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知青故事:學做飯

讓我們一起傾聽親歷者的故事,感悟歷史中的人、人的歷史。故事不長我講給你聽……

題記:

一晃工齡44年,該下車(1)了。

當年,老人家一聲號令,千百萬知識青年滿懷豪情奔赴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那年,俺17歲。

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隨著79年知青大批返城戛然而止。其中的苦澀、無奈、失望、渺茫,只有親歷者才能感受,一部《蹉跎歲月》,讓知哥知妹看的淚流滿面感慨萬千。也許每個人所處的環境、經歷、閱歷等原因,我遠沒有主人翁那麼傷感悲壯,我挺知足,挺快活。在最痛苦,最無奈的時刻,農村接納了我,儘管農村很窮,但它淳樸,儘管農民很憨,但他們善良。

梁莊子插隊兩年,實實在在幹了兩年莊稼活,認認真真接受了貧下中農的再教育,這刻骨銘心的730天,有歡樂,有憂愁,有知足,有無奈,廣闊天地那是不假,大有作為那是扯淡,再教育那是真有內容。

做飯

剛到鄉下,在老隊長家吃飯,把糧食交給大嬸,做啥吃啥挺好的,兩個月後老隊長說:"程兒,得學著做飯啦,自己開伙吧。"

真輪到自己燒柴禾點大灶還真有點麻爪,虧得隊上有位大姐每天幫我做飯,做完就走,一天,大姐對我說:"程兒,我要走了,不能幫你做飯了。"

我送大姐出了小院,望著大姐遠去的背影很是茫然,我很愚,大姐叫啥都沒問,我很蠢,連聲謝謝都沒說,後來,才知道大姐出嫁了,她是枝子姐。

收工回來,學著大姐的姿勢,活著玉米麵,左拍右打成一個球狀,按扁貼著八沿鍋上,在拍打一下,一個餅子貼成了,接著第二個,第三個,很是順手美滋滋的,誰知第三個餅子剛貼上,第一個餅子刺溜滑進鍋底水中,撈起餅子又貼鍋上,哪知第二個餅子刺溜又滑了下去,怎麼回事?

貓著腰,撅著腚,用左手按住即將滑下去的三餅,右手按住一餅,眼睜睜看著二餅化在水中,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急得眼淚都出來了,一鬆手一餅三餅刺溜滑入水中。大怒,一腳把面盆踢飛,還好落在柴禾上沒碎。

南院的二嫂見我這動靜不小趕過來,二嫂是新過門的媳婦,大紅中衣挺漂亮,新媳婦見狀,笑的前仰後翻,我更蒙了,怎麼了?二嫂笑畢:"程兒,這就不對了,你是冷鍋貼餅子,哪有不刺溜的?先點火,將鍋燒熱,再貼餅子。"

二嫂麻溜的幹了起來,填柴燒火,水一響邊,貼餅子,一會兒黃橙橙的玉米餅貼了一圈,蓋上蓋,風匣拉的呼達呼達的,“記著,火燒一會兒,要向兩邊燒,這樣餅子才會有噶哏,火要越燒越小,最後靠灶膛的餘火就行了,記住啦。”我破涕為笑“記住啦。”

這是貧下中農教我的第一課,也是最實用的一課。再後來,一來二去燒火做飯我也成了行家裡手,一摸盆底便知餅子熟否。

知青故事:學做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