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光明牛奶為什麼會輸給蒙牛、伊利?

光明牛奶為什麼會輸給蒙牛、伊利?

光明牛奶為什麼會輸給蒙牛、伊利?

牛奶是傳統快消品,在快消品這個市場上,從來是隻有第一第二吃肉,行業小玩家湯都喝不上。比如啤酒,經過了一輪一輪的收購兼併,國內只剩下百威、華潤和青島,大部分被兼併的中小玩家連牌子都沒剩下。

雖然大家都知道,高溫殺菌的利樂奶難喝、保久乳(臺灣叫法的利樂)不香不鮮,光明的「紙房子」好喝。

但常溫奶無敵的優勢就是皮實又便宜。

  • 6 個月的保質期 4 個月以上的貨架期,不會有多少報廢。

  • 常溫運輸保存,不需要冷鏈車

  • 成本低售價低,每盒只要 2 塊錢。

這些特性非常適合我國當前粗糙的供應鏈,全國絕大部分渠道商管理水平之低,根本容不下保質期 7-21 天的低溫奶。

就是這些特性讓常溫奶順利的走進三四城市和五六線城鎮,甚至大部分村莊的零售貨架上也有伊利蒙牛的產品,適渠道者生存而已。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廣告,蒙牛伊利投得起全國性的廣告。最近五年的電視節目,一大半都是蒙牛伊利冠名的,兩家公司堪稱廣告王。

光明牛奶为什么会输给蒙牛、伊利?

酸酸乳、金典、特侖蘇、純甄、安慕希、穀粒多、舒化奶,哪個沒有冠名過?還會投更大規模的奧運會和世界盃廣告。

因為蒙牛伊利的市場大,他們把錢砸貼片廣告還收得回來。這種全國乃至全球規模的廣告,光明很難投的。

「每天一杯奶強壯中國人」這種廣告語只有蒙牛 / 伊利 / 新希望可以說,光明的低溫奶只能在華東喝喝。

把所有的渠道鋪滿,再大手筆的投廣告,就是快消公司的常規玩法。這種投放,不科學不精準也不分眾,但十分有效。廣告打的出去,利潤收得回來。

包括光明自己破局的爆款產品,也是一支常溫產品——「莫斯利安」。

2012 年光明推出莫斯利安向全國鋪貨,這是國內首款常溫酸奶,非常受歡迎,也是當年的超級爆款。次年光明財報就反映出了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大幅增長。

莫斯利安一個單品年銷售額突破 10 億,三年後,2015 年莫斯利安銷售超過 50 億。當時一直有說法莫斯利安要做成一支百億單品。

但是蒙牛伊利來了,帶著同樣的常溫酸奶純甄和安慕希來了。

後面的故事就很簡單了,蒙牛和伊利在他們最擅長的戰場擊敗了光明。常溫酸奶裡面的百億單品是安慕希,莫斯里安變成了行業第三。

之前光明財報不好看,大家紛紛都說要救救光明,很大原因也是因為莫斯利安這款產品的衰退。

光明本來還是有兩個很好的出路。其一出路是做高端奶。

可這麼多年實際上也就只有「光明優倍」品牌還可以,更高端的「光明致優」既沒有品牌優勢,口感優勢也不夠明顯,恐怕一些外省市的朋友都沒有見過致優。

也沒有認真去做餐飲渠道。餐飲渠道其實是很認高端產品並且願意付出高價的,因為他們要做出「你在家做不出來的味道」,比如「一點點」奶茶就是味全最大的採購商之一。

但光明並沒有把餐飲渠道做好,現在高端咖啡館、高端奶茶店用的鮮牛奶,都是「朝日綠源」「明治」「味全」,或者就是澳奶。有少量一些用優倍,可我從來沒見過使用致優的。

還有個出路是做本地零售渠道商,因為牛奶的配送鏈路要求時效性和冷鏈,要求非常高,把這部分複用起來效果會很好。

光明也確實做了,但做得都不好。

比如「光明裡」便利店,缺乏店鋪開發能力也缺乏自有產品開發能力,店數很少目前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在上海便利店競爭極為激烈,便利店本來就是一個艱難的業務。

後來光明又做了 o2o 項目「光明菜園」,水果蔬菜的品質都極好,當然也是做一單虧一單。虧損是生鮮 o2o 行業普遍情況,但是光明不敢像每日優鮮一樣去燒錢拼估值。後來業務也無疾而終了。

其他的有時也能看到光明做的無人售貨機,最近也聽說光明要把所有的奶站做改造。光明也在很努力的探索出路吧。

差點忘了,乳製品還有一塊業務就是冰品,這個渠道會用很多奶。很多人對光明的感情也來自於冰激凌,鮮奶冰磚又便宜又好吃,之前也有過網友求光明漲價的新聞。

但仔細一想,光明冰品已經很多年沒有過有存在感新產品了,我印象裡至少十年裡沒有看見過光明冰品打過任何廣告。它們只是靜靜的躺在零售商的冰櫃裡,等待著別人的購買。

而蒙牛伊利的巧樂滋、隨變、甄稀、綠色心情,都是有自己專屬冰櫃,是可以直接和雀巢和路雪競爭的。(嘆口氣,明明可以做得很好)

結個尾吧。

但如果不進行大的改變,我認為光明未來大概率會退到一個地區性乳業品牌。

不過低溫奶還有一定的區域效應,光明的品牌會長久的生存在華東市場上,就像三元牛奶在北京一樣。

光明曾經是乳業第一股,光明也曾經創造了無數經典好產品,到現在光明的品質仍然在我心中是最佳的。

但如果你有注意,你會發現「先農村後城市,農村包圍城市;先低端再高端,低端支撐高端」的經營戰略在中國屢試不爽。

OPPO 是例子、美團是例子、 伊利蒙牛也是例子。

很多結局都是在一開始就寫好了的,其中再努力也很難改變這個結局。光明的產品從來沒有輸,光明只是輸在了當初選擇發展低溫奶的戰略上,輸在了一開始就做品質的路子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