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儿子小学二年级了,从刚入学开始老师就让他自己坐最后一桌,家长该找老师谈谈吗?

𠃋二简单


在小学阶段家长对于座位的关注度比较大,很多时候有些家长经常会找老师去联系关于孩子座位的问题。在这里从自己的班级管理方面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也可能是有些方面对于家长的确不能够处理的很妥当。

一般情况来讲,是按照身高从前到后,然后按照性别互相搭配,在我们的班级管理中是这个样子,也就是说男生女生基本上是同桌。

在进行座位调整的时候,其实是为了避免孩子的视力方面,当然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满意,孩子一般都是左中右一直在对调,平均是每两周或者每一个月调整一次。

大多数情况下,与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太挂钩,不可否认的是,老师也会有一些偏心,把一些学习好的放在靠前一点的位置或者靠前靠边的位置,基本上的原则是不知道后面同学看到黑板。

特殊情况总是有的,但是,公平公正还是第一原则。


义诚老师


谢谢!找一下原因,是孩子个子太高?还是孩子纪律性差?找到了原因,对症下药!我是老师,我的同事在二三年级就把我儿子放在最后一个桌子,离其他孩子很远,还有一个老师的孩子,并且说:让两个猴子玩去吧!孩子在班上考试一直是三四十名。

我的孩子从来没有告诉过我,我是听別的老师告诉我的!因为孩子纪律性差,他告诉我,我也要治他,所以孩子不敢说。

没有办法,六年级时,我接了一个毕业班,把孩子调到我的班级,紧抓了班级的纪律,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班级的纪律面貌换然一新,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我的孩子每天除了完成作业以外,还做几个卷子,晚上学习到挺晚,怕我看见,他关了灯拿着手电在被窝里做题,都上瘾了!😂孩子在四个同行班里,一年考了四个第一,升学考试又考了我市第一名!

你找找原因,看看是什么原因,孩子一直坐在后面,学习好坏与座位没有关系,我觉得有别的原因!


语文萍


我上小学的时候。在班里个头最高。始终是在最后一排。但是我学习比较努力。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所以说座位在哪个地方跟学生的成绩没有什么关系。除非你视力特别差,根本看不清黑板。听力特别不好,根本听不到老师说话。

如果是身体正常的话,在任何位置都能学好些。

老师排座位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学生的个头,然后考虑班里面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视力呀听力呀,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班里会重新调位置的。

当然,我的情况也比较特殊。老师也曾经想把我的位置调到前面去。我都非常主动的推辞了,为什么呢?因为我的同桌就是我最喜欢的女孩😂。


时空轮回者


如果不是身高特殊,那还是从自己的孩子身上下手吧,一定是孩子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才有这样的结果。

我儿子初中班级有个孩子,上课不停的说话,谁和他一起同座都倒霉,老师不只会批评他,还批评同座,所以孩子最后被安排了自己坐在后排,但也一直发声搞怪。

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所以还是要把自己孩子修正过来,不然,没有人有时间陪你家孩子玩下去。


初中生帮主


我儿子去年秋天上的初一是年级组最高的。座位也是班里最后一个。这很正常。不可能他在前面挡别的孩子。

首先别拿有色眼镜去看这件事。一般老师分座位是按身高排的,大个肯定要排后面;其次是视力,现在带眼镜的孩子多,视力特殊差的理应排前面;然后是课堂纪律,一些课堂纪律差经常影响到别的孩子老师屡教不改的,肯定要坐后边的。

先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到根源,如果上边的各种原因都不是。你可以考虑和老师交流一下。


潇湘无泪1


每个家长在孩子入学的时候,都想让孩子坐在靠前的位置,因为这是听课注意力最集中,听的最清晰的地方。就像我们看小品,看电影都希望要坐在前面一样。


而且我的孩子在上学的时候,我也曾经去找过老师,因为孩子又瘦又小,如果坐在后排的话,视线也确实不好,而且影响孩子听课的效果。所以说我跟老师讲林情况以后,老师还是欣然的接受了我的建议,给孩子真的安排到了前面。现在就不同了,我总听到一些家长们跟我说的怨言。他们说现在孩子的个头儿都特别的高,这与营养过剩有特别重要的关系。

而且老师们在分坐的时候一般都会考虑跟哪位家长的关系好,将来会用到哪位班主任老师出于这样的想法,自然分做就不公平。这些说法说的我半信半疑。其实我觉得反正我儿子上学是90年代,现在是什么样子还真不知道。不过我觉得教书育人的老师们大度的心肠还都是好的,关心孩子们学习的事情都还是放在心上的。如果说自家孩子确实是个头矮,被安排在了后排,那么可以找老师协商。可千万不能觉得老师偏袒了别的孩子,忽略了自己的孩子。

如果说冤枉了人家老师,我觉得也真的是我们做家长的不对,什么事情都要从理解老师的角度出发,毕竟他们是教书育人的辛勤园丁。我们要从心里来尊敬他们,要从事情上考虑到他们的难处,什么事情都好商量。总之,咱们和老师都是一个目的,就是想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听课听的聚精会神能够更快的掌握老师教给的学习内容和知识,这才是最好的目的,所以说大家都与老师和谐相处,大家共同的交流,这样会对孩子有一个好的促进作用的。


伊春美食美客


家长应该去找老师谈一谈。



在一个班级里,好的座位就像教育里的优势资源一样重要,那是每个家长关注的焦点。

身为家长去为孩子争取一切最有利的教育条件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我们也得要有理性,要充分的尊重孩子班级里的制度,切不可眼里只有自己的孩子,而无视别人。

安排座位对于老师而言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无论老师如何去安排,总是会有人要坐在最后一排。作为家长要能理解到老师的难处。



家长去找老师谈论孩子座位这个问题,有利于家长对于孩子班级一些制度的了解,避免家长盲目操心,心里不安。

就比如说:对于现在而言,许多的课堂都开始采取座位轮流交换的方式,避免有的孩子长时间坐在不太好的位置,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也保证了每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家长和老师对谈,了解到这些基本的情况之后,便不会再为孩子座位的事情而过分的操心。

但是依然会有一些例外,有一些学校,虽然各项制度的制定都很合理,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却很不到位。



人情现象在班级里依然很盛行。和老师攀关系的孩子家长,就会被老师看重,安排最有利的座位,这就导致一些学生会长期占据有利地势,而且不可撼动,势必就损害了其他孩子的利益。

若是这样的情况,家长就更有必要去找老师对谈,改善孩子的学习环境,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尽管一些不好的现象依旧存在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依旧要相信老师,他们一定会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负责,并努力的为每一个孩子创造最有利的学习环境。


行止将将


这么看:

一是看看孩子坐后边一桌的具体情况,1.单独一桌,四周没人;2.最后一排,四周有人;3.孩子回家怎么说班级情况;4.孩子个高矮,成绩如何?;5.问一下孩子的同学对自己孩子的看法……

二是针对以上情况对症下药。1.如果孩子是一个优秀的孩子,无所谓,在哪里一样;2.如果孩子在学校表现一般,学习一般甚至差,那就是老师有意为之,要综合做工作;3.如果老师经常对学生座位挪动,也无所谓……

三是即使没有座位问题,也应当与老师座谈,沟通……要家校联合,家长老师携手教育指导孩子……不应当是两张皮……有了座位问题,当然要跟老师交流了……

四是询问自家孩子学校表现情况,汇报在家生活学习情况,请教老师怎么更好的辅导孩子,拉近与老师的距离……自然而然就会谈到孩子座位问题……提出你的要求就行……老师会解决的……

总之,教育孩子只有老师家长密切配合,效果才会好起来……座位只是一个方面而已,综合考虑,全面携手……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难困惑,随时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你家孩子个子是特别高吗?如果不是特别高,那一定是听课的纪律非常差,而且经常搅和得周围也听不下去,才会有“如此特殊待遇”

在一个班集体里,学习不好的分很多种情况:

智商不够聪明。但是很老实。一般不会享受这个待遇。

不好好学习,但是老实。也不会单独坐后面

就是这种又调皮又捣乱的孩子,常常是浑水摸鱼的原始动力。所以,老师只好把他隔离。

建议你:心平气和地问问老师到底什么情况?如何补救?需要家长做什么?

单独默念:孩子是亲生的,亲生的,亲生的,不要焦虑,不要着急,耐心想办法!不要找老师的事!别吵架!解决问题!

一定要端正态度,要和老师耐心交流,然后相应地制定方案,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慢慢的,再要求老师把孩子调回去就行。

千万不要吵架。于事无补。教育孩子是耐心活,要做长久战,耐心教育,积极配合,千万不要放任自流。


Longsuixinyuan


家长心够大的,现在才想到“找老师谈谈”,早就该找老师老师了解一下情况了!

1.排除身高的可能性。

如果是身高的原因,即使坐在后边,也应该有同桌的,不应该是自己一个人,并且一坐就是两年。

不管哪个学段,班里总有个子高的,虽然老师排坐的时候,倾向于把高个子排在后边,但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也会排在边上。所以,老师不可能是因为身高原因一直把孩子放在后边。

2.孩子可能是纪律性差。

既然不是身高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纪律,男孩子的纪律性更差一些,爱动爱说话,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同学,老师考虑到这一点的话,就有可能会让他自己一个座位,并且放到最后,称是为了“不影响别的同学”,这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样对孩子很不好,男孩子自制力本来就差,如果放在最后不管的话,可能会越来越差,甚至到最后赶不上,还有可能被班里的其他同学和老师边缘化。

3.及时沟通有利于孩子学习。

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非常重要 。不要等老师找你,老师找你谈话的时候,往往是孩子在学校的问题比较严重了,老师迫不得已才找家长谈话。事后解决问题远远不如事前防范。

有事没事常联系,虽然不能常找老师聊天吧,但是隔一段时间和老师通通话,或者在微信上问问老师,孩子有问题没有,没有最好了,有问题也能及时解决。

4.做个操心的家长。

娃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做个操心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关心,做到心中有数。学习方面,要清楚他的优势和劣势,有的放矢地帮助他。生活方面要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变化,别孩子出了问题,你还一点也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