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一位母亲的信《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儿子》句句戳心,感动千万父母

因为有你,我的生命一直都是美好时光。

这是一封母亲写给儿子的信,也是一篇很感人的好文章。文中有个好妈妈,好妈妈有一个好儿子。

不要再说好孩子都是天生的,绝不是!

那是因为家长的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为文中的妈妈点赞,为妈妈的儿子鼓掌!

01

第一次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你的家长会,是在你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

我从海鲜批发市场急三火四地赶去,衣服上沾满了鱼虾鳖蟹的污渍。

尽管我破例打了车,还是迟到了。我迎着那些略带讥讽和嫌弃的目光走到你的座位旁,内心充满了羞愧和歉疚。你则扬着小脸,帮我擦额头上的汗,又递过来你的小水壶:“妈妈,喝口水。”

刹那间,你的体贴和不轻贱令那么多人对我们母子刮目相看。

家长会结束后,你的班主任让我留一下,你则跟老师请假:“我妈得回家给爷爷奶奶爸爸做饭,可不可以先走?有什么话,我回家讲给她听,保证不漏一个字。”

班主任叹了一口气说:“韩流妈妈,班里四十多个孩子,韩流最让我心疼,那么懂事、乖巧。”

他告诉我,新学期开始时小朋友一起搬书,很多孩子都在老师的眼皮底下干活儿,而他一个人在后门搬着几乎顶着下巴的书进进出出,满头是汗。

“韩流妈妈,这样的孩子将来能没有出息吗?家里有这样的孩子,你有功啊。”

我握住班主任的手:“韩流爸爸出车祸瘫痪,爷爷奶奶常年卧床,我根本顾不上韩流。孩子从刚会走路起,就给爷爷、奶奶、爸爸接屎端尿,我连心疼他的时间都没有啊。”

回家的路上,我的眼泪就没有断过。回放你从小到大的点点滴滴,我对生活有过的那些抱怨都不见了。老天给了我那么多不幸,可也给了我令人心疼、欣慰的你。

你放学回家时,我在楼下等你。看到我,你的小嘴张成了O型:“妈,你去相亲啊?”

我假装打你说:“不管以后干的活多脏多累,我也不能给你丢分。看看,你妈还行吧?”

你马上跳起来:“绝对是美女!我长大了,就找一个像妈妈这样能干漂亮的老婆。”

那一刻,我真想拥抱你。虽然你只有一米三,很瘦,但在妈妈心里,你已经长成一棵小树,令我想到去依靠,而不是拥抱。

一位母亲的信《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儿子》句句戳心,感动千万父母

02

充满离别的初中

你上初中那三年,我们分别送走了爷爷、奶奶。送走奶奶那天,我回到家里号啕大哭。你走过来,抱住我说:“妈,奶奶虽然没有别人家的奶奶长寿,但你让她活得很体面,我奶不亏!”

临睡前,你给我和你爸打来了洗脚水:“以前光给爷爷奶奶洗,现在你们也有这样的待遇了。”你爸的眼泪直往下掉。你笑着对他说:“我给我亲爸亲妈洗脚有什么可感动的?我妈给我爷我奶洗了二十多年的脚,我得向我妈学习。”

那一刻,我真想对你说,不要向妈妈学习,因为没有哪个妈妈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太累。

就在我们生活的压力有所减轻时,爸爸的情绪却越来越糟。在他39岁生日那天,你用不吃中饭节省下来的钱给他买回一个大大的蛋糕,然而,推开家门,等待你的是爸爸割腕自杀后的惨烈场面。

上初三的你,先用毛巾扎住了他还在流血的手臂,然后拨通了120。直到他脱离了生命危险,你才打电话给我。在病房的门口,你对我约法三章:

不许责备,因为坐在轮椅上的人是爸爸,不是咱俩;

不许同情,这样会助长他的悲观情绪;

不许害怕,我一定能把这件事处理好,让我爸永远不动这个念头。

进了病房,我泪如雨下,心疼与抱怨的话都没有说,只是紧紧地握着他的手。“爸,你在,我就有爸爸可叫,我妈累了一天回家,就有个嘘寒问暖的伴儿。爸,我一定会让你快乐起来。”

你的话,让我忘记了哭。我不敢相信,你已经长大到令我目瞪口呆的地步。

一位母亲的信《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儿子》句句戳心,感动千万父母

03

小小的你却已有大大胸怀

从那天开始,你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先把爸爸推到小区里。瘫痪前,他是个铁路工人,并有一门剪发的手艺。

为了让爸爸觉得他还有用,你挨家敲邻居的门,希望他们能来免费剪发,你还承诺,如果剪坏了,你花钱帮他们去理发店修理。冲着你,老老少少的邻居都来了。

那天下班,我远远地看着你们父子俩,一个给人理发,一个忙着给邻居端茶送水。你爸爸的嘴角,竟有我多年不曾看到的笑意。是你,找到了让他快乐起来的钥匙。杨奶奶看到我,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这孩子懂事得让人心尖儿疼啊。”

渐渐地,小区里的人都知道了你,好多家长有意让自己的孩子跟你交往。我曾亲耳听你教训过一个比你还大的高二男孩:“下次不准跟你爸妈那样没教养地说话,再这么说话,就别承认住在咱院儿里,咱丢不起这人。”

你是如何让他服你的,我无意中得知了根由。你曾被院里的大孩子欺负,一个孩子王一度每天都劫你的钱,你舍不得钱,就让他打。直到有一天,那个孩子被另外一个比他大的孩子欺负,你动了拳头。

事后,那个大孩子问:“干嘛帮我?”你说:“你是咱院的孩子王,如果你输了,咱院的孩子就都没好日子过。我以前不动手是因为我怕把你打坏了,还得我妈出钱给你治,我是心疼我妈。

那个大孩子和他的“兄弟们”震惊了,你也获得了他们的“芳心”。

那一刻,我无比自责,我对你的世界居然如此陌生,我是这样一个不称职的母亲,你却给了我那么高的礼遇。

一位母亲的信《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儿子》句句戳心,感动千万父母

04

老了却要登台唱歌

你爸爸越来越开朗,你更不用我额外操心,我的心情一日好过一日。一天我一边做饭一边唱歌,哼到浑然忘我的地步,回过神来才发现你正倚在门边看我。

我的脸红了,你大呼小叫地冲过来:“妈,原来你唱得这么好听,你要是早几年出道,一定是另一个宋祖英!”这时,你爸插嘴了:“儿子,你妈可是当年正宗的文艺骨干,不然你爸我这么帅怎么会死皮赖脸地追求她。”

我们全家都笑了。曾几何时,在残酷的生活面前,我们都忘记了幽默。儿子,是你让这个家有了笑声。

一场玩笑,你却当了真。你请来一个同学的妈妈做我的声乐辅导兼表演老师——她是音乐学院的音乐教授。

可以想象,每天中午从海鲜批发市场回来的我,先把自己冲洗干净,再穿上那些平时舍不得穿的好衣服,倒两次公交车去老师家里,这是多么滑稽。

我不战而退,你却拿出我当年的一张舞台照,说:“妈,你得有点儿爱好,这样你再喊 ‘黄花鱼,新鲜的’ 都会让人觉得你跟别人不一样。”

最终我没有拗过你。

第一次正式站在你们面前唱歌时,我很害羞。

你说:“唱吧,咱家就你一个美女,你一定要有信心。”

我笑了,笑过之后,唱出的是《绿叶对根的情意》,不记得是怎么唱完的,只记得唱到泪流满面。

我依然每天天不亮就去海鲜市场,日子依然很艰苦,可是,中午回到家后,我便把自己打扮成淑女的样子,和小区里一些志同道合的老友去公园里吹拉弹唱。

当星光大道栏目组打电话给我时,我都呆住了。

是你帮我报的名!我怪你给我添乱,你却轻描淡写地说:“你就当央视的舞台是咱沈阳的南湖公园好了。”

我不能拒绝你,因为我突然想到自己邋里邋遢地去参加你家长会的那一幕。

为了你,我也想让你为我骄傲一次。为了你,别说是一个耀眼的舞台,就算是刀山火海,我也会毅然前往。

一位母亲的信《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儿子》句句戳心,感动千万父母

05

下辈子还做妈妈

在北京,我的心态无比放松,我可以不拿冠军,但一定要站到舞台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

我没想到主持人会在我上台后的访谈里,设置了和你通话的环节。电话接通时,我不知道跟你说什么好,情急之下,我居然脱口而出:

儿子,下辈子别做妈妈的儿子,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为家百般操劳……

我泪如泉涌,泣不成声。

“妈妈,下辈子我还做你的儿子。你是一个伟大的妈妈,你是我的骄傲。”

我们的家依然周而复始地为生计精打细算,偶尔会面临断炊的小危险,可是,这并不能阻止我们每天都活在欢歌笑语里。是你让我明白,烦恼与快乐都是自己给自己的。

明天,你就要踏上南下的火车,开始你的大学生涯,你终于有了自己的生活。看着你在眼前晃来晃去,事无巨细地安顿我和你爸爸的生活,我贪婪地享受着这一刻。

我想起了比尔盖茨跟他妈妈说过的一句话:“我永远怀念与你一起生活的那段美好时光。”

而我,想对远行的你说:“儿子,因为有你,我的生命一直都是美好时光!”



一位母亲的信《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儿子》句句戳心,感动千万父母

延伸阅读:

为什么孩子受委屈却不告诉你?原因值得千万父母深思

01

明明受了委屈,却不敢让父母看见

前些天接儿子放学,发现他额头上有一道抓痕,问他怎么回事,儿子低下头小声地说,妈妈,是我自己不小心挠的,已经不疼了。

看孩子没事,我也就没放心上,不料第二天中午,我正在开会,收到老师发来的微信,说儿子头部受了点小伤,有轻微的流血,正在给他清理。

我丢下文件撒腿就跑,等我急急忙忙赶到学校时,儿子正捂着敷了膏药的伤口哭泣,衣领口也沾了很多血渍,老师陪在他身边安抚。

作为一个母亲,看到这一幕,我的心都碎了。

老师告诉我,儿子因为跟同桌抢粉笔玩,被对方用教具敲到了头。

“那你额头上也是他抓的吗?”

在我再三追问下,儿子才抹着眼泪,嗫嗫嚅嚅地承认。

除了心痛,更多的是不解。

弱小无助的孩子,被人欺负后本应想到找爸妈,为什么反而不敢让父母知道?

后来在妈妈群里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宁愿独自承受痛苦,也不告诉父母?

02

那个从小依赖父母的孩子,为何不见了?

小时候被别的孩子欺负,告诉爸妈后,我们听过多少这样的回复?

“为什么被欺负的总是你,而不是别人?”

“被人骂了,还有脸回来讲?”

“一定是你的问题,不然人家怎么会这样。”

……

其实,孩子在外面遇到了问题,想到来找父母,是出于一种依赖,可如果每次都指责,只会丧失他们对父母的信任。

而这种信任,往往直接影响着孩子遇到问题后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郑渊洁的童话作品《智齿》中,女孩小新在学校被怀疑偷东西。老师原本想她若再不交代,就通知家长。

没想到小新对着全班同学大声说:“你们冤枉我,我要告诉爸爸。”

找家长来,这本是所有孩子都怕的,而她却正好相反,大家惊讶之余,不由得羡慕起来。

每个孩子,曾经都非常依赖父母,而当有一天他们明明很需要我们,却不敢靠近,无非就是觉得自己背后空无一人。

在他满身伤痛的时候,没有人会张开双臂,拥抱他们,信任他们,无条件地支持他们。

03

“要是让爸妈知道就惨了”,

这句话毁了多少孩子

知乎上有个提问:“小时候你羡慕过别人什么?”

一个获得高赞的回答:羡慕别的孩子受欺负有爸妈保护,而不是自己每天带伤回家还得挨骂。

深以为然。

本想找父母寻求安慰和保护,结果却只能自己关起门来黯然神伤,独自舔舐伤口。

父母和孩子之间如果无法建立敞开心扉的信任,那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他们的第一想法不是告诉父母,而是“让爸妈知道就惨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生活中,那些平时看起来无知无畏的孩子,一旦遇到事,内心其实非常煎熬和害怕。

他们不敢说出来,更不敢让父母知道。

只能靠自己硬扛,而当一己之力无法撑住所有的压力时,便很容易走向极端。

说到底,终究是对父母缺乏信任。

正如尹建莉曾说:孩子宁愿承受痛苦,也不告诉家长,这其实就是个信号,说明家长和孩子的相处出了问题。

有时候,悲剧的发生并非一瞬间,而是在这样日益隔阂的亲子关系中演变而来。

因为父母不理解他们的痛苦,反而厉声斥责,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说了还不如不说。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多反思自己,多置身孩子的处境,多点同理心,多些信任。

04

父母的理解,是孩子最好的避风港

电视剧《遇见幸福》里,少女春妮上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大学,而她真正爱好的是音乐,狂热的歌手梦想,让她权衡再三后,背着父母偷偷退了学。

退学后的她不敢回家,流浪在歌厅和网吧惶恐度日。等到身无分文无处可去时,才战战兢兢拨通了父亲的电话。

本以为会被骂,没想到父亲在反复确定她的人没事后,告诉她: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爸妈在,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你如果真的喜欢音乐,可以去追求,因为在爸妈眼里,你的快乐最重要。

接着父亲还分享了自己相同的经历,语重心长地提醒她,唱歌的梦想有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但一旦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

一个孩子在犯了错或遇到困难时,她其实知道自己的问题,也害怕被父母责备。这时候,我们好好安慰他,理解他,抱抱他,跟他说“没关系,你知错能改就好,我们永远支持你”,这比打骂一顿要好很多。

就算要批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参考“三明治效应”,就是把批评的内容夹杂在两个表扬当中,让对方接受的时候不产生任何负面的心理。

心理学家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都被爱围绕。

只有当孩子知道不管他是好是坏,我们都是爱他的,他才会在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找父母。

05

唯有信任,才是守护孩子最好的铠甲

亲子相处中,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相信孩子却需要很大的勇气。

扪心自问一下,在任何时候百分百信任孩子,我们是否真的做到了?

彼此理解,相互坦诚,我开心与不开心,都会和你分享,而你遇到困难也会放心地告诉我,知道我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这就是信任。

即便全世界都与你为敌,我也永远在你身后。

你犯了大错而担惊受怕,我包容你;你被人误解而满腹委屈,我理解你;

你遭人欺负而心生惶恐,我维护你。

唯有信任,才能让我们在孩子面临困境时,走进他的内心,扳直他的脊梁,扶正他的臂膀,告诉他没关系,你只管好好成长,我们来保护你。

就如《麦田守望者》一书中说:“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

用心守望,让孩子相信,即便身处黑暗,父母也会成为照亮他们的那一道光。

来源 | 深度育儿(ID: baomabaobao ),每天中午一点半,为您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知识。

一位母亲的信《拿什么感谢你,我的儿子》句句戳心,感动千万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