽取專家意見、反覆討論研究,組委會決定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活動方案》進行必要調整。即,由原定的全省推選“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10個、知名文化地標10個”。調整為:推選“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歷史文化類)10個、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紅色文化類)10個、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當代文化類)10個”。

  為適應分類評選的需要,使候選地標中歷史文化地標、紅色文化地標和當代文化地標數量達到一定比例,確保推選活動的系統性、完整性和科學性,經廣泛吸納社會意見、完善申報手續、嚴格組織專家評審,決定在原50個候選名單上增補炭河古城、津市藥山禪寺、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通道轉兵紀念地、張家界黃龍音樂廳、桂陽縣文化園等各類別候選地標35個。

  針對增補的35個候選地標,組委會於5月25日起組織為期一週的第二輪網絡投票。第一輪和第二輪網絡投票中,各候選地標獲得的投票數將取日平均投票數計入評比,按專家打分和網絡投票分別佔60%和40%的比重進行排名,評選出入圍下一輪評選環節的候選地標60個(歷史文化類20個、紅色文化類20個、當代文化類20個),並向社會公示。

  為確保推選活動的公平、公正、公開,組委會研究決定,在公示結束後的專家評審會上,增加候選地標單位代表的現場陳述和答辯環節。現場陳述,由候選地標單位代表做3分鐘以內的參評演講,重點陳述候選地標的深刻文化內涵、廣泛社會影響和當代文化價值,陳述結束後,接受專家的現場提問,並由評審組和專家現場打分。

評選結束後,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活動將舉辦頒獎典禮,正式揭曉評選結果。隨後,將組織對獲評文化地標的持續宣傳,深入挖掘各地標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增強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推動文化強省建設。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資料鏈接: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位於世界自然遺產地張家界市武陵源黃龍洞景區生態廣場入口處,由北京大學建築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哈佛大學教授俞孔堅擔綱設計,按國際標準建設,建築面積4970平方米,總投資1.6億元。2010年,著名國畫大師黃永玉題寫廳名。

黃龍音樂廳將人類建築巧妙與周圍景觀相結合,充分展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它與“世界溶洞奇觀”黃龍洞相毗鄰,背靠植被茂密的黃龍潭山體,面朝百花競開的田園牧歌廣場,南鄰潺潺東流的索溪水,屋頂被綠蔭花草覆蓋,生態環境極佳綠化面積達3000平方米,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單體斜坡綠化屋頂,也是世界唯一的一家生態劇院。其設計新穎造型獨特美觀雅緻,外牆由當地青石巖頁構成的音符絃線幕牆與自然融合一體,形如一本即將展開等待世人閱讀的張家界文化寶典,又如鑲嵌在張家界的一塊翡翠,詮釋了設計者對環境的尊重和對山水的敬畏,被譽為“會呼吸的建築”。

天人合一,鑲嵌在世界自然遺產地的翡翠明珠

黃龍音樂廳不僅將人類建築與世界自然遺產完美結合,更將民族文化融入其中,成為張家界少數民族風情文化中的集中“展覽館”。目前在音樂廳每天上演的大型民俗歌舞劇《煙雨張家界》,通過10個選段圍繞洛巴沖和阿依朵的愛情主線,展示了張家界地區歷史悠久的農耕文化、巫儺文化、建築文化、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婚俗文化,其中桑植民歌、茅古斯舞蹈、土家織錦、打溜子、哭嫁等更是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它以唯美的歌舞畫面,利用現代聲、光、電科技手段,征服了在場所有觀眾的感官細胞。劇中人物在屏幕間來回穿梭,觀眾四周投攝出與舞臺視頻完美融合的影像,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讓人產生出身臨其境的震撼效果,向世人展示出了魅力、夢幻和現代的張家界風情。

其節目曾三次登陸中央電視臺,場景還被搬上2016里約奧運會開幕式。十年來,黃龍音樂廳共接待各地遊客近1000萬人次,音樂廳的照片多次出現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雜誌的封面、封底。

創意旅遊策劃的主舞臺,張家界走向國際的窗口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作為張家界旅遊勝地的地標性建築,近十年來更是成為湖湘文化聯接世界、融入世界的重要窗口。在黃龍音樂廳成功舉辦了三屆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周、兩屆黃龍音樂季、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屋頂音樂會、世界極限跑酷大賽、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音樂會等文化賽事活動,用文化軟實力提升了張家界乃至湖南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問世以來,見證了一個個影響全世界的旅遊文化活動,上演了一場場驚豔全世界的文化旅遊盛宴,為張家界乃至湖湘文化走向全世界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因此是湖南甚至全國當之無愧的文化地標。

附:黃龍音樂廳“大事件”

2010年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節開閉幕式(主持人楊瀾,由旅遊衛視向全國錄播)

2011年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周

2012年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張家界音樂會

2013年張家界國際鄉村音樂周

2016年黃龍音樂季

2017年中外跑酷大賽

2017年黃龍音樂季(千人屋頂音樂會登上美國納斯達克大屏幕)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張家界黃龍音樂廳入圍2017年湖南十大文化地標推選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