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预装操作系统,30年的“温水煮青蛙”

数码君年少时,看到品牌机电脑开箱时,附件盒里那张光亮明晃的Windows98安装光盘,甚是艳羡。毕竟在20多年前,这张光盘的零售价可高达上千元。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因此,当年的各种台式机都会有“预装正版Windows操作系统”的金字招牌作为附加值。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时至今日,不论是国产的还是国外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绝大部分依然还是预装了版本不同的Windows操作系统,照理说,即便现如今微软的操作系统定价相比当年便宜了很多,但依然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那么:

对于OEM商来说,预装操作系统到底是“花钱采购正版系统授权”,还是微软干脆“补贴”给各大OEM经销商,超低价、甚至零成本送出的呢?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这种类似‘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如何让更多操作系统领域的竞争者出现?

预装系统的存在理由

这个问题的答案,大概率应该是:OEM商低成本“批发价”采购批量操作系统授权,配以行业垄断巨头的“补贴”同步进行。否则,按照绝大部分非行业用户的使用习惯,随机预装的操作系统往往不是“最好用”的。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你会甘愿使用“缺胳膊少腿”的Windows家庭版、学生版吗?

既然终端用户有较大概率会选择自己安装钟意版本的操作系统,那么整机商为何不销售不预装操作系统的电脑给用户呢?这样或多或少都可以降低整机的销售成本,减少用户的购买消费。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操作系统作为科技生态圈的“土壤”与基石,几乎已被微软垄断殆尽

那么,预装操作系统的存在理由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无外乎以下几点(无责推):

第一、Wintel联盟或许存在联名补贴,为搭载Intel硬件和Microsoft软件的OEM整机提供打包补贴,借以降低OEM商的原材料整体采购成本;

第二、微软的OS采购补贴,为搭载指定版本的操作系统批量授权在优惠采购价之外,根据OEM商体量差异,提供市占率对赌比例的“特别补贴”;

第三、预装操作系统内,由OEM厂商安装各类软件,引导终端用户的各类流量入口。如浏览器、杀毒软件、系统优化软件、播放类软件等等;

第四、预装操作系统,减少软硬件故障引起的售后成本压力。经过OEM商在生产研制阶段验证的操作系统,兼容性和软硬件调用适配度方面,对于初级用户更为友好;

第五、未预装某厂商操作系统的OEM整机,往往面临更大的诉讼、行业遏制风险。如早期红帽子时代,预装Red Hat的某国内品牌整机,曾因界面侵权问题遭遇恶意诉讼导致产品禁售。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发展本土操作系统的最佳时机,或许正在到来

PC行业(含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及基于X86架构的平板电脑)的市占率水平不断降低,更多行业用户和普通消费者在日常生后中逐渐远离电脑产品,而转向手机、(iOS或安卓类)平板电脑。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移动端操作系统的竞争更为激烈,且包含足够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美国不断加码的科技勒索和行业钳制,或许是时候像20年前一样,再次掀起一轮本土化OS热潮了。华为的鸿蒙OS已经揭开面纱,无论是基于安卓授权层面还是Linux开源层面,配合国产化芯片业发展的步伐,逐步在电脑、手机、平板等用户终端引入新的国产操作系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任务。

看着垄断行业近30年的Windows,试问,国产操作系统何时到来?

通过移动端OS的普及推广,反推PC传统领域,撬动Windows的堡垒,并非难于登天

毕竟,不论是安卓还是iOS从起步到席卷全球也不过花了十年多点的时间。以国内庞大的消费群体为基础,适时推进一下国产操作系统的试点化运行,宜早不宜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