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更多人喜歡種植豇豆角而不喜歡種植眉豆角?

小李愛種菜


感覺有好些年沒有吃過眉豆角了,眉豆角,在我們那裡被稱作“峨眉豆”,月牙兒般的峨眉豆,就像人的眉毛一樣。可能是這樣的一個原因,才被叫做“峨眉豆”的吧!其實,我很喜歡吃眉豆角,特別是用豬肉和眉豆角一起燉,甜甜的眉豆角,非常的好吃。



前些年,老媽經常種植眉豆角,因為種植簡單,產量又高,所以在農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蔬菜之一。那時候,你很容易在圍牆邊、柴堆旁看到爬滿圍牆或柴堆的眉豆角藤蔓,並且上面結滿了紫色或者綠色的眉豆角。不過,現在在農村裡面,就很少再看到有眉豆角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原因呢?


很多村民不再種植眉豆角,而都去種植豇豆角,並不是因為眉豆角不好吃,也不是因為眉豆角不好種植,而是因為在我們那裡有這樣的一個說法,經常吃眉豆角,不太好。也就是我們那裡常說的,這個眉豆角是發物,不能隨便吃。特別是現在很多人年紀大了,我們那裡的人都很控制,所以不經常吃眉豆角了。

具體是否真的有那麼回事,不得而知,但我們那裡的村民都很控制吃眉豆角。即使身體比較好的情況下,也不會經常吃眉豆角,而眉豆角產量又高,吃不完,就都老了。而豇豆角就沒有這樣的情況,並且豇豆角結莢時間長,所以被更多的人所種植。


著迷大鄉村


豇豆和眉豆,我都種過,這兩種豆類蔬菜在庭院栽培中還是挺常見的。我們這裡農戶在菜園子裡豇豆和眉豆都會種一些,現在正是眉豆大量結莢的時候。但是從生產角度來說,眉豆角並不適合大面積種植,而豇豆角的種植面積能夠進入蔬菜種植面積的前十。

為什麼說眉豆角不太適合大面積種,我們可以從生長特性、消費習慣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眉豆角的生長特性決定了其很難大面積種植

眉豆角喜溫暖溼潤氣候,怕高溫也怕低溫,生長適宜的溫度為15-30℃;對水分要求也嚴格,怕澇也怕旱,高溫乾旱可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

莖蔓的纏繞能力和分生側枝能力都很強,比豇豆難整枝的多。我們在菜園子裡種的幾棵眉豆角,都是搭架後放任其攀援生長,很難像種植豇豆那樣吊蔓或者搭人字形架栽培。如果連搭架整枝都規範不了,眉豆在生長中的田間透風並不是很好,豆莢主要早高處光照好的地方結得多,總的來說產量不高。

2、眉豆角難採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眉豆角不好整枝,任其生長的話,往往會長得很高,莖蔓遍佈的哪都是,採摘起來就很難。我們種的眉豆採摘時真的是需要搬梯子的。

眉豆角很容易變老,一旦老了,纖維化特別嚴重,根本是不能食用的。而豇豆即使老一點,吃起來倒是有了籽粒感,也很好吃。

3、眉豆角的特殊味道和口感,並不是人人都喜歡

眉豆角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並且豆莢表面密被絨毛,吃起來有點澀,這種口感雖然有人很喜歡,但是大部分還是人接受不了。

所以可能只是我們搞蔬菜生產的不太喜歡種眉豆,家庭栽培並不存在這個問題。上面這些照片都是拍照於我們蔬菜園區種的幾棵眉豆角,很漂亮,怎麼會不喜歡呢。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謝謝您的閱讀!


種菜姑娘


豇豆和眉豆名字中雖然都帶豆,但它們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蔬菜,從外觀上來說,一般的豇豆需要搭架才能得到良好的生長,從而保證長條狀的豆角能得到豐產,而眉豆不需要專門的搭架,就可以生長的很好,結出彎彎的豆角同樣能有很好的產量。

從種植角度來看,豇豆相對於眉豆就嬌貴多了,它需要專門的肥沃的地塊,需要人們精心的照料才能生長的很好,而眉豆一般都被人們隨意的種植在田邊地頭,也不需要花費太多的心思去照料就可以成活,並且生長的很旺盛。

從口感上來說,豇豆的口感要比眉豆好,像我就比較喜歡吃豇豆,豇豆吃起來會軟一點,而梅豆吃起來有點粗糙,這也可能是人們就接受程度而言,更容易接受豇豆些。

當然,這也並不是說人們都喜歡種植豇豆而不喜歡種植眉豆,像我們家是豇豆和眉豆都會種植,只不過是會把豇豆種植在菜園裡,很顯眼一眼就可以看出種植的是豇豆,而把眉豆種植在角角落落裡,不佔用土地的位置,不那麼顯眼。

所以,豇豆的出鏡率相對於眉豆就高,可能讓大家誤認為人們喜歡種植豇豆而不喜歡種植眉豆。其實,對於種植蔬菜,並沒有什麼喜歡不喜歡一說,就拿豇豆和眉豆來說,在上市的季節,去市場轉轉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但是人們可能會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在選擇購買時會有區別,那就是購買豇豆的人多些,購買眉豆的人少些而已。


農村一山貨



眼望光年


豇豆角在我們這裡叫豆角,梅豆角是這個梅。豆角的種植在我們這裡應該是所有豆角品種裡種植面積最多的一個品種,露天種植的話在春季的時候就開始打拱棚進行種植,最遲的秋豆角的種植也可以在陽曆7月份種植一直可以收穫到霜降。這也許對於我們老百姓來說是最好種植的一種蔬菜,它在咱們老百姓餐桌上的時間應該是最長的。

梅豆角的種植一般都是選擇在小菜園的院牆邊種植幾棵,由於它只有在立秋以後才有結果的,所以梅豆角的真是時蔬菜,現在正是吃梅豆角的好時候。我們這裡的老百姓對於梅豆角有這樣的說法,那就是在炒菜的時候炒不熟的話它是有毒的,並且梅豆角一般要跟豬肉或者辣椒搭配才更好吃。所以梅豆角又是富貴菜特別是最近又有了紫色的梅豆角,更是讓人覺得它的高貴!

豆角就不一樣了,種植的時候比較好管理,並且在吃的時候也比較好搭配,可以涼拌,熱炒,油炸等!豆角是我們這裡的老百姓春夏秋季老少都喜歡吃的一種蔬菜!在秋季的時候我們這裡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把豆角醃製成鹹菜呢!也可以把豆角曬成豆角幹在冬季的時候再拿出來吃也是一到美味。所以我們老百姓還是喜歡種植豆角的比較多一些!



豫東小農


豇豆和眉豆同是春季播種的植物,產量都很高,但是人們為什麼喜歡種豇豆而不喜歡種眉豆呢?

眉豆角又叫扁豆,在我們這裡叫蛾眉豆,因外形似彎月且扁平而得名。扁豆根系發達,入土深,耐旱力強,常常種植在零星地塊或籬架邊上。扁豆春季播種,但開花結莢需要短日照條件,即從春季播種到秋季8月份才能收穫,也就是說播種近4個月後才有收穫,而收穫時又值秋菜大量上市之際,所以扁豆就沒有很大的商品種植價值,一般只作家庭食用和作醃漬原料。而豇豆則不同,從播種到收穫卻只要一個多月的時期就可採摘上市,早熟品種則更能提前採收,而且豇豆品種多,適應性較強,可以分批分期播種採收,這些特性是扁豆所沒有的,並且豇豆食用範圍廣,食用量大,產量高,經濟效益也高。

經過豇豆與眉豆角的對比分析,你應該明白了為什麼人們喜歡種豇豆角而不喜歡種眉豆角了吧。


大別山鷹


豇豆角是哪種豆角,眉豆角又是哪種豆角?雖然都叫豆角,但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只有弄明白了這些問題,才能弄明白為什麼更多人喜歡種植豇豆角而不喜歡種植眉豆角!來,一起來扒拉扒拉!

豇豆角

有人說它叫jiāng豆,也有人說是gāng豆。據觀察瞭解,叫jiāng豆的地方居多,但有些地區比如魔都叫gāng豆也是正確的。如果你在菜攤上看見寫成“缸豆”甚至“肛豆”的,只能說是賣家太彪悍,沒有那種“豆”。

豇豆角又叫長豇豆、帶豆、豆角,通常指的是長豆角,以吃嫩莢殼為主。目前,豇豆角是最為重要的幾種豆類之一,在我國及全世界都有廣泛栽培。

豇豆角在我國普及程度非常廣,已成為最主要的大眾化蔬菜之一。豆角適應性強,在地域上我國南北都可種植,在季節上除了春夏秋露地種植,冬季可大棚種植,因為一年四季都可上市。由此可見,為什麼更多人喜歡種豇豆。

眉豆角

跟豇豆角就是那種長長的豆角相比,眉豆角就是莢殼較短的豆角。但眉豆角到底是哪種豆角,在不同地域間人們的認識不一致。

有人認為眉豆是飯豆(跟長豆角的豆莢長得較像,但長度更短、不吃豆莢而是吃豆仁的),也有人認為眉豆是短扁豆,性狀彎彎如眉形,有紅/紫眉豆、白眉豆,主要是吃嫩莢殼的豆子。

在我們當地農村,人們通常傾向於後面這種短如彎眉的豆叫眉豆角。跟豇豆角相比,確實是更少人種植眉豆角。即使是種植眉豆角的,種植的數量也很少,一般只種兩三棵,不像豇豆角常見幾畦幾畦地種,甚至是成畝成片的大田栽培。

為什麼人們更喜歡種豇豆角而少種眉豆角呢?

1、豇豆角進入結果期速度快。現在培育種植的豇豆角,從播種到豆莢收穫,通常一個半月左右即可,一年可以播種好幾茬。而眉豆苗期生長期更長,一般清明節後播種,進入七八月後,才能收穫首批眉豆角,通常一年只能種一季。

2、豇豆角口感更好。無論是紅色的眉豆角還是白色的眉豆角,眉豆角的豆莢都比較粗糙,豆莢肉質纖維感更強。而豇豆角豆莢肉質更為脆嫩,口感更好。此外,眉豆角還有一種獨特的氣味,一些人不喜歡這種氣味;而豇豆角除了蔬菜的清香,沒有特別的味道,自然接受的人群會更多更廣。

對於豇豆角和眉豆角,你有哪些看法和分享呢,歡迎關注並留言分享哦!


田園漫記


從小出生在農村,對眉豆還是很熟悉的。就我知道的眉豆品種不下五個:一種是白色微青,身形微小較厚,這種是我們稱之白肉。白肉是較好的眉豆品種,它質感細嫩,無筋或少筋,不易長老。這種青洪澀味較輕,口感最好。一種叫夜夜老,顏色較青,形狀短,厚。質感幹粗,澀,筋粗多。顧名思義隔夜不摘就老了。口感最差,比較青澀,纖維較多。另外有四個品種是分別是兩種顏色介於白肉和夜夜老之間的淺青(大青,小青)和兩種紫色(大紫,小紫),外形都長,扁平,質感,生長成熟度,纖維和青澀味相差不多,介於前兩者之間。由於眉豆生長期長,攀爬性強佔空間,採收也沒有豇豆簡便所以不適合大面積種植。至於口感上好品種鮮眉豆不比豇豆差,炒菜技巧而已。主要用辣椒大蒜點滴醋壓青澀味,猛火爆炒。幹眉豆味幹香回甘用五花肉或臘肉燒,吃貨最愛。勝過幹豇豆燒肉。


手機用戶61495878440


豇豆和眉豆扁我都喜歡吃,當然有些人因為眉豆扁纖維粗些口感上,感覺差些吃食的人少些。這其實在乎人的烹飪水平,採摘時嫩一點,花點時間將眉豆的那條筋給撕去,切成絲狀炒食,多不差於豇豆的口感,多數是現在人家中父親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細細做這件事。豇豆摘來方便,洗也方便,大多數不用去撕那條筋,懶者用刀一小扎切斷,稍細心者用手一根根的掰成小斷(用手掰斷的,因為兩頭擠壓了一下,那斷口汁液封住了口),這樣的比刀切好吃許多。眉豆在吃食和做廚事者首先遜於豇豆的喜愛,特別是農村廚事主持者同時多數為種植指揮者。食堂,飯店也是講究人工工作麻煩的,許多菜譜上就不去寫,壓根沒有這菜。這使銷量上上不去,這就給種植者一少種信號。


我們再比較一下除了新鮮烹飪,還有加工,豇豆與眉豆扁都可焯水曬乾,市場上兩者都有,豇豆乾曬乾後可整齊的紮成一把把,視覺上有個整齊衝擊入,小把中外面可理齊,質量最好在外圍,很有誘惑力。眉豆扁的幹品那沒有辦法掩蓋,只能攤開去挑選,一目瞭然,總有些不成形的,只能一袋袋,挑到最後有許多腳貨,不管價格高低給推銷者是一個麻煩。另外,幹豇豆的確口感上又比干眉豆扁好些,凡銷售之物品,價格越高利潤越大,既然利潤小,又有腳貨,還散裝易黴,幹眉豆扁多被擺在銷售的不顯眼處,嚴重影響銷量,缺少銷量種植者就會作於比較那種種植面積大小比例。


豇豆和眉豆扁均可醃製成酸菜,這個酸菜製作上,豇豆因為圓柱形,在壓砸中不好單獨製作,多與其他混制,取出時形成還是原形狀,眉豆扁因為形狀為扁形,這倒在醃製中好壓砸,但一不注意因沒有空隙,反而使壓砸過程中老嫩一起中不好確定起酸缸時間,嫩的過腐,老的還沒酸,滲雜一起炒成酸菜各味不同。在光炒食的酸菜盆中豇豆還是那麼硬翹,口感脆酸,一盆不要許多量。酸眉豆扁一般都不硬了,又不好切成絲狀,一盤量要許多。在用酸豇豆切碎和用酸眉豆扁切碎配料上,酸豇豆碎給人一個突然脆酸很能體口感提升。這些都是從吃食,銷售上倒推豇豆與眉豆扁差別,豇豆有些優越性的。

我們再從種植上再看看


豇豆至少可種植兩季,春豇豆,這個鮮銷售很好,吃食也水是味甜,秋豇豆,多硬脆,可炒食和乾製,醃酸,產量還特別集中,只是搭架稍麻煩,其他與常蔬菜一樣。

眉豆扁多是春季種植,一直髮棵,藤蔓亂竄,一長一大片,最好搭個大架子,在農村菜地裡種植,嚴重影響別的菜陽光,多被安排在角落裡,要待秋天才開花結扁豆,在沒有扁豆時期要加強蚜蟲防治,一旦侵染一大片,高高在上一大片就打農藥都很麻煩,亂射有的重複重了,產生藥害。多是要架個人字梯站在高高處往下細細噴。生長出眉豆扁一簇的朝天而生,一序多多一串,下節的老熟上節還在生長,給採摘帶來了嚴重麻煩,扶梯而上,要麼挑選摘,要麼一串全擼下,老老嫩嫩,人站高梯,一棵裡左右都是,產量是眉豆種得好的那可一棵頂幾十棵豇豆,但操作採摘麻煩還不安全。

以上這麼多比較,我這兩者都喜歡吃食的心裡都偏向豇豆了,何況不太喜食眉豆扁的呢?自然少種眉豆扁,而多種豇豆了。況其眉豆扁產量之高,一,二株頂一大片豇豆哦!


老艾葉


豇豆是豆角中最細最長的,我們那都叫它帶豆,而眉豆最顯眼的地方在於它的顏色,是亮紫色的,有的人可能發現了,如果你去逛農村的集市,豆角中賣的最多的是扁豆和豇豆,而眉豆幾乎沒見著有賣的,有的農戶即便會種眉豆,也只是種一小塊地,用來自己吃,為什麼人們喜歡種植豇豆角而不喜歡種植眉豆角呢?

首先,眉豆不如豇豆好吃,豇豆口感比較軟,怎麼做都好吃,不管是炒著吃,拌著吃,還是和其它的肉一起燉著吃,幾乎都食而不膩,眉豆比扁豆還硬,要在鍋裡燉好一會兒才行,而且要在它還嫩的時候採摘,稍微過了採摘期,就更不好吃了,而且,直接用鹽醬油等調味品炒著吃,口感沒有那麼好,只有加了辣椒,有時候才入味一點,吃不了辣的可能就不會買眉豆吃。

其次,眉豆收成不行,同樣面積的一塊地,豇豆能摘的盆滿缽滿,而眉豆一棵苗就只能零零散散的結那麼幾個,太浪費地了,所以有農戶種植眉豆,也只是在農家院裡的一角種上那麼幾棵苗,或者在牆根,犄角旮旯裡,讓眉豆長一點,大面積種植眉豆的太少見了,放到集市上也不好賣,等到集市人群漸漸散去,賣不出去的往往是眉豆。

最後,就是喜歡吃眉豆的人群太少,且眉豆經不住長期吃,吃一兩頓就比較膩了,而且每次吃要充分煮熟,這個時間太磨人了,我是農人答農事,上面就是我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您有其它的見解或補充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