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教育學 上位學習、下位學習與並列組合學習

奧蘇貝爾根據新知識與原有認知之間的結構關係,將知識的學習分為了下位學習、上位學習和並列組合學習

1、下位學習:又稱類屬學習,指將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低的新概念或命題,歸屬到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概括程度或包容範圍較高的適當概念或命題之下,從而獲得新概念或新命題的意義。

下位學習可以分為兩種形式:

一種是派生類屬,即新學習內容僅僅是學生已有的、包容面較廣命題的一個例證,或是能從已有命題中直接派生出來的。可以理解為皮亞傑的同化的概念,即新知只是舊知的一個正例。

另一種是相關類屬,即新內容納入可以擴展、修飾或限定學生已有的概念、命題,並使其精確化。可以理解為皮亞傑的順應的概念,即需要修正已有的知識,才能納入新知識,不斷使得舊知更加精確化的過程。

2、上位學習:又稱總括學習,是指新概念、新命題具有較廣的包容面或較高的概括水平,這時新知識通過把一系列已有觀念包含於其下而獲得意義,新學習的內容便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觀念產生了一種上位關係。

不論是上位學習還是下位學習,新舊知識間一定存在包含或者被包含的關係。

3、並列組合學習:又稱為並列結合學習,當學生的新概念或新命題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觀念既不產生下位關係,又不產生上位關係時,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組合關係,這種只憑組合關係來理解意義的學習就是並列組合學習。如,學習路程的概念的時候,必須要一起學習時間和速度,他們之間並沒有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但有必須將這幾個知識點放在一起學習,這一過程就是並列組合的學習過程。

【考題在現】1.學生已經有“四邊形”的概念,現在要學習“平行四邊形”,這是一種( )。

A.派生類屬學習 B.相關類屬學習

C.上位學習 D.並列組合學習

【答案】A。解析:題幹中的新知識是平行四邊形,舊知識是四邊形,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且舊知與新知之間構成了下位關係,可以排除C和D選項,而平行四邊形是四邊形的一種,屬於四邊形的一個正例,故本題選A。

【考題在現】2.小明將本節課所學習的橡皮,歸類於文具,小明的學習屬於( )。

A.上位學習 B.下位學習 C.概念學習 D.命題學習

【答案】B。解析:題幹中的新知識是橡皮,舊知識是文具,存在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可以排除C和D選項,且舊知與新知之間構成了下位關係,故本題選 B。

做題技巧:這類題大多數情況下選擇上位或者下位學習,判斷的大前提是新知與舊知之間一定有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而做題一般可以分為兩步,第一步閱讀題幹找出題幹中的新知和舊知分別是什麼;第二步,以舊知為出發點,判斷其與新知的關係。


教育學 上位學習、下位學習與並列組合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