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智造天津 一个曾经制造业“网红”的复兴

在前面的话



  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国家大战略确立后,天津的城市定位也随之调整,不再强调北方经济中心,而是定位于“一基地三区”。


  其中,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被放在了首位。官方对这一定位的诠释是: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作用,承接首都产业转移,支持河北转型升级,构建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打造研发制造能力强大、产业链占据高端、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如果说“哏都”这个大众赋予的定位反映了天津的城市气质,那么“一基地三区”尤其是先进研发制造基地的定位则决定了未来天津经济发展的路径。


  对于当时的天津来说,产业结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依靠港口、石油、钢铁、炼化、传统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固然有自身优越性,但长期来看,这些周期性行业对于创造就业、提高经济创新能力裨益不大。而且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上升到政治高度后,政府需要把产业发展的环境成本计算在内,环境友好型社会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经济结构的一场革命。


  在《天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天津计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


  当然,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定位,天津是否还会选择这一条路?比如说,大力发展服务业。事实上,与其说这是官方对天津的选择,倒不如说历史的发展往往有其路径依赖。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津制造业是当之无愧的“网红”,无论是海鸥手表、飞鸽自行车还是一票难求的夏利汽车,都是妥妥的中产人士标配。


  但是进入21世纪,由于体制机制等种种方面原因,天津制造业渐渐式微。每当谈起那些曾经的明星产品,天津人自豪的口气里往往夹杂着一丝落寞。但天津深厚的制造业根基仍在,面临全球席卷而来的工业智能化浪潮,天津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换个角度看,以互联网、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对资金和人才要求极高,北上广显然更具有先发优势。古人说“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天津选择了坚守历史赋予的资源禀赋,并希望借助智能化来实现复兴。


  近日,新金融记者从天津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天津智能制造工业增加值增长7.6%,快于工业增速5.4个百分点。全市智能制造业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近20%。


  这场事关天津经济增长希望的战役远远没有结束,但至少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智造天津,未来可期。


  全面开花



  12月26日,我国首个海洋油气生产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在天津港保税区正式开工建设。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最大的特色就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未来,该基地重点发展油气生产平台及上部模块、FPSO模块、LNG模块等高端海工产品,并逐步成为集海洋工程产品智能制造、油气田运维智慧保障以及海工技术原始创新研发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在天津港保税区,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一张名片。这里有中国机器人产业领域的领头羊——新松机器人,其名下全资子公司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已经正式上线;有全球制造业巨头GE中国智能制造技术中心,GE医疗还将其最先进的SIGNA Architect 3.0T磁共振生产线项目落户……


  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各区域一把手招商引资最热门的候选项。在天津北辰区,这里引进了富士康智能制造+机器人科技产业园、朝亚大数据、爱旭科技、日本SMC气动元器件等一批智能产业项目。就在几天前,北辰区还迎来了计划总投资200多亿元的5G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北辰区已经成为光伏产业、信息光电产业关键部件的高端制造业聚集地。


  正如北辰区优势产业是光伏和信息光电,每个区在智能制造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菜”。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优势产业是节能汽车及其关键基础零部件和通用部件,在高新区则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和控制系统……


  在短短的时间内,天津已经把智能制造打造成为城市品牌,《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发布的“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显示,天津智能制造水平列全国第4位、全球50强榜单第10位。这里面,既有老牌国企的复兴,也有新晋“网红”的崛起。


  企业创新居“C位”



  12月25日,中环股份的涨停引来了媒体的诸多关注,毕竟一天前中环股份刚刚披露“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的公告。但是资本市场似乎并未受到影响,对中环股份的热情不减反增。确实,中环股份近期利好频出:2019年前三季报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4.84%,推出太阳能级12英寸超大硅片,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依托能源巨头道达尔、SunPower的国际太阳能级硅片销售渠道……


  公开资料显示,中环股份是全球第三、国内第一家能够批量提供8英寸区熔硅抛光片的厂商,同时实现区熔硅单晶抛光片出口,在半导体区熔材料方面继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半导体直拉材料和半导体抛光片产品方面位列全国前三。


  “硅片行业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同时,特别是在技术、经验和人才方面,长时间的积淀会形成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华泰证券行业分析师黄斌对此表示。


  比如,硅片质量对于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其中难点在单晶工艺上,如何保证拉制出的硅棒能够达到9个9甚至11个9的纯度水平。同时,半导体硅片尺寸越大,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越高,生产工艺难度随之提升。中环股份凭借行业六十余年的积累“hold住”了在光伏材料和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中环股份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资本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环股份党委书记、副董事长安艳清表示,“公司IPO、再融资、并购,使资本转化为技术,技术带来产品创新,快速拉开与行业其他企业的差距,公司先后成功完成两次产业的转型升级。”


  除了老牌制造企业,近年来天津也出现不少“网红”智能制造企业,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作为一家专注于水下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其研发的河豚水下机器人在重庆市万州区22路公交车坠江事故救援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深不可测的海水下面,是复杂的地理环境,这意味着智能机器人将会寸步难行,更不要说流水具有极强不稳定性,以及目前尚无法实现水下无线通信。所以,征服海洋才是人工智能的终极难题。“在水下我们需要通信技术、推动技术、机器稳态等多种技术结合,所以技术难度更大。”公司副总经理刘奇告诉新金融记者。


  聚焦才能成大事



  说到天津老牌制造业,夏利汽车不得不提。但是如今,夏利的地位已经被新能源汽车所取代。天津 2019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1.7%,汽车产量增长 25.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 40.8 倍。


  在滨海新区,一个覆盖上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已经形成。在整车制造方面,除拥有以恒大国能、恒天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制造企业外,区内的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华北基地、长城等重点车企正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进军。今年6月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举行国能 93 车型量产下线仪式,新能源汽车家族又添一员猛将。


  在关键零部件制造方面,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机、混合动力变速器、电池及充电设备在产业发展链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6 月 20 日,大众两款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在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在高新区,以力神、巴莫科技等知名企业为代表的从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到电池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市场占有率、技术创新能力在同行业名列前茅。


  技术研发对新能源车产业至关重要。滨海新区拥有中电科十八所、国家锂离子动力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试验检测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天津)正瞄准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开发,电池修复和回收等电动汽车研发制造的关键领域。


  当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反哺行业上下游的配套企业。2018 年,天津动力电池产能同比增长 1.5 倍,天津市汽车模具有限公司全年净利润比 2017 年翻了一番,此外,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制造企业都实现大幅增长。在途经天津的京沪、津蓟、荣乌、长深等 13 条高速公路上电动汽车充电桩已经很方便地使用。从2019年起,途经天津的高速充电站的日均充电次数约 180 次,日均充电量为2300kWh,同比增长 201.44%。


  政府顶层设计



  曾经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对一个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做出过解释,他认为,这取决于比较优势,而资源禀赋决定了比较优势。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比较成本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如果后进国家对尚处于“成本劣势”的“幼稚产业”进行保护、扶持,“成本劣势”可以转化为“成本优势”,从而跻身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行列。


  尽管学界对于产业政策的争议不断,但是产业政策的确有着成功的先例。比如二战之后的日本。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开始振兴并迅速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时期的产业政策主要是规划产业结构高度化目标和发展序列,确定战略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经济立法、经济措施扶植战略产业成长,带动整个经济起飞。


  在天津智能制造产业的崛起过程中,产业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市级层面还是在区级层面,智能制造产业扶持政策五花八门。但是要说重量级的还是2018年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期间,天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科技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以及设立百亿智能制造财政专项资金。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尹继辉称,“到目前已经有四批共911个项目受益,市、区两级智能制造专项资金累计安排已达36.4亿元。”


  2019年3月,一汽丰田TNGA新工厂在天津开发区落成,新旗舰车型“亚洲龙”正式下线,产能增加12万辆。“作为丰田海外首座TNGA全新工厂,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主导,比如焊装车间的自动化率就达到了95%。”一汽丰田新工厂党委书记、副厂长孙飞介绍。 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虽然是外资企业,但是一汽丰田仍然获得了天津市2018年度智能制造专项资金 4859万元,是投资支持类项目中力度最大的。


  除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政府部门还对智能制造企业进行贴心服务。以深之蓝为例,6月份以来,天津市科技局先后精心组织召开了3场专题业务对接会,邀请全市涉海管理单位、中央驻津涉海单位和海油工程公司参加。通过业务对接,促成深之蓝公司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双方于11月26日正式签约,共同开展COPEX型浮标的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工作,进一步提升企业在海洋观测领域的综合产业优势。


  无论是政府战略规划还是制造企业的创新热情,都印证了天津这个曾经的制造业“网红”正在全力拥抱工业4.0浪潮。


新金融记者 盛长琳

关注新金融传媒微信公众号(xjrcm1),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