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1966年10月,浙江省安吉县彰吴乡景坞大队的村民200余人,携带炸药钢钎和铁锹来到了位于村外老虎山上的一座古墓旁。村里要搞大建设修桥铺路需要石头,老虎山上的石头大多是花岗岩又大又硬,要开山取石费时费力。于是有人提议开山取石太难,不如炸坟取石。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开山取石

原来,在景坞村竹园自然村,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古墓,古墓规模宏大,背靠老虎山,面对着大坞山、羊山。古墓有大型石坊柱三开间,石坊下蹲着四只一人多高的大石狮子,老虎山上修建了四层祭坛,每一层都往山上延伸,每层大约200平方米。从第三层祭坛开始,巨大的、刻着精美花纹的条石砌成了无数石坎。

在第四层石坎后,有一座巨大的石头墓冢,墓冢用巨大条石砌成,石头都是经过打磨过的,堆在一起严丝合缝。古墓有一人多高,呈六角形,在墓的最上面用6大块厚厚的石板盖住,古墓前有一巨型石头供桌用于祭祀。古墓巨石之间用糯米浆混以石灰浇灌,坚硬无比。在古墓旁边,还有一个面积很大的池塘,当地人称为月亮塘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月亮塘

这座古墓当地人叫“天官墓”,为何叫这个名字已经无人知晓,只知道这座古墓历史悠久,墓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传说这是一个古代大官和他夫人的墓,这些巨大的条石就来自老虎山。当时正处在“破四旧”的年代,打倒一切封建迷信,扫清一切封建残余。当时正好要修桥修路需要石头,于是有人提议:“炸了这封建官僚的墓,将石头还给人民!”

说干就干,景坞大队的200余村民背着炸药、拿着钢钎等工具,喊着口号冲到了天官墓附近。社员们用钢钎在古墓石壁上打了一个孔,放进去一整管炸药后,一声巨响震得整个山林鸟兽四散,爆破后社员们却大失所望,一管炸药根本炸不动这座古墓。爆破能手王季平对社员们喊道:“多打几个洞,多放两管炸药!”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明代古墓遗骸

三声爆破声响接连响起,古墓上的六块巨石被炸得石渣乱飞。当社员们兴冲冲赶过去一看时,眼前出现了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古墓巨石被炸翻、炸碎,一个巨大的窟窿出现在古墓顶上。搬开巨石之后,墓中果然有两口黑色的巨大棺木,棺木呈漆黑色,质地非常坚硬,社员们用铁锹敲击棺木,棺木发出了清脆的、钢铁般的声响。左边的棺材盖被打开后,里面躺着一具男尸,墓主人冠带袍服,脸上黑色的胡须齐胸,身躯伟岸。右边的棺材里躺着一具女尸,墓主人头戴凤冠,冠饰垂及腰际,绣鞋尖尖,显得雍容华贵。两口棺材中的人都如睡着一般,丝毫不像死了几百年的人。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出土的吴麟夫妇金冠

众人见到这一幕,顿时惊讶不已。在棺内还发现了大量金银玉器,琳琅满目。众人见金银玉器塞满棺材,于是纷纷伸手准备去拿这些金银,他们七手八脚地将棺木拆开,刚刚还完好的尸体突然氧化,变成了一堆干瘪瘪的骷髅。

就在众人一番哄抢之后,民兵营长来带人来到现场制止了众人的行为。民兵营长让社员们将拿走的金银全部放回,连同被炸倒的墓碑送去了文化馆。两个墓主人被就地挖坑掩埋,那两口又黑又硬的棺材则被社员们拆下拿去烧火炼钢铁。

民兵营长将这批金银器物和墓碑抬去文化馆,文化馆专家看到后顿时又气又恼,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不敢表现出任何的不满和痛心,只是扶着墓碑痛心地暗暗叹息:“可惜了,可惜!这是一座有历史价值的古墓!”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金丝发罩

这批随葬的宝物共有47件,其中金器5件,银器23件(组),玉器5件(组),水晶件,玛瑙2件,琥珀3件,料珠1件,洒金竹骨折扇3把。这些金银玉器精美绝伦,叹为观止,价值连城。这些珍宝的宝物主要有:

金丝发罩1件:这件发罩呈半球形,由顶、檐两部分拼接而成,用粗细约为1.5毫米的金丝缠绕,顶、檐上则由极细的金丝编成网状,网孔径约为1.1毫米。檐宽1.7厘米,两侧有一对称小孔,孔径为0.5厘米,用于插金簪。金丝细小,金发罩精美绝伦。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出土的银铃

镶宝石金戒指4个:宝石戒指通高2.9厘米,高0.7厘米,戒指用嵌托、焊接工艺、锤揲工艺制作而成,戒指上镶嵌有大红宝石或者蓝宝石。戒指制造工艺精美,两侧都用小錾子錾刻了精美的回云纹路。

银器共23件:主要有银铃10个,银铃呈葫芦状,银铃上錾刻精美花纹,银铃上有三片叶子状银饰。嵌宝石鎏金银簪子2件,一件镶嵌红宝石,一件镶嵌蓝宝石。圆形鎏金银挂饰4件,蝶形鎏金银挂饰4件,鎏金银凤簪2件,缠枝纹龙头银饰2件,石榴花簪1件,银链10根等等。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出土的玉器

玉器共5件:有透雕二层琢白玉冠带9件,玉禁步2组,荷花形玉挂饰1件,猴形玉挂饰1件,鸭形玉挂饰1件,这些玉器形制较小,但都是镂雕、透雕而成,玉石古朴精致,尤其是玉器造型别致精美,有雕刻成桃子的、有雕刻成蝉的、有雕刻成鱼的,令人叹为观止。

洒金竹骨折扇3把:三把扇子中,只有一把完整无缺,扇子扇面为洒金,27根柱质骨架,两边用铜皮所包。中间用铜轴芯连接,扇子高28.8厘米,宽19厘米。完整的洒金竹节扇子精美非常,是难得一见的宝物。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出土的宝石镶玉片

墓主人到底是谁?为何他拥有这么多的宝物?据村民王季平回忆,当时墓字铭有两块用厚铁皮相互铆合在一起。出土时文字相当清晰,有一块刻着拳头大的篆体字,用金漆描过。当时上面写着“故中宪大夫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吴公墓志铭”。

另外一块则是密密麻麻的娟秀小楷字体,上面写着“明故中宪大夫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苕源吴君并配封安人方氏合葬墓志铭”。经过专家对残存墓志铭的解读,应证了王季平说法的正确性。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出土的小楷墓志铭

墓主人叫吴麟,这是他与夫人方氏的合葬墓。从墓志铭的解读可以发现,吴麟生于明成化乙巳年(1485年),死于明嘉靖葵丑年(1553年)9月。丙戌年(1526年),吴麟高中进士,授刑部福建司主事,后任河南监察御史,巡视北直隶、山东、河南马政,因为政绩斐然被提拔为山东提刑按察司副使。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63岁的吴麟告老还乡,在湖州参加诗社活动,著有诗集《苕源存稿》。吴麟的妻子方氏,享年64岁。吴麟共有儿子4个,二儿子吴维京是国子生,大儿子吴维岳,三儿子吴维藩,四儿子吴维州都高中进士。当时人称“一门四进士”,小儿子中进士时,吴麟已经去世。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宝石镶玉片

吴麟的事迹在正史中记载较少,但在《孝丰县志》、《湖州府制:科举》中都有记载。对于吴麟辞官返回故里,《中国名人大词典》是这样记载的:“吴麟,字允祥,明孝丰人。嘉靖进士,官河南检察御史。按治广东,执法严峻,时宰有苍头横于部下,麟收治之。遂为所挤。历山东按察副使,告归侍养,有《苕源存稿》。”

原来吴麟是一位正直的监察御史,在广东时执法严格,当时宰相的亲兵横行霸道被吴麟逮捕处置,吴麟因此得罪了宰相,从此受到宰相排挤,最后在按察副使的位置上告老还乡。吴麟死后家中并无多少资产,下葬时也是寒酸葬入老虎山。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出土的宝石金钗

既然吴麟并无多少私产,他墓中的大量金银玉器从何而来?原来吴麟死后,他的四个儿子均做了高官,儿子们于是向嘉靖皇帝请赏,又花钱给吴麟修建了豪华墓地,最后吴麟的妻子死后又一起葬入墓中。为了防止盗墓贼,吴家子孙用巨石将墓封死,直到400年后被当地村民用炸药炸开。

吴麟夫妇合葬之墓出土的宝物价值连城,据专家估算其市场价值超过2亿人民币。最为可惜的是那两口被当柴烧的黑色棺材,那两口棺材极有可能是金丝楠木。

一代清官,遭上司陷害辞官,死时寒酸下葬,400年后却挖出2亿珍宝

金丝楠木棺材

如今吴麟夫妇合葬墓中的珍宝收藏在安吉县博物馆,成为博物馆镇馆之宝。由此,一段国宝的往事自此落下帷幕。

参考文献:

  1. 《吴麟夫妇墓》
  2. 《一门四进士的吴麟家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