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如何讓用戶主動分享你的課程實現裂變?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整理了關於做內容付費如何獲取第一批種子用戶,今天繼續整理分析課程中所提到的“裂變”,也就是

如何讓用戶主動的分享我們的課程?

其實談到裂變這個詞,許多人一定不會陌生,印象中最常被提及的應該就是所謂的“社群裂變”,如果換個好理解的詞,那就是“多級傳播”,你的內容可以通過“裂變”的形式讓用戶一傳十,十傳百……那麼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形式是推廣最佳狀態,但是用戶也不傻,人家憑什麼幫你主動宣傳,甚至發動身邊的人來擁護你呢?你又不是個愛豆……

這個時候就需要使用一些運營上的思維來幫助我們打造一次具備用戶裂變特質的課程了,如果把課程比作一個人,要想成為像愛豆那樣坐擁九億少女的夢,那麼通過課程中嘉賓的分享,我大致把其中的思路整理為——

1.美顏相機——裂變工具

2.衣服包包——課程海報

3.人設——課程賣點

4.開演唱會——潛在用戶聚集地

5.成為愛豆——實現用戶裂變

如何讓用戶主動分享你的課程實現裂變?

我覺得在現在這個時代,自己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想把整條產業鏈的事兒都做了是極為不現實的,手頭有那麼幾個用的高效的工具,會讓你省事不少,大大減少所付出的時間成本。

而裂變工具通俗的來說就是通過一些渠道或者平臺來實現打卡用戶進行主動分享的窗口,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種是免費漲粉,用來擼流量的工具,一種是用來付費轉化的工具,還有一種是老帶新類似於打卡的這種工具。在同樣的這一群人當中,如果你一直都用一個玩法,那用戶的新鮮感會消失的很快,效果就會變差。所以我們要在嘗試過程中不斷的尋找新方式。

常見的裂變工具比如像“任務寶”或者“荔枝微課”這些平臺會提供的一些功能,你只要轉發海報到朋友圈,拉三個朋友關注到我的公眾號,就可以獲得免費聽課鏈接,這種的形式就相當於號召用戶做任務來獲取裂變渠道。

還有就是做社群,很多垂直領域的個人或平臺最初都是通過做社群開始把用戶運營起來的,而現在這個方向要更加的精細化,你做什麼行業,你就建什麼社群,只要你社群的定位清晰,再通過一些分享資料的方式,還是比較容易上手的。

另外就是一些搭接與工具的套路,比如說做排行榜,分享最高的可以給你什麼獎勵啊,再比如說海報掃出來之後是一個群的二維碼,進去之後就有人艾特你,告訴你想免費聽課是吧,那就發朋友圈吧!發了以後就引流到個人微信,或者加我公眾號,給你發優惠券。

最近知乎也辦了一個內容付費的裂變玩法,只要堅持7天讀書打卡,就會把你學費退回,同樣引起了朋友圈的一陣刷屏。能引發刷屏,說明裂變做的非常成功了。

其實像做課程這樣垂直性比較強的產品呢,這種方式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為什麼呢?假如你的用戶是媽媽級的,那她的好友圈一定也是這類人群比較多,或者你做運營方向的,那聽這部分內容課的用戶,好友圈也一定運營圈的會多一些。

好,既然這個反向我們可以確定是沒問題的,那麼問題來了,別人為什麼要轉發你的課呢?在說明這個之前,我們應該先了解,想學習和想賺錢的是兩撥人,所以針對這兩撥人的裂變模式是不一樣的。

根據長時間的觀察,往往是朋友圈中地位或者成就不算高的人,會更願意分享你的課程,以此來標榜自己愛學習的人設,另外,價格的話基本也是9.9或者19.9,再高了可能通過他們裂變不好成團。

另外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裂變工具或者說是手段就是“海報”了,課程當中嘉賓分享了一張圖片,非常清晰的表面課程海報所需的特點。所以我就不再詳細的展開來說了,其實歸根結底,做一個好的海報,目的就是為了讓用戶更快的瞭解你,更好的接受你,更加認可你。

如何讓用戶主動分享你的課程實現裂變?

不論是從之前刷屏的課程中,還是各個課程平臺裡受歡迎的那些課,我們都能發現他們的海報、封面包括介紹都做的非常精緻,不要覺得這些是次要,如果換做你,你願意給別人分享一張自己都看不下去的海報嗎?即使這個課程再好,可能你也只是自己偷偷學,畢竟朋友圈的世界,我們可是一直在精心打造的啊!

其實分享裡還說了很多套路,我覺得已經沒有必要再詳細跟大家說了,對於像我們這樣的新人,能掌握好基本的裂變原則,能在基礎建設中將課程打造一個好的地基,就已經很不錯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覺得內容付費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或者方向,但是很遺憾,真的很少有人在討論內容如何,反而一大批的營銷套路接踵而來,想想蠻可怕的,會不會有一天,我們都不會關注付費的前綴了?

都在教如何做刷屏課,如何月入十萬,我基本沒發現又任何一次關於“如何做好內容”的課被刷屏,所以,知識付費,付費的究竟是誰?

希望能有更多深耕於內容的個人或團隊可以通過用戶裂變來實現爆款之路,希望我們自己也能。

不過換個角度,套路,也算是內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