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張灣區網格員李敏:三重身份守護無疫網格

李敏,十堰市張灣區漢江街辦夏家店社區4號網格員,從事社區網格工作2年有餘。疫情發生到現在,她始終堅守在小區防控一線。日間摸排測溫代購,夜間統計彙總更新,她用一絲不苟、事必躬親的工作態度,為居民群眾守護了一方“無疫淨土”。

勇挑重擔的“女漢子”

“叔叔阿姨,過年好!請問家裡有親屬來訪暫住嗎?”“就我倆,特殊時期孩子沒回來!謝謝關心!”

大年初八,剛剛結束第一輪異地(武漢)返鄉人員登記的李敏,立即對本網格展開了二輪居民信息大核查。

為了能夠精確網格居民信息臺賬,她毅然放棄電話篩查,選擇入戶走訪。“比起電話等待我寧願走路來的更快,不僅眼見為實,還能多囑咐兩句,心裡踏實。”李敏如是說。

张湾区网格员李敏:三重身份守护无疫网格

網格“一戶一檔”信息比對更新她只用了3天,高強度的爬樓登記非但沒有擊潰她的鬥志,反倒讓她越戰越勇。

疫情防控期間,由於相鄰網格的同事還在休產假,李敏主動請纓承擔起兩個網格的防疫工作。經走訪核實,在家居民共有338戶,1025人。漢返、密接、隔離,解除,所有信息她都認真記錄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上。她說,“這些數字代表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我必須對他們負責。”

心細如塵的“管家婆”

“36.1度,正常!叔,家裡要是缺啥,群裡招呼一聲,我給您送來。”

鍾叔叔是夏家店社區翁家窪居民,因患重病需要定期就醫。由於不懂使用智能電話且行動不便,出門就醫成了難題。得知情況後,李敏主動幫其預約應急出租車,解了燃眉之急。自那以後,每日入戶測溫、噓寒問暖,深得老人信賴。

张湾区网格员李敏:三重身份守护无疫网格

“書記,陳奶奶母子年事已高,雖不夠低保資格,可據我所見條件確實不好,希望酌情考慮給予幫助。”

次日,夏家店社區書記何勝平與李敏一起,為兩位老人送去了米糧等物資作為戰疫保障。

李敏像“管家婆”一樣,疫情期間,時刻留意居民群內動態,及時給予回覆。為了儘可能緩解居民焦慮煩悶情緒,她總笑臉相迎、有求必應,哪怕是訂單配送遲慢這種“小事”,她也照單全收、自提配送,切實做好群眾後勤保障工作。

以心換心的“逆行者”

李敏負責的網格多為小產權房,住宅分散、人員複雜。但兩年熱心的網格服務,為她結下了好人緣。

小區疫情防控升級後,卡口值守成了防疫戰的關鍵一環。為了防止有人乘著四類人員進出時渾水摸魚,李敏每天7點準時到卡口值守。

中午測溫、下午配送,傍晚值守,夜間彙總,無縫對接、環環緊扣。她的盡心盡職,讓居民看在眼裡,暖在心間。

2月17日清早,鑄造廠家屬樓黨員周清居,主動到卡口協助李敏值守登記、物資配送。

张湾区网格员李敏:三重身份守护无疫网格

2月27日,鑄造廠退休老黨員宋桂英來到值守卡口,協助下沉黨員幹部、志願者開展入戶測溫。

“將心比心,35個日夜,她風雨無阻,我們身為黨員怎能袖手旁觀?”宋奶奶心疼地說。

“我不怕辛苦,因為我多點用心,群眾就會多點安心。”李敏表示。

截至目前,李敏負責的2個網格內均未出現一例確診疑似病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