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中國是四大古國之一,所以是說文明歷史也是非常的悠久,淵源流長,在歷史的長河當中,我們的老祖先留下了很多人類文明的瑰寶,雖然有很多看得見的東西,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做古董,但是也有很多看不著摸不著的東西,比如說我們之間民間口口相傳的那些諺語,比如:“螞蟻搬家,蛇過道,明日必有大雨到”等等一系列。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那些口頭相傳的俗語都是由古代先輩們的生活經驗和教訓累積下來的,雖然是大白話, 或多或少的都會教給我們一些生活道理。當代人大可聽取這些老人言,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有一句俗語說的是“久病床前無孝子”,意思是說如果家中的老人長時間患病乃至臥床不起,那麼他的孩子很難做到孝順。孝道不是理應遵循的傳統美德嗎?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從字面意思上理解這句話說的就是家裡的長輩們如果長時間生病的話,就算平時再孝順的孩子也會變得不孝順。雖然這樣說有些沒有人情味兒,但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哪怕是再親的血緣關係也頂不過現實的壓力,尤其是那些有了自己的家庭的兒女們更不會花太多的精力在自己的父母身上。

兒女也有自己工作,也有自己的家庭,每天如果圍繞著自己病榻前的,老母親或者是老父親一直以來忙忙碌碌的話,難道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工作都能不要了嗎?可能時間一長耐心都給磨沒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如果是偶爾回家看看他們,孝敬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如果要長時間照顧患重病的父母,恐怕就沒有多少兒女能夠做到了。雖然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孝道,但是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完全的盡孝。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不過是人性使然。一個孝順的人會對他的父母好,會為他們的養老和醫療付出,父母急病時也能辛苦奔波,可是如果父母並沒有大的危險,但又無法自理,那就會成為家庭中的隱形累贅。這句話說出來令人寒心,但事實就是如此。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父母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總是為孩子著想,因此,成為了父母的孩子會更加關心自己的兒女,他們也有自己忙碌的生活,上一代的父母就會成為一個尷尬的存在。

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不辭辛勞地哄著入睡,甚至不在乎他們無法自控的排洩,但當父母老了以後,成為了白髮蒼蒼的“孩子”,長大成人的兒女卻會計較他們日漸喪失的記憶力和行動力,當然也會嫌棄他們臥床後排洩的問題。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這個問題現實而又無可奈何,在血脈傳承的過程中,人們的愛單向地向下一代傳遞下去,就像老樹將所有的養分給予幼苗,自己卻日漸乾枯,人們不會在意蒼老的枯木,眼中只能看到鬱鬱蔥蔥的新苗。也正是因為這樣,生命才會傳承不息。

好在現在醫療和養老制度日漸完善,只要有能力,就可以請來護理照顧病人,所以“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個魔咒還有機會打破。如果遇到父母患重病,需要全天伺候的情況,有錢的兒女們大可以花錢請個護工全天照顧,但是外人始終不會像自己的孩子那樣細心,而且有些事情也不太適合有外人來做。

而且父母們肯定也是希望在自己生病時有自己的孩子陪伴在身旁,就像小時候我們生病父母陪伴著我們那樣。而條件比較差的兒女們,如果請不起護工的話就只能自己照顧老人,一開始孩子們可能還會盡心盡力,但是時間長了都會有懈怠的情緒,所以才會有那句俗語。不過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下半句更加扎心,也同樣的經典:“久貧家中無賢妻”。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因為還有一句話說的是“貧困夫妻百事哀”。這句話就很好的說出了一個家庭的興旺和女主人的品性有關的重要性。男人們辛苦的在外打拼,回到家後,如果有一個賢良的妻子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就可以讓他完全沒有後顧之憂的去外面拼搏。而且妻子的理解也是丈夫出來打拼很大的動力,如果夫妻關係本身就不和睦的話,那這個家庭就難以為繼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雖然有些姑娘嫁人的時候不在乎對方的家境和經濟狀況,就是想和你踏踏實實的過日子 ,但這種一味追求愛情的婚姻很容易在婚後激情消退後爆發出各種矛盾。如果是一時的難關,妻子或許可以咬牙相攜度過,可是尤其是家裡出現問題,男人作為家裡的頂樑柱,不僅不想要去找到問題和矛盾的所在,反而渾渾噩噩的度日子,哪怕是再有責任心再堅強的人,也會覺得這個男人不靠譜,也一定會離開他。

生活是最沉重的打擊,妻子作為持家之人,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久病床前無孝子”,下一句是什麼?聽完更扎心了

如果她完全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只會在柴米油鹽的瑣事中性情大變。 她只能學會牙尖嘴利地同小販討價還價,尖酸刻薄地挖苦丈夫沒有作為,自己心裡也積著一腔怨氣,覺得當初看走了眼才會嫁過來。更有甚者會直接離開,你可以怪她沒有良心,但她只是想過得好的普通人,這本沒有錯。

雖然這兩句俗語十分悲觀,但也並非不可避免,只要有足夠的能力,又何愁不能給家人帶來幸福的生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