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宋朝皇帝的画像怎么大部分都是穿红色的袍服?为什么不是黄色的?

历史一书生


古代帝王被认为是真龙天子,他们是命中注定要掌管一个国家的命运,所以帝王的权势滔天,所有臣民都要服从他的命令。为了体现皇权的威严,帝王每天都会穿着龙袍,但是有一点很奇怪,在宋朝皇帝的画像中,基本上看不到人们印象中的黄色龙袍,而是红色的袍服,那么为什么宋朝的皇帝不穿黄色的龙袍呢?

其实认为龙袍就一定是黄色的这种观念是受到影视剧的影响,现在影视剧中的帝王都是穿着黄色龙袍,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这种龙袍才是皇帝的标志,简直就如同皇帝的制服一样。但是真实的历史可能和人们所想象的不同,因为不同朝代都有不同的规矩,所以关于宋朝皇帝为什么穿红色的袍服,还要回归到这段历史去看。在很多宋朝皇帝的画像中,他们所穿的服装基本上和官服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宋朝皇帝所穿的并不是简单的红色官服,而是履袍,在当时履袍的制作其实大有讲究,履袍也分很多种,但是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威严的体现,在宋朝时期,一般在正规场所中皇帝都会穿着履袍出席。


龙袍其实是从周朝开始使用的,但是龙袍不是只有黄色这一种,龙袍的颜色分类非常多,例如在秦朝时期皇帝所穿的是冕服,这在当时就被认为是龙袍,而秦朝时期的冕服都是黑色的,而且上面没有任何的装饰。秦朝皇帝之所以会穿这种冕服,主要是因为秦朝属水,所以认为黑色是极佳的选择,也可以让国运昌盛。而唐朝时期五行属土,所以唐朝的皇帝都会穿黄色的龙袍,黄色的龙袍符合五行,对于王朝也多有益处。但是宋朝就不一样了,宋朝五行属火,所以不会选用黄色的龙袍,而是穿着红色的袍服,宋朝以红色为尊贵,所以当时的皇帝都要穿红色的袍服才符合国运。

当然现在依然可以看到一些宋朝时期的皇帝画像是穿黄色袍服的,但是宋朝时期只有帝王离世后才可以穿黄色的袍服,所以看到穿着黄色袍服的画像,就表示这个画像是遗像,不仅能和正常的画像相提并论。宋朝时期皇帝的画像大部分都是以红色袍服为主,这不仅是帝王尊贵的体现,也符合五行理论,毕竟古时候人们都很迷信,皇帝也不能免俗。


尚武菌


是的,在宋朝列代皇帝的画像中,除了宋太祖、宋太宗这哥俩,其他的都是红袍。而且不仅仅是宋朝,其他朝代的皇帝也有不少穿红袍的画像。

唐太宗:朕也喜欢红衣服喔

这是因为红色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正色、贵色,可以辟邪,古代贵族们喜欢用红色作自己的衣裳。但到了春秋时期,贵族们喜欢用紫色作为自己的衣裳,孔子觉得紫是杂色,这是以邪代正,所以表示自己很讨厌这种行为:恶紫之夺朱也。

明成祖:红色喜庆

所以中国古代皇帝,穿的最多的颜色是红色,而不是黄色。在隋朝后,皇帝才开始穿黄袍,于宋朝发展成熟,全盛于元明清之时。但唐宋明的帝王还是会穿红袍,准确的说,黄色和红色都是皇帝常用色。

汉昭帝,也是着红色袍服

《宋史舆服志.三》讲述得很清楚:“唐因隋制,天子常服赤黄、浅黄袍衫……宋因之,有赭黄、淡黄袍衫……红衫袍,常朝则服之。……后殿早讲,皇帝服帽子,红袍。”说明上朝和学习(早讲)的时候,宋朝皇帝都着红袍,也就难怪画像中多是红袍了。

除此之外,代表庄重、威严的黑色也是皇帝常用色。

南陈宣帝是黑党

隋炀帝

宋太祖:没想到吧,我不仅仅有黄袍,还有黑袍


海军史研究会员


其实在最开始,龙袍的颜色不是黄色也不是红色,而是黑色,自秦始皇统一天下,他所穿的龙袍就是黑色。不仅龙袍,连军旗都是黑色,而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当时秦朝的染色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所以大部分的衣服颜色都偏向于灰色,暗色系为主,在这些颜色其中,就青色显得比较高级一些,所以周朝时,天子的衣服基本都是青色。之后等到战国时期,才出现了黑色的染料,黑色比青色显得更加的严肃庄严,而且保存的时间也较为久,所以秦始皇选择了黑色龙袍。

直到汉文帝的时候,染料技术才开始逐渐发展,这时候人们开始想尝试新鲜的颜色,开始将衣服大面积的染成黄色,而且它比黑色更加持久,更加美观,根据五行承运的学说,秦属水,水尚黑,汉为土德,而汉灭秦,土克水,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汉文帝决定更改龙袍的颜色,所以汉文帝就从此改穿黄色龙袍,他也由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穿黄色龙袍的皇帝。

但是后来慢慢人们对美的追求在增加,觉得当时技术条件下生产的暗黄色,实在并不是那么好看,而且质量也不是非常好,所以在东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分皇帝仍然选择以黑色龙袍为主,只有少部分因个人爱好而偏爱黄色的皇帝,才会选择黄色龙袍。

隋朝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染色技术开始变得很成熟,这个时候染出来的黄色已经非常之好看了,质量也很过硬,所以隋文帝登基之时,就采用了黄色的龙袍,等到李渊当上皇帝后,就直接将黄色作为了皇家的颜色,只允许皇家人员穿,平民百姓不允许穿黄色衣服,后来这条规定也被历代皇帝所采用。

到了宋朝时,染色技术又有了新的突破,更新换代的颜色来了,红色又开始流行起来,并成为大家所热衷追捧的颜色。

其实是从宋太宗赵匡义开始,便开始穿红色的龙袍。等到宋真宗时,他更是直接下诏说,根据阴阳五行的说法,宋当属火德,所以服色所尚,以赤为宜。

于是宋朝后面的每个皇帝,基本都偏爱穿红色龙袍,大臣们的朝服也都是以红色为主,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看宋朝皇帝画像时,会发现除了赵匡胤外,其他皇帝基本都是穿的红色龙袍。

而且在宋朝就有了“男红女绿”的说法,在热播大剧《知否》中,赵丽颖冯绍峰大婚之时,新郎穿的就是红袍,新娘穿的就是绿袍,宋代的将军也穿红袍,红色代表着吉利和喜庆,象征着将士能够出征胜利,平安归来,红色还可以让士兵心里有斗志,振奋人心。

还有一种说法是红色与鲜血的颜色接近,受伤了之后,血可以与衣服融为一体,不容易让敌人发现,有可能还会躲过一劫。

如上之种种,宋代皇帝爱穿红袍,理由不外乎五德论、再加上当时的风俗和染料技术的发展,综合原因造成。


历来现实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政权,从而建立了宋朝。

据清朝钱彩所著《说岳全传》载:“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由此可见从宋朝开始,“黄袍加身”就象征着真龙天子登基成功,黄袍开始成了皇权的象征。

从五代十国开始,已经有朝廷开始设立专门从事绘画的画院,画院画家以“侍诏”的身份穿戴官服在朝中任职,领取国家发放的俸禄。

宋朝的画院继续沿袭五代并加以扩大,成立了翰林图画院。很显然,翰林画院就是专门服务于朝廷的机构,其中有一样职责就是为皇帝画像,并一直延续到清朝。

(赵构)

随着各皇朝更替,宋朝及之后的历朝帝王画像,在清乾隆年间移藏于南薰殿。从南薰殿保留下来的帝王画像中看到,明清两代皇帝都是一身龙袍的卖相,彰显出帝王威仪与华贵,而宋朝皇帝画像大部分却是穿红色袍服,为什么不是黄色的呢?

和宋太祖的崇尚节俭的执政方针有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宋朝事实类苑》载:“太祖躬履俭约,多所减损,常服澣濯之衣。乘舆服用,皆尚质素,寝殿设青布缘苇帘,宫中闱幕,无文采之饰”。

宋朝建立之初,五代十国各军阀势力分裂割据的局面并没有结束,像南面和西面的南唐、后蜀、南汉、南平等割据政权,都是宋朝统一全国的绊脚石。

此时宋朝的疆域只不过300多万平方公里,赵匡胤以结束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为目标,提倡勤俭倡廉的执政方针,并且以身作则,不仅自身身穿朴素,连皇宫中的装饰也是清廉为主。

赵匡胤这种居安思危、崇尚节俭的作风,奠定了大宋基业。所以北宋的前几个皇帝都很好地延续了赵匡胤俭朴的生活作风。包括后来南宋在内的皇帝,都少有穷奢极欲的帝王出现。


下面来看一幅宋太祖的御容图。

(宋太祖)

太祖赵匡胤面容平和,身着浅黄色圆领大袖宽衫,腰系红色玉束带,脚穿黑色皂纹靴,头戴展翅乌纱帽,仪态虽平和又不失庄重威严。

赵匡胤建立宋朝,终结了五代十国混战的局面,知道奢靡风气实在对政权的长治久安实在是毫无益处,对养成北宋皇朝政权初期勤政爱民,崇尚节俭的新风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也是北宋逐渐走向强大的根本原因。后来众多史学家对赵匡胤的评论大多也是如此。


据《宋史·舆服志》记载: 赭黄、淡黄袍衫,玉装红束带,皂文鞸,大宴则服之。 赭黄、淡黄䙆袍,红衫袍,常朝则服之。

从宋史车服志中得知,赫黄、淡黄、红衫袍都是皇帝常穿的朝服。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赵匡胤身为后周旧臣,有篡夺后周江山之嫌,从心理角度来说,除非很有必要,赵匡胤是不会时刻穿着黄袍招摇的,浅黄倒是不错的选择了。

《宋史》载:“先帝以勤劳定天下,凡军国机务、边防制置,咸得之矣。但遵守旧规,不得辄易”。

这是继任者赵光义对宋太祖的评价,以及遵从太祖祖训的决心,赵光义也是不喜穿黄袍画像的皇帝,甚至影响了宋朝后来的众多继任者。

至于宋朝后来的继任者大多是穿红袍,除了个人喜红色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宋朝皇帝喜穿红袍和“五德”德性有关

宋朝建立于后周之后,后周属于“木德”,木生火,则宋朝是属于“火德”,其色尚赤,赤是红色也。

据《资治通鉴》载:“战国时期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认为皇朝的更迭就是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德性周而复始的循环运转。

古代人你说他封建也好,迷信也罢,总之事关宋朝泱决大国的兴衰,继任看是必须要照单按规划办事的,容不得半点儿戏。这也是宋朝后来继任者画像大多穿红袍的原因。

赭黄、浅黄的朝服大部分是在一些庄严的场合穿的,要求也比较严格,还要带上笨重的珠玉冠冕,一番折腾下来皇帝也会累死,就跟耍猴子差不多。所以,宋朝皇帝画像时,并不是什么严肃的场合,穿着符合五行“德性”的红袍,这样才能随意轻松一点,毕竟画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需要时间的。


小刀刀说史


宋朝皇帝的画像怎么大部分都是穿红色的袍服?为什么不是黄色的?

大家好,我是【深夜聊斋】,我的答案是:

清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下旨整理内务府内藏的前朝帝王御容,并将其重新装裱放在紫禁城南薰殿内,这其中就有16位两宋帝王的画像,其中大部分身穿红袍,两个人穿白袍,没有一个人穿黄袍。其中的原因,与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以及宋朝的德运有关。

(宋高宗)

一、五行理论与中国王朝

五行理论开始于先秦时期,古人认为,五行由“土、木、火、金、水”组成,它们与五帝、五色、五方、五音、五味、五脏有着对应关系。

比如说,土对应黄色,主中央;木对应青色,主东方;金对应白色,主西方;火对应红色,主南方;水对应黑色,主北方。

在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发展了阴阳学派,并第一次提出了王朝更迭的“五行生克循环”学说。他将五行推演为代表王朝国运的五德,认为五行预示着王朝的兴衰与更替,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邹衍认为,夏朝属于“木德”,而“金克木”,所以殷商是“金德”。而“火克金”,周朝即是火德。

按照邹衍的理论,再往下推演,秦朝代替了周朝,是“水克火”,而水对应的是黑色,因此秦朝尚黑色,皇帝的袍服也就是黑色。

(秦始皇)

但到了汉朝,本应该是土德,因为“土克水”嘛,但朝野之中却对于汉朝的德运却是争论不休。刘邦当机立断,宣布汉朝承袭秦朝的天下,为水德,尚黑色。但到了汉武帝时期,却又改为了土德,尚黄色。

王莽篡汉时,刘向、刘歆父子,推翻了就有的五德相克理论,提出了新的理论,认为新王朝乃是由旧王朝所生,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他们认为汉朝属于火德,而“火生土”,那么王莽的新朝就是土德,尚黄色。

以上就是古代王朝相生相克的五行理论,它简单的将王朝的更替用五行之间的关系来解释。但其实这套理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在王朝分裂成为若干割据政权,并最终走向统一以后,新的王朝该如何定自己的德运呢?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从隋唐、五代十国到北宋,这混乱的几十年中,五行理论是如何运用的。

(唐太宗黄袍)

二、五行理论在隋唐五代的运行

在隋朝统一以前,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这个时期,五行理论执行起来确实比较困难,因为中原地区王朝更迭、多国并存已成常态化。

而隋朝的建立,是因为北周皇帝的禅让,北周属于木德,因此按照“木生火”,隋朝属于火德,所以其衣冠也尚红色。

李唐取代隋朝以后,按照“火生土”的理论,始尚黄色,因此其衣冠也是黄色。然而唐亡后,就有意思了,五代十国乱七八糟,绝大多数政权都选择了五行之一,作为本朝的德运,以宣誓自己的正统性。

(唐太宗)

其中,后堂皇帝李存勖,以唐朝皇室自居,宣布继承了李唐衣钵,所以后唐也是土德。其后,后晋、后汉、后周,也全部遵循了这个世系,“土生金”,后晋为金德;“金生水”,后汉为“水德”;“水生木”,后周为“木德”。

三、宋朝的德运以及服色

因为北宋是继承了后周的禅让而建国,因此,按照五行相生理论,“木生火”,北宋即为火德,尚赤色。此时,北宋尚未完成国家统一,就已经确立了自己的火德德运,意在证明自己是中原正统,将来统一天下也是实至名归。

(宋真宗)

当然,北宋的德运,在当时也有不同意见,一些人认为,五代时期的各国,根本不具有正统性,宋朝应该是承袭唐朝的德运,“土生金”,北宋应为金德。而金德尚白色,所以在宋太祖、宋太宗的画像中,他们身着白袍。

(宋太祖)

但后来火德还是被北宋皇帝一直沿习下来,南宋建立时,宋高宗第一个年号就是“建炎”,“炎”就是火的意思,也意味继承了北宋的火德。所以,在画像中,南宋皇帝的皆穿红袍。

本文由作者【深夜聊斋】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如您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留言、转发,【关注】!

深夜聊斋


宋代皇帝的画像大部分都是红色,因为宋代人喜欢红色。

在中国古代,有三种颜色是比较受尊敬的,主要就是黑色、红色和黄色。通常来说,秦和汉初流行黑色,汉武帝之后的汉朝、宋朝和明朝崇尚红色,隋朝开始黄色逐渐成为皇帝的主色调。

旧中国历史主流来说,虽然不同朝代的皇室专用颜色各有不同,可是红色始终都是中国人最喜欢的颜色之一。

放在宋朝,流传下来的画像中,除了赵匡胤和赵光义兄弟俩,大部分皇帝都是穿着红色长袍。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喜庆、代表着红火,与华夏崇尚太阳的信仰直接相关。所以,红色始终都是人们服饰中最喜欢的颜色。不过在孔子看来,紫色不是正色,所以他说”恶紫之夺朱也“。

天龙八部中,阿紫的人品明显不如阿朱,这一点金老爷子是从孔夫子那里雪莱的。

不过,孔子这样的少数人并不能代表多数人的想法。大家还是喜欢”红得发紫“,不喜欢穿青衣。所以宋朝的官员服饰从低到高分别是青色、红色、紫色。宋初规定,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民间不准穿黝色布,“违者罪之”。

为什么紫色代表尊贵?因为紫色颜料本身就不容易提取,紫色的衣服制造成本也很高。放在欧洲,紫色也曾成为皇室和贵族的专用色。英语中的紫色为 purple,即为王公贵族之意。

按照《宋史》卷一五一《舆服志三》的说法,宋代继承了唐代尚黄、红的传统。皇帝“常服赤黄、浅黄袍衫,玉带红束带,皂文靴,大宴则服之。又有赭黄、淡黄袍衫,红衫袍,常服则服之”。

从隋朝开始的黄色流行风潮,在宋朝还没有形成彻底的风气,宋朝的服饰,基本上还是以赤黄色为主,其实更接近红色。

从出图的文物来看,宋朝皇帝的朝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通天冠又名卷云冠,冠上缀卷梁二十四道,高一尺,卷梁宽一尺,戴时用玉犀簪导之。所穿纱袍用绛色,衬里用红色,领、袖、襟、裾均缘黑边。下着纱裙及蔽膝也用绛色。颈项下垂白罗方心曲领一个,腰束金玉大带,足穿白袜黑舄,另挂佩绶。

宋朝皇帝们在上朝和上课时都穿着红袍子,所以画像中大都红色,也就不奇怪了。


历史知事


在我们一般人的认知里,皇帝穿的龙袍那就是黄色的。黄色艳丽庄重,黄与皇同音,代表着皇权。在很多影视剧里,不管是哪个朝代,皇帝的龙袍一律黄色。这有点误导大家,他们只追求收视率,而压根不考虑历史知识点。

说宋朝皇帝的画像有很多是穿红色袍服的,这让很多人感到诧异。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不就是宋太祖赵匡胤发动的吗?他黄袍加身做了皇帝。难道是历史记载有误?亦或是后来给皇帝画像的人脑子瓦特了,上色的时候出了差错?


其实都不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板上钉钉的事,不会有误。给皇帝画像敢上错色吗?有几个脑袋让人家砍?所以只能证明这红色的龙袍是真实存在的。

任何事物不会是一成不变的。龙袍的颜色也是一样,不是从一开始就定为黄色的,它有一个发展衍变的过程。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说一下龙袍颜色为什么除黄之外还有别的颜色。

从秦朝开始说吧,秦统一天下后正式进入封建社会。秦始皇的龙袍是黑色的,是不是又有小伙伴要起哄了?稍安勿躁,确实是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古人为了给很多事情找一个合理的解释。便盛行阴阳五行之说,以邹衍为代表,他在诸子百家中独创了阴阳家。

邹衍认为朝代的更替,是相生相克的。正如五行金木水火土,也是相生相克的,与之对应的颜色就是白青黑红黄。在此观点下就出现了虞土、夏木、殷金、周火的理论,而取代周朝的秦朝,自然而然也就是属水德了,尚黑,以水克火。因此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秦朝的龙袍是黑色的,而秦人也都尚黑。

刘邦建汉以后,沿袭了秦朝的旧制,依然尚黑。那么问题来了,五行之说到刘邦这就没用了吗?于是在汉文帝的时候,就为龙袍的颜色发生过一次争论。有人认为汉推翻了秦朝,应属土,土克水嘛,也有人认为刘邦是赤帝,应尚红,争论不下,所以龙袍的颜色就出现了黄和红。

黄袍的兴起始于隋。隋朝虽然短暂,但它却是大一统的王朝。隋文帝以象征天下的土为德,土居中央,掌管大地,寓意为天下一统。土尚黄,所以至隋朝开始,龙袍以黄色为主打色。

唐高祖李渊把黄色彻底定为皇族专用。所以老百姓如果再穿黄色的衣服,那就是要掉脑袋的。

而宋朝又称炎宋。五行中属火德,尚红色。宋朝统治者对红色极为推崇。但赵匡胤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一个朝代出现几种颜色的龙袍也是允许的,就像汉朝一样。

除了赵匡胤之外,从赵光义开始,红色龙袍成了主流。宋朝皇帝在上朝的时候,或是在后殿批阅奏折的时候,都会穿红色龙袍。这是皇帝日常且重要的活动场所。所以给皇帝画像就以此为标准,便出现了红色龙袍的画像。

明清时期的龙袍就多以黄色为主了。影视剧多以拍明清为主,所以也给我们造成了先入为主的印象。以为龙袍都是黄色的了。


其实除了五行说对龙袍颜色的影响之外。我认为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染色技术的限制。汉以前的颜料都是从植物中提取,多以青黑为主。而红黄色是从矿物质中提炼的颜料。所以汉以前他们想整个黄色的龙袍都不容易。


说史听涛


我是史小二记,我来说一说!

不要被赵匡胤“黄袍加身”骗了!宋朝皇帝龙袍颜色不一定是黄色的!

公元960年,陈桥驿。这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封建王朝,大事即哗变。事先准备的黄衣被披在了赵匡胤身上。众人皆拜,高呼万岁。随后,后周皇帝周恭帝禅位,赵匡胤继承皇帝之位。国号宋,改元大赦!



史称“陈桥兵变”。又是比较出名的典故“黄袍加身”。或是黄袍,又或是黄衣……总之,一旦加身,便成皇帝。似乎它是皇帝权位的象征。那么,宋朝皇帝的龙袍颜色就是黄色了吗?

但是,龙袍不一定是黄色的。随时节,随场合,龙袍的颜色、款式……会跟着发生变化。在《宋史》舆服志里,宋朝皇帝的服饰总共有大裘冕、衮冕、绛纱袍、履袍、衫袍、窄袍、御阅服七大类。若是加以总结,则归为祭服、朝服、常服三类。

首先,祭服,冕服,祭祀之服,用于重大祭祀场合,由冠、服、饰组成。服皆是上衣下裳形式!衣裳的颜色也是历经了多次改制,汇总如下图:



在图中,火色赤,黄而兼赤,便为纁色,微黄的红色。而黑中扬赤,偏红的黑色,则是玄色。至于青色,应该是偏黑的蓝色。

其次,朝服。无论是上衣,还是下裳,都是绛色,绛为大赤,大赤即大红。一身红色,朝见百官。

最后,常服,公服。唐承隋制,因而常服继承为黄袍,后来改作赤黄。由此,士庶不得穿、用赤黄色。到宋朝,黄袍改为赭黄、淡黄。另外,常服还有红袍。腰间配上红或金带,靴履、首服都是皂色(黑色)。



综上所述,可见宋朝皇帝多以红色为主。所以,在查看他们的画像时,多是以穿红色为主。

至于为什么是红色?与其说宋属火德,尚赤。还不是说宋朝崇尚素雅,素雅中红色最为高贵,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达到,因而兴起一股尚红之风。



每天带来精彩历史内容,我是史小二记,欢迎您的关注!


三叔小记


受电视剧影响,许多人认为黄色是封建时代华夏天子的专属颜色,但是我们从古代皇帝的画像可以看出,皇帝穿的袍服并不仅只有黄色,例如秦朝时期的黑色、宋朝的红色,为什么同样是龙袍会有颜色的区别呢?

清代龙袍

战国时期,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理论,他认为五行与终始、兴衰、朝代国运相关。五帝时代属土,土对应黄色,五帝被夏朝所终结,土克木,所以夏朝属木,木对应青色,因而夏朝崇尚青色。

成汤推翻夏朝,创立商朝,是金克木,金对应的颜色是白色,因此商朝尚白。而武王伐纣,建立周朝,是火克金,火对应的颜色是红色,因此周朝属火。秦朝终结周朝,属于水克火,而水对应的颜色为黑,所以秦朝崇尚黑色,不仅秦始皇穿黑色,连秦朝的军旗都是黑色的。

战国以前受五德终始理论影响,各朝皇帝的袍服都以深色为主,那为什么之后的朝代又出现黄色呢,如唐太宗的许多画像都是黄色,宋朝皇帝的画像以红色居多,是因为后面几个朝代不再相信“五德终始”理论吗?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染色技术并不发达,广泛采用含有单宁酸的植物染料,用媒染法染黑,媒染剂为青钒,因此靛蓝在这一时期得以广泛的运用,所以这一时期的许多服饰都偏向深色系,这些颜色中青色比较高级,所以周天子的服饰为青色。

汉文帝

汉朝时,植物染色技术更加发达,丝织物的色彩达20种之多,东汉《说文解字》中所罗列的纺织品的色彩名称达39种,黄色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汉为土,汉灭秦,土克水,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汉文帝将龙袍的颜色改为黄色,因此汉文帝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穿黄色龙袍的皇帝。

到了唐代时期,草木染技术高度发达,比天然染料应用更为广泛,颜色更加丰富,仅黄色就有鹅黄、菊黄、杏黄、金黄、土黄、茶褐,植物染色技术在这个时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于是李渊将黄色定为皇家专用颜色,普通百姓不允许使用黄色,这条规定也被后来的历代皇帝所采用。

宋朝皇帝画像

到了宋朝以后,染色技术又有了进一步突破,按五德终始说,宋属火,所以崇尚红色,于是红色又开始流行起来。到了明清时期,用于染色的植物已多达几十种,植物染料不仅自给自足,而且还大量出口。我国染料植物的种植、制备工艺、染料应用技术在这一时期均达到鼎盛阶段,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清朝还专门设立了江南织造局,专为皇家贵族织染衣物,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祖上就是江南织造局的负责人。江南织造局下管江宁局、苏州局、杭州局等三个主要的编织染色机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各朝代龙袍颜色的变化,不仅是来源于五德终始理论,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染色技术的发展史。


雨霁视角


首先,研究服饰一定要抛去民间“龙袍”的概念。

在清代之前,皇帝的服饰有冕服,通天冠服,皮弁服,公服,常服等等...

那我们回到问题中,宋代皇帝画像服饰颜色,画像中,宋代皇帝穿的是公服,就是指一般朝会中的正式制服。

公服又分三种,一是衫袍,就是大部分画像中的那种,圆领,大袖,下边不开叉,加襴,颜色有赭黄色,白黄色,白色和红色,我们能从太祖和太宗皇帝的画像中发现白色或者是白黄色的公服,大部分是红色的,注意,皇帝所穿的红色不等于大臣穿的绯色。具体形制和颜色可以参考下现代日本天皇的那种。

第二种是楑袍,抱歉,那个字打不出来,跟第一种衫袍相比,只有一个地方区别,那就是下边是开叉的,没有加襴。

第三种是窄袍,就是袖子是窄袖。

以上三种,都是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着,宋代皇帝最常用的服饰,都戴展角蹼头,就是那种两边翅非常长的帽子。

最后,宋代的公服制度,影响了当时的辽朝和金朝,以及后来的元朝和明朝。

宋辽金元明,五个朝代的公服,不了解的第一眼看上去,都是一个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