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崇祯为何选择煤山上吊,而不南迁呢?

最平淡的才是最想要的


崇祯是个很悲催的皇帝,此人工作勤奋,是明朝历代皇帝里最为勤奋的一个,简直就不想是他们老朱家的人。

可是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能改变亡国的结局,大明三百年江山,最终还是亡在了他的手里!

这样的结果对于崇祯来说却是很可惜,因为当时他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啊,那时候虽然北方已经乱成一锅粥,但南方还是大明的天下。而且南京还保留着完整的政府体系,只要崇祯南迁,明朝生死,尚未可知。

这不是没有先例啊,像东晋、南宋,都在南迁之后获得了新生。当年南明为什么败亡的那么快,不是因为对手太强,而是因为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大家为了皇位而互相内斗,给了清兵以可乘之机。要是崇祯过去,完全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

可是等他为什么不先南逃稳定局势呢?

其实这件事情的实质还是崇祯帝太要面子。

起初叛军距离北京还有一百多里的时候,就有内臣给他汇报了情况。在当时和内臣的对话之中,崇祯帝本人就已经有了驾幸南京的想法,不过作为明朝的牌面,如果是因为叛军来了打不过才逃跑,传出去总觉得有损国威。

对这件事情思考了一段时间以后,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安全考虑,崇祯帝找来了自己的丞相商量一件事情。他告诉丞相,明天上朝开会的时候,如果有人提出让自己南迁的事情,你作为丞相可不要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这句话就等于明摆着告诉丞相自己想南逃的想法,对方得了领导的意思以后也慢慢答应下来,就等着明天给君主铺一个台阶下了。

到了第二天会议开始的时候,没多久就有一帮人联名请求君主南迁,原因就是南京本就是大明建国之地,君主到了那里来稳定形势是再合适不过了。崇祯帝听到这种话以后刻意摆出很为难的模样,不过并不是所有大臣都非常有眼力劲的,有一位重臣就误解了君主的意思。

他看到君主如此不乐意,就在人群中站出来表示自己的君主是明君,怎么可能作出逃跑的事情呢?你们这种想法不是在羞涩君主吗?

估计这位大臣的话说出来以后,崇祯想打死他的心都有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确实没有让步的选择。虽然最后崇祯挣扎着问了一下大臣们还有没有意见,其本意还是希望有人提出南迁,但是因为这个君主平时太小心眼也太固执,当时他装作不愿意离开的神态又太逼真,所有大臣都怕自己误解了君主的意思而默不作声。

随后崇祯下定决心,告诉大臣们自己无论怎样都不会离开京城,所有关于南迁的提议就不要再出现了(死要面子)。

当然了,要说南迁一事非常稳妥,那也是不怎么正确的。

前面的宋朝就从北迁到南,结果整个国家在南方偏安以后再也没能重新回去,虽然理论上坐守南方可以从长打算,但是这也意味着自己失去了主动权,就当时形式而言,南迁也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只不过是相对安全了一点,最好的办法还是在君主的带领下守住北京。

崇祯对北京城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在他的印象中,北京城从未被攻克过。等到勤王之师赶来,自己便可以反败为胜,不仅实际利益更大,名声也好听。毕竟天子守国门嘛!

崇祯之所以没离开,抛去心中的害怕以外,他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打算!

可是,他想多了……

不过最后的结果证明,南迁至少还有希望,呆在北京城就是等死啊!

不管怎么说,这位君主最终还是没能改变什么,城破之后他从东华门而出,再煤山的那颗歪脖子树下,用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的十七年帝王生涯,也终结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辉煌历程。

白话历史君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崇祯帝用家人的鲜血殉葬自己视若珍宝的大明王朝,默默地说:“你们先走一步,朕随后就到。”遗诏,他已经准备好,朕已丧天下,不敢见先人,亦不敢终于正寝。然后,他走向煤山寿皇亭的一棵歪脖子树下,割破手指,在衣襟上血书:朕误听文官言,致失天下,朕尸任贼碎裂,望弗伤我百姓。做完这些,他从容地自殉。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随着崇祯的一缕英灵出壳,大明王朝为中华民族史贡献了风骨最硬的一段历史篇章的结句。其评语,实乃悬诸日月,不刊之书!


形势逼人,崇祯为什么不跑呢?


1643年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孙传庭。

次年一月,定都西安称帝。二月初二,渡过黄河一路北上。

这其中,从潼关城破算起,崇祯应该有五个月的时间可以南迁,但最后,他却选择了自殉大明,我分析有下面几点原因。

1、侥幸心理

在崇祯一朝,很可怜,有五次京城危机。

1629年,皇太极直抵北京城下;1632年,皇太极陈兵张家口;1636年,阿济格京郊留字;1638年,多尔衮入寇中原,而这一次,是最后一次。

多次的险中求生,使崇祯少了几分惊慌失措,多了几分带有侥幸心理的镇定。更何况,他还有底牌。



2,我有底牌

崇祯最大的底牌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人数还不少,有五万余众。关宁铁骑凶悍强大,一直作为明朝在东北对抗满人的最后一道屏障。并且,关宁铁骑距离京城不远,方便驰援。

除此之外,崇祯还有可号令的各地勤王军队,人数二十多万。虽然这些人不太能打,但至少可以拖拖大顺军的后腿,使大顺军要首尾兼顾。

3,南迁胎死腹中

1644年正月,李明睿曾经向崇祯慎重提出过南迁的建议,他的原话是“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后来,崇祯和大臣廷议过此事,结果很多大臣都反对南迁,还说出了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的过头话。

形势比人强,不是心里缺,正常人都明白应该南迁的道理,但有陈新甲议和的前车之鉴,朝臣们不敢明说。

另外,我认为,这是一部分人故意坑崇祯,而另一部分人希望崇祯早死早了,方便投入新主子的怀抱。

崇祯和臣下的关系并不和睦,他面临的环境恶劣,致使心态有点急,对下面办不好事的臣子杀伐严厉。从熊廷弼开始,前后共杀近百名中上级文臣武将,他当政的十七年,大学士这块换了五十多名。可以想到,那些朝中大臣们的日子并不好混:皇帝不好侍侯,危险的岗位急剧增多,满人逼京威胁家人的安全,麻烦不断头,等等。所以,很多心态不好的人想他早点垮台,从后来崇祯和周后曝尸的情况看,他在处理上下级关系方面的确有待改进。

4,凛然的尊严

崇祯帝十七岁登基,接手得过且过的天启乱摊子,内忧外患。不半到年,打垮阉党,整肃朝纲。再后来,就是不断的天灾造成的内患,和凶恶的强盗外患。更可怕的是,在汉奸的带路下,原生态的强盗变成了有文化的强盗,版本升级了。

有一个小故事,那时候是崇祯刚拿下阉党不久,在廷对中,有大臣把他比作汉文帝,但崇祯却不高兴,他认为汉文帝最多算是中上等之流。还有一次,大臣在议事中说唐太宗如何圣明,崇祯说:“唐太宗扫荡群雄,我自愧没有那样的才能,但要说到闺门无序,家法败坏,我还羞于与他相提并论呢。”

虽说明朝设有双首都的成例,有备用的六部系统,但崇祯是按儒家标准做的皇帝,他勤政节俭、坚韧刚烈。南迁的政权有多屈辱,看看南宋就十分清楚。崇祯素有大志,十分明白。

决不苟活,以死徇国,他无疑作了最有尊严的选择!



喏!这就是西逃的图片。

我是链天绝,历史小文的创作者,欢迎大家来探讨和关注。


链天绝


真是把迁都当成你自己搬家一样容易!!!

请问迁都:

1、只是皇帝一人搬家吗?迁都还有后宫、太监、宫女,那后宫的各种附属办公机构怎么办?

2,六部还有九卿官员怎么办?这些京官的家属怎么办?以及各部办事机构怎么办?

3,京城百姓怎么办?

你自己搬家的时候是不是要打包?同样的,皇室以及各部卿办公机构都要打包!你搬家需要雇车,难道迁都就不需要?而且由于路途遥远,还要花费巨资安排沿途皇室和各部卿的食宿。如此庞大的队伍,陆路就要安排庞大的马队,能走20公里就不错了;水路稍快,但也要安排大量的船只。此外各公卿在京城还有大小产业,也需要安置打理。而且南京也打理,容纳这么庞大的队伍,修缮各部官署为官员提供足够的住宿。

因此自古迁都都是大事件,并非说迁就迁,起码在半年甚至一年之前就要开始准备。而最重要的是,崇祯没钱国库空虚,迁都的费用哪来?各官员担心摊派费用,也舍不得自己在京城的产业,自然也反对迁都。

迁都一事并非崇祯一人就能说了算。


晃天下


他想南迁,无奈文臣反对,如果他改为依靠武将-----去山海关找吴三桂,抛掉文臣,也许他可南迁,但历史不能假设-----崇祯只是一个平庸之君,君主的选择会影响历史的走向----试想如果中国是由华而不是由邓执政,中国的状态现在不是朝鲜就是解体。

战争时期一切可以从来-----就算崇祯一个人到山海关,北京那些人可随他去。北京还有什么----对崇祯而言。如果与吴三桂交易-----吴三桂统治长江以北淮河或黄河以南,崇祯统治长江以南,满清统治淮河或黄河以北------应可达成交易,崇祯还是有价值的-----如果以吴三桂的几十万军队作后盾-----应迫使南边的军队屈服。然后可与满清交易----灭掉李自成------就像后来所发生事情。如果是那样的话----可以三分天下。


dclyr


明朝末年局势败坏,关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内有农民军到处造反,一时间天下狼烟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崇祯选择自杀殉国,算是给天下最后一个交代,那么作为陪都南京其实一直都有一套预备的政治班底,崇祯为什么宁死不选择南迁我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崇祯性格的致命弱点

大家都知道崇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帝王心术课程,不知道如何驾驭群臣,他在位十七年竟然换了19位内阁首辅,没有一位能够做到退休。这就说明崇祯没有知己的心腹文臣,多数得权者都是迎合他的心思。例如温体仁,周延儒之辈,当时李自成一路北上攻克陕西,山西之后对北京有合围之势,朝中大臣李明睿上奏请求崇祯南迁,或者把太子首先迁到南京以防万一,后来朝中大臣为博好的名声痛斥李明睿该立刻处死,称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民心等口号,后来迁都一事就此搁浅,崇祯猜忌遇事不决断的性格,让大明朝错过了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

山海关吴三桂的希望

山海关的关宁铁骑是明朝最后一只具有战斗力的野战部队,一直驻守在边关以防鞑子来犯,当时驻守山海关的是守将吴三桂,这坑爹的货得到京城告急的消息之后因为不能判断形式,故意拖延行军速度才走了一半路程京城就已经被攻陷,得知崇祯自杀后不仅没有为君父报仇的心思反而直接打道回府,最后剃头投降了满清,只能说崇祯太过倒霉,文臣都是嘴炮,武将又贪生怕死。

君王最后的气节

明朝开国到灭亡期间的两百多年,硬气一直是他的代名词,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称臣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是最后的执行者,他虽然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是他是一个英勇的男人,为了国家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崇祯遗言:朕凉躬圣意,有伤天德,死去无颜见祖宗。故去面冠,以发覆面,任贼分割,无伤百姓一人!

到死还在牵挂着天下百姓,我想他也是唯一一个令人怀念的亡国之君吧!


历史小明王


对于崇祯,一直都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在李自成北上,崇祯为什么不南迁?


明朝北京城从未被攻克

明朝历史上,外族打到北京城下也不是一两次了。蒙古的瓦剌,后金的努尔哈赤都曾经兵临城下,但是却都没有攻克过北京城。这一点,让崇祯和满朝大臣都对北京城抱有幻想。


崇祯碍于面子,一直下不了决心

李自成北上,一路攻池掠地。南迁不是没人想过。但是崇祯的性格大家知道,是自己绝对不会轻易提出来的。如果有大臣提出来了,日后清算,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提议者。这种过河拆桥的事情,崇祯已经干过好几次了。

好不容易有大臣提出来,皇帝南迁。却因为崇祯的迟疑和其他大臣们的私心,搞得迟迟下不了决定,到最后李自成兵临城下,想走都来不及了。


抛不下产业

虽说当时的南京本来就是一个战略陪都,所有的班子在南京都有一套,就是为了应付当时的情况。可是崇祯和大臣们的家底都在北京,按照当时的运力和时间紧迫程度,是不可能把坛坛罐罐都运到南京的。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所有人都很难下定决心南迁的理由。


天子守国门,天子死社稷

不得不承认,老朱家的男人都是有血性的。朱元璋的祖训犹然在耳,崇祯这么一个一心想要中兴的帝王,怎么可能轻易去做这么掉脸的事情。


对于勤王部队抱有幻想

这个不用说了,当时时局满目疮痍,内有农民运动,外有后金南下,崇祯的国库穷的连军饷都发不出了,还在不停地要求各地军队如何如何,封建军队往往有奶就是娘,崇祯国里没钱,私库又舍不得出,还能指望下面的人给你效命?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朝史暮想


朝史暮想


崇祯这个人,个人感觉就是心太大,想要的太多,但是又没受过正统的皇帝培训,属于捡漏王,但是运气这个东西吧,凭运气得到的终会凭实力丢掉。

他想做个明君,想办实事,中兴大明,于是杀魏忠贤,尽逐阉党,朝堂一时众正盈朝。但他不知道一个明君,一个皇帝,尤其一个做事的皇帝,必须要有听话的人,做事的人,替你背黑锅的人。人家东林党是耍嘴皮子的,嘴上安天下嘴上正人心,一个个最会干的就是站在道德高地上喷别人,但皇帝,尤其是个好皇帝是不能成为一个好人的,一个好好先生皇帝那是傀儡,崇祯明显不想当傀儡,然后就被喷,喷的火气旺盛,下面行事敷衍草率,所以崇祯换首辅换的最勤。又没有一条心的人,一群东林君子一个个要名要的厉害的紧,没人愿为他背黑锅得罪人,好不容易有几个做事的,像卢象升,孙传庭这些,结果崇祯没被做皇帝培养的小家子气冒出来了,老想着少花钱多办事,急功近利,大好局势一步步赔光。其实大家看看历史凡是从小被当皇帝培养的,才能怎样不说,手脚都很大,花钱不眨眼。

然后,死要面子,想迁都,不愿自己提,要群臣提,最好是死拽活拉的拉到南京最好,结果朝堂君子们因于谦前辈的先例,都不愿当乱臣贼子背迁都的锅,于是只能憋屈的死在北京煤山歪脖子树下。

同明朝还有两个捡漏的,一个是朱祁钰,捡了哥哥朱祁镇的漏,一个嘉靖捡了堂哥正德的漏。这俩人也是俩例子,两人都没受到正统培训,结果朱祁钰和崇祯一样,小家子气,权谋不够,最后被朱祁镇翻盘,没几天就死了;然后,嘉靖牛逼,天生帝王,小小年纪,没进北京就开始耍心眼,高举孝道大旗,一步步拉拢一批听话好用狗腿子,想干什么想怎么干都有人帮你干,完了自己还干干净净。


小白读书笔记


脑子有病。说笑话罢了。我觉的主要是过不去这道坎。劳心劳力的折腾一通(话说能力差的人真不适合这么折腾),结果都城都被攻破了。再就是我觉的可能觉的去了南方又如何(据说当时已经指挥不动南方军队了)。


迷香35920436


人有一点求生之机都不会自杀。紫禁城己无机动部队了。


散澹人


起码有骨气和气节,不起刘阿斗,李昱,李宗仁之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