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经济大萧条中钱都去哪了?

环球老虎财经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一点,社会上的资金都是在各个行业运转的,当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各行各业不景气,行业产出资金就会非常的小,人们购买力也会呈现集聚的下降,买东西的没钱,那么卖东西的同样也卖不出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社会变得一团糟糕。有了这个逻辑,我们就举例详细说明下经济大萧条的时候,社会上的钱去哪里了吧。

比如你买了1W的股票,后来变成了5W元,这个时候你虽然财产增值了,但是你或则会花掉它或则重新买一个5W的股票,然后5W的股票突然掉价到了5000元,你的财产就这样缩水了90%;这样的情况你就觉得股市不行,开始选择其他投资,觉得房子不错,就又开始投资房产,但是房价也开始出现暴跌;银行借贷开公司创业,结果创业失败,自己也没有了收入来源。

以上的几个例子只想说明一点,整个社会的钱都是在各行各业中不停运转的,当某个行业不正常发展(这个行业往往都是最先引爆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导致大幅亏损之后,整个社会都会受到影响,自己的资产在不断的贬值过程,生产力又赶不上,自然就没有钱了。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导火索导致了金融危机,进入经济萧条,形成恶性循环的过程!


股市复盘录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大家要弄明白一个问题:

货币流通才会产生财富,社会财富多少取决于货币流通的速度和效率。

还记得那个经典的案例么?



一个人来到一家旅馆,给老板500块钱押金后去楼上看房间去了。老板拿到这500块钱后赶紧去还了之前欠张三的猪肉钱,张三拿到500块钱以后也赶紧还了李四500块钱饲料钱,李四拿到钱以后赶紧还了上次找小姐的500块钱,小姐拿到钱以后又赶紧还了旅店老板的住店钱。

后来客人下来了,没有满意的房间,收回自己500块钱押金走了。

钱没有任何增加,甚至最后就没有钱,但每个人都多了500块钱,4个人一共多了2000块钱,之前的债务问题都解决了,社会财富增加了,但钱并没有增加。



经济大萧条的时候并不是钱没有了,而是货币流通速度慢了。还以上面的例子来说,例子中一共涉及4个人,如果只涉及3个人呢?财富就增加了1500块钱,比如老板同样还了张三的钱,但张三还了没还李四,而是直接还了找小姐的500块钱,小姐又还了旅店老板的钱。同样是500块钱,流动环节少了,产生的社会财富就少了。

所以经济大萧条时大家能挣到的钱少了,也就不像以前那么敢消费了,大家不敢消费,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没人买,于是工厂就开始减少生产、裁员。大量工人失业,更不敢消费了,恶性循环就这么产生了。


逸然决然


理论上,社会中的 流通中的货币总量等于社会总商品量,为什么会产生经济萧条或经济危机呢?经济萧条从货币和信贷角度来分析,可以这么理解。

理解这个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原始社会,物物交换,一个人养一只鸡和别人养的鸭交换,当晚上杀来吃了,交易马上结束。但是有了货币,一个人不养鸡却用100元钱买一和一个养鸡的鸡农买了一只鸡,今晚杀了吃了,对方得到了货币,存放在家里。结果养鸡的人少了,当这个鸡农不养鸡了,想把原先卖鸡得到的100元再去买鸡时,发现市场上没有鸡卖了。这时市场上鸡的价格变成200元一只,甚至更高,还是买不到。这就是经济萧条了,很多人饿死,就是这个原因,物价上涨,社会有效需要得不到满足。因为有了货币存在,交易过程中不能马上完成,有些只买不卖,有些只卖不买。社会中总商品数量减少,或某些商品数量减少。

怎么理解某些商品中数量减少呢?比如,生产斧头的人觉得生意好,大量的生产斧头,而养鸡的人开始觉得鸡不好卖,改成做斧头了,结果把斧头生产出来了,卖掉得到的是钱,最后没有人养鸡,大量的斧头卖不出去了。斧头匠们手上的斧头又不能当饭吃,最后没有鸡吃,饿得饿,经济就这样萧条了。钱还是在,但是没有商品了。有效需求的商品已经被消耗完了。代表这些被消耗完的商品的货币已经转成另一种商品或以货币行式存在。钱不能当饭吃,只是一张纸而己。

我们再看信用出现后影响经济周期性萧条,还是用银行货币做例子。我们再继续用货币和社会总商品量来做例子。比如,社会上总货币量为1亿,我们假设,当然不止这个数。社会上总商品量价值也是1亿,等量的货币和等量的商品

我们 理清一下思路,给大家更清楚明白,有了信贷,经济为什么会周期性萧条:

生产者价值1亿的商品,A消费者手上有5000万的现金,银行存款5000万(B消费者)

第一次交易,A消费者拿5000万从生产者买下5000万的商品,当天消费完,生产者把卖商品得来的5000万存入银行,银行这时有1亿存款(生产者5000万+B消费者5000万),生产者还有价值5000万的商品。

第二次交易,第一次交易中的A消费者没有钱消费了,向银行贷款5000万,这时社会中就有1亿的流动货币,即将拿来消费。社会中只有剩下价值5000万商品在生产者手中。B消费者的5000万这次也拿出来消费了,这个时候。1亿的货币对应价值5000万的商品,生产者就会把价格提高一倍。也就是第二次交易的A消费者的5000万只能买到较第一次的一半的商品,另一半的商品,被B消费者买去了。交易结束之后,生产者把1亿的钱存入银行了。这时银行存款一共有1亿元,应收贷款5000万(A消费者欠的)

通过这两次交易,生产者有1亿的存款,A消费者没有存款,欠银行5000万,B消费者没有存款,也没有欠款,手上也没有现金。这时候社会中的商品为0,生产者以为有钱可以买到东西,但是大家都没有东西买了,剩下的只有还是1亿元钱躺在银行,还有A消费者欠银行的5000万。这就是信贷出现,形成一个交易周期,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经济萧条的根源。

因此,经济萧条钱还是那样的钱,都在银行或在人们手中,只是钱已经贬值了,变成了废纸。信贷和货币是经济危机的最根源,但是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们会调控货币政策引导人们走向好的方向发展,避免经济危机的到来。所以信贷宽松到一定程度就会不再放贷了的原因。

理财有道,看雪之道,欢迎点赞关注,每天都有新文章发布!


雪之道理财


从源头出发

如图,假设你是美国政府,起点市场上没有一分钱。

你要印钞1亿。你需要先发行1亿国债(你金融账号负债1亿,并开始计息),随后你以国债为抵押,开始印钞,数量1亿。10天时间,您印完1亿钞票,存入银行。你在金融系统内的资产账号增加至1亿美元(但钞票已经不是你的了)。此时,你突发奇想,直接用存款还负债。结果你会发现,把所有存款都还给银行。你依然会欠银行100000美元利息。你要还利息,需要继续印钞,你印钞,会欠银行更多债。

如果你先不还呢?答案是每天你都会多欠1万多美元。

如何还上本息呢?

参考答案是把1亿美元投资出去,修建高速。

你的存款会变成施工方(美国企业和老百姓)的存款。

你的1亿美元,因此,变成准备收取2亿多美元过路费的高速公路。

你收费对象是谁?答案是施工方(美国老百姓)。

但请注意,施工方赚走1亿美元,而你准备收2亿美元。是不是施工方也还不起债?

施工方怎么办?答案是施工方中的汽车公司从银行再贷1亿美元,建设一个汽车厂。施工方因此又赚了1亿美元。有了缴纳过路费的钱。但新问题又来了,汽车公司是不是要偿还2亿美元以上的本息?本息来自哪里?答案依然是施工方(美国人)买2亿美元以上的汽车。美国人怎么支付2亿美元?答案是和银行贷款.......施工方越想还钱,结果欠银行的钱反而越多。当经济危机发生,大家都追着还钱,我们会发现:银行系统会只剩下一堆债务。

资产负债平衡表,所有钱都是债务

大家的负债=银行的资产;大家的资产=银行的负债;

大家的负债增速,每年5%(贷款利息);

大家的资产增速,每年1%(综合存款利息);

通过利息差,银行的资产始终在以指数增长,对应大家的债务在以指数增长。

一旦出现大萧条,银行逼债,贷款人100%还不上。钱也就被对冲掉了。


数据:美国黄金储备8000吨,价值约3000多亿美元。想对你是天文数字,相对美国市场,则是微不足道,仅是苹果市值的1/3.中国黄金储备1000吨,价值约400多亿美元,和滴滴市值差不多。数据很清楚的说明,黄金和货币已经没球关系。黄金也不能承担货币职能,否则,苹果卖掉30%的股权就可以把美联储的所有黄金兑走,市场岂不是一团糟?同理,货币也不是政府发行的,纸币只是一个帮助记账的工具。真正的钱是用一种记账方法产生的,这种记账方法的核心部分是-M2贷款+M2存款=0。贷款是大家的,存款是银行和大家的。所以,只要清算(逼着还债),钱就会被对冲掉。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更进一步的数据与假设:中国国企负债总额超过100万亿,居民存款总额60多万亿。国企怎么还贷?答案无疑是从居民手中赚。极端假设国企把60多万亿居民存款赚过来,还给银行。国企贷款降至40万亿。居民存款会降至0.M2会下降60多万亿。但居民没有钱了(没有消费了),国企还能还贷吗?还不起是不是要破产?因此,在任何时间点,银行系统清算都是一堆负债,而没有钱。

要想避免大萧条,唯一路径:机器记账

用股权共享的公共软件平台记账,软件的服务(服务债务)=股东的提货权。

股东不能挤兑机器,所有人都是债权人。

这种系统就可以永续消灭大萧条和经济危机,但银行因此会失去价值。


提示:银行在我们心中强大到让我们智障!仿佛我们提金融创新要么是骗子,要么就是与政府对抗,但真实情况银行只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盈利单元,它在本质上与理发、洗浴、足疗等服务行业没有区别,金融起点并不神圣,否则轮不到犹太人。


高金波


钱还在那,经济危机的发生时候你的钱一分不少。但指的是现钞,如果是货物资产那肯定贬值了。例如美次货危机前,一个美国公民货款买了价值百万美元的房产,首付为百分之十,那欠银行九十万美金,次贷危机后,房产剩下的价值只六十五万美元。那拥有房产的人就损失了三十五万美元。没人抢他的,只是他的房子以前买贵了。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是在我大天朝买的房赚的肯定不止三十五万美元了。钱去哪了?钱还在,只是资产卖不了以前的价格了。


阿波罗258275896


假设你在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前夕,拥有10万美元的股票。随着股市泡沫的破裂,用不了多久,你的10万美元的股票就只值1万美元了,那么还有9万美元到哪里去了呢?随着资产价值的下跌,这些钱被消灭掉了。

又假设你在2017年最近一波中国楼市的顶点,用8万每平方米的价格买入了某小区的房子,后来随着楼市的萎靡,目前这个房子只值6万一平方米了。那么这些钱又到哪里去了呢?还是一样,随着资产价值的下跌,这些钱被消灭掉了。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资产的价值普遍都在下跌,会带来信用的急剧缩减。原来我可能是一个上百万资产的中产阶级,我持有的资产有股票有房子,但是现在爆发了经济危机,我的股票也好,房子也好,价格暴跌。可能我的资产已经缩水到只剩几十万甚至更少,于是我对外投资也好,消费也好,都会更加的谨慎,可能我的生意还会受到影响,收入也会下降。这就是资产价值暴跌带来的影响。

一切都源于信用的紧缩,信用可以使资产价格快速上涨,但是在资产价格下跌的时候,尤其是在泡沫快速破裂的时期,信用会一夕之间不见踪影。这也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保证房子价格稳定的根本原因,既防止房地产价格暴涨,泡沫进一步吹大,又要防止房子的价格快速下跌,引起信用的急剧收缩,从而带来经济危机。


金融见闻录


全国服装实体店除了打折清库存之外,并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来实现利润增长。相反,越是打折不仅利润下降,且销量也没有很大的提升。“部分业内人士悲观的认为是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导致消费需求疲软;还有一部分经营者认为,是电商经济挤压了实体店的生存环境,还有说是高房租、高人力成本造成的,这其实都是对市场认知非常狭隘、片面的,给中国零售市场带来很大的误区”。ITM模式创始人、索妃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龙剑这样告诉记者。

2019年的服装实体店生存环境确实非常惨淡,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传统实体店的营商生存环境还将持续恶化。未来3年实体零售业还会面临去中心化、数字虚拟货币以及AI智能等新消费模式的挤压,看来2019年的情形还只是开始。在记者采访的零售经营者来说,必须要在今年实现业务模式的转型,如何实现传统零售业转型成为大家关注的商业话题。因此,近日,一直在山东持续探索服装零售业的ITM模式倍受关注。该模式是山东在坚持供给侧改革思路的同时,迈出消费侧改革的步伐,是基于对山东传统经济实施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而ITM模式则是在山东有着十年服装服饰零售业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有助于山东加快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似乎很多人对ITM模式无从了解,记者查阅了资料,其实这个模式从2010年就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但当时大家的重点是电商C2C、O2O以及共享模式等“风口”,忽略了对产业模式的关注,直到最近开始被山东政府作为传统服装零售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商业模式推到公众面前,才引起关注。在记者采访创始人陈龙剑的时候,其表示可能最近受到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今年服装实体店、电商面临的市场压力太大,都在寻找创新转型的方向方法,经营者和行业变革意愿增强。另一方面,由于2019年上半年的山东经济持续下行,“山东被看成第二个东北”的舆论影响,全国都在看着,看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转换能否找到新的突破点,而ITM作为全国唯一的产业性商业模式一直扎根山东,理所当然也就成了本轮山东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三新经济”的亮点了。

记者来到位于青岛香港中路银座商城的“索妃雅”ITM模式的服装实体店体验时发现,ITM店表面看与其他服装专卖店无异,但其运作经营模式已由过去贩售式专卖店的转为以“私人订制定购”和“衣品形象管控”(为客户衣着穿搭和上门衣橱整理等)轻奢定位的服务店了,且在该模式全球2000多家供应链支持下,每家ITM店的服装服饰,珠宝饰品、皮具等个人形象类货品配置不同,均直采直购,直售直保。由于ITM店基本实现零库存,因此门店的营销方式基本从不打折销售,保持利润平稳。

在刚过去的6月份,ITM模式为应对未来10年的数字化、去中心化、AI智能和产业化所带来的挑战,创始人又一次对模式进行了五大模块的变革调整。比如,实施像美国COSTCO的会员年费制,引用货币金融理论的信托消费制以及管理扁平化的价值训练场制度等。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信托消费机制相当于使其会员全年免费穿衣,这有助于帮助传统量贩式高库存店铺消化库存,促进消费。因此,该消费方式推出后,即被视为颠覆传统服装零售业的一场革命,创始人陈龙剑则希望打造中国未来的新消费。

ITM在管理构架上实施扁平化管理,每家ITM模式门店均为ITM体系总部控股或被托管的小微企业,直接经营管理,有部分小门店则是以授权监管,数据同步对接为主。ITM模式对直营直管的小微企业门店人员实施年度股权分红激励,将传统导购销售员转变为专业衣品形象管控师,且要求持证上岗。为加强新职业人才的培养,ITM模式还联合山东省内的各大中专院校开展“1+X”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新型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为应届毕业生就业保障。还与省服装协会、各地企业以及人社部门对传统服装行业的导购员、部分社会失业人员开展的职业转型技能培训,这有助于山东筑巢引凤和稳定就业。俗话说,十年磨一剑,ITM模式能否成为山东经济的拉动点,还需要拭目以待,但还是期望山东不要步入东北经济的后尘。



无语落天


要说大萧条时期钱都去哪儿了,必须先说说大萧条前,经济是怎么运行的

信贷宽松

整个经济社会要高速的运行必须依靠信贷,信贷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杠杆,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支持。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够撬动地球”。这个理论在经济上也使用

其实全球主要经济体一直都奉行凯恩斯主义,不停的量化宽松,刺激各自的经济,政治家为了自己的政绩,资本家为了自己的效益。

信贷宽松时人们口袋有钱可以刺激消费,虽然是超前消费,但是人们觉得这些钱下次发工资的时候就能还上。适当的信贷宽松有助于在经济良性发展,保障充分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信贷紧缩

如过度的信贷宽松,一旦信贷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引起不良贷款增加,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整个信贷体系就会出现问题,大萧条也随之而来。如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整个信贷突然紧缩。市场上不再继续释放流动性。原来通过杠杆信贷扩大生产出来的商品一下子没有了资金来购买,人们就感觉钱少了。


金融市场不会单纯消极地反映内在现实,它也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影响其所应该反映的所谓基本面-----索罗斯

经济运行总是波动前行的,在信贷宽松和信贷紧缩之间来回波动,也是因此才会出现周期性的金融危机。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谢谢!!


恺哥说事儿


看到这个问题,不请自来,很有兴趣分享一下我的看法,经济大萧条时期,钱都去了哪?

我是椰子熟了,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头条,更多经济内容,期待与您共享!


题主想知道经济大萧条时期,钱都去哪了?那么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下经济大萧条的背景,然后在分析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最后大家就明白,经济大萧条时期,钱都去哪了?


一、经济大萧条产生的背景

其实,有一点经济常识的朋友都知道,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大萧条指的是1929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后来席卷整个资本主义国家,一直延续到1933年,罗斯福上台颁布新政,才使得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二、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对于这个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很多经济学家众说纷纭,我的观点是:一个或几个社会集团支出减少的幅度超过了其它社会集团支出增加的幅度。

怎样来理解这句话,我给大家详细说明:

资本主义社会在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就要求各个生产部门必须密切协作、步调一致,进而形成社会化大生产。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少数垄断资本家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他们为了无限制地追求利润,尤其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不断地扩大再生产。这就势必打破平衡,引发恶性竞争,激化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新的经济危机爆发。



2.直接原因

1)美国20年代的繁荣建立在不稳定的基础上,少数垄断组织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这就造成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方面,资本家攫取了高额利润,20年代,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所占有;另一方面,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收入仅够维持生活,他们的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2)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


三、钱都去了哪?

经济大萧条时期,无疑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噩梦,工人失业,金融体系崩塌,股市暴跌,大多数人民欠银行的钱都还不上,有没有了工作,农产品滞销,奶农把过剩的牛奶倒掉,棉花扔掉,这是当年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景象,整个国家几乎没有了可流通的货币,人民对于未来的期望不乐观,不敢消费,制造业不乐观,这样就陷入了死循环,你说这个时候还能有钱嘛,没有了工作和消费,去哪弄钱!


我是椰子熟了,以上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关注点赞👍


椰子熟了


一文看懂经济大萧条中钱都去哪里了?

经常有人会问:都说经济大萧条时人们普遍觉得没有钱了,那么钱哪里去了呢?

为了通俗地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要先看看钱是怎么来的:

以前看到一个故事,我把他进行了改编,以说明在经济繁荣时期大家的钱是怎么来的:

一个炎热小镇,太阳高挂,街道无人,因为大家都没有钱。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 1000 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

在他看房的时候:

  店主抓了这张 1000 元钞,跑到隔壁屠户那里预付了1000的肉钱。

  屠夫有了 1000 元,横过马路预付了猪农1000元的购买猪的钱。

  猪农拿了 1000 元,出去预付了饲料老板1000的饲料款。

  那个卖饲料的老板拿到 1000 元,赶忙去预付他包妓的钱 1000 元 。

  这名小姐冲到旅馆预付了她预订的1000元房钱。

  旅馆店主忙把这 1000 元放到柜台上,此时那人正好下楼,拿起 1000 元,声称没一间是满意的,他把钱收进口袋,走了……

这一天,大家什么都没有做,生产的没有生产,消费的没有消费,可全镇的人帐上都有了1000元,大家很开心。

这就是钱通过生产和流通的过程实现了社会资金的大量增加,如果那个外地人的1000元就是发行的钱1000,那么经过所有的流通一次之后,整个社会就有了5000元,店主有了1000的肉钱,屠夫有了 1000 元买猪的钱,猪农有了 1000 元购买饲料的钱,饲料老板有了 1000 元包情妇的钱,小姐有了1000元的房钱。

发行的货币1000,经过流通环节再收回时社会上已经有了5000元钱的财富,而这个5就是货币乘数,流通中流通的次数越多,社会的总资产越多,钱也就越多,当经济繁荣时,货币乘数可能是5,甚至是7。

神奇吗?还什么都没有做,大家就觉得都有钱了。

同样的道理,在经济萧条时钱去了哪里呢?

由于经济萧条,大家的购买能力或者预期购买能力下降,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投资意愿都下降,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财富减少。

我们再看刚才的故事:

一个炎热小镇,太阳高挂,街道十分热闹,因为大家都有钱了,市场十分活跃。这时,从外地来了一位有钱的旅客,他进了一家旅馆,拿出一张500 元钞票放在柜台,说想先看看房间,挑一间合适的过夜。

在他看房的时候:

预订了1000元房费的小姐因为不知道的原因或者是预感生意不好而要求退回500元,店主只要把客人的500元给了小姐;

那个卖饲料的老板预付了1000 元包小姐的钱,因为生意不好也要求退回500元,小姐正好把刚拿到的500元给了卖饲料的老板;

  猪农预付了饲料老板1000 元,现在觉得生猪行情可能变坏,要压缩养殖规模,也去饲料老板那里要求从1000的预付饲料款中退回500元,饲料老板只好把刚到手的500给了猪农。

屠夫也由于同样的原因要减少生产规模,于是就横过马路要求猪农把预付了1000元的购买猪的钱退回500元。

这时店主正好在屠夫的店里等着屠夫,因为也要求把在屠户那里预付了1000的肉钱减少到500,这时屠夫只好把到手的500直接给了屠夫。

屠夫回到店里,刚好客人下楼,因为没有看上房间而拿起500元走了。

这一过程中,大家什么都没有做,可大家每个人的钱都减少了500,大家钱的总量减少了2500元。在这一过程中,500元经过5次流通导致社会总的流通货币量下降了2500。所以大家都觉得没有钱了,都要进一步压缩生活消费和投资,导致社会财富和资金进一步减少。而钱哪里去了呢?结论是:不见了。

这还是不考虑货币乘数的因素,如果再考虑经济萧条时货币乘数下降的因素,同样投放的货币创造的财富将下降,社会上的钱将更少,比如刚才的例子,投放了1000元创造了5000,而在经济萧条时,投放1000,可能只能创造2500或者3500,导致刺激经济的政策难以有效实现,而人们的钱的增长也更缓慢。

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社会财富的减少都是如此。社会上任何一件偶然事件都可能造成连环效应,最终导致整体的社会财富缩水。比如一次意外的火灾?比如一个意外的经济政策?比如一个企业的倒闭,都可能会引发成社会财富大量缩水的“灰天鹅”,而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由于人们的预期不佳会导致消费和投资的进一步加剧缩水,从而加速了社会财富的进一步减少。

我是文化评论,财经金融分析评论,欢迎关注并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