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贴带白头的对联有什么含义?吉利吗?

继如意才


一般用在既是葬礼又是婚礼时用。旧时儿子还未结婚成家,父亲母亲这时亡故(一个)趁办丧事时也把儿子们婚事办了,这叫:红白共事,乌鹊同枝。所以对联贴带白头的。


付宋保


在三十年前,生产厂家即生产这种一边留白边的楣纸,专供写门联用。

贴这种带白边的门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也没有什么不吉利的。

它纯粹是为了方便。

在那时候之前,由于贫富不均。很多,甚至过半数的人家由于贫穷,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上不起学,念不成书。这些人即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睁眼瞎”。

每到逢年过节,或有婚嫁喜事,只能央告那些文化人写几副对联。但也不排除还需付一定的笔资。

为了方便这部分人回去之后,将对联颠倒贴上。生产作坊即出产了这种产品。

带白边的一边朝上,无白边的一头朝下。这样,就不会有人贴错了。

奉告那些无中生有疑神疑鬼的人,正.视现实。不要将自己或别人带入无聊的境地。

什么吉利不吉利,即只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实际情况还是人为的,还需要人们自己去努力。

谢阅!


草田张


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掠抢。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的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并被占据达两个月之久。兴化城内被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当时,莆田男女老少奋起反抗,被倭寇割舌断胫,或火焚、钉死,惨不忍睹,倭贼灭绝人性的暴行震惊海内外。次年正月廿五日,由于城内死尸腥臭不可居,倭寇只得暂退平海,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二月初二返回家里。大家一方面掩埋亲友的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后来由于时间拖得太长且二月农事正忙,莆田民间约定将农历二月初四“做岁”,改为正月初四(仙游地区为初五),同时将正月初二作为探望亲友伤亡的不祥日子,俗称探亡日。至今莆仙人每年初二都不互串门拜年或走亲访友,莆仙地区正月初四和初五日“做大岁”的风俗也一直沿袭迄今。

正因为这段历史缘故,莆田境内也流行着贴白额春联的风俗。原先,莆田正月初二探亡日每家都贴上白联,但在初四“做大岁”,又要按惯例贴上大红春联,在哀思亲人与吉庆佳节的矛盾中,人们选择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即在刚贴过的白联上面,覆盖大红的春联,将白联露出一截(约10厘米),以示心有余哀。从此以后,莆田地区在春节时,便流行贴上白头春联的风俗。


米有用户名


一般孝联是贴带白头的对联,意思是表达对逝者思念之情。如果正常人家贴这种对联是不吉利,都是贴红色或者红色嵌金色字体。


孤舟5963


带白头的对联有什么含义?吉利吗?过去贴对联用的红纸都有一厘米多的白边,厂家生产的规格就是这样的,一张红纸裁成对联,即上边就有你所说的“白头”,实际那不叫”白头",只是个“边”而已,叫“白边”。有人说贴带白边的对联有“白头偕老的”意思,我们这里无此一说,白边对联无任何含义,但贴时人们都习惯白边为上,却无人倒贴的。至于吉利与否?因无含义,那就无吉利一说了。


奇疆6688


贴白色对联是守孝,有德高望重的老人去逝了,第一年贴白色对联丶第二年贴黄色对联丶第三年贴绿色对联,第四年换红色对联,意思就是守孝三年满了


隔壁老张65


我就想,一个人头发白了,是吉利还是不呢?尊老敬老是美德,老人是个宝!不能一看到白色,就想是不是不吉利。又不是春联全是一身白,何必自寻烦恼呢?


仁之心语


在以前春联大红纸都带有白头,写春联的时候,把白头放在上边,这样像征着着家里的老人,“小两口和老两口相守相伴到白头“,吉利、好运、长寿。


风调雨顺151446913


以前出产的红纸都带几厘米的白头,写春联时都不会剪去,那应该有白头偕老的寓言吧,象征吉祥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