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國這一特有魚類,號稱“淡水石斑”,好看好玩又好養

有人說鱖魚是我國的淡水魚之王,平時以經濟魚被大家熟知。它的食用價值高,是經濟魚裡的高檔產品。

此外鱖魚的觀賞價值也慢慢被開發,鱖魚家族的大多數魚都成功成了觀賞魚。在網上搜一下,就能看到把鱖魚當做觀賞魚飼養的帖子。野釣的朋友也特別喜歡鱖魚。

我國這一特有魚類,號稱“淡水石斑”,好看好玩又好養

圖片來源丨百度貼吧 攝影丨JAYis胡

鱖魚主要生活在我國的桂江、西江流域,棲息於底層水裡,以小魚蝦為食,生存能力強,生活條件也不苛刻,吃過鱖魚的都說好。

所以自2004年以來,國內就嘗試養殖鱖魚,從現有資料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現在幾釐米的小鱖魚魚苗差不多幾塊錢一條,還是比較經濟實惠的。但野生鱖魚的價格真的是有點高了,10釐米左右的小魚都要二三十塊錢。

我國這一特有魚類,號稱“淡水石斑”,好看好玩又好養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鱖魚體長,側扁,口裂大,身體大多健壯有力,從外觀來看也不像善類。在原生魚裡,鱖魚的肉質鮮嫩,味道鮮美,刺少,有“淡水石斑”的稱號,所以它的名聲真的很大,我國各地名菜中,有一道“臭鱖魚”的菜被大多人喜歡,像我這種一直垂涎,沒有機會吃到的也大有人在。

考究鱖魚的前生今世,其實也就有些學術價值,對於咱們來說,只要好吃、好玩、好養就可以的,嚴格的技術研討也沒多大用。

由於野生鱖魚需要保護,好玩的事就只提一嘴。大家釣鱖魚時,剛上岸的鱖魚會翹起尾巴,身上能扎到手的地方都會立起來,所以摘鉤時要小心。

我國這一特有魚類,號稱“淡水石斑”,好看好玩又好養

圖片來源丨攝圖網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吃點鱖魚也沒什麼。養殖場的輸出量比較穩定,在很多飯店或者水產市場也有銷售鱖魚的渠道。不管清蒸還是紅燒,都能很好的體現鱖魚的肉質價值,如果作料的用量合理,打開味蕾時,會有一股幸福的感覺迅速衝上腦袋,沒準還有賽過初戀的心動感覺。

這些年我們對於原生魚的觀賞化研究的比較透徹,諸如黑魚、白雲金絲、國鬥、麥穗這些魚也成功進了水族箱,過著衣食無憂,逍遙自在的生活。如今鱖魚也成了它們之中的一員。從此再也不用每天忙忙碌碌尋找食物,躲避天敵,尋找合適的棲息環境。

對鱖魚感興趣的朋友,會根據它的原生環境,將溫度調到15-32℃,佈置一些造景石作為躲避物,種上水草,準備好小魚蝦,像愛護兄弟姐妹一樣對待鱖魚。

我國這一特有魚類,號稱“淡水石斑”,好看好玩又好養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我們常常夢想著有朝一日能“一躍龍門便化龍”,世界上有70億人一邊做夢一邊拼命,還得一邊收拾好五味雜陳的喜怒哀樂,苦苦等待化龍的那天,結果觀賞魚只要一進魚缸,就能進入養老模式,如果碰到有愛又有經驗的主人,從生到死都會幸福得讓人嫉妒。當然,也有很多人養鱖魚,也抱著吃魚的想法。

我國這一特有魚類,號稱“淡水石斑”,好看好玩又好養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裡,鱖魚好像也沒跟哪個歷史名人有過曖昧。

人家金魚,鯉魚,武昌魚都被寫成詩,被一代代人瞭解,熟知。鱖魚只是默默的生活,到了吃貨跟玩家越來越多的現代,才初露崢嶸。還被當作玩具跟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