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破解城市管理困局:疫情防控下借勢整頓臨時市場、馬路市場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3月5日 (通訊員 張元霞 楊涵夢)武陵區白馬湖街道地處中心城區,轄區老舊小區、改制企業偏多,各類硬件難題亟待解決。疫情當下,白馬湖街道重拳出擊對轄區農貿市場進行清理式整頓,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保障民生。

破解城市管理困局:疫情防控下借势整顿临时市场、马路市场

“鐵拳拆違”拉通生命道

“外面怕感染病毒,都沒怎麼出門,想不到這菜市場變化這麼大。原來人擠人才能勉強走的進去,現在寬闊敞亮,真是舒服!”這是居住在龍港巷社區二十多年的李大姐近日走進龍港巷農貿市場後的第一感受。

多年來,只要一提起龍港巷農貿市場,大家總是唏噓一片。近年來,隨著全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程的實施,市場內部環境煥然一新,但市場外部,卻存在各類頑瘴痼疾,如私搭亂建違章建築、違規修建遮雨棚、商販們佔道經營等現象屢見不鮮、屢禁不止,市場裡的消防通道已然變成了人頭攢動的“馬路市場”。誰知道果真面對突發性緊急情況的時候,被堵塞一通的市場該亂成什麼樣?這是可大可小的民生問題,更是關乎生命的安全問題。

結合本次疫情防控,白馬湖街道果斷部署、迅速行動,在明確劃分市場責任主體後,組織調配專門力量,火速拆除9處亂搭亂建的違章建築以及29戶店鋪雨陽棚,並聯合消防部門對整治路面標畫警示線,一條煥然一新的“生命道”就這樣誕生了。

破解城市管理困局:疫情防控下借势整顿临时市场、马路市场

疫情是命令,安全是責任。

白馬湖街道僅用3天時間就打通完成了這條關乎百姓民生安全的重要通道。為了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的市場秩序管理工作,街道城管辦、安監站的工作人員每天凌晨五點就堅守在市場通道口,用一條隔離帶規範居民市場進出並對每一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如果你是家裡的“採購員”,如果你每天必須走進龍港巷農貿市場,你一定會看到這井然有序的畫面。除了龍港巷農貿市場,白馬湖街道再次整合工作、舉一反三,對轄區三角場社區和臨江路社區的頑固性“馬路市場”進行了清理式整頓,連接臨江路和芙蓉路的道路通過整治後也恢復了原來的模樣。不僅如此,街道還聯合市場監管和城管等部門對密集度較高的佔道經營流動攤進行全面清理,勸離圍聚買菜群眾,降低人員聚集、交叉流動帶來的防疫壓力,並定期在市場內部做好消毒等防疫措施,為群眾築起了一道“內消外控”的防疫網。

破解城市管理困局:疫情防控下借势整顿临时市场、马路市场

一日“監督員”,規範經營、齊抓共管。

“變身”後的市場少不了長效管理機制,對此街道還特別給涉及消防通道周邊的29個商戶建立了“保障安全 齊抓共管”的商鋪微信群,每日輪流安排一戶商鋪責任人充當一日“監督員”,門前三包、食品安全、不出店佔道經營等問題都由當日監督員進行監督落實,一旦出現問題及時在群內通報,違規店面立刻責令整改。小小的市場逐步向“超市化”邁進,白馬湖街道堅信這是整治帶來的成果,更是自治共管形成的局面。市場裡賣魚的王大叔感慨的說:“這變化太快了,剛剛接受賣菜都用微信掃碼,我們這些菜攤兒店主又有了微信群,我居然還可以當上“監督員”,在這樣美好的環境裡賣菜也成了一種享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