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百家姓里,哪些姓氏有千年的历史?如何评价?

闲话人生


中国是一个5000年的文明古国,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中国独有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远古至今,中国姓氏有5000多种,流传至今还有2000多种。而传承千年屹立不倒的姓氏也有很多,这些华夏子孙分散在世界各地都有。

李姓,世界华人当中最大的一个姓氏,人口总数在2亿多,分布范围最广。李家大唐王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让世界各国来中国友好交流,令李姓辉煌显赫。尽管王朝的毁灭而又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而李姓同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依然人丁兴旺。

刘姓,这一姓氏的历史极为悠久,在我国各地的分布范围也很大。中国最大的民族是汉族,中国人为汉人,中国文化为汉文化,中国字为汉字,中国语言为汉语,就是由于这一姓氏的开创和发展演变而来。汉高祖刘帮一统天下,开拓疆域,开创大汉王朝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盛世的伟大王朝。如今的刘氏家族,仍然是人才济济,精英辈出。

张姓,有着神话的传说,神秘的色彩。相传玉皇大帝本姓张,张道陵开创道教被尊称为张天师。张姓是中国的大姓家族,人丁最为兴旺。能经历千年的姓氏还有很多,如王姓,陈姓,赵姓,吴姓,钱姓,孔姓……等等。

中国姓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天下姓氏来源于远古八大姓氏的分支散叶,华夏儿女同为炎黄子孙。百家姓,千万家,同根同祖是一家。








朱八戒CC


中国姓氏千千万,其中最早的“姓”早已不能考证得到了。百家姓中的姓可以说都是有千年历史考验的。中国姓氏繁多,其中有些姓氏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有人说最早的姓是远古母系时候人们以自然的现象或实物“风,林,石,水,火”作为姓的姓。有人说是先秦时代的“姬”、“姜”、“姚”等。现在学界考古例证普遍认为“姬”、“姜”是最为古老的姓氏。但这也只是推论。


根据文献,五千多年以前的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现在我们说人的姓氏都是连在一起的。姓氏代表的就是一个人所属的姓,而先秦时代的姓,氏是有区别的。姓源于母系社会,同姓的代表是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最古老的姓都有一个女字偏旁。譬如“姬”、“姜”、“姚”等,这表明她们都是由不同的母系传下来的。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而“氏”是按父系标示血缘关系而产生的。“氏”出现在“姓”之后。

姓和氏的关系变化也反应了我国古代社会制度的变化。最开始只用姓作为血缘标示表明当时我们祖先还是母系社会,母权地位强大。而后面产生了“氏”表明母系社会衰弱,父系社会开始在历史上崭露头角。因此,当我们读到“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时可以明白,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姓姜,一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姓与氏有严格区别有同是共用说明当时母系社会已被父系社会替代,但是母权却还有一定影响。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春秋战国时代才渐渐消亡。

姓氏的起源有许多说法,而民间传说更是繁杂。千百年来中华姓氏一直在不断发展,同姓不同源,同源不同姓的情况层出不穷。古今文献收录的姓氏有数千之多,时光荏苒,岁月变迁,长久以来不断产生新的姓氏而有的姓氏也逐步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现在我们能考证到古代先人们的姓氏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得感谢我们祖先一直有记史载谱的习惯。

在我国姓氏文化中《百家姓》一直是影响最大的启蒙教材。《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为钱塘一书生所作。《百家姓》把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韵文,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百家姓》的姓氏排名也很有意思,赵姓为首、是因为当时是赵家天下,钱、李分别是宋朝之前五代十国乱世中的吴越、南唐’皇帝的姓,而孙是当时吴越皇帝的正妃的姓。

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姓氏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姓氏是每个人以及其家族的符号。中世纪欧洲的贵族有自己的族徽,观其族徽就知道这个人所属来源家族,族徽代表着家族的荣誉和形象。而作为中国人的姓氏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属于自己家族的族徽。从姓氏中我们可以知道自己自己的祖先来源,生活痕迹以及家族精神等等。它可以解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标记历史人口迁移、反映时代文化特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重大意义。


文史小饕


说到姓氏文化,我浅谈下李氏《寻根问祖》,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现人口己有一亿左右,占姓氏第一位。在中国历史上,李姓人才辈出,就建立李氏政权,帝王有58位,将相名臣无数,名人灿若繁星,仅在二十五史中单独立传的就有1500多人。历时长久,最为辉煌莫过于唐朝,唐朝自公元618年至907年,共历21帝(含武则天),290年江山。从李利贞为得姓始祖起,至大唐高祖李渊,已是第56代了。从李利贞至今己有3120多年了。李姓始于商朝未年,是由理姓所改,而理姓的始祖是皋陶,皋陶也叫咎繇,是上古东夷族首领少吴氏的曾孙,生于曲阜,曾继任东夷族首领,因曲阜为偃地,所以被赐偃姓。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尧为部落联盟领袖,选拔皋陶帮助治理天下,舜继为部落联盟领袖,任命皋陶为大理,(上古掌管刑狱的官)后称理官,皋陶司法公正,天下人服,禹继舜任后,认为皋陶最贤能,准备禅让时,皋陶却病逝了。皋陶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以官职作为本族姓氏,称为理氏。至商朝未年,纣王暴虐无道,沉缅女色,官民共怨,皋陶后裔理征,出于忠心,劝纣王而被杀害,理征妻契和氏闻讯带幼子理利贞外逃,逃至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时,母子饥饿难忍,疲惫不堪,恰巧契和氏发现树上有“木子"(李子)便搞来充饥保命,然后逃到苦县安家。为感“木子”保命之功,也为躲纣王追缉,又因理,李同音通用之故,自理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这就是李姓的起源。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以李利贞为得姓始祖,以李耳(老子,太上老君)为始祖。(末完待续)


青城山上人


我听过钱文忠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讲过的《百家姓》,知道一些,我就随便说几句!

中国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其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说法有,黄帝的二十五个儿子封十四大姓。比较流行的是上古八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这些都带有明显的母系社会痕迹,这些姓氏都有四:五千年以上的历史。

还有远古十四姓的说法,即由秦的国姓嬴,分化出的十多个姓氏,如:瞿,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等等。这些姓氏也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期,姓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有以封地为姓的,如宋,鲁,卫等。有以官职为姓的,如司徒,史,理,宗,帅等。有以职业为姓的,如陶,巫,卜,屠等。有以动植物为姓的,如马,牛,杨,花等等。

我国姓氏体系的形成至少在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后来虽有所变化(如外族改性等),基本传承有绪,脉络清晰。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华夏民族生息繁衍,发展壮大。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沧州老夫子


上古时代的原始氏族,人们就有姓了,例如,姜,姬,姚,夏,殷,周,东门,南门,欧阳,东郭,西郭,南郭,北郭,商,陶,屠,巫,卜,施,柳,柚,花,伍,陆,万,等,我国姓氏目前大约三千多个。


贻生


李姓不仅仅是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第一大姓!现人口己有一亿左右,全世界姓氏第一位。

在中国历史上,李姓人才辈出,帝王将相名臣无数,名人灿若繁星,仅在二十五史中单独立传的就有1500多人。最为辉煌莫过于唐朝,唐朝自公元618年至907年,共历21帝(含武则天),290年江山。从李利贞为得姓始祖起,至大唐高祖李渊,已是第56代了。

禹继舜任后,认为皋陶最贤能,后欲禅位于他,而理姓的始祖就是皋陶,皋陶子孙,世袭大理之职,到了商代,便以官职作为本族姓氏,称为理氏。又因理、李同音通用之故,自皋陶孙理利贞起改理氏为李氏,这就是李姓的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李姓以皋陶为血缘始祖,以李利贞为得姓始祖,以李耳(老子,太上老君)为始祖。

我姓李,我骄傲!



军哥197170172


天下无二曾,曾姓延续到现在还有个不成文规定,同姓不通婚。曾氏宗族一直尊奉儒家。


天星问道


雷(嫘)氏是多支雷氏中起源最早的一支。黄帝妻子中影响最大的那个姓嫘。后来,嫘氏有一支演化成雷氏。雷(嫘)氏家族早于黄帝,为黄帝生了许多后代。嫘与姬姒姚等上古姓一起成为上古九大姓。雷嫘氏乃天下第一姓。


忘记历史就是犯罪


怎么没看见苗姓


苗启彬2


给你一张图。结局自己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