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白朗的农民起义军真的在汝州三山寨藏有大量金银珠宝吗

如果说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大家肯定都知道是秦朝时期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那么,中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大家就知道的很少了。那就是民国时期声震豫、鄂、陕、甘、川等省,连克40座城池的汝州白朗起义军。

早在武昌起义爆发之际,白朗就在家乡组织二三十人响应起事,至1912年冬,以白朗为首的农民军发展成为六七百人的军队,在河南西部地区来回驰骋,名声大振。民国初年,河南灾荒严重,经济凋敝,再加上河南都督张镇芳作威作福,巧取豪夺,河南大地哀鸿遍野,民众水深火热,灾民成群。深处苦难的灾民无处为生,只能投身绿林。满腔壮志的白朗充分利用灾民对清政府失望、怨恨的反抗情绪,积极联合其他绿林头目,以舞阳县母猪峡为根据地,打着劫富济贫的口号,聚众抗官,从而吹响了白朗起义的号角。

白朗的农民起义军真的在汝州三山寨藏有大量金银珠宝吗


在1913年二次革命前夕,初具规模的白朗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积极在河南地区发动武装起义,策应南方革命军的讨袁战争,他们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唐河、禹县等地,起义军队伍声势渐渐浩大,大批灾民、游勇、绿林纷纷加入。之后起义军先后攻克河南的唐县﹑禹城、光山、潢川、商城,安徽的六安、霍山,湖北的老河口、河南的荆紫关,陕西的富水、商南,甘肃的伏羌、天水等城池、要塞,一路转战,北洋政府调集各路围剿,均未果。白朗后准备入川,以图大业。

1914年5月25日的临潭之战,因未能处理好与少数民族关系,遭到其顽强抵抗,白朗及主将宋老年负伤,猛将邱占标战死,义军伤亡千余人,元气大伤。接着,在攻占秦州(天水)时,军师李白毛和大将李鸿宾相继阵亡,加上粮食奇缺,供给困难,军心不稳,入川之计难成,众多主张返豫,白朗便率军东归。

起义军从荆紫关进入河南境内后,分散行军,势力更是大伤,导致遭到北洋政府军队各个歼灭。7月20日,白朗只率五六十人,困守于虎狼爬岭三山寨中。拱卫军牛桂林、刘善保团,镇嵩军张治功团合力猛攻。经两昼夜激战,白朗所部弹尽粮绝,26日拂晓,在突围中与临汝民团混战,白朗中弹牺牲。时年41岁。

白朗起义军3年时间转战鄂豫皖陕甘5省,先后攻克50多座城池,累计与北洋政府20余万军队交战过。所到之处,官绅的财富被洗劫一空,分给当地穷苦百姓一部分,其余留作军饷。

白朗的农民起义军真的在汝州三山寨藏有大量金银珠宝吗


100多年来,在汝州小屯镇三山寨一带坊间流传着白朗起义军及其部将,在三山寨山中藏有大量金银珠宝,作为起义军军费开支和东山再起费用,也屡屡有各类探宝、风水术士光顾。

从风水上来说,三山寨所在区域实为宝地,东、中、西三座山呈三足鼎立之势,尤其是位于中山的汝州道教圣地安阳宫,整个道观面南背北,如果登上后殿最高处,举目四望,她背依北汝河,近处依靠中山为玄武山;左边(东侧)东山为青龙砂,长而高;右边(西侧)为白虎砂,短而矮;南边2公里左右,东西横亘一道山岭为案山;再往南边远处瞭望,伏牛山群岭绵延,层层护砂,似千道屏障,聚风藏水,真乃天造地设之绝佳风水。

三山寨以南,昔日盛产乌金,说明此地在远古时期森林茂密、气候湿润,林深涧幽,可以藏兵藏宝。而且以此三山为据守,彼此可以首尾呼应,北有汝海天堑,南有群山相邻,可守亦可退。

白朗为宝丰县城西大刘庄人,三山寨靠近汝州、宝丰交界,白朗老家离此只有20多公里之遥,当初白朗选择以此为据点,并将攻打城池后从贪官污吏处掠得的财富,藏匿于此,作为军饷筹备,甚至后期折回河南后,在宝丰、鲁山一带游击,以此为东山再起之战略储备后方,亦有可能。

而且,当地民间流传白朗部将在白朗战死后转战他乡时,为了日后寻找宝藏方便,曾绘有藏宝图,后来不知所终。

未来有一天,藏宝图一旦发现,或许会揭开三山寨藏宝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