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最好的關係是不用解釋

最好的關係是不用解釋

最好的關係是不用解釋

聽 他,帶給你溫暖

◆ ◆

八 點 十 八 分 ,戴 上 耳 機 ,一起聆聽生活的哲理


- 01 -

微博看到一句話: “到了這個年紀,想找個懂你的人太難,遇到被誤解,被傷害的瞬間,反而喜歡保持沉默選擇不解釋。因為心裡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

一語戳中人心。 年紀越大,越不想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苦苦解釋,這種心態不是出於不屑,而是因為過夠那種身心俱疲,小心翼翼的生活了。

沒及時回覆同事在凌晨發的工作語音, 第二天一早道歉,同事卻一臉失望:“不想回就算了.....何必找那麼多借口呢?”

聽到這一句,一堆解釋的話剛到嘴邊,只能嚥下去了。 解釋什麼呢?

在這個極速化的社會,解釋本就是一種奢侈品,不是每一件事都配有一通解釋,也不是每一段解釋,都能換來對方的理解和寬恕,人與人之間的猜忌和不信任,是比刀刃還傷人的利器。

成年人之間渴望不追問不解釋的關係,對於人事紛爭,能用善意的笑容一笑而過,就少用惡意的苛責刁難。

- 02 -

一段從來不需要解釋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一對密友,一個外向喜熱鬧,夜貓子,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 另一個恰恰相反,為人平和,喜靜不喜動,早起鳥,做事規律。

性格相反的她們,偏偏成為了雷打不動,無人能拆的“鐵閨蜜”。

約好一起出門遊玩,夜貓子賴床睡過了頭,整整遲到了2個小時。 本以會被痛批一頓,沒想到一路狂奔目的地後卻看到早起鳥悠哉悠哉坐在奶茶店喝飲料,看到她就心思瞭然地擺擺手說:“你個懶蟲,打電話沒人接,就知道你還在床上和周公聊天。”

一方是“給了陽光就燦爛”,一方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如一句歌詞: 我們一個像夏天,一個像秋天,卻總能把冬天變成了春天。 不解釋是一種默契,更彰顯了彼此間的包容程度。

不必解釋,不是因為彼此有多少相同之處,而是生命裡那些不同的東西, 就如你欣賞我大大咧咧中的仗義豪爽,我明白你的平靜溫和後的寬容包涵。心存的那一分包容,終究會讓自己釋懷。

- 03 -

廖一梅在《柔軟》中說過:“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蘇東坡一生中有三位妻妾,其中歌姬王朝雲最得他心。

一次蘇東坡下朝回家,指著自己的肚子說:“你們說,我這一肚子裡裝的是什麼呢?”

一位侍女說:“滿腹都是文章。” 另一位侍女說:“滿腹都是見識。” 蘇東坡都不以為然。 朝雲卻走來,婉轉低音道:“學士一肚子的不合時宜。” 蘇東坡聽完讚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旁人只見蘇軾吟詩弄月的雲淡風輕,卻看不透他被貶後的憤懣不得志,侍女只停留在蘇軾滿腹的見識上, 卻沒能進入他心底,觸碰繁華背後的落寞。

一段好的關係裡,不需要訴說多少動人瀲灩的情話,而是能在不言不語間,透過浮華的現象觸摸到心底的本質情緒,撫平那些輾轉的寂寥和鬱悶。

平常夫妻之間,他了解妻子的一百八十種小情緒和脾氣,她懂得丈夫的倔強死板必須以柔克剛,遇到爭執無需言語,只是跺跺腳,就能在關鍵的時候把感情力挽狂瀾,化百鍊剛為繞指柔。

- 04 -

卡耐基有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在生活中獲得的快樂,並不在於我們身處何方,也不在於我們擁有什麼,更不在於我們是怎樣的一個人,而只在於我們的心靈所達到的境界。”

有些人遇到丁點兒矛盾,就畏手畏腳,心裡懷揣不安害怕被人誤會,在愛情裡凌亂慌張,擔心自己被愛人誤解,慌忙著要解釋洗白,正名自己。

殊不知,真正好的關係從來不需要“解釋”二字。

愛人之間,親子之間,閨蜜之間,其中關係都是用信任、默契、瞭解維護牽絆,過多解釋反而讓彼此橫生了距離感。

當你真正懂得一個人,並且學會經營關係時,就會明白: 喋喋不休的解釋,多是說給那些不相干的人聽。

多數深情,都難以啟齒,倘若真正明白一個人,反而覺得內心澄明瞭然,不願說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