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台湾不要泡肉桶的“第三势力”

台湾不要泡肉桶的“第三势力”


蓝绿两党20多年来轮庄“执政”,台湾发展却每下愈况,人民失望之余,“不分蓝绿、无色觉醒”已成社会主流。新风潮带动下,“第三势力”强势崛起,柯文哲成立台湾民众党,“时代力量”、亲民党更力争上游,郭台铭、台湾民众党与亲民党都积极争取台立法机构席次,企图趁势获取政治版图。


“第三势力”领袖们无不舌灿莲花,却各有盘算。郭台铭主张台立法机构“两大两小”最好,柯文哲则认为“三党不过半”是最佳模式。其实台湾并不缺“第三势力”,“台联党”、新党、亲民党、“时代力量”都曾是重要“第三势力”,却难逃昙花一现命运,台湾政治生态与选举制度下,“第三势力”存续并不容易。


2020大选“第三势力”又显得生气勃勃。根据美丽岛11月底的政策民调,小党包括台湾民众党、“时代力量”的政党票支持率都超过5%,估计前者大概在台立法机构可获4至5席,后者则2到3席。小党共6至8席的不分区民代席次,若两大党表现都不佳,确实可能成为“关键少数”,左右台湾未来政治走向。


过去3年多来,民进党“完全执政”完全鸭霸,国民党“完全在野”完全失能。台湾不但虚耗3年,两岸关系恶化、庶民薪资倒退、民主退化。去年“九合一”选举,“讨厌民进党”成为绿营惨败关键,今年选举对民进党厌恶不灭,却出现“赌烂国民党”氛围,蓝绿表现都不及格,小党便成人民的寄托。


遗憾的是,“蓝绿一样烂”,“第三势力”却不见得好。台湾民众党8月仓促创党至今,难脱柯文哲“一人党”形象,而且政党主张、理念与方向模糊,检视不分区与区域民代提名名单,竟充斥蓝绿政二代、“金牛”与私人亲信,“白色力量”已成灰色力量。“时代力量”与亲民党也不脱“一人党”现象,前者因内斗,尚未壮大就先分裂;后者10多年来的存在,却只是“一个人”的选举机器,仰仗台立法机构象征性席次获取“一个人”的政治利益。


台湾不要泡肉桶的“第三势力”

台湾不要泡肉桶的“第三势力”


台湾人民看到的“第三势力”,并非以鲜明的立场号召民众支持、以值得信赖的主张带领台湾脱困,却充斥政治算计、斗争、权谋,只想扮演“关键少数”与大党谈判分赃、用模糊立场骗得最多选票,全然不见对台湾前途方向的理念,更未提出令人信服的台湾困境解方。


台湾不需要游移蓝绿间换取政治利益的“第三势力”。


“执政”的民进党更不可信赖,为选举利益不惜伤害珍贵的民主。施政倒行逆施,只好操弄“意识形态”、“网军”与“假讯息”,“抹黑”、“抹红”竞争对手,肆意撒币政策买票。高喊捍卫民主自由,做的却是摧毁民主价值,打着民主反民主。前有民进党秘书长罗文嘉说“票投小党是浪费”,后有竞选操盘手林锡耀说“选举让大党完全‘执政’才符合民主政治与责任政治原则”。言下之意,只有票投民进党才叫民主,政党利益凌驾人民意志,俨然得了权力中毒症。


台湾不要泡肉桶的“第三势力”


虽然国民党也没扮演好监督的角色,但冤有头债有主,3年多来,对台湾伤害最深的是民进党。这次大选也可看到蓝营不断努力抛出政策议题,希望选举能回归政策讨论,而非“意识形态”与蓝绿恶斗的话题,但在不利的外部条件与行政权力掌控话语权情势下,国民党至今未能翻转选战主轴。


选举是一翻两瞪眼的事,目前的政治格局与选举制度下,台立法机构“最大党”与台湾地区领导人位子不是国民党坐,就是民进党当。让民进党胜,就意味治台无能无所谓、酬庸丑态无所谓、藐视“公投”无所谓、操作“网军”无所谓、箝制言论无所谓、滥诉民众无所谓、两岸动荡无所谓、经济不好无所谓,只要被喂“芒果干”(“亡国感”),什么都无所谓。


台湾不要泡肉桶的“第三势力”


民进党去年大败从未谦卑反省,落选的人反而风光上位,用反向政策报复政敌。2020选择民进党,只会让绿营变本加厉。国民党未必能带领台湾走出困境,起码能带来改变的希望,尤其是稳定的两岸将为台湾带来喘息空间。正同韩国瑜所说,如果认为过去3年多过得好,就投民进党,如果过得苦,就投国民党。


台湾不要泡肉桶的“第三势力”


民进党说“守护民主”,其实是“守护利益”。根本矛盾的是,台湾民众选择政党,是盼望菁英带给庶民更好的生活,台湾现状却是“执政党”越来越肥、人民越来越瘦。2020大选不是民进党所说的一场选择民主与独裁的路线之争,而是“一场政党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对决”。台湾政治只有回归真道理性,人民才有未来。


(本文摘编自台湾《中国时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