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

自2009年7月国家批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已经过去了十年,那么这一规划的实现效果如何?对辽宁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如何?我们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未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

一、规划概要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是2009年7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辽宁沿海作为整体开发区被纳入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定位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枢纽。

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地处环渤海地区重要位置和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较强,交通体系发达。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要提升大连的核心地位,强化大连-营口-盘锦主轴,壮大渤海翼(盘锦-锦州-葫芦岛渤海沿岸)和黄海翼(大连-丹东黄海沿岸及主要岛屿),强化核心、主轴、两翼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重点是“五点一线”。 所谓"五点",包括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经济区、丹东产业园区和大连花园口工业园区5个重点发展区域;"一线"则是指从丹东到葫芦岛1443公里的滨海公路。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

二、规划实施发展现状

10年过去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如何?让我们从沿海5个城市GDP数值来简要分析。

2010 年 2018年

1.大连 5150亿 7668亿

2.营口 1002亿 1347亿

3.丹东 735亿 817亿

4.盘锦 950亿 1217亿

5.锦州 916亿 1192亿

在这8年时间,除大连GDP增长超过50%和丹东GDP增长10%外,营口、锦州和盘锦增长幅度都在30%左右。而同期辽宁省GDP从2010年的18457 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5315亿元,增长了37%。全国GDP更是从2010年的404513亿元增加到900309亿元,增长了125%。可以这样说,辽宁沿海经济带5个城市经济增长速度除大连外,不仅远远落后全国发展速度,也落后于辽宁省整体经济增长速度。

那么,国家给予这些沿海经济带城市的政策黑这些城市带来哪些变化?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

一是通过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带来城市形象面貌的巨大变化。滨海公路贯通,新机场陆续建成,港口基础设施,沿海经济开发区道路、配套等基础设施完善,并带动辽宁沿海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虽然投资环境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招商引资效果不佳,缺乏核心大城市和支柱产业,也无法吸引其他大城市的产业转移,而本地现有企业发展和投资创业企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这些沿海经济带开发区发展的并不理想,有些地方大量工业规划土地荒凉或闲置。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

三是引发这些沿海城市地产开发泡沫,由于项目跟不上,又恰逢国内房地产热,这些沿海经济带开发区转而吸引房地产投资。由于辽宁经济本身不强,这些沿海中等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少,房地产过度投资引发泡沫。特别是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变成全国闻名的“鬼城”,丹东沿江房地产炒作非常火热。现在,这些城市市政府纷纷迁入沿海开发区,希望借助房地产拉动地方经济,缓解地方债务危机。但是,这恰恰违背了国家发展规划的初衷。

由于以上原因,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实施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使辽宁沿海城市陷入了经济发展的困境。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

三,未来展望

目前,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滞后的局面令人惋惜。各个城市应该从过去发展模式中吸取教训,并探讨适合自己的城市发展道路。

1、解放思想,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改变过去等国家政策和投资、等招商引资的陈旧思维模式,主动进取。要抓住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会,吸引项目投资,吸引东北创新资源和资本对接。

2、积极扶持本地优势企业和战略创新性企业发展,培育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营造大众创业的良好环境氛围,吸引外来流动人口定居创业。

3、辽东半岛南部工业产业带具备率先发展的条件和实力,随着大连金普新区的发展和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恒力石化等一批大项目的投资和投产,辽东半岛南部工业产业带逐步形成。借此优势,加快实现大连、营口、丹东一体化发展,构建辽东半岛南部城市群,将成为引领东北发展的引擎。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十年回顾与展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