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1月11日中午剛過12點,書評君吃罷工作餐回到活動現場。路過簽到處,心裡突然暖烘烘的——距離2019新京報年度閱讀盛典舉行還有兩個小時,已經有讀者在首都圖書館的簽到處排起了長隊。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年關將至,聚集一波愛書的人,辦一場以好書為主角的活動,是我們堅持多年的傳統。聽多了“閱讀黃金時代已然遠去”的論調,但每年的年終活動,總是能看到可愛的你們。有位編輯告訴書評君說,一位讀者因我們過去的年終活動而成為一名圖書編輯,本來遺憾沒得到入場機會卻突然收到了被選中成為觀眾的短信,喜不自勝。書評君知道,辦一份逆時間而行的文化副刊,我們並不孤單。

今年,書評君的年終活動升級為“2019新京報年度閱讀盛典”。我們邀請了好書的作者、出版方和各界寫作者、學者、讀者共聚一堂,談論了好書,談論了過去一年的閱讀生態。接下來,書評君將與你分享昨日活動現場的精彩時刻。期待昨日與我們相聚的你,能夠與更多的好書相遇。願對書的熱愛,能助你我抵過漫長歲月。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01

逆潮而上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就在不久前,還有人因為我前年發在《人民文學》上的詩公開打賭,‘誰要是能讀懂臧棣的書,他願意重回小學去復讀。’”

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市場運營部主任陳子峰,代替未能到場的詩人臧棣念出他寫下的獲獎感言,臺下的觀眾沒忍住笑出了聲。

意外,驚喜和感激,這是詩人臧棣得知自己的作品——“臧棣詩系”三種——入選2019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榜的直接感受。私底下,他一直認為自己的詩與大眾媒體絕緣,甚至在詩歌界內部,也流傳著臧棣詩難懂的傳言。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賈樟柯宣讀致敬辭。

然而晦澀的外殼並沒有掩飾詩歌的魅力。在現場,賈樟柯導演為“臧棣詩系”宣讀的致敬辭,提及了今天閱讀詩歌的意義所在:“重新看清我是誰”。

快速。高效。焦慮。虛無。社會的急速運轉像一架帶有強大引力的機器,對準每一個人,而詩人臧棣試圖用語言悄悄糾正這一切。他以敏銳的語言、感知與智力,向我們說明一棵草或一隻鳥的真相。他重塑這些微小之物,同時重塑自己,在對這一過程的思考中,我們得以"重新看清我是誰"。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賈樟柯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市場運營部主任陳子峰。

臧棣的獲獎感言除了調侃自己的詩難懂,還談到他對當代詩與公眾關係的思考:


長期以來,在我的印象中,當代詩和大眾傳媒的關係並不那麼融洽,甚至存在著相當嚴重的對立情緒,在大眾傳媒展示的當代詩的形象面前,當代詩人常常感到委屈,感到自身的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而在大眾傳媒的文化視域裡,當代詩越來越遠離公眾的期待,從以往聚以文化中心的崇高地位加速滑嚮晦暗不明的邊緣。

當代詩和大眾讀者的關係是緊張的,但我的基本態度是這種緊張關係不一定都是負面的,它有時也會起到督促的作用,促使當代詩人想辦法,在表達和傳播之間要麼披荊斬棘,要麼走高空繩。寫出必須對得起偉大的漢語詩性的當代詩。一方面,當代詩人還需要付出更艱苦的勞作,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大眾讀者理解當代詩人所付出的努力。

不只是臧棣,魏斌、王東傑等作者都在得知入選年度推薦榜後表示意外。《“山中”的六朝史》作者、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魏斌未能到現場領獎,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編輯鄭勇代魏斌領獎致謝。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易中天與《“山中”的六朝史》責任編輯曾誠。

在代為轉達的答謝辭中,魏斌說自己是一位“不追熱點”的學者,外界的關注讓他開心、意外,也令他困惑:


我只是一位很普遍的專業學者,考慮最多的是讀書、上課,一年寫一兩篇想寫的專業論文,共同行評鑑。學術產量並不多,也並沒有太考慮體制內的考核是否達標,以及研究是否前沿、熱點、有引領性,基本只是按照個人興趣閉門造車、自得其樂,更沒有想過論文會引起專業同行以外的興趣。

因此,年末年初這本書是研究南朝山林寺院的專業研究,這本書陸續選入好書榜讓我感覺非常意外,當然也很開心。因為從來沒有想到會引起大家的關注,開心的同時也伴隨我的困惑。

我們現在處在極速變化的時代,歷史學研究可能也需要不斷地反思自我,嘗試提出和探索新的學術問題,正如杜贊奇所說“歷史研究領域能夠在消失的沉寂中獲得生命,正是因為我們要提出新的問題,要對歷史表述提問,要重新構思。此外,還有可能需要我們反思將來的學術表達和寫作方式。”中國是有著悠久史學傳統的大國,這種傳統如何在現代意義上重新煥發出生機,成為未來文化重建的重要一環也值得我們思考。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左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編輯鄭勇,右為《“山中”的六朝史》責任編輯曾誠。

​《聲入心通》的作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東傑,在現場發表獲獎感言時表達了意外,並思考了學術寫作的語言意識:


我特別地意外,我本來覺得這本書其實沒有人讀的,我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也沒有特別強的語言意識,我的語言意識是問題的意識,就是我要做研究,但是我寫到後來逐漸覺得我研究本身,寫作本身大概也屬於這樣現代漢語的成長過程的一部分,而我們過去都認為這種事情是作家和詩人做的,跟我們普通人沒有太大關係。既然每個人每天都在說漢語、寫漢字,我們其實是人人有責的。很可惜,我意識到這點的時候,這本書已經快寫完了,所以它跟我現在的想象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從左至右分別為頒獎嘉賓黃興濤、《聲入心通》作者王東傑、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策劃編輯譚徐鋒。

《“山中”的六朝史》從山林中發掘中一部隱蔽的六朝史,證明了那些隱居山林的高標特立之舉,最終鋪就了通往紛擾塵世的終南捷徑。它對六朝史料的重新發掘和解讀,探究山中世界隱藏的權力與社會交織的多重網絡,為往後的六朝史研究開鑿出一條通往史學山嶽的石階蹊徑。《聲入心通》採取跨學科的研究範式,重新考察了國語運動中的生態變化和思潮變遷,以及語言與社會、政治的內在關聯。兩部作品都在各自的領域取得了認可,只是它們似乎都缺乏了與更廣泛讀者接觸的機會。

心理距離,不應成為我們與好書相遇的阻礙。這又回到了關於“好書”標準界定的老問題,潮流之下,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要自己的標準。今年,書評週刊依然做出了“逆潮流”的推薦。然而這並不是刻意為之,在針對文本的討論和篩選中,我們堅信接受時間考驗的書單,依仗的是文本本身。

02

擁抱多元

豐富“人”的維度,觀照學術動態

2019 年新京報年度閱讀榜單入選作品中,我們依舊能看到有關於“人”的多元維度。

《我的奮鬥3:童年島嶼》通過對童年的觀照,我們能體會到純真個體與複雜社會之間最原始的矛盾,出版方編輯雷韻在領獎時談到作者克瑙斯高為何能成為北歐文學的高峰:他的作品中,有一種召喚過往的能力。

他小說裡從來沒有發生特別大的事兒,都是日常生活中平凡、瑣碎的。所以很多人把克瑙斯高和普魯斯特做對比,他們都是說具有在日常生活中召喚出遙遠的過往的,可能已經忘記了,但是非常珍貴的東西。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左為理想國品牌創始人劉瑞琳,右為出版方編輯雷韻。

而在《人,或所有的士兵》中,鄧一光則從另一個方面挖掘人性。他從龐雜史料中挖掘出香港保衛戰的真實細節,又以出色的文學才華,賦予這場戰爭幽微細膩的想象力。他對戰俘遭遇的深刻描寫,讓我們認清人類原本的脆弱,也讓我們真正意識到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從左到右分別為頒獎嘉賓汪劍釗,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長黃立新,《人,或所有的士兵》作者鄧一光。

繪本《兩個天才》用現代繪本語言講述了一個符合孩子天性的故事,作者之一徐萃在領獎時專門感謝了孩子:

孩子是最真誠的,如果創作一個東西就必須得把所有人類的後天的可能固化自己的東西全部拋棄,必須從一個人最本身的,作為一個生命本身思考問題,去創作東西,才能真正讓孩子理解你在說什麼。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左為《兩個天才》作者徐萃,右為蒲蒲蘭社長張冬匯。

兒童文學作品《少年赫比》,則是一個有關少男少女成長的高密度故事。出版人塗志剛在領獎時提到此類作品的稀缺性:


在10歲-12歲,當你從男孩變成少年那一刻能夠獲得的思想資源是不夠的,這是選擇這本書最重要的原因。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從左到右分別為頒獎嘉賓李一慢、樂府文化圖書總編輯塗志剛、《少年赫比》譯者一熙。

《人類起源的故事》則直接觀照“人”本身的存在,責任編輯簡學在現場提到了對於很多人還很陌生的古DNA革命:

古DNA革命給我們上的最重要一課,就是當今世界上幾乎所有人都是混血兒。世界各地生活著多個古人類人群,他們並沒有全部滅絕,而是相互融合,並與我們的祖先融合。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從左到右分別為《人類起源的故事》責任編輯簡學、頒獎嘉賓張勁碩、湛廬文化編輯賈志甜。

除了對“人”的維度的多元探討外,今年的閱讀盛典關注到了多元的學科領域。除了上文提及的《“山中”的六朝史》《聲入心通》,還有講述中國與日本之間語詞概念交流的《東往東來》。《東往東來》的作者陳力衛特意從日本趕來領取了獎項。《思想產業》揭開了當下美國知識分子、財閥、思想產業和政府決策之間的複雜關係,通過研究其關係可以反觀我們自身。《貿易的衝突:美國貿易政策200年》考察美國貿易政策的整個歷史,最終發現它的高度穩定性。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東來東往》作者陳力衛從日本趕到現場領獎。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從左往右:中信出版集團總編輯喬衛兵、譯者餘江、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守英、譯者刁琳琳、比較工作室

獲得“年度匠心寫作”致敬的張克群沒能來到現場,但為現場讀者特別錄製了一段視頻。張克群先生的兒子高曉松先生上臺領獎時談到,自己從小跟著母親到處觀察古建築,曾經的古建築頹敗、真實,如今看來卻很美麗,這些古建築很真實地承載了不能被修改的歷史。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高曉松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從左至右分別為頒獎嘉賓肖維平、代領獎人高曉松、化學工業出版社社長助理餘曉捷。

03

做書人的堅持

在活動現場,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做了一場有關書的分享,談到了書封、標題和文章開頭第一句的重要性。

“漢靈帝死後的洛陽,滿城都是殺氣。”是我《易中天中華史第十卷:三國紀》的第一句話。甚至可以這樣說,因為有了這句後我才寫完了這本書。我這句話要把讀者帶回到東漢末年,並把那個年代的緊張氛圍、畫面感和現場感給體現出來,就跟電影一樣。

封面是書的臉,書名和第一句是書的眼睛。而作品的風格就是眼神。作者雖然不能保證自己的眼神一定光彩奪目,但至少要不讓人望而生厭。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易中天

而成就一本書,不只依靠作者自己的努力,也有賴於譯者、編輯等做書人的堅持。

《思想產業》一書的譯者李剛,是“南大智庫文叢”的主編,在領獎時他談到了出版“智庫文叢”,是為了給新型智庫建設給予必要的支持。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劉北成為《思想產業》宣讀致敬辭。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左為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張靜,右為《思想產業》譯者李剛。

《帝國的暮光》一書的譯者李梅花,談到了翻譯的“難”。在翻譯工作進行中,李梅花的女兒迎來了高考,但她依然完成了工作:“今天我女兒也在這裡跟我一起分享這個喜悅,讓她看到在家裡蓬頭垢面的媽媽還有這樣的一面,非常地開心。”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帝國的暮光》譯者李梅花。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社長謝壽光也作為“年度出版人”得到特別緻敬。在新京報的後續採訪中,謝壽光談論了學術出版的現狀與未來:

學術出版者的形象,在國內長期以來都是被矮化的。中國從來就沒有把學術出版當做一個門類,沒有把它當做專業出版的核心領域。前幾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召開了學術出版年會。之所以堅持每年開辦出版年會,就是要不斷塑造出一套學術出版的先進理念,與國際有相當的對話能力。此外,我們不僅僅是出書,從2012 年起,我們還在推進制定出版規範。再比如皮書現象。皮書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是一個智庫和平臺,是話語權的工具。

“我本來覺得這本書沒有人讀”

新京報社社長宋甘澍為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頒獎。

04

讀者說

最後,還必須記錄的,當然是我們最親愛的讀者。年復一年,我們被他們的廣闊和坦誠打動。謝謝他們在這個冬日下午從各地趕來,用掌聲和思考和我們一道向臺上的作者、譯者、編輯致敬。

這個“他們”,同樣包括沒來到現場卻一直與我們同行的你們。

我們身後的閱讀,從方式到渠道都在發生劇烈變革,然而因為你們,我們才始終堅信“讀者沒消失”。你沒來現場,沒關係,因為無論你身處何方,也無論你偏愛什麼樣的閱讀方式,在書籍這一個美好而確定的事物裡,我們總能相遇,並且反覆重逢。

很驚訝竟然有《東來東往》和《“山中”的六朝史》這種偏學術的圖書入選年度閱讀推薦書單,但是這是非常令人高興的。學術書只有經過這樣的推薦,才能吸引更多本來對這些題材不感興趣的讀者去閱讀。只有這些學術書才能讓我們普通人細細品味其中的歷史、發展、邏輯和故事,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在上學期間有幸參加過新京報在國家圖書館舉辦的好書頒獎活動。在那次活動上,系統地瞭解了新京報在各方面的佈局與發展,見證了當年好書的誕生,也聽到了我非常喜歡的出版單位文景的老師發表感言。而今年參加閱讀盛典活動,這種感受更加深刻。看到新京報在時事報道、信息傳播、圖書評選等方面的發展與創新,也感受到了社會對好書的重視和渴望。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讚的“圖書館學五定律”裡提到:書是為了用的;每個讀者有其書;每本書有其讀者;節省讀者的時間。新京報雖不是圖書館,但是其圖書評選活動就是踐行阮岡納讚的體現。只要作譯者群體、出版單位、新聞媒體、圖書館等點連接起來,再加上讀者,就能使我們的社會充滿書香。


我來自天津,現在是一名大二學生,接觸新京報書評週刊有兩年的時間了,在這兩年期間看到很多優秀的文章,希望以後能夠在新京報書評週刊看到更多優質書籍的推送以及書籍的篩選。同時,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個人的閱讀計劃能夠有所突破。今年的一個小目標是能夠突破50本書的閱讀量,其中要包括一本關於日本文化相關內容的書籍,因為下一屆奧運會要在日本開幕,因此想對此深入瞭解。

——學生


希望以後座位上有近期的新京報書評週刊紙質版,還有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參加活動,可能也沒有看過紙質版的新京報書評週刊,一次紙質版,或許是終身閱讀記憶載體。

開卷年度出版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總出版圖書19.4萬種,能夠出現在大眾視野並能夠形成討論的圖書可能不到4000種。希望像年度閱讀盛典的活動越來越多,閱讀的人也越來越懂書,多讀書,讀好書;希望能夠邀請更多從事出版業,特別是書店從業者參加,很多書店人對圖書的專業知識很匱乏。

——圖書從業者“阿威”


今天來到現場完全被感動了。做書的人、愛書的人聚在一起,像過年一樣。我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一個溫馨的空間,像回家一樣。坐在臺下,放下喧囂,跟著那些動人的致敬辭一起思考,還有什麼事比這更美好呢?我一直關注書評君,謝謝書評君!

——教師


我算不上一個讀書量很大的人,坦率地說,大多數時候讀書都有比較功利目的。後來看到很多讀書會流行,還有一些火爆的付費課程,都參與過。但是事後也沒獲得多麼深刻的知識,可能還是自己比較膚淺吧。

膚淺也沒什麼不好。做個好人,有愛心的人,有什麼不夠呢?但是看到別人的文章,尤其書評君平時推送的文章,自嘆不如,還是想多學習多閱讀。今天在現場最大的一點體會是,閱讀真的並不是一定要有特定的目的。說實話,有些書,比如今年書評君評選的《人,或所有士兵》,單是看著封面上面的書名就有一種審美和智識的享受。

——互聯網從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