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不要物業只用10%的物業費,業主僱人服務小區就行,你怎麼看?

用戶104477114346


真人真事。

我們這旮瘩有個2003年的物業小區。叫“名苑雅居”。去年由於種種原因物業公司“棄管”,於是該小區業主就召開了業主大會商議“自管”。儘管反覆核算,自管委員會(我在這兒起的臨時名字,方便稱呼)就定自管。每戶收取物業管理費每平方米0.7元錢。結果,就連過去的服務、保潔、保安人員都基本沒變。只是省去了過去的物業公司。各項物業服務一點兒都不比過去差。……。

這就足以證明,物業公司除了賺些業主錢以外並無其它用處。——可有可無,甚至完全多餘。



頑石補天


只要把物業僱的牲口趕走,全額交沒問題,我家住鐵嶺市優山美地小區,我家的物業當我問房屋漏水維修後繼續漏的問題時,跟我說:“你上醫院看病你知道打幾瓶滴流能好嗷,那打8瓶不好也可能”,大家說它說這事人話不,你們家才上醫院打8瓶滴流不好呢,你們全家都進醫院。這物業費我交的鬧心不。


翀翀爸482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百分之十的物業費自己僱人純屬胡扯,例如:50萬平米的小區,物業費標準為1.5平方米每月,層高18層,40棟樓,每樓兩個單元,每個單元兩部電梯,地下停車場兩層,正常用工為110人。

物業費總額為900萬,百分之十為90萬,全小區公共設備設施水電能耗全年費用120萬,配電室到業主家水電損耗物業承擔全面12萬。電梯160部,每部電梯維保5500一年(包含年檢費),全年88萬,每年繳納環衛局垃圾處理費28萬,消防設備設施年維保38萬,電消檢1.5每平方全年75萬,滅火器檢測全年5萬,弱電監控、門禁、車場設備全年維保費25萬。綠化養護全年20萬。化糞池清掏全年12萬,公共設備設施小修全年15萬,辦公費全年3萬,對政府各部門往來攻關費全年9萬,110人的人工費、福利費、加班費等全年570萬(110x4000(保險每人每年1.2萬➕加班費每人每年1200元➕飯補每人每月220元每天10元➕服裝費等每人每年960元,人均工資不扣除保險2600元,扣除保險到手工資平均2300元)x13個月等於570萬)。

如果用全小區百分之十的物業費自己僱人服務,全年90萬,公共區域、設備設施的水電能耗錢都不夠,你說要僱幾個人合適?每個人工資多少合適?50萬平小區為例,人員也用百分之十,11人,全是保潔11人,每人每天清理18層兩個單元的樓要4棟,你幹呀?這不胡扯麼?


二零零伍


完全可以,並可以消除道路堵塞,安全隱患,與消防,120,110通道堵塞安全隱患。

物權法:業主自管。

國務院住建部工商局:禁止搭車銷售。

廣告費,車位使用費,商品用房租賃費等,完全夠支付保潔保安從業人員的工資,以前沒有物業,小區也是非常的整潔衛生,也沒有多少失竊案件,且有業主自管小區,分紅,發福利,非常成功的案例。

既然三供一業市場經濟改革,物業公司就應,推向市場雙向選擇。

物業定位類似於保姆的角色。收入高的小區,願意用的,可以聘用。

絕大多數工薪階層,低收入小區,完全沒有必要,以每年成百萬上千萬元70年產權維修資金,重重疊疊的讓不幹事實的物業管理人員,來管理幾個保潔保安綠化等從業人員,業主可以優先解決本小區困難戶做保潔,保安,綠化,換燈等,或環保局安排。

水電氣暖,電梯專業服務單位,各司其職,與人防車位費,欠費自動停止服務,並小區全方位無死角安裝攝像鏡頭,智能管理。

我有證據證明,前期物業公司偷稅漏稅,重複亂收費,截取瓜分人防維修款(地下車位費,與炒地下車位,閒置,道路停滿車輛),水電氣暖電梯公款(暖氣不熱,企業虧損,與房款中的接口費),業主70年產權維修費(物業費,廣告費,商品房租賃費,車位使用費),違反稅收法,財會法,物權法:國家財產禁止買賣,業主自管。國務院住建部工商局:禁止搭車銷售。安全生產法,電力法,居民法。


用戶66725737851


做為物業人,感覺大家對物業公司存在著很大的偏見,好的物業公司,管理是很規範的,人員素質是很高的,建議大家有機會去參觀一些好的物業公司,去看看他們管理的小區。

再來說說關於只用10%的物業費,業主僱人來服務小區這件事吧,我認為是行不通的。

其一,物業公司的利潤是很低的,我們可以看看物業公司的財報,A股有一家物業公司(南都物業),他2018年的營業收入是10.56億,營業成本是8.24億,毛利率是22.01%,那麼淨利潤會更低,有8.67%,大家可以去查他的財報。所以10%的物業費用是不夠用的,況且這家物業公司還是有規模的,要是小物業公司,利潤會更低。

其二,一個小區的物業費用,90%的都用在人力成本和小區基礎設施的維護保養上面,人力成本大家很好理解,小區的基礎設施主要有,自來水管道的保養,二次供壓水箱的保養,有的小區有高壓配電室的,有高壓線路的每年檢測,消防設施的保養,滅火器每年要更換,電梯的每年維修保養,公共區域的用水用電,房屋的小修和養護,等等,一些公共區域的小修。這些都是從物業費用裡面出的。

其三,外包專業的公司,分包來做,成本會更高,各個外包單位怎麼協調,這中間會出現很多問題矛盾。因為外包公司只會考慮自己的哪一部分,不會站在小區的全局來幫業主解決問題。

其三,每個業主的需求不一樣,需要處理的問題也不一樣,誰來協調。

我不否認有些物業公司,管理不行,管理方法也不先進,會導致和業主的更多矛盾。但是有些先進的物業公司,是非常好的。


大明0113


我是業主實踐證明物業是應該有的!業委會不應該存在!業委會是挑鬥是非的罪魁禍首!買房買的就是鄰里和協風氣正丶環境整潔和物業服務好的小區,我們哈爾濱天鵝灣小區物業就很好!收費適中服務到位!符近幾個小區都成立了業委會,攪的小區不得安寧,形成了惡性循環!慘不忍睹!成立業委會的教訓就在眼前!應當吸取,應主動制止成立業委會!

v我們小區98%業主主動交納物業費且良性循環!我們小區也有一小撮人,目標明確想達到個人私慾,企圖成立業委會,通過實名制投票表決後最終讓廣大的業主給否決了!這樣一來少了諸多麻煩和省了業委會人員的開支費用。實踐證明正義是能戰勝了邪惡的。

關於有無物業服務問題我認為; 堅決不同意取消物業,應加強物業,用法律手段管理物業!,肯定的說居民無法也無能力自治,凡提倡自治的都是極短期行為,都是瞬間的眼前利益l!後果是小區將垃圾成山,養雞鴨狗氾濫,種地圈地無止境,鄰里間矛盾加劇!所謂業委會將乘機組織不明真相百姓鬧政府,使百姓與政府對立加劇仇官丶恨官!

物業管理應步入正軌,用法律制約,決不能受業委會干擾。


九智用戶164809192984


不要物業,小區業主一分錢不用拿,小區全體業主的公攤收入僱人服務也用不了,僱幾個人才能花幾個錢,聰明的小區物業服務,業主委員會都去比!都他媽的搜刮業主錢財的豬狗!不要因為他們這些蠢豬會為業主真正服務,維護業主利益的,他們想當業主委員會就是為了撈錢的!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是狼狽為奸,共同撈錢!


青福857


這麼提問題的人,不要顯示自己無知,先要補上社會經營常識,

法律規定,

除私人保姆之外,僱人要籤勞動合同交五險一金,找勞務外包要籤承包合同。

即使住的是髒亂差小區,不用維修電梯水泵,供電等等,打掃衛生總要有人吧。

業主集資收費的物業活動,要交稅。

籤合同的主體是法人,要以註冊資產對經營活動承擔風險,私人不行。

誰來籤合同,這些法律問題怎麼解決?

註冊一個物業公司?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送鬼請神,神變成更惡的鬼,呵呵。

業主交原來1/10的物業費搞管理?

沒問題啊,就像原來的老公房或者是農民房,沒電梯水泵不需要專業維修人員,街道小區由一天掃一次,變為一週掃一次,肯定可以大大減少費用。

有兩條鐵律

人是靠不住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醉太平II


堅決取締物業,業主的家自己管理盡心盡責,現在的狀況是物業藏汙納垢亂收費欺壓百姓,堅決取締物業。











我愛生活和我的祖國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這事牽扯到整個小區的人,不論是誰,能把這事辦好就怪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物業公司的服務的確很難令業主滿意,但畢竟是專業的。如果業主委員會成功建立,並運作起來,做出決議,解僱了現在的物業公司。那麼

  • 怎麼向每家業主收錢?誰能保證能按時足額挨門逐戶把錢收上來?
  • 怎麼使用這筆錢,誰來監督每一分錢都合理使用了?
  • 誰來制定小區新的物業服務標準,業主對新的物業服務感受有歧義怎麼協調?
  • 小區的保安、保潔、綠化、交通、設備設施維護保養等物業工作,業主逐項僱人或外包,價格成本應該更高,只收10%或者50%的物業費一旦不夠怎麼辦?
  • 小區裡各種設備、設施需要專業的專人維護,出現各種人為狀況,比如有人故意損毀破壞怎麼處理?
  • 出現勞務糾紛誰出面處理?

像一些老舊小區,因為規模小、人員熟、往往沒有物業公司。而是採用政府主導,居委會管理,社區執行,小區自治的老辦法,效果也是很好的。而新小區往往規模大、人員雜、設施多,採用老辦法不現實。

國家現在是把物業公司作為企業進行管理。基本上是完全放任狀態,現在問題很多,很不規範,應該好好整頓整頓了。

  • 物業公司賬目不全、財務混亂。拒不進行審計,不向業主公示,不接受監督檢查的。
  • 物業公司一邊向業主高收費,一邊壓低、剋扣員工工資,盲目裁減人員的。
  • 物業公司侵奪業主共有物產,用於牟取公司及個人私利的。
  • 物業公司擅自降低服務標準,刪減服務項目,致使小區環境惡化的。
  • 物業公司對業主態度惡劣,仗勢欺人,或者採取各種損招、陰招,製造與業主對立,甚至傷害業主身心的。
  • 物業公司對業主差別對待,對部分業主的任性妄為姑息縱容,對其他業主卻惡顏相向的。
  • 物業公司不及時維護保養維修設施設備,給業主生活造成困擾的。
  • 物業公司內部制度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下,造成服務質量低劣的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