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在儿时的记忆里,

江南水乡是河塘纵横、水道逶迤,

是稻田满陂、绿树成荫,

是人们歌咏赞叹的诗情画意,

是美的代名词。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2019

“233”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碧溪新区组织发动干部群众实干苦干巧干,共同整治村庄环境,描绘出一幅幅具有江南特色的田园乡村画卷。


李袁村 南塘南北两岸

冬日的上午,李袁村村民薛顺民正推着老伴在自家屋后的小道上散散心,呼吸新鲜空气。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看着自家的小菜园,老两口喜不自胜。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薛顺民的屋后原先有几间附房,还养了一些羊,虽然增加了一点收入,但却影响了环境。“331”整治后,他下定决心,把这些全都拆除清理掉,腾出了一片空地,平整后种植蔬菜。如今,“自给自足”让老薛满是成就感和幸福感。


今年以来,

李袁村在前期“331”整治拆违的基础上,

在南塘南岸和北岸投资约300万元,

新建生态木桩驳岸、铺设道路、

种植绿化、建设小游园……

大力优化村庄环境。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整治前

整治后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整治前

整治后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整治前

整治后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如今,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浒东村皂吉老村


读过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人,大多对这一段描写印象深刻。这也是很多人第一次听到“皂荚树”这个名字。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皂吉老村小游园


原先,这里是一处村民的老宅,搬迁之后,杂草丛生。“233”专项行动开展后,村里把这里辟成了小游园,深受村民欢迎。


这项举措也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多位乡贤慷慨解囊、积极捐赠,为村庄美化绿化贡献一份力量。


皂吉老村党员周根法捐赠30年树龄皂荚树,党员曹同兴捐赠15年树龄皂荚树,党员山培坤捐赠皂荚树下村标石。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如今,种植着皂荚树的小游园已经成为村民们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与此同时,在“233”专项行动中,皂吉老村以“尊重村民、依靠村民’为原则,清淤畅流,修筑驳岸,修建道路,增设停车泊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皂吉老村小桥、流水、人家相映成画,充满水乡特色。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周泾村 河小坝组团

在周泾村河小坝组团绿化带、河道边等一些公共地带,插在地上的红蓝两色标牌十分显眼。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这是村里对基础设施进行长效管理的新方法。村里公共区域被分成了12块,由党员和村民们自愿认领,认领的党员和村民负责对认领区进行保洁和维护保养。蓝色是村民认领区,红色标牌则表示是党员认领区。


通过党员带头,农户共同参与的方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人人都是建设者、参与者、管理者,也都是美丽水乡的受益者。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共建共治共享,碧溪新区描绘江南田园乡村新画卷


村庄人居环境“233”专项行动是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项惠民生、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工程。


截至目前,

碧溪新区“233”专项行动三批

入库自然村(组)共计137个

覆盖21个行政村,共计3644户

自然村个数占全市入库总量19.5%

共有46个自然村通过市级验收,

计划年度完成60个以上自然村的市级验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