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先見之明是智慧
先見之明是能見微知著的智慧,善於通過細節來判斷事物的發展趨向,並做出有利於自己的選擇。
一葉落知天下秋,世間萬物都不是孤立的,都是有聯繫的,蝴蝶效應處處存在。
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走一步想三步是常者,走一步想十步方為智者。
有先見之明的人頭腦睿智,目光敏銳,洞察世事,明晰事理;凡事看得準,看得清,看得遠;常未雨而綢繆,不臨渴而掘井。
明朝初年,朱元璋江山剛剛坐定,有一次寫了一首詩:“百官未起我先起,百官已睡我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猶披被。”
這首詩的前兩句是形容自己勤政為民,後兩句是羨慕江南富豪的生活狀態。
這首詩傳出去以後,一般人聽了,不會產生任何聯想,有個富商萬二卻從中聽出了弦外之音,感覺災禍要來了。
他把家產託付給奴僕掌管,自己買了條大船,載著妻子兒女離去。
一年以後,朱元璋下令將江南大族的家產全部沒收入官,很多富豪被流放充軍,只有萬二因為預見到了災禍而得以善終。


朱元璋初定天下,因為多年戰亂,國庫空虛,早就打算對江南富豪下手,解國家燃眉之急,所以在詩中流露了出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自知之明是成熟
簡單而通俗地說,自知之明就是知道自己能吃幾碗乾飯。
有自知之明是一個人真正走上成熟的標誌,缺乏自知之明有時會鬧出笑話。
古時候有一個人,字寫得很差卻自我感覺良好,最喜歡給人題字。
有一天他遇到一個熟人,見對方手拿一把白紙扇,上面沒有一個字,急忙一把搶過來就要題字。
對方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下了,不肯起來。他見狀笑道:“不就題寫幾個字嘛,何必行此大禮?”
對方哭喪著臉說:“我不是求你寫,我是求你千萬別寫!”
“人貴有自知之明”,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見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自己的睫毛。
人生如花,人人都想嬌豔多姿,芳香四溢,但是並非人人都能成為鮮花。
當你不能成為鮮花時,不妨做一片綠葉,一片健康的綠葉;
不能成為綠葉時,不妨做一棵小草,一棵快樂的小草;
不能成為小草時,不妨做一塊泥土,一塊厚實的泥土。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為一句廉價的讚揚而如墜霧裡,迷失自己;不為一句盲目的指責而畏首畏尾,改變航向。
有自知之明的人,從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寵辱不驚,得失隨緣。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知人之明是素養
知人之明是一種較高的素養,因為一個人有自知之明,其實並不難,“實事求是”四個字就可以了;而一個人有知人之明卻很難,即使像諸葛亮那樣的智者,也曾經因為失於知人而“揮淚斬馬謖”。


有知人之明的人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道貌岸然,貌似高貴者,未必真高貴;謹小慎微,貌似卑賤者,未必真卑賤。
有知人之明的人往往從小處、細節處來觀察、瞭解別人。
曾國藩帶兵與太平軍打仗,佔領安慶的時候,有一個家鄉的親戚來投奔,有一次在吃飯的時候,曾國藩發現他把帶殼的穀粒直接挑出來扔掉。
從這件小事上曾國藩看出這個人吃不得苦,不堪造就,於是早早把他打發回家了。
知人,也要看他關鍵時刻的表現,一個人的品德操守如何,在平時不一定能看清楚;一旦面臨生死考驗、利害衝突的時候,就會暴露無遺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一個人到底怎麼樣,心裡非常清楚了!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