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封面新聞記者梁波 陳彥霏 段意茜發自青海西寧

走著走著人沒了的意外,往往就是一秒鐘。逆行還是跑開的選擇,往往也是一秒鐘。

青海西寧市區南大街馬路地陷公交墜落事件,時至1月15日17時36分,已過去48小時。據西寧市政府新聞辦發佈信息稱,該地陷事件造成9人遇難,一人失聯,17人不同程度受傷。

1月15日下午17時30分左右,封面新聞記者在地陷現場看到,搜救工作仍在持續。地陷馬路處,已被挖出了一個大坑,面積100平方米左右。從高處俯看,形如一張巨型大嘴,朝天空呲咧著。

事發後,有一段公共監控視頻通過網絡熱傳。視頻中,一位黃衣男孩抱開嬰兒又返回救媽媽的舉動,令網友感動並“刷屏”。而這段視頻中和後來救援過程中,現場還有更多瞬間,同樣令人動容。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參與救助的語文老師張宏禮


逆行黑衣人的選擇:“就是一秒鐘的事”

1月13日下午17時35分左右,西寧市南大街紅十字醫院(長城醫院門口)公交站臺上,眾人正在等車。

見自己等的車駛進站。轉身,剛把菸頭摁在垃圾箱上,身後傳來砰的一聲。汽車輪胎爆了?張宏禮扭頭一看,剛剛停在站臺的17路公交車,車頭已陷入地面以下,車尾正慢慢翹起來。

張宏禮,今年49歲,青海湟中職教中心語文老師。在西寧地陷公交墜落事件的公共監控視頻中,那位跑向墜落公交車的黑衣人,就是張宏禮。

地塌了,快打110!有人喊。張宏禮想掏手機,“救命……救命……”呼叫聲,從墜落公交車上傳來。“這一秒,張宏禮沒有去摸手機,而是跑向了公交車。張宏禮說,“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反正就跑了過去。”

跑近墜落公交車,張宏禮看到,一個年輕人掛在坑的邊緣。張宏禮趕緊伸手,想把年輕人拉上來。哪知,張宏禮還沒完全蹲下去,第二次塌陷發生了,他和年輕人一起掉了下去。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西寧地陷事故現場

墜入地陷後出現的坑洞裡,張宏禮剛開始有點眩暈。過了大約兩三秒,張宏禮清醒了過來。此時,他的雙腿已陷入坑洞的瘀泥裡。定睛一看,坑洞裡,像一個漏斗狀,繼續往下沉。頭頂上,斷裂水管裡的水,往下衝,幾秒鐘,一個人就從張宏禮眼前不見了。

“不知道現在找到他沒有……”1月15日上午11點,躺在青海紅十字醫院15樓的病床上,張宏禮牽掛著窗外的救援現場。

一個人從眼前消失。張宏禮的身旁,有4個年輕人,是第一次塌陷時落入坑洞者。四人正在的泥水裡掙扎,情緒有點兒失控。其中一個大聲喊媽媽,還有一個喊救命。往上爬時,情緒失控與腳下溼滑,再加上四人之間沒有協調,要麼你滑倒,要麼我推一下他拉一下,四人怎麼也爬不出來。張宏禮見狀,他趕緊伸手,一把將其中一人拉了出來。

張宏禮旁邊是退伍武警孫萬紅。見張宏禮拽上來一個,孫萬紅也過來幫忙。經過兩人“接力”,四個年輕人全部被拽到較高位置。

就在這時,一根路燈電杆到了下來,緊接著,張宏禮頭頂上空,燃起了一團火。張宏禮後來得知,那團火是電纜線短路發生爆燃。

坑洞大概有四五米深,四面懸空。張宏禮和孫萬紅等人,沒有辦法直接爬上去,只能等待救援。

過來大概幾分鐘,消防員和警察出現了。再之後,張宏禮和站在安全地帶的人全部獲救。

送至旁邊的醫院,張宏禮的妻子何梅趕了過來。經醫生診斷,張宏禮腰椎受損,需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目前,具體手術尚未確定。

病房挨著南大街,站在窗前,地陷現場一覽無遺。現場救援的機器轟鳴聲,也會從窗戶傳進來,躺在病床上,張宏禮感覺有點累。

那段視頻,還在網上傳播,身穿黑衣服的張宏禮,妻子何梅反覆辨認了三次,才確認其中逆行者之一就是丈夫。

視頻中,有跑開者。張宏禮說,災難來了,人作出選擇,只有一秒鐘。“跑開的人,不是沒有愛心,是下意識。跑去救人的,其實是一秒鐘才做出的選擇。”

張宏禮和同病房躺著的孫萬紅,做了後者。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商鋪老闆孫慶利向記者講訴他家監控記錄下的情況


商店老闆的細繩:“很多事沒有繩子哪成”

離地陷現場,約200米,孫慶利沒想到,自己平時用來晾衣服和綁貨的細繩子,會在這起事件派上大用場:救命!

孫慶利有兩個店鋪,一個位於南大街紅十字醫院公交站臺背後,一個距離站臺200米。

1月13日下午17時13分左右,孫慶利正站在距離站臺200米的店門口,閒著。

突然,“砰”的一聲,從站臺傳來,孫慶利跑了過去,發現公交車已經陷入地陷坑洞裡。

孫慶利圍著大坑,轉了一圈,發現自己夠不著車裡的人,車裡的人也夠不著他。

“沒繩子,沒法救。”孫慶利想起200米外的店內有繩子,他趕緊跑了回去。一回一來,大概花了兩分鐘。孫慶利帶來的繩子,只有成年人小指粗,平常用來打包捆貨,或者晾衣服。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老闆平時用來捆貨物的繩子

孫慶利取回繩子,重回現場救援,被人拍了下來。

孫慶利拿著繩子,4秒翻過半人多高馬路護欄,繞到墜落公交車西側。車墜落時,呈南向北擺放著。見西面有人在車裡求助,孫慶利把繩子綁在腿上,放了下去。

起初,周圍人少,大家也沒注意到孫慶利。

孫慶利把繩子拋下坑洞,見一個年輕人把繩子綁好,孫慶利準備拉。但他一個人,拉不上來。後來,後面兩輛公交車下來很多人,大家都圍了過來,一起幫著孫慶利拉繩子。“當時,我一個人在繩子最前面。”孫慶利當時無暇顧及有多少人在後面幫他,只覺得“繩子上力量越來越大。”

就這樣,孫慶利和身後的眾多人,一個接一個往上拉,先後救出了4、5個人。

救人用的繩子,是藍色的,上面粘了很多泥,孫慶利卻沒扔掉,他把它盤成一圈,留在店裡。

視頻傳的很廣,有人問,為什麼孫慶利能那麼快找到繩子到現場救人?

孫慶利回答:“家裡總得有個繩子,很多事情沒有繩子哪成?”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消防員馬紹平


光腳消防員的遺憾:“挖了一天一夜都沒找到”

馬紹平趕到張宏禮受困的坑洞上方時,公交車尾部翹起,離地近兩米,整個車身,呈60度,車頭完全栽在坑洞裡。自來水管破裂,水不斷地往坑洞裡灌。

眾人已將一根小賣部的細麻繩,丟進了坑洞。

馬紹平,出生於1999年,還有20天,是他21歲生日。

作為西寧消防支隊城中大隊消防員,馬紹平是第一批趕到現場的專業救援人員。見細麻繩很細,擔心繩子斷掉,馬紹平換上了消防救援繩。

救援繩放了下去,包括黃衣男孩、張宏禮和孫萬紅在內,安全地帶的受困人員一一被拉出了坑洞。

公交車裡還有沒有人?現場指揮員決定,派消防員下到坑洞偵查。至此,馬紹平作為第一個專業救援人員進入坑洞。

進入坑洞,馬紹平首次進入公交車內看到,公交車前方擋風玻璃已安全破碎,破裂的自來水管裡的水,如注的從車頭往車裡灌。車門是開著的,水從這裡全部流淌了出去,混合著黃泥,坑洞裡形如沼澤。

“我以為駕駛室有人,後來發現沒有。”馬紹平說,隨著救援的推進,公交車要被起吊出坑洞。這是他第二次進入其間,待把所有車窗玻璃砸碎,確認車內及其周圍完全沒有受困人員後,起吊工作才予以進行。

前兩次進入坑洞,有驚無險。時間來到1月13日深夜11點,西寧戶外溫度降到零下10℃,馬紹平和他的隊友,第三次下坑,查勘坑裡更深處。


西寧地陷事發地附近商鋪老闆:捆貨繩成救人神器,多名路人自發參與救助

消防員救助現場

水和著黃泥,坑洞底部,一片沼澤。通過吊車吊著的安全繩,馬紹平來下到底部,可無處落腳。

經過反覆試探,馬紹平終於踩在一塊石頭上。站在那裡,他用鐵鍬一邊挖,一邊往前邊走,“挖著挖著我就越陷越深了。”

坑洞內的情況,遠比設想的要複雜,指揮員決定再派一人下來,與馬紹平配合。

隊友下來後,兩人互相扶著就往前走。走到一塊兒瘀泥最深處,他們懷疑有受困者,就用鐵鍬挖。

可能是用力的原因,也可能是淤泥過於鬆軟,馬紹平一邊挖,自己也越陷越深。當挖出的可疑物是一根木頭時,馬紹平才發現自己雙腿幾乎完全陷入淤泥裡,他稍微一動,身體越往下沉,“好像有3、4個人,拉著我的腳,使勁往下拽一樣。”

通過對講機,現場指揮員獲知了馬紹平被困淤泥。迅疾調度吊車,準備把馬紹平從淤泥裡拽出來。

起吊時,馬紹平腳上的戰靴,已陷入陷泥。起初,他想用腳鞋子“撿”出來,可是嘗試幾次,沒有成功。指揮員果斷決定,起吊。

青海消防把馬紹平最後起吊出坑洞的視頻畫面,通過短視頻平臺記錄和發佈了出去。視頻中,馬紹平被吊上來,沾滿淤泥的雙腳,赤裸著。有網友評論:冬天的西寧寒風刺骨,站上30分鐘,已經耳朵很冷,頭凍得發疼。每一次災難都能看到消防隊員,向他們致敬!當然,也送給馬紹平一個稱呼:光腳哥。

據西寧市有關部門通報,南大街馬路地陷事件,造成10人失聯。截止1月15日下午17時36分,馬紹平和戰友找到了9位遇難者的遺體。

馬紹平說,剛開始,他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遇難。當遇難者遺體依次被找到,他的心情格外難受。

48小時過去了,還有一位失聯者沒有找到。馬紹平和戰友們仍在現場繼續搜救。“從昨天到今天,我們挖了整整一天一夜,沒有找到。我特別想把他找到,可我也不知道在哪兒!”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封面底稿】創作,在封面新聞和今日頭條獨家發佈,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