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公司當前業務

可細分為以下五大模塊: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車載空調控制器、駕駛信息顯示系統、顯示模組與系統、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其中車載信息系統與車載娛樂系統為公司傳統業務,也是公司核心業務,佔業務收入比重高,擁有大批海內外優質客戶。近年來,在國內外自動駕駛技術浪潮的驅使下,德賽西威迅速順應行業發展趨勢,聚焦智能駕駛艙、智能駕駛、車聯網三大業務板塊,成立相關業務群,通過兼併收購吸收國內外先進科技,持續增大研發投入,以在 2025 年之前佈局完畢“SMART”戰略。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公司 2018 年各業務營收佔比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是公司“現金牛”業務

公司主營業務為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車載空調控制器和駕駛信息顯示系統。隨著科技的發展,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逐漸發展出智能導航、駕駛輔助等功能,未來將成為智能駕駛艙的主體部分。車載空調控制器主要採用優秀的舒適性控制算法,實現自動調節溫度、空氣分配和通風等,旨在為駕乘者提供舒適的車內環境。駕駛信息顯示系統主要指車用儀表,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全液晶儀表盤和更為精細的組合儀表系統。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是公司“現金牛”業務。作為公司主要毛利潤來源,車載信息系統毛利率始終維持30-35%之間的高水平,為公司所有業務中毛利率最高值,明顯高於公司總體 23-25%之間的毛利率水平。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和營收的逐年增加,車載娛樂系統的規模經濟效應也開始凸顯,毛利率逐年攀升至2018 年的 23.75%,為公司所有業務中的次高值。

可以預見,未來五年裡車載信息娛樂系統依然是公司賴以發展的業務根基,是公司現金流量的重要保證,佔營業收入比重預計維持在 60-70%以上的高水平。我們認為公司能夠合理利用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的規模經濟優勢,繼續擴大車載信息系統生產規模,進一步提高市佔率,以高毛利保證未來幾年的業績。


國內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龍頭

國外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市場多被老牌國際巨頭佔據。

以哈曼、博世、阿爾派、偉世通等企業為主的零部件巨頭和國際電子巨頭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這些企業具備超強的研發能力和內生增長動力,且有能力通過兼併收購逐步獲取核心技術,能夠長期維持高的市場份額。它們的主要客戶涵蓋了寶馬、奧迪、奔馳、豐田等國際品牌,且地域特徵較強,如博世主要佔據歐洲市場,偉世通主打美國市場等。與國際零部件龍頭和電子龍頭相比,德賽西威規模明顯要小,研發支出也遠遠不及以上巨頭企業。主動對標大陸、偉世通等國際龍頭,主動聚焦座艙電子和智能駕駛,通過兼併收購獲取國外先進科技,是德賽西威未來可行的發展戰略。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國內競爭

公司同行業的國內競爭對手包括華陽集團、索菱股份、路暢科技、航盛集團、好幫手、飛歌、均勝電子、四維圖新和東軟集團等,其中前六家企業全部坐落於珠三角。

華陽集團、索菱股份和路暢科技三家公司均於 2015-2017 年間上市,與德賽西威時間一致,且主營業務構成基本相同,為公司最直接的競爭對手。航盛集團、好幫手、飛歌尚未上市。位於浙江寧波的均勝電子,主營業務與公司略有區別,但部分業務同樣存在直接競爭關係,其於 2012 年收購德國普瑞以來,成功邁入汽車電子領域,實現營收快速增長,並於 2014 年成功借殼上市,是公司需要注意的強勁競爭對手之一。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公司客戶來源分佈廣泛,合作關係緊密(以下僅為部分客戶)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智能汽車是公司業務轉型方向

公司“SMART”戰略佈局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智能駕駛艙

智能駕駛艙是公司的核心產品線之一,公司致力於打造以人為中心,安全、有溫度的智能出行空間。2018 年,公司發佈了新一代智能駕駛艙,並獲得多個多屏互動的智能駕駛艙項目訂單。 2019 年 6 月,公司在上海 CES 上發佈了智能駕駛艙 3.0 版本,

公司首個基於國際領先芯片——高通驍龍 820A 的四屏互動智能駕駛產品即將在理想汽車的理想 ONE 車型上配套量產。


全球巨頭搶灘自動駕駛,L3 以上級別系統已上市

公司在產品市場的佈局集中於感知層和執行層,決策層芯片的開發生產主要依靠外部採購,其中英偉達、NXP 等為比較重要的芯片供應商。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公司毫米波雷達佈局走在國內前列

車載雷達主要分為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當前性價比最高且已達到量產狀態的是毫米波雷達,其為 ADAS 系統的主要傳感器,具有極強的穿透率和較長的探測距離,且在霧霾天氣下能夠保持不失效。毫米波雷達根據頻率不同分為 24GHz、77GHz、79GHz 三種,隨著頻率升高性能逐漸增強,但研發難度也逐漸增大。

全球毫米波雷達市場主要由博世、大陸、電裝、海拉、富士通天等巨頭佔有其中博世、大陸的市佔率均高達 20%以上,海拉 24GHz 雷達市佔率全球第一,且以上企業基本上在幾年前就掌握了 77GHz 毫米波雷達技術。

國內自主研發生產毫米波雷達的企業有華陽集團、路暢科技、保隆科技、華域汽車、亞太股份等,其中保隆科技和華域汽車正在加快 77GHz 產品的研發,華域汽車的 24GHz 後向毫米波雷達已經實現批量供貨,亞太股份參股的智波科技 77GHz 毫米波雷達正在路測中。公司早前已有自主研發團隊進行毫米波雷達的研發,目前 24GHz 毫米波雷達生產線已搭建完成,已經獲得項目訂單並將於今年開始量產。77GHz 毫米波雷達目前正在研發中,預計於今年達到可量產狀態


公司已實現高清攝像頭和環視系統的量產

車載攝像頭主要包括內視攝像頭、後視攝像頭、前視攝像頭、側視攝像頭和環視攝像頭等,目前後視攝像頭主要應用於倒車影像,市場滲透率較高,而由環視攝像頭與其它攝像頭共同構成的 360 度全景環視系統滲透率尚低,根據汽車之家與太平洋汽車網的配置數據估算,約為 13%。隨著汽車產業智能化深入,自動駕駛、自動泊車、緊急剎車等場景都對車載攝像頭的性能和清晰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公司擁有多條自主的標清、高清攝像頭生產線,具備自主生產製造能力,高清攝像頭與高清環視系統已經在國內首先實現量產,主要對吉利、奇瑞等車廠供貨

車載攝像頭市場競爭格局激烈,除德賽西威、華陽集團、路暢科技等汽車電子 Tier1 廠商對車載攝像頭和 360 度環視系統有所佈局外,以舜宇光學、歐菲光、合力泰、聯創電子、晶方科技為代表的光學產品製造企業也已經迅速切入車載攝像頭市場。其中浙江舜宇光學科技在去年完成了 800 萬像素車載鏡頭的研發,且獲得多家國際一級供貨商客戶的量產訂單,過去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微攝像頭模組為主營業務的歐菲光也已經於去年實現了車載攝像頭、360 度環視系統等的批量出貨。

公司的優勢在於系統應用,而不是在攝像頭的製造上。


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泊車系統

公司自主研發的全自動泊車系統今年 6 月量產,配套吉利星越高配車型。雖然博世、大陸等國際巨頭在自動泊車市場具有強勢地位,但公司仍能夠通過國內客戶切入一部分市場份額。除公司以外,國內 Tier1 廠商如路暢科技等也有自動泊車相關的佈局,但進度慢於公司


ADAS 佈局

與互聯網巨頭合作共贏公司積極開展 ADAS 佈局,L3 級別智能駕駛系統計劃 2020 量產。公司近幾年逐步組建和擴大 ADAS研發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達成戰略合作,在新加坡、南京、惠州三地設有自動駕駛研發團隊。公司在感知、決策、控制各個領域都已投入資源,除自動泊車外涉及研發的 ADAS 技術領域包括車道保持、前碰撞預警、自動緊急剎車、盲區監測、低速移動物體檢測、行人識別等,其中部分技術已實現產品化。

2018 年 11 月,公司與全球芯片巨頭英偉達及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在英偉達全球 GTC 大會首日簽訂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發適配中國交通環境和駕駛場景的 L3 級自動駕駛技術,提供低速代客泊車、中速TJP 塞車輔助巡航、以及高速代駕三大 L3 核心功能。該產品計劃於 2020 年量產。目前公司 ADAS 系列產品主要在奇瑞等自主品牌推廣


谷歌 Waymo 為當前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領跑者,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投放的無人車已經於去年下半年向乘客收取費用,正式邁入商業化軌道。國內互聯網巨頭自動駕駛佈局則由百度的 Apollo 開放平臺領銜,此外騰訊於 2015 年推出的騰訊車聯開放平臺,阿里推出的 AliOS 開放平臺也走在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前列。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車聯網

將使汽車變成下一個移動終端,流量紅利將從智能手機分流到汽車。因此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智能網聯汽車,試圖將成熟的移動互聯網生態移植到汽車上。比如阿里的 AliOS 已經搭載在上汽榮威、名爵大通等車型上,而且與神龍、福特等戰略合作。騰訊的 AI in Car 與廣汽、長安、吉利、比亞迪、東風柳汽一汽等戰略合作。百度的 Apollo 平臺已經進化到 3.5 版本,合作伙伴達到 100 家。華為汽車業務基於 ICT(信息通信技術)為智能網聯汽車提供增量部件,具體包括雲服務、智能駕駛、智能網聯、智能互聯、智能能源 5 個方面。


國內汽車座艙電子龍頭之德賽西威,智能駕駛賽道(前景堪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