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女兒叛逆期,做父母的該怎麼辦?

太行莜莜


此時做為父母,應該對女兒加多關愛親情,多溝通心理,多探討行蹤,多管控行蹤,多注意她的生活習慣,多注健康問,學習問題等就行了!


易學研究成玄福


其實不管男孩、女孩都有叛逆期,只是表現形式不同、時間或早或遲而已,只要做家長的(特別是母親)耐心點,多聽聽孩子的心聲,相信隨著年令的增長,孩子不僅主動和父母交流,遇事也會傾聽父母的意見。

記得我兒子上高中時特別特別喜歡香港歌星梁詠琪,床頭櫃及床邊牆上貼滿了梁詠琪頭像,書包上掛著梁詠琪的照片,有次開家長會老師告訴我兒子手機被收,並說晚自習老師不在時戴耳機聽歌,回家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爸,氣得他爸把手機摔了,兒子傷心得眼淚直滴,飯也不吃就睡覺了,我當時雖對他爸做法不滿但當著兒子面不好說什麼,同時也心疼兒子,高中階段學習緊張,孩子聽聽歌也是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但得把握好度,事後我說他爸做法粗暴,摔手機也解決不了問題。第二天晚上我去兒子學校接兒子(晚自習9.30分才放學),兒子可能有點意外,路上我問兒子為何喜歡梁詠琪,兒子說她粵語歌唱得好,是粵語歌唱得最好的女歌手,我說我還沒聽過,也聽不懂粵語歌,兒子突然說這下沒法聽梁詠琪歌了,手機也沒有了,我今天一天心情都不好,這時我想我說再多的話估計兒子也聽不進,不如跟他約法三章,我說等你高考結束後,如果有梁詠琪演唱會無論在哪爸媽都設法買一張,滿足你追星的願望,但現在不行,你得把全部精力放在學習上,不能因個人愛好影響自己學習,到頭來得不償失,你自己好好想想,快到家樓下時兒子說可以,並再三保證不會帶手機到學校。

後來隨著學習緊張,也可能興趣過了的原因,至到高考結束也沒見他提過樑詠琪,只是我開玩笑問他還追不追梁詠琪,他笑著說,現在追周華健了。我想這可能就是孩子叛逆期的一種表現吧。


用戶尹阿姨


叛逆期是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通常表現為自我意識的增強,對父母的管教多采取批判的態度,試圖擺脫周圍人的監護或束縛,以尋求自我獨立。給父母的感覺是易怒、反抗、不聽話,很難溝通。

父母該怎麼辦

切不可採取鎮壓和對抗的態度

這樣做無異於火上澆油,不利於問題的解決。說教、打罵、體罰、言語攻擊,強勢的管教只是成人不理智的感情宣洩,只會讓孩子更加逆反,從而關上溝通的心門,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情緒的疏導。面對打翻的牛奶,哭泣和指責都於事無補。

作為父母,首先應當放下高高在上的身份和心態,採取尊重、平等的視角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審視當下的問題。

第一,尊重理解,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請不要用成人的邏輯思維和處世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行為,因為他們還是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請允許他們宣洩自己的情緒和不滿,父母先要做一個知心的聆聽著,‘我明白你現在的感受’‘你是不是覺得…’‘我也和你一樣有過類似的感受’‘讓我們一起想想接下來怎麼辦’。只有情感上的尊重和彼此認同,才能讓正視問題變為可能。

第二,滿足需求,做孩子的心靈導師。

每一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未被滿足的需求。因為缺少愛,變得冷漠自私;因為缺少快樂,變得孤僻寡言;因為缺少鼓勵,變得膽小懦弱。也許,Ta的大吼大叫是為了引起你的關心呵護;也許Ta的冒險行為是為了贏得你的讚許鼓勵;也許Ta的無理取鬧是為了嘗試讓你的行為作出改變。只有善於捕捉到孩子的內心需求,才能找到衝突的潤滑劑和滅火劑。

第三,共克難關,做孩子的成長教練。

靠近你,理解你,才會知道如何愛你。一片擦淚的紙巾,一個溫暖的擁抱,一杯熱水,一次擊掌,一個微笑,一聲加油,在鼓勵孩子真實表達自我的同時,父母理智的方案才能得以實施,這是包容而不是放縱。智慧的父母是孩子的成長教練,有自己的理智思考,並從內心認同和了解孩子,從而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度過叛逆期,不斷獲得改變和成長!


鷗爸學堂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會有叛逆期,我們做父母的也有過。

在我是叛逆期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啥叫叛逆期,在父母眼中就是那段時間孩子特別不聽話。但真的是孩子不聽話孩子在叛逆期,還是因為認為孩子在“叛逆期”然後家長的心理在作祟?

要想知道女兒在叛逆期父母要怎麼做,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叛逆期。有個朋友的小孩上初一,他一直嚷嚷孩子在叛逆期好難教。我問他,孩子怎麼叛逆了。他回答“他不聽話。”我問“你所謂的不聽話是什麼樣子?”“他不幫家裡幹活。我們以前放學就幫父母幹活,他回來叫他都不願意幹。”在和朋友聊天過程中我瞭解他所謂的孩子叛逆就四個字“他不聽話”。

還有個朋友說她女兒現在在叛逆期她都不知道怎麼辦。我問她,孩子怎麼叛逆了?她說“她太有主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還不能說。”聊天過程中得知,她口中叛逆的女兒是個校園紅人,會畫漫畫,會打扮,喜歡買漂亮的衣服。

上面兩個例子其實都不是孩子叛逆但父母卻把他們歸在了叛逆期,而且開口閉口就跟孩子說“你在叛逆期”。

在我看來真正的女孩子叛逆期是這樣子的:

1.在學校會因為看不順眼某個同學打架;

2.早戀,而且是跟混混談戀愛;

3.不學習,跟同學不合群,拉幫結派;

4. 整天逃學,上課搗蛋;

5.紋身,染髮,打群架。

等等還有很多,或許你們會認為我寫的這幾條太嚴重了,如果真有上面這幾條都中的孩子那不是叛逆期簡直是犯罪期了。

嗯,我中過上面的前四條,但我很感謝我的父母,他們沒有把我歸在叛逆期或是不聽話的隊伍裡。爸爸也沒有跟我談過心或是警告我之類的。他每次在我犯錯的時候總是跟我說“如果你不想讀書了就要做你想做的事。只是很多事都是需要知識的。”小混混來我家找我,爸爸總是會告訴他我在哪還留他吃飯。他說“你們都在長大,不反對你們談戀愛但男孩子要懂得保護女孩子,女孩子要懂得自重。”我不知道在爸爸那個年代他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驗。我現在也算事業有成,一個美滿的家庭一份自己喜歡的職業。

我有個朋友和我一樣中四條,她被父母整天打罵叛逆不聽話嚴重的時候還綁起來打。她每次來我們家就哭,我爸爸給她做飯吃。她總是嚷嚷著恨她的父母。後來她因和小混混打架進拘留所,早早結婚生子卻因為老公是個混混又出軌而離婚。現在不得不又回到孃家啃老,她父母每次看到她都垂頭喪氣。

所以我們不要把孩子的一點點變化當成叛逆期如臨大敵,孩子和我們一樣都在長大,她不是在叛逆期。我們要做的不過是和她站在一樣的線上,去思考去看問題。



魚戲荷歡


女孩的叛逆期是讀初中的時候,最容易叛逆,

部分早熟女孩已經在談戀愛了,特別是現在互聯網發達時代,估計很多家庭的女孩子都配有手機,玩微信發朋友圈,刷抖音已經在火頭上,在課堂上不難想像因為玩手機上癮了,上課不專心聽老師講課,初中的課程比小學的課目多了,加上父母比較關心的是孩子的成績,都會說你要好好讀書啊!將來還要讀高中、讀大學、甚至於讀更高的學歷,高學歷好找工作,可以嫁個好老公或者有錢老公,不要學爸爸媽媽沒學歷幹底層工作,而沒注意到孩子的情緒變化,父母的盼望和功課的壓力,往往就造成了孩子的心裡反抗,即使不說出來,她的心裡牴觸已經在發生變化一>你的大道理我懂,現在什麼年代了,不要再拿老一套來教訓我,不管用的。父母應該怎麼辦呢?作為父母我們不要急著去罵她,批評她,或者更不要去打她,如果你打了她,說不定她就會收拾包袱離家出走了,斷絕一切聯繫信息,更嚴重的還會想不開做出傻事,自尋短劍,那就後悔莫及了。這個時候父母就要以朋友的方式,和女兒敞開胸懷去聊,打開女兒的心扉,細心去聆聽女兒的心聲,不打斷或者不加評判,給於女兒多點空間,多些關心,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

,少點約束,以觀察的方式去了解她的動向,關係緩和了她自然體會得到父母的愛,叛逆就慢慢減少了,隨著年齡的成長思想成熟了,叛逆就會消失了,也學會孝敬父母尊老愛幼了。


廣東媚姐和小然


“叛逆期”其實是孩子在成長、學習的表現,是孩子生理、心理漸趨成熟的表現。我們更應該幫助和引導孩子,使孩子在這一階段能夠學到更多,成長更快。比如易怒、情緒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現的一種狀態,但孩子如果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就屬於不正常的現象了。因此,當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確發生問題時,應該及時尋求醫生和專業人士的幫助,父母要多看書學習。

比如孩子遇到問題,要多關心,站在孩子的立場用心去體會他的感受。但是理解不等於不立規矩,不過在給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對於那些他始終很抗拒的規定,我們不再不由分說地“強制執行”,而是找出孩子產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

另外,很多時候,孩子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許的事情,是為了宣洩不良情緒或不安感。所以父母不能一味責罵或體罰孩子。

處於逆反期的孩子是長大的表現,是伸張自我心理領地,所以必須要有條件地讓孩子享受民主權利。不能用統一的標準來處處約束孩子,對他的行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瑪蒂爾達另類英文啟蒙


叛逆期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作為父母,應該感到高興,這表明孩子終於要長大了,並且她的心理發展很正常。

當然叛逆期的孩子是很難搞的,她們出現的症狀千奇百怪,讓父母頭疼不已。

我個人的經驗,首先是見怪不怪,不要像小時候那樣對她投入太多的關注,把眼光收回來,由她自己去作,你越管她,她越來勁,你讓她自己去摸索去成長,這個過程會很快的順利完成,否則反而會延長和強化她的叛逆,得不償失。

另外要堅定的跟她傳遞一個信念,爸爸媽媽是一直愛著她的,會一直陪著她的,不會因為她一時的不良行為而放棄她。這一點其實很難做到,當孩子不再好好學習而是對其他的事情感興趣,甚至早戀的時候,做父母的很難不上火。只能壓下火氣,耐心耐心再耐心,耐心引導,耐心等待。

對叛逆期的孩子,父母還要適當的示弱,從神壇上走下來,不要一付萬能的樣子,你弱了孩子才會強起來,尤其是女孩子,若是父母不肯放權,她很容易屈從家長的權威,將來也不會很好的表示自己的意志,沒有主見受制於人。

孩子的叛逆期是一種成長,對父母何嘗不是一種修煉呢。


流浪的雪夭


子女叛逆期需要父母多加耐心對待,莫和孩子把關係鬧的很僵,避免他變本加厲更加叛逆。

孩子到了叛逆期往往是自我決策意識成長的一個階段和需求。孩子在這個階段往往帶有較強的自我做主自我決策需求。當發生與父母相違背的看法時往往更偏向于堅持己見,父母的反對和批評會讓孩子以對立情緒來對抗。

叛逆期是孩子自我決策能力建立的最初階段,同時也是孩子自信心成長的關鍵階段。為人父母要做的不是怎麼讓孩子順從自己,而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決策能力以及如何避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成長。



秦秦哥婚姻家庭諮詢師


女兒判逆期,做父母的真難!這個期間,女兒們常氣哭父母親是常有的事兒,他們脾氣特別大,父母親怎樣引導,孩子們覺得都是理,不在乎你們大人說的事兒,反正感覺父母親說的都話聽不進去,真的很難,就覺得與父母親是仇人似的。不知是與孩子們代溝差距大,還是有其它問題的原因,做父母親的也覺得特別委屈,孩子的一切要求,都給孩子滿足感,父母親都捨不得吃,捨不得喝,省點好吃的都給了孩子,晚上陪孩子們寫作業,都陪到很晚,很晚,……可這樣的付出,孩子們能理解嗎?你與他們講道理論理,以他們的聰明財智,你是說服不了的,你再氣的哭😭,只淚水往肚裡咽吧,總覺得,只能說服教育爭取,動手教育反而是特別更叛逆!


冰翼夢語


我女初三,性格,行為和小學相比,變化巨大,其表現為不怎麼和大人交流,不太喜歡講道理,脾氣喜怒無常,不在聽父母的話,以自己為中心,很自我。

也許這就叫做叛逆期,跟父母對著幹是常態,所以家長一定要冷靜,需要用智慧與之鬥智鬥勇,千萬不要被激怒,那樣正中下懷,她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好幾天不理你。這個時候,以往的悾嚇不在有任何作用,這個時候,就要變換疏導方式,反向操作可以發現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失去原則是家長操作的一大忌諱。所以,要根據各個孩子的擊破點找突破口,你就會有一定的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