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潛艇一旦被反潛飛機發現,就會上浮,如果不上浮會怎樣?

龍建源


一般來說,就算是擁有近乎無限潛航能力的核動力潛艇,水下也就撐死潛航3個月。主要是因為人類水下潛航極限只有90天,是上世紀80年代由我國的長征一號核動力潛艇創造的,至今這一世界記錄仍未被打破。

的確潛艇雖然擁有比其他水面艦艇更加強大的突防作戰能力,特別是核動力潛艇不光搭載有各種類型的反艦巡航導彈,而且其水下航速很高,對於很多水面艦艇來說,水下的潛艇就是其最大的噩夢。但是潛艇也不是沒有對手,其最大的對手就是反潛機,因為潛艇自身並沒有裝備任何防空武器,如果潛艇在水面狀態航行時,就會特別容易受到敵方的反潛機或者水面艦艇的偵察,繼而遭到反潛武器的沉痛打擊,所以潛艇在遇到水面艦艇或者空中的反潛機發射反潛導彈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迅速下潛逃離。另一方面來說,潛艇在水下航行時藉助海洋自身的噪音可以很好的隱藏自己,從而提高潛艇的突防能力,所以潛艇的潛航時間就決定了潛艇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

雖然因為動力系統的不同,常規動力潛艇和核動力潛艇的水下潛航時間不一樣,但是二者都是有上限的,比如早期的常規動力潛艇主要以柴電潛艇為主,潛艇在水面航行時,啟動柴油機推動潛艇航行和為艇上的蓄電池充電。所以像二戰時期為什麼德國的潛艇會被獵殺,就是因為這些常規動力潛艇受限於蓄電池的電池容量有限,其水下潛航時間只有短短几個小時到十幾個小時。

戰後隨著各種“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的出現,常規動力潛艇的水下潛航時間大大提升,但是不管是採用斯特林發動機還是燃料電池的常規動力潛艇,其水下潛航時間仍然最長只能低速維持在不超過一個月的時間,所以對於常規班動力潛艇來說,受限於動力系統的缺陷,其水下潛航時間最長不超過一個月。在潛航的這一個月內如果一直不上浮的話,那最終將會因為蓄電池電量耗盡,壓載水櫃無法啟動排水泵排出壓載水而沉沒。

而核動力潛艇雖然因為核反應堆的存在,在長時間的潛航過程中不會受到動力系統的限制,但是潛艇畢竟是一艘由人類操縱的機器,人體的極限也直接決定了潛艇的潛航時間和作戰能力。

從艇員的角度出發的話,主要分為生理極限和心理極限兩點;

第一點生理極限:操縱一艘大型和動力潛艇少說也得將近百人,試想一下上百人同時擠在空間狹小的潛艇內,每天的吃喝拉撒都在一起,潛艇如果沒有強大的保障能力,那這上百人怎麼還能有戰鬥力呢?比如每天喝的水、吃的飯、呼吸的空氣這些在水下潛航的潛艇中基本都屬於一次性消耗品,而這些消耗品的容量有限,所以光是從吃喝拉撒上就直接限制了潛艇的水下潛航時間。

其次潛艇出海一般最少也得半個月之久,長達十幾天乃至數月潛航下去不見太陽,那水下的艇員身體便會因為缺鈣而骨質疏鬆、抵抗力下降、得皮膚病、血液循環和生成代謝變慢這些致命問題,當年各國在核潛艇水下潛航記錄爭執的時候,像美國的艇員堅持了87天后根本沒力氣走下潛艇,都是直接被擔架抬下去的,而且個個都是面黃肌瘦,整個頭髮都因為長時間沒曬太陽而枯黃。

第二點:潛艇在潛航狀態時,潛艇外邊都是一樣的,對於生活在潛艇內部的艇員來說,每天上百人擠在一個封閉的金屬環境中,每天還得定時上崗工作,而且身邊沒有任何娛樂設施,只有嗡嗡嗡的機器響聲以及需要時刻注意力集中的作戰需求之下,所以長時間下去,基本上每個人的心理都會產生消極懈怠情緒,長此以往下去就很有可能產生心理疾病,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有的人心理抵抗能力差出現負面情緒較早,有的人則不太明顯,而這種不太明顯的反而更害怕。雖然潛艇內部也設計有很多讀書室、健身房、娛樂設施,但是長時間下去對於這些減壓設施也就覺得沒意思了。試想一下我們自己身邊每天遇到的都是同樣的人,坐著同樣的事情,長時間下去能有多少人堅持下去並不出錯,所以這樣想象的話也就能理解潛艇艇員枯燥乏味的生活有多難熬了吧。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是核動力潛艇也只能堅持潛航3個月時間,而這3個月時間的潛航記錄是我國潛艇兵用自身的經歷創下的。一旦繼續堅持潛航下去的話,那潛艇可能就會成為一艘幽靈潛艇,只要潛艇航行路線上沒有海山等障礙物,那麼對於擁有近乎無限潛航能力的核潛艇來說真的可就成“水下幽靈”了。


魑魅涅磐


道理很簡單,一旦被反潛機發現,如果不上浮,就會被擊毀炸沉,一個是人員犧牲,第二個是造成國家財產損失,因為一艘潛艇都是幾十億上百億,潛艇上浮幾乎就等於投降,變成俘虜,國際戰爭規則是不允許傷害殺戮俘虜的,同時也保全國家財產,因為潛艇是具有國家主權的。就這麼簡單。


驛動星期六


2019年3月4日,一艘印度海軍鮋魚級潛艇試圖潛伏在巴基斯坦領海,但是被高度警戒的巴基斯坦反潛直升機發現 接著印度海軍潛艇默默上浮 並轉向離開。

為啥印度的鮋魚不選擇正面剛,而是要灰溜溜的開溜呢?

實際上潛艇發現自己被發現的時候,往往是敵方反潛單位已經逼近潛艇附近,並且會警告性的扔下反潛火箭彈,或者深彈


那麼如果說潛艇死不上浮,會怎麼樣呢?

要知道現在反潛火箭彈僅僅在你附近,接下來等的就是艇毀人亡。

並且連反擊都不要想,因為截至目前為止,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的潛艇裝備了防空導彈,也就是說潛艇面對逼近上來的反潛直升機或者是大型反潛機,他們能做的僅僅是躺著捱打。

所以說就算潛艇不上浮又能怎麼樣,無非就是魚雷發射管注水或者說反潛魚雷發射,


實際上,潛艇才是最喜歡玩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軍艦。甚至於,蘇聯核潛艇巴吞魯日號將美國的一艘核潛艇撞了個報廢。更為關鍵的問題在於潛艇嗎?你要知道它是浮在水面,也就是說將它擊沉並不會造成多大規模的政治影響。

說人話的就是幹掉敵對國潛艇,不用擔心有什麼後果。

實際上如果潛艇被發現並不上浮,那麼就等於他不願意被繳械,也就等於他依舊要抵抗到底也就等於雙方依舊處在戰爭的狀態,也就等於不是戰俘,也就等於幹掉了就幹掉了。


嘯鷹評


下面這張照片是今年3月4號巴基斯坦反潛機發現並使用威懾手段逼迫印度潛艇上浮的場面,2月底,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空戰,印度兩架飛機被擊落,想在海上找回面子,沒想到再次敗走麥城,被巴基斯坦反潛機逮個正著,這張照片中,印度潛艇雖然沒有整體上浮,但是已經升起了通氣管,和平時期這種行為可以視為舉白旗投降,然而戰爭中潛艇上浮這種行為是不會發生的,我們留作最後的懸念!


從總體來看,反潛飛機在面對潛艇時具有壓倒性的作戰優勢,現代反潛飛機擁有對海搜索雷達、磁異探測器、熱成像探測儀、浮標聲吶和吊放聲吶等多種手段可以探測並鎖定潛艇的準確位置,如果是在戰爭期間,一旦發現那麼就會立即發起進攻!
(高新6號的反潛搜索設備)

而反潛機的進攻手段也是多種多樣,特別是像P3C獵戶座和高新6號這樣的大型固定翼反潛機,攜帶的反潛武器更可以說是眼花繚亂。在近距離可以直接投擲深水炸彈或者反潛水雷,中近距離則發射反潛火箭彈和反潛魚雷,遠距離還能直接使用反艦導彈進行攻擊,可以說反潛機對付潛艇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


(反潛直升機發射反潛火箭彈)

那麼潛艇對付反潛機又有什麼反制手段嗎?幾乎沒有!早期潛艇由於大部分時間都在水面航行,所以很多都裝了用於防空的高射機槍和高射炮,比如德國的U型艇就曾經把著名的88毫米防空炮都搬了上來。


而現代潛艇都是在水下搞偷襲,講究的是靜音和高速,因此多餘的高射機槍(炮)早就被淘汰了,(題外話:面對現代化飛機,即使裝上了這些原始武器,也打不出什麼輸出)。目前來看,唯一能能讓潛艇在反潛機面前找回尊嚴的只剩下潛射防空導彈了,然而很不幸的是,發射防空導彈需要鎖定目標,那麼必須裝備對空搜索雷達,潛艇在水下,雷達波大部分被屏蔽了,準確度和探測距離都大打折扣,如果要上浮至水面搜索飛機,必然又會遭到反潛機的先發制人攻擊,所以這是個死節!在沒有更好的新式探測手段誕生之前,潛艇面對反潛機依舊只能是弟弟!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替潛艇默哀三分鐘!)

既然反潛機這麼厲害,那麼潛艇被反潛機發現了怎麼辦?撒丫子跑啊,不然等著被擊沉?潛艇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馬上緊急下潛到最大深度,同時釋放出潛艇誘餌,然後在水下以蛇皮走位快速移動,最後祈禱老天,保佑我能成功逃出生天!當然了,有很大概率是逃不掉的,第一、潛艇下潛的速度根本趕不上反潛機攻擊的速度,第二、潛艇最快也就幾十節的速度,你跑的再快,也逃不出浮標聲吶的五指山,反潛機一個箭步就追上你了。但是做總比不做好,萬一成功了呢?求生的慾望還是要有的。再回到開頭,印度潛艇為什麼在巴基斯坦反潛機發現後會上浮?因為這是和平時期啊!印巴雖然關係緊張,可是並沒有宣戰,如果是在戰爭時期,巴基斯坦發現了印度潛艇早就開始攻擊了,還有時間等它上浮?而印度潛艇上浮就是示弱了,擺出投降姿態,我認輸了,你別真的攻擊我。所以說潛艇上浮只是和平時期敵我雙方的貓抓老鼠遊戲才有的情節,戰爭時期,反潛機發現了潛艇就開始攻擊了,潛艇能做的就是趕緊逃命,壓根不會想到上浮送死,因為你上不上浮,別人都是要打你的!


(猜猜這是什麼神操作?)


軍武吐槽君


6個回答說的都是個啥呢……

——參考『中美黃海對峙事件』。

潛艇被反潛機發現、特別是在遠洋被發現後,“就會上浮”,那是冷戰時代兩大哥搞基搞出來的默契,就是表明身份,同時表示沒有惡意的意思。

——直接地說,就是認慫換和平。

後來也就成了一般的國際通行慣例。

畢竟,一條大黑魚肚子裡裝著的,那可是滅國級的大殺器。被人逮著了還鬼鬼祟祟地逃竄,那不是做賊心虛、此地無銀麼?

如果潛艇被反潛機發現了還死活不上浮的話,特別是在一些敏感水域,例如,養雞國的大黑魚在南海被中國反潛機發現、毛熊和我國大黑魚在加勒比海被養雞反潛機發現,不第一時間上浮,就等著各種深水炸彈、反潛導彈等等各種殺器砸下來吧。

——至於 那個回答出的各種對抗反潛機的高招,那還不如祈禱那架反潛機是印度斯坦航空開光過的比較靠譜一點。

除了在少數水文複雜、且艇組極其熟悉的水域外,這些高招的效果,其實跟指望買雙色球發家致富差不多。

——就像中美黃海對峙那個例子的情況,在水深只有幾十米的黃海,你有啥招?

即便反潛機不發動攻擊,用 出的高招一直對抗下去,潛艇也是吃虧的一方。因為像在水下快速變深、利用海底環境躲藏,對於潛艇而言,都是非常不安全的操作。即便是你艇組人員對水域的水文狀況瞭如指掌,仍然難以避免遭遇近乎隨機出現的“深海斷崖”這樣的致命陷阱!搞不好在躲貓貓的過程中,沒被反潛機擊沉,倒是先給自己給玩死了。——何必拿自己的小命來玩?

回到中美黃海對峙事件,養雞佬一開始發現漢級後的操作,其實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反倒是漢級被發現後,仍然堅決不上浮不表明身份,是挺不專業的。——如果是在加勒比海,分分鐘就已經被擊沉了。

但問題是,事發海域是黃海,是在中國家門口,那麼養雞佬的行徑,就非常惡劣了。


鬼狂歌


民間稱潛艇為“黑魚”,說明此軍用船隻經常潛航水底,戰爭年代時,潛艇憑藉大航程以及優異的隱蔽性能,經常出其不意地給水面上航行的作戰艦艇特別是民用商貨船隻以致命的魚雷攻擊,被魚雷不幸擊中的艦船都是致命的,不沉也會徹底喪失戰鬥力,因此,水下潛艇對水面艦船的破壞力非常大。

當然,隨著水面艦艇聲吶技術的不斷完善,被水面艦艇鎖定的水下潛艇,大概率也會被擊毀擊傷,特別是航空反潛能力的不斷提高,艦載反潛直升機、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等機種,都成了水下潛艇的天敵。

艦載反潛直升機特別是固定翼反潛巡邏機,攜帶先進的對潛探測設備,擔任搜索、標定與攻擊潛艇的任務,不僅航程遠、速度快、滯空時間長,反潛區域大,被其鎖定的潛艇,一般都很難逃脫反潛巡邏機的追打。

畢竟潛艇哪怕是核潛艇的航速都遠遜於反潛直升機和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空中投擲的航空反潛魚雷、自導反潛火箭,甚至普通的航空反潛深彈等,都會給水下的潛艇帶來致命的打擊。

因此,一旦水下的潛艇,被反潛直升機或固定翼反潛巡邏機鎖定,要麼逃逸,但逃逸即便是核潛艇,充其量也就30節的航速,常規潛艇頂多20節航速,是絕對跑不過天上飛的反潛飛機,還是會被反潛機追逐了打。

要麼沉底隱蔽,但卻非常考驗潛艇的性能,沉到數百米的海底,包括關閉發動機一動不動,艇員保持靜默狀態,讓反潛機投擲在海面上的聲吶浮標探測不到任何信號,就有可能躲過空中反潛機的直接打擊。

同時潛艇沉底是高風險的行為,一旦還是被反潛聲納探測,那麼沉底的潛艇就悲劇了,一發航空反潛魚雷就讓潛艇徹底沉底,永遠就沒有上浮冒頭的希望了。

要麼潛艇就乖乖地上浮,潛艇上浮相當於飛行員跳傘,算是放下武器認慫了,這個時候根據交戰規則就不應該攻擊了,儘管有認輸之嫌,但是畢竟能夠保住數十名潛員的生命安全,艇員的都是軍中的寶貝,價值幾乎與飛行員平齊。

和平年代,潛艇要通過某些水道,比如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等,大都必須上浮,掛上國旗,表示無害通過。

當然,和平年代的潛艇,即便被他國的反潛兵力鎖定了,也不會輕易上浮認慫,本次儘管被他人鎖定,那以後就想方設法找到躲避反潛機的辦法,潛艇估計也絕非被動挨打的命,也有自身出奇制勝的地方,只是不是潛艇兵出身,有的過門或套路我等軍迷不得而知而已。

比如潛艇可以主動發射誘餌,故意讓空中的反潛機以為捕捉到了潛艇的信號等;待航空魚雷或自導火箭來襲時,釋放主動尋的誘餌,誘導來襲的武器偏離潛艇,專找主動尋的誘餌打擊;或潛艇鎖定來襲的魚雷時,用自身的自導魚雷予以有效攔截,從而保障戰時潛艇的安全。


國平軍史


關於潛艇被反潛飛機發現,上浮不上浮得從兩種情況來說。第一:和平年代下,潛艇被反潛機發現,第一時間肯定是選擇躲避,如果避無可避,就要選擇逃跑,如果跑也跑不掉那就只有上浮了。第二:戰時來說,被反潛機發現,也是先躲,躲不掉就跑,跑不掉就準備好被擊沉。


一般來說,潛艇在高速模式下噪音最大,在低速潛航時噪音比較小。當潛航時被敵方反潛機發現,首先是尋找可以躲避的海地形,如躍變層之類的,能躲就躲。等到敵方反潛機飛遠時,在以靜音航速悄悄的離開。因為如今聲吶的探測範圍很遠,一旦飆高航速脫離時,噪音會瞬間增大,很容音暴露自己。如果說在潛艇最低噪音時,還是無法躲避,也無法擺脫敵方反潛機,那就只能乖乖上浮了。如果在敵方領海內,潛艇既逃不掉,又躲不掉,也不上浮,可能就會面對敵方反潛力量的攻擊



此外,如果我方有艦艇在附近活動,即便被發現也不必上浮,呼叫艦艇支援就行。一般情況下,反潛機不會主動攻擊不明身份的潛艇,但這也說不定。


在戰爭時期,潛艇一旦被發現,那順利逃脫的概率是很低的。

戰時,潛艇執行的任務很複雜。對航速的需求也不同,如果不要求趕時間的話,那可以用低航速潛航,儘可能的躲避敵方反潛力量。高航速意味著儘快到達指定區域的同時,也意味著被敵方反潛力量發現的概率很高。


戰時,敵方進行反潛巡邏時,不會僅僅只有反潛機,而是多層次的。當巡邏機發現可疑目標時,一般不會單獨展開攻擊,而是會呼叫附近的軍艦,潛艇來支援,組建多層次,多方位的反潛網。這時空中,水下,水面都是敵方的反潛武器,潛艇基本上是難以逃脫的。這種情況下,潛艇唯一面臨的就只有多方向的打擊。

所以說,當潛艇被反潛機發現時,上浮只是最後的選擇為了減小被發現的概率,只能盡力減小潛艇自身噪音的分貝值了。而降噪是個系統的問題,關乎到潛艇外形設計,動力系統,減速器等等。為了降低潛艇的噪音,只有從艇外和艇內分別進行降噪才行。



潛艇艇外的降噪措施

一般來說,當代潛艇都採用了“拉長水滴線型”的艇體設計,除了可以降低航行時的噪音之外,還可以提高航速。其次,在圍殼處進行填角,減少艇體凸起物,表面敷設消音瓦,儘可能使艇體光滑。


潛艇艇內的降噪措施

主機放置在減震浮閥上,對發動機,減速器等噪音來源加裝隔音罩。

總的來說,在一系列降噪措施的作用下,潛艇的噪音可以大幅度下降。美國海狼級核潛艇的最低噪音低至84分唄,當然了這是在航速極慢的情況下做到的,而在低速時噪音為95分唄。俄羅斯的亞森級核潛艇在極慢速時,噪音可達86分唄,在一般低速航行時噪音略高於海狼級。

不過隨著主被動低頻拖曳線列陣聲吶的裝備,潛艇的噪音再低也是可以被發現的。目前只有我國,法國,英國有這種聲吶。(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作為海戰中的經典武器,潛艇以其隱秘性和強大的攻擊能力,一直是各國海軍武器庫中的重要一員。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反潛作戰也隨之成為了各國海軍的重中之重。自二戰結束以來,經過技術的進步,潛艇與反潛之間的貓鼠遊戲也越演越烈烈。在眾多反潛武器中,反潛機以速度快,武器全和探測能力強的特色,堪稱潛艇最強大的對手之一。

(反潛機)

反潛機可以利用大量的聲吶浮標逐步建立一張聲吶探測網,針對潛艇的可能出現的位置進行立體監控和探測,一旦反潛機獲得潛艇行動的蹤跡便可以立即對潛艇的具體位置進行定位,使潛艇無法隱藏自己的行蹤。反潛機所放置的磁性探測器是根據磁性原理,利用潛艇上金屬材質會與地球表面磁力線產生磁感應的原理,通過感應磁場變化來探測潛艇活動。據於聲納探測,磁性探測儀雖然需要某些的機體空間,但他卻具有偵查範圍廣,不受深度影響的優點。

(反潛機投擲聲吶浮標)

(固定翼反潛機尾部通常會安裝磁探測儀)

(反潛機可以使用魚雷或導彈對潛艇進行攻擊)

通常來說,反潛機發現潛艇後,便會利用魚雷或反艦導彈等武器對潛艇發動攻擊,而這時潛艇通常會採取上浮的方式來應對,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潛艇只有在非戰爭和平時期潛艇在執行一些偵查或其他特殊任務時,遇到反潛機而被逼上浮表示投降或認輸的意思。最有名的例子就是在古巴導彈危機時,蘇聯潛艇上浮表示認輸或投降,這在軍人眼裡是奇恥大辱。在戰爭年代,這相當於將自己的潛艇變成了對方的戰利品。

(潛艇被發現後一旦上浮就表示放棄抵抗)

(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海軍的潛艇曾被迫浮出水面)

如果是潛水艇不上浮,又如何對付反潛機呢?比較現實的方法,就是對準下淺到最大深度,並且保持靜默,儘量利用深海複雜地形和背景噪音實施躲藏與規避,尋找時機逃離。的航速比較慢,哪怕是核潛艇的最大航速也不過30節左右。而反潛機的速度則要快一點,一般可以達到幾百公里/小時。一旦,反潛機發現潛艇後,會立刻呼叫己方軍艦,潛艇和其他反潛機前來組成一個密不透風的反潛網,此時潛艇一旦輕舉妄動反向而更容易受到攻擊。在這種情況下,潛艇只能盡力保護自己,儘量保持靜默,利用海底的複雜地形和背景噪音掩蓋自己的行蹤,找機會逃脫反潛機的追蹤。


戰情解碼


潛艇被反潛飛機發現,為什麼一定要上浮,一旦上浮就代表著投降。當然如果潛艇被發現選擇不上浮,反潛飛機會發出事先警告,一旦錯過了最佳機會,那麼反潛飛機可能就會使用魚雷伺候了。在這個和平年代,不會有太多國家的潛艇敢貿然進入他國領海,當然除此之外,當今世界上有很強反潛能力的國家也不是很多,也給部分國家乘虛而入的機會。
(日本反潛機)

今年巴基斯坦和印度衝突正酣時期,印度軍方秘密派出潛艇進入巴基斯坦領海,被巴方反潛直升機發現,並且逼其潛出水面,這對印度軍方來說是一次莫大的恥辱啊!反潛機發現潛艇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最常用用到的是反潛聲吶浮標和磁力探測系統,反潛聲吶浮標是一種能夠接受和處理信號的一種浮標,該浮標從飛機上投到固定水域,能夠將探測到的數據實時傳給反潛機。磁力探測系統是根據磁場的變化情況來探測水中是否有潛艇的存在,由於潛艇本身是由鋼鐵製造而成,在水中航行勢必會導致周圍磁場發生變化,這也是目前反潛機發現潛艇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還有激光探測以及廢氣探測技術等等。
(反潛直升機投放聲吶浮標)


當然潛艇一旦被發現,就沒有逃脫的方法了嗎?這個是有可能的。雖然潛艇在水下航行速度很難和在空中的反潛機相比,常規潛艇航行速度大約為20節,核潛艇約為30節,但不是束手無策,潛艇可以根據複雜的海底情況,如海水溫度,鹽度等潛到數百米深度可以極大的降低雷達探測的效果,利用海底地勢特點與反潛機周旋,當然能夠潛到大型客輪或者遊輪下面同樣可以躲避襲擊。一旦反潛機鎖定目標潛艇,投下了魚雷或者深水炸彈,該潛艇多數要葬身海底了,但是並不代表潛艇這時就束手無策了,潛艇可以通過釋放誘餌彈或者氣幕彈,能夠有效的躲避魚雷的襲擊,但如果是密集的深水炸彈,那麼潛艇可能會深受重傷,當然一般的反潛機不會攜帶那麼多深水炸彈,大多數情況下是敵方艦艇投下深水炸彈。


當然,潛艇自我防衛以及反制能力還是不容小覷的,自身也同樣攜帶武器,擁有自身的對海,對空打擊能力,但是這種能力有限。潛艇大都裝有魚雷發射管,能夠對海上目標進行打擊,還有部分潛艇裝有潛空導彈,能夠對空中目標實施打擊,但是對目標進行打擊的同時也會將自身的具體位置暴露無遺。

以上僅代表防尉君個人觀點,歡迎評論留言,感謝您的閱讀,祝您生活愉快!


Global防尉


我是淺談,我來回答!

潛艇的主要特點是利用水層掩護進行潛藏行動和突襲行動,對敵人實施突然襲擊。又因為其續航能力強和作戰半徑大的特點,往往都是深入虎穴獨立作戰,因此成為了戰時各國海軍的一把利刃。

但潛艇同樣存在著許多的不足,比如防空能力較弱,對反潛機不能形成有效的威懾,同時水下的通訊手段也比較單一,不能及時的實現雙向的通訊聯繫等等,

因此在戰時潛艇如果脫離大部隊行動,行蹤一旦暴露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等待潛艇的就只有毀滅這一條路了。

潛艇被反潛機發現上浮這種情況只可能是出現在和平時期,因為在戰時反潛機是不會發出警告直接就予以擊沉了,

這就好比戰機驅離行動,其目的只是讓對方停止侵犯其領空,輕易是不會開啟火控雷達的,潛艇與反潛機在和平時期同樣也是這種關係。

潛艇如果不上浮會怎麼樣?

如果是在和平時期潛艇如果不上浮,那麼對方就會繼續警告,而且會不間斷的騷擾你,但絕對不會對潛艇發動攻擊。

因為在和平時期潛艇的主要作用是用於偵查,如果潛艇的潛藏行動被發現了,其實也就相當於這次任務提前結束了,也就沒有了潛藏的必要了,因此大多數潛艇都會選擇返航,

潛艇的每次出海都會規劃幾套任務預案,而且也有會做特殊情況的緊急預案,因此在這個時候大多數潛艇都會選擇上浮,然後安安靜靜的離開任務區域,所在國的反潛機也不會一直跟蹤,因為驅離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如果在戰時潛艇根本就沒有上浮的可能,對方也不會予以警告,會直接選擇擊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