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尽快地养成一个好习惯?

小树懒的心理树洞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也和三大运营商打了快20年的交道,对于移动之所以可以形成如此大的体量也有一定的认知。个人认为移动之所以可以形成如此大的体量,决定的因素是占据了移动通信的先进,次要因素是移动的布局在三大运营商之中是最有先机性的。

不管如何,中国移动最根本的成为第一大通信运营商的原因都是因为它进入移动通信领域最早。

早在电信局的时代,中国移动是电信局的移动通信部门,早在1998年中国移动还没有从电信局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了2000万的移动通信用户。而在2000年左右,中国移动正式从电信分离出来的时候,带走了中国移动最宝贵的核心用户,也是中国最富有的一批用户,打下了中国移动发展壮大最坚实的基础。

而开始的中国手机跨运营商拨打价格更贵这一点,也让联通成立之后,移动的领先优势继续存在,随着中国移动用户的不断增加,这种用户选择的优势则进一步加大。

而中国联通同时背负GSM和CDMA两者网络建设,也给中国联通在追赶中国移动的路上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拖慢了中国联通的步伐。

不过也不得不说,移动的布局能力还是在三大运营商中是最强的。

当年的移动梦网,是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没有在互联网泡沫浪潮中集体倒下的最大原因,甚至可以说现在中国的那些老牌的互联网企业,都需要感谢中国移动的救命之恩。

估计这个名字岁数小的都没有印象了,当年可是大名鼎鼎,中国移动也因此赚了不少银子。

3G时代,中国移动独自扛起了我国自主的TD-SCDMA网络,也因此被联通和电信抢走了大量的用户。不过由于高通的过度贪婪催生了LTE的早早降临,也让中国移动逃过一劫。TD-LTE牌照发放后,中国移动快速的建设了一张覆盖性的4G网络,抢占了4G时代的先进,把联通和电信的流失用户又抢夺了回来。

在物联网领域,中国移动也是发力最早的,不过这里可能一般人不太了解,现在中国移动的物联网接入终端数量是遥遥领先于电信和联通的,也抢占了物联网这个风口。

在4G互联网套餐的冲击下,移动的4G网络的深度覆盖问题浮现出水面,不过移动从获得了FDD-LTE牌照之后,快速的建设了大量的Band8 FDD基站,现在越来越多的区域可以搜索到这个频段的信号,也弥补了移动的深度覆盖不足。

庞大的用户群体的马太效应是非常强的,财大气粗的中国移动发起了宽带免费送送送的活动,短时间内就抢占了中国电信从宽带第一的宝座,也让中国移动罕见的成为了手机用户最多,4G用户最多,宽带用户最多,物联网用户最多的全面第一的运营商,形成了现在中国移动如此大的体量。

虽然2020年携号转网即将来临,不过目前大量的移动集团用户、高端用户、农村2G用户、宽带捆绑用户的存在,都让中国移动在面对转网这个问题上比较有底气。而且随着5G在2020年左右商用,毫无疑问的更有钱的移动的5G基站覆盖会是最好的,也给中国移动继续保持领先吃了一颗定心丸。

总而言之,中国移动之所以成了今天的庞大体量,客观的原因最大,主观的原因也有不少,到了5G时代,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意外的话,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很难追赶上中国移动了,至于第四家广电,估计5G时代也就是参与者,也不会掀起特别大的风浪。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1

这次分享一个来自于《Hooked: A Guide to Building Habit-Forming Products》的习惯养成循环模型。2008 年这本书的作者 Nir Eyal 创了一家公司,他希望可以建立一个社交游戏的平台,并且直接将广告投放在这些社交游戏里面。他就开始研究如何培养用户的思维和设计他们的行为。这本书就是分享他如何建立使用一个产品的习惯模型。

2

这个习惯养成模型分成 4 个部分,以下分别讲解。

①触发器(Trigger)

触发器是行为的开关,也就是用来提醒或者促进你去做某一个行为的提醒。一般分成两种类型:外部和内部。

譬如你要开始培养运动的习惯,那么你可能会直接去下载一个运动 APP,这些 APP 为了更好地促进你建立好一个运动的习惯,等你注册好了之后往往会引导你给自己做一个提醒,然后每天就在固定的时间弹出提醒你要开始运动了。这个外部的触发器就这样吸引你的注意力,然后通过反复循环,你可能会慢慢形成与内部触发器的关联,内部触发器往往跟情绪相关。

②行动(Action)

触发后,你就可以直接开始行动,也就是你要去做要养成的习惯。

如果是跑步 APP 的话直接点击开始跑步,如果是健身 APP 那么就直接按照图式或者视频跟着去做运动即可。

为了可以让这个行动尽可能被执行,也就是增加发生这个行动的可能性一般跟两个因素相关:

1. 执行行动的容易程度。(越容易越可能被执行,如果你每次去健身房训练需要花费两个小时,那么这件事情相比下楼跑5分钟执行起来就难很多)

2. 执行行动的心理动机。(越是明确的目标越可能增加动机,就如三高患者开始运动和没什么身体危机的年轻人开始运动,明显前者动机更强)

③奖励(Variable Reward)

行动结束之后要有奖励,这样才可能让我们下次更想去执行。对于许多习惯而言,可能行动的本身就是奖励,譬如运动过程中大脑会产生多巴胺。但是对于单纯地背单词而言就不是了,这时候最好可以给自己建立好奖励。

当大脑期待奖励,下次才更有可能发生。

④加强(Investment)

最后就是加强,为了巩固你的习惯可以更好地下次可以被循环执行,这时候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放入习惯里面加强下一次行动发生的概率。譬如时间、数据、努力、社会资本或者金钱。

社会资本就如你邀请朋友跟你一起培养一个行动比一个人坚持更容易,其次对身边的人承诺也属于社会资本。

每次跑完步可以获得金钱,或者不跑步就会被扣之前的承诺金,比起单纯地跑会更好地持续下去。

3


好了,你可以开始通过触发器、行动、奖励和加强这 4 个环节给自己建立一个习惯。如果你要开始运动的话,最简单的莫过于就是先设定自己最有可能运动的时间作为定时提醒,甚至在家里再贴上一些提示。而行动最好越简单越好,不要想着可以每天运动一小时,给自己最少5分钟的标准就可以,跑完5分钟之后不想跑就不跑,想跑就稍微跑多一点。奖励设置就不要给自己吃甜食了,可以奖励自己喝一罐苏打水。作为加强环节,可以跟用承诺金的方式,如果当天没有完成的话,朋友就给你扣除当天费用。

好了,你可以开始去做你的 100 天行动!只要坚持 100 天基本就可以稳定地坚持一项运动。


战隼


首先说说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有多难。每到年底或者年初的时候,我都会制定年度计划,其中“读书”“减肥”“学习”几乎是每年重复出现的字眼。

拿“读书”来说,2014年我计划读书52本,完成读后感40篇。

2015年调整为全年读书24本以上;读后感24篇以上就可以了。

至2017年已经降到10本书,并且没有输出的指标要求(我已无力吐槽自己)。


但是!到今天,两个月刚刚过去,我已经读完了8本书,完成4篇读后感。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1、下定决心

再也受不了自己的拖沓,不能忍受一年又一年,自己对自己食言,2018想要真的改变。从读书开始,如果我能养成阅读的习惯,那我也能养成其它的好习惯,哪怕一年一个,人生终将不同。



2、细分目标

我从《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这本书中学到了“微习惯”这个词。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基本上就是它经过大幅缩减的版本——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1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

“微习惯”是小到不可思议的一个步骤,甚至会让人觉得可笑,比如每天看一页书。

这有两个好处,一是你往往会超额完成任务,看完一页后觉得还可以再看一页,最后可能看了十页:二是会有助于你形成惯性,每天不读书反倒不对劲。

但注意,这个“微习惯”目标一定是很小很小的一步,小到你根本没有任何借口完不成它。你必须从心里认可它,哪怕你连续很多天都读十页书,你也要记得其实你只要读一页就好了,这样当你实在很累、不想读的时候你就可以对自己说“我只要读一页就好了,读完一页就圆满完成今天的任务了”。

每天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好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会有更多的启发。



3、一定要做记录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很多次的重复,记录下自己的行动可以可能看到进度如何,当数字一天天积累时,成就感也会随之而来。

可以利用一些每日打卡的app,或者做个标明日期的表格,每天完成微习惯后打勾,当看到日子被对勾填满时,不会觉得很充实吗?

4、记得给自己奖励

当完成阶段小目标时,记得给自己个小小的奖励,比如坚持运动30天后,可以给自己买件好看的衣服。而我,是在读完一本“正经书”后,奖励自己看无需动脑的傻白甜网络小说。

⁽⁽◝( ˙ ꒳ ˙ )◜⁾⁾so what?


坏习惯有多可怕,好习惯就有多神奇。

愿你用好习惯,塑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娜娜西Nana


每个人都希望培养好习惯,可是,我们常常不能坚持。因此常常雄心壮志的发誓,最后以失败收场。我以前也是这样,直到遇到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这本书。我想培养的微习惯从来没有失败过。之前我是这样的:

抓着自己腰间的一大把肥油,穿上紧身的长毛衣,看着镜子中自己的腰,就像端午节,勒成一节一节的大粽子。那种悲催的心情,顿时崩溃:我要锻炼!我不要水桶腰!那天在河堤跑步,“瞧那人,长成小脸盆似”一句戳心的话飘入我的耳膜! 虽然每次听到类似的话,我都很伤心,每次难过之后,就发誓:我要干掉肥油!可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断断续坚持,到最后,不了了之。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好了伤疤,忘了痛”。更可怕的是,有时,我竟相信“中年人了,胖一点的好,显得丰满,不然,干干巴巴的,显老。”其实这是自欺欺人,我屈服自己的懒惰。身体越来越差,精力不够,容易累。特别是不上班,更是萎靡不振。不行!我要行动起来!我握紧拳头发誓。

后来:

我幸运地遇到斯蒂芬·盖斯。他让我有信心,重拾锻炼,让我重新意气风发。我坚信:常立志,对我来说,是最后一个笑话。因为我掌握了《微习惯》策略: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习惯养成法。
我现在给自己定一个微小的目标:每天跑步5分钟,事实的真相是:在最沮丧的时候,我锻炼的时间从来都没有低于5分钟。而是越跑越兴奋,跑着跑着,心中的烦恼,竟然跑掉了,我越来越享受这种感受了。有时在工作中,心情烦的时候,竟然抽空冲刺几分钟。 微习惯策略正在一点一点的改掉我的坏习惯。尝到成功喜悦的我,想把《微习惯》这本书分享给和我一样想养成好习惯的人,但又常常只停留在想的层面,或是常常立志,又有常常以失败告终的,又或者有严重拖延症的你。斯蒂芬·斯盖的《微习惯》是这一切的终结者。

斯蒂芬·斯盖曾经是宅在家的个大懒虫,它通过“每天1个俯卧撑,一天一页书,一天50个字,练就了让人羡慕的腹肌,写下《微习惯》这本书。

在这本书里,斯蒂芬·盖斯从大脑工作的原理。分析微习惯策略能够成功的原因,手把手的教你怎么制定计划和策略,每天只需进步一点点,毫无负担,就养成良好的习惯。
也许你会不屑的说:一天一个俯卧撑,一天一页书,一天写50个字。那岂不是要到猴年猴才能拥有好身材;一本书是不是要读200天?一天写50个字。我的天,什么时候才能成为写成一篇文章?这有什么用?开玩笑吧?别人推荐这本书给我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我想这么多人都说这本书好。光说好没用,那要看实际如何?
我直接看第一章,了解微习惯是什么。接着跳到第六章:我想马上试试它的效果。第六章的内容是:彻底改变,只需要八步。
如果你和我有一样的想法,那你也可以直接跳到第八章哦。先做了再说。读完以后,我马上给自己制定了目前很想改变的习惯。
拿我凌乱的房间做实践吧。根据微习惯策略,我的计划并不是一下子就把房间整理好。而是分成十份,每天只整理一小部分,只需花1~2分钟。而且不用专门的时间。利用我工作间隙的时间。把整理房间当做是休息。当天,我只花了三分钟时间就把我那积累了几个月的电脑桌整理得整整齐齐,擦得干干净净。第二天,工作休息的时候,我又清扫了房间的一角,可是我的大脑很开心啦,我又多花了一点点时间把整个屋子扫了一遍。
微习惯的策略,促使你翻开第一页书,但往往你却不会只看一页书。让你做一个俯卧撑。你也许不会只做一个俯卧撑。在你最低落的时候。你也会坚持做一个俯卧撑。微习惯的步骤只需要你用一点点毅力。强迫你迈开一小步。大多时间,你会在这个基础上超额完成任务。时间的复利,威力无比。我每天规定自己至少写50字,可是我每天都能写的200的300,有时会有400,有时候写到600字。甚至1000字。我已经坚持了15天。我相信有一天我也会爆发到一天会写的1千甚至2千字。一年下来,可能就会写会一本书,两本书,三本书的文字。
微习惯的策略小到在任何时候,你都不会放弃。
计划进行到第三天,我特别累,眼睛频繁打架,我对自己说,只写50个字,我的大脑说:好吧。我打开有道云笔记,开始语音输入,结果我写了200多字的短文。还读了猫叔的一篇短文,就是关于“最简单的时间管理法:清晨最总要的三件事”然后,就有了一项新的微习惯:每天早上起床,首先写下今天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三件事。
微习惯策略简单易行,想拥有好习惯的人,严重的懒癌重症,微习惯策略都可以帮助到你。你只要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并遵循几条规则,就可以开启你微习惯之路了。
001 列出微习惯清单、做好计划安排。拿出笔和纸,把你当下想拥有的好习惯罗列出来,最后选出,你现在最想改变的1~4个好习惯。我目前微习惯清单是这样的:
01每天至少写作50字并录音(故事、感悟都可以)。(目的:训练)
02每天至少写一条践行清单。(提升、成长)
03每天至少读2页书。围绕书评写至少50字。(提升、消化所读的书) 读书、写书评安排在早上;晚上写作录音、写践行清单。
以上微习惯我已经坚持第15天了。
注意!最好不要超过4个。因为同时执行多个微习惯。会消耗你过多的意志力,毕竟精力有限,贪多会顾此失彼,不利于习惯的培养。
002 细分习惯计划。把你的微习惯分解,小到不像话。比如每天至少做一个深蹲,每天表扬孩子一次。总之制定的微习惯计划,小到你的大脑不抵触。
现在,我计划整理房间。我每天只整理房间的一角。每次花的时间不到2分钟。而实际上,第一天,我就超额完成任务,把整个房间的地面扫了个遍。成就感满满!这之前。我已多次对自己说,房间要整理了,可是想了很多次,却迟迟未见行动。因为总是告诉自己,下次找个时间,这需要大块时间,我很忙。我却忘记了”日积月累“;忘记了“聚沙成塔”的道理。
003 告诉自己,我要变得更好。开始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站在河边,演练过N次,不下水,游泳技巧讲得再好,等于零。
004 以防万一策略
做计划时,要思考你某天最艰难的时候,你的微习惯计划也能顺利进行。假如某一天,你很累,到临睡时,才发现某项微习惯计划没有完成。马上做一个深蹲,你的大脑是不会拒绝的。或者写50字的句子,你的大脑也不会排斥的。在执行这些微习惯的第三天,那天很忙,我检查计划时,写复盘的时候,发现我还没有写文字。当时,我趴在书桌上,眼睛困得不愿睁开,哈欠连天。我一边打开写作页面,对大脑说:只写50字啦。我的大脑竟然答应了。写着写着,竟然不困了,那天写了300多字。然后顺带写了4条践写清单。
如果你觉得写50字,你的大脑也抵触,那你就继续缩小目标,告诉自己,我只打开写作软件,写1个字。哈哈!你当然不会只写一个字,我敢保证。再比如,今天早上太冷了,昨天还是25度的天气,今天降到了4度。好吧,你对大脑说,嘿,只穿上运动服吧,穿山运动服后,你又对大脑说,只跑步1分钟。瞧,这只是很微小的一步,目的是让你跨出一步。你的大脑是不会拒绝的。当完成这微小的步骤,你的大脑还沾沾自喜呢!
005 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不会拒绝微习惯,而且还乐此不疲呢?
因为我们的大脑最喜欢回报啦!特别喜欢一个又一个的进步。游戏设计,就是投其 大脑所好。过一个关卡,给一些奖励。
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给大脑最好的奖励。当然,你也要不定时的给自己完成任务后,来一次奖励。一次呐喊,一顿好吃的,随你喜欢。

好了,开启你的微习惯计划吧,成就更好的自己。但要记住。微习惯策略可以用在你想用的方方面面。



丁香读书


其实在养成好习惯的路上,我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一些习惯的养成。有的说21天,能养成一个好习惯,有的说重复1000小时,你就可以获得一个新的技能或者一个全新的习惯。但在我看来,好习惯,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刷牙,然后自从看了学校老师给的蛀牙小短片,就此埋下“阴影”,总是担心有一天自己的牙也会变成这样,所以,开始每天晚上睡觉前刷牙,慢慢的,每天如一,哪天睡前不刷牙了,就浑身不自在。

因为我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心理底线,如果不做到这一步,就会突破这个底线,而这个底线是我不能接受的。

就像学校以前的语文课,语文老师会教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但在阅读课的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指读,比如默读,这样都会大大影响阅读速度。为了让我们摆脱这个坏习惯,老师就会让班级同学做一个速度比拼,而我作为语文课代表,自然不容许自己在语文课上丢脸,所以,为了提升自己的阅读速度,迫使自己按照老师课堂上教的技巧来读书。心理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快。不能比别人慢。

所以,后来我成功了,保住了语文课代表的头衔,同时也掌握了快速阅读的好习惯。给自己留一条不能突破的底线,并将自己逼入绝境,这个时候,就能帮助我们更快速的养成好的习惯。


舒筱米的伴读小屋



培养一个好习惯真的太难了,比如跑步的好习惯~我说说我是怎么养成这个习惯的,过程很心酸!


大学毕业后,运动量少了,吃的多了,于是体重一下子涨了15斤,脸上长痘痘,腰圆了,皮肤松了,脸上的胶原蛋白少了……一大推的问题接踵而来,于是我特别怕一个问题:老!


这件事对于我来说太可怕了,身边都是年轻的小姑娘,你想想,你能不去运动吗?


于是,我下班后开始跑步,刚开始太难了,跑两公里累死了,但是我还是不断地鼓励自己:比起不动已经很好了,下次就会跑2.5公里!


所以说,初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目标,先定一个小目标嘛!


天天晚上去跑步对于上班族来说真的不太现实,一周跑四次还是可以的,或者隔一天跑一次,还是比较容易的~


坚持很难,让它变成习惯就要坚持!


你好夏都


大家好,关于这个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严要自己,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单位做事别怕人家对自己严,我在北京一家做家政工作,在卫生方面要求特严,每次刷过的碗筷和煮饭锅都在灯下照着检查。我并没有责怪这家人的心,我对这家的张姨说,我不怕您对我严。您对我严点以后我到任何家里去做事都是优秀的。所以我们不好管做什么事都要把它做好。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日久天长也就养成良好的自我了。谢谢大家不知我的关点是否正确,望相互交流。


雪松73191


我养成了写读书手帐的习惯,目前已经持续了100多天。相较于以前做事总是三分钟的热度,我是如何养成读写读书手帐的习惯呢?

总结了以下几点:

1、多看优秀作品,多模仿。让我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看到别人的手帐作品,非常精美,自己心动不已。我也想做读书手帐。

开始时,是模仿萌薇《幸运手帐》书中的读书手帐的排版。然后,模仿自己觉得好的读书笔记的格式。

2、不断写,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更新

读书笔记的样式,几度更新,从最开始没有固定的内容,到摘抄+感悟,到便签法,到学习复盘三问。手帐的框架几经变化。

读书笔记的版式,也是几度更新。从最开始的萌薇的版式,到摘抄+感悟的版式,再后来的没有版式,再尝试着布局。到现在习惯先布局再书写。也是一路改进优化中。

3、参与社群读书打卡,利用舆论监督力量。让我开始了持续的书写。

最开始的目标,就是一定要完成30天打卡,赢回报名费。成功完成后。没有打卡,就没有动力了,间断了几天。

然后第二期开始,赶快报了名。从开始,一直持续到了现在。

没有打卡,没有监督,可能持续不了这么久。

4、简单。让我有了持续的力量。

打卡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一个读书卡片就好,一句摘抄,一句感悟就好。

有几天,没时间,不想写。就是找一句话,摘抄一下,然后打卡提交。

甚至有一天,摘抄也不想进行了,就拍照上传了,也算数。

要求非常简单,才有利于长期执行下来。这也是微习惯的精髓吧。

5、多分享,让我得到了及时反馈,积累了很多前进动力。

开始会很害羞,不敢分享。群里会给予很多鼓励,每次分享,大家都会点赞送花,满足虚荣心,然后刺激自己做的更好。

简单,没有中断的借口;

有人一起,可以共同前行;

有样板参考,可以持续精进;

及时反馈,积累更多动力;

持续行动,让习惯成自然。





静水流深读书笔记



《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的读书笔记(作者:【美】斯蒂芬·盖斯)

1. 习惯:做起来容易,不做反而难的一种行为。习惯不能马上建立或去除,他们是在长期不断重复中被塑造出来的。习惯形成的第一个信号是抵触情绪减弱。建立习惯的两个关键:重复及回报。

2. 微习惯:运用少量意志力,强迫自己每天做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每天做一个俯卧撑。

3. 自我损耗:也叫意志力损耗,自控力损耗。影响的五个因素:努力程度,感受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血糖水平。

4. 正常的习惯的建立,会遇到强大的阻力,很难坚持下来。例如,如果我们定下《每天到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这么一个目标。在努力程度上,我会感觉自己的身体太差,根本没有办法坚持一个小时的锻炼。在感知难度上,我觉得还要去办卡,买专业的衣服,如果工作太忙,也抽不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在消极情绪方面,我觉得至少要锻炼2到3个月才有效果吧。在主观疲劳方面,刚刚开始锻炼五分钟,还有45分钟,感觉是度日如年呀。

5. 如果我们定下《每天做一个俯卧撑》这个小目标,我们还是很容易完成的,然后,通过每天的重复养成锻炼的习惯。一旦形成锻炼的习惯以后,我们再去追求更强、更高的目标。频繁重复的小任务,也是锻炼意志力的理想方法。

6. 我们可以用手机app,记录追踪,养成习惯的过程。IOS推荐用《小日常》


lzredpig


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说到习惯养成,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一个说法“只要坚持做某件事一个月(或者是二十一天,每个人说得都不太一样)就能将这件事养成习惯”。

我只想说,这样的说法真是太不负责了。只要举两个例子:①下定决心减肥的人那么多,能坚持每天运动,坚持一两个月的不少吧?你们的身边都肯定有这样的人,坚持几个月后又停下然后迅速反弹的人也不少吧?②每个人都试过坚持上班,但是怎么那么多人辞职,坚持几个月,几年的工作不是已经变成习惯了吗?

要养成一个习惯,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坚持”。什么是坚持?难道不是觉得自己随时会放弃的时候,才会坚持吗?坚持的前提就是辛苦,一件事只要会让你觉得辛苦,那它就不可能成为你的习惯。

要养成一个习惯,唯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逐渐适应,先从自己能接受的程度开始。我经常说的,减肥要将运动和饮食控制变成自己的习惯,才能真正成功。一开始就去跑步十公里,一天只吃一餐,这样的行为有可能变成你的减肥习惯吗?不可能的。

养成良好习惯,首先要做的是从零到一,有了一之后,才能有十百千万。还是以减肥为例子,从没运动的你,饭后去运动场散步;每天都肥宅快乐水加薯片的你,今天只买小罐快乐水和小包薯片。这样的小事你肯定能做到的。

做到了,成功了,拥有这个成就感才能让你明天继续做同样的事,慢慢散步变成跑步,跑步越跑越远,越跑越快,零食不再吃了,主食也吃少了。等某一天,你在路边药店门口看到一个体重秤,称一下才发现体重轻了二十斤,回家做饭时想起以前的饭量是现在的两倍,早上睡醒去运动场跑步的过程是那么自然,那才是真正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