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假如国家用一流的人才去当教师,中国教育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是您让我心动


这个问题问得很大胆,意思是说现在国家并没有用一流的人才去充实教师队伍,这似乎与主流宣传的声音不大协调哦。

教育部一直在说要让更多一流的人才去教坛作贡献,那是表明教师队伍里已经有而且必将有更多的一流人才。

但何谓一流人才或者官宣的高素质人才呢?恐怕人人心中有个标准。好比公开课屡获奖项的老师在评委眼里是高素质人才,而其所带班级若是学科均分偏低则成了其他老师眼中的低水平教师。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评判,确实不易达成共识。

就算为大多数人公认的高学历人士,清北上交复的大学生们,也有质疑他们高分低能的声音存在。

但相对而言,从高考志愿填报和就业来看,考分高的多不愿填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而重点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就业的第N个选择才能轮得上教师。即便有名校的学子暂时考入学校,也是打个尖儿,临时过渡的多,很快就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为什么会这样?一步到位的说法便是钱少了,不能衡量他们的人生价值。教师职业从来不缺价值,但缺价钱。因为育人是有价值的事业,但薪酬待遇低了,无法吸引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长期驻守。

所以,这个问题的假设不大容易成立,1600多万人的队伍,短期内真心给不了高薪。就算2020年全面落实与公务员同等待遇,真正的一流人才也不愿意进场,比起他们的期望值,无论是公务员还是教师,都不是他们的职业首选,继续讨论下去也是白费唇舌。


关注@剑客谈教育,看不一样的回答,写不一般的留言!

剑客谈教育


如果我们用最优秀的人才去当老师,我们的教育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能不能有一个飞跃式的提升,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话题。


第一,所谓的优秀人才,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行业标准,再优秀的厨师也不一定适合做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小学,尽管非常缺少优秀的人才,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希望适合我们当地教育发展的老师来任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去年我们学校就来了一个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支教老师小李老师,可以说在我们学校这种高学历的人才还是第一位,这位老师的知识框架和学识才能绝对一流,我们校长和其他老师对他也都抱有很大希望,就给他安排了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任务,小李老师也很积极,上课激情非常高昂非常投入,甚至用全英教学,孩子们以前没见过这种阵势,感觉相对新颖,听课情绪也非常积极,但是,随着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和课堂提问,小李老师发现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本应该掌握的重点句型句式和相应的语法知识,在做练习时很多同学都不会做,当然,在接下来的月考中,小李老师班级的成绩也很不理想,后来经过调查学生发现,孩子们根本不适应突然到来的全英教学模式,听起来新颖好奇,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听懂更没有理解。所以,我认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盲目使用高学历人才,不一定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各个行业都有自己行业领域内的拔尖人才,我们教育行业当然更是人才辈出的领域,各种名师众多,我们只要人尽其才地发挥各自的工作本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样指日可待。同样,各种不同的工作都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我们不可能顾此失彼,把那些所谓的“高分值”人才,都集中到教育行业。现在我们农村学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缺人才,而缺真正的沉下心来乐学乐教的老师,大家知道,每一个学校都有经验丰富的高级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年轻老师,他们都是我们农村学校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更适合农村教育的发展。


总之,我们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也更需要适合我们自己的人才。


三尺讲谈


谁认为现在的教师不是过去优秀人才吗?告诉你吧,以前招生是这样的顺序 ,初中中考后,按分数高低,高分先录取走中专,由于流行”跳龙门"部分优秀生进了中师,这个是事实吧,中等生进重点高中,其次进一般高中,这不就已是你说的状态了吗?还搞什么假设呢?


醇成锋哲


教书,是一门艺术,叫教学艺术。教师不但要有内才,更要有口才,才能把知识通过口头艺术吸引学生,并传授给学生。如果口头表达力不强,就是大学教授也教不好小学生。

所谓才尽其用,就是说,一个人的才华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这个职业就需要能把自已的才华尽到发挥并能传授给学生为己任的职业。


黄爷30


中国教育来自三个方面,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这就像三条腿的凳子,相互依赖,哪个短了都不会稳固。

其中社会教育最为关键,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影响着意识形态,关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可以说是教育的根。现在的问题是:道德约束乏力,法制约束避轻就重,对小恶处置力度不够,不文明行为熟视无睹……

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是惩小错避大恶的,只有社会的基本素质上去了,教育的根才会扎实,才会有教育的参天大树!


手机用户6999611016


作为一名教师,看到这个提问我很吃惊,你认为每天辛苦劳动在自己岗位上的教师是几流人才?不错,不可否认,教师岗位上确有能力高低之分,但各个行业皆有可能呀!一流的智商,就一定教出一流的学生?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有一颗负责任的心,没有爱生之心的老师,是教不出合格的学生的。


爱小猪的妈妈


如果用导弹打蚊子会怎么样?首先你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不用说大家都知道是培养人才,那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什么?肯定是让他们才尽所用,去各行各业发展创造!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运动员是讲天赋的。万里挑一选出一个有天赋的运动员,最后培训好了,不让他参加比赛,让他去当教练会怎么样?这不是搞笑吗?正常的流程肯定是让他去比赛,等荣誉满身,功成身退,再去当教练,这就很符合逻辑了。一流人才也一样,学校里教的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给我们做铺垫的。有了这些积累,不让他们去一线发展,再让他们回来教学,是不是大才小用?反过来让他们去搞科研,去创新创造,等做出名堂再到大学里任教,不是更好?应试教育,考试大纲,中小学教育是有局限性的。比如乘法口诀表,让一个清华生和一个专科生来教,区别大吗?你就是让牛顿、爱因斯坦来教小学,他们会的多,但是小学生能学吗?随便讲几句可能就超纲了。所以一流人才应该学以致用,之后再返教大学,而中小学用一流人才没什么意义。因为学的知识有限,能否学会取决于自己的天赋,不取决于老师。学校里一个老师同时带尖子班和普通班的情况很多,但是两个班的成绩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足以证明,老师是次要的,学生的天赋才是主要的。就像国足请再好的教练,也踢不进世界杯。科教兴国,科在前,教在后,有科才能有教,教是为科服务的,科是目的,教是基础。


摆渡百科


无论国家用什么髙等人才去当教师,家长超位,学生错位的社会风气不改变,教师依然让位的风气依然会存在,就是神仙下凡也难以把中国的教育事业推向合历史潮流的局面,教育事业仍是令人担忧的事,依然是唱国歌的时期。


谭文禄


你的这个话题根本不可能实现,一流人才一定会学金融,没有人不喜欢钱,尤其是聪明人。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让能当老师成为学生及家庭的骄傲,全国范围内师范生教初中及小学必须是一本学历,高中必须是研究生,及其偏远地区最低本科学历,这个完全可以实现,中国的教育会有质的飞跃。精神上的欺骗是没用的,现在的大学生不是你几句辛勤的园丁,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就能忽悠得了地!


锋雨无阻dx


教书并非需要特别高深的学识。只要具备相应学历而又真才实学、又爱岗敬业的人,就可以教好相应学段的学生。比如,数学硕士、博士生去教初中生数学,能起啥不同的作用呢?属于八不沾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