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農村老人說,蛇怕鵝屎,碰到後蛇皮就會腐爛,是真的嗎?

李虹霖


農村老人說,蛇怕鵝屎,碰到後蛇皮就會腐爛,我覺得這種說法有點誇大,但是蛇怕大鵝,這倒是千真萬確的。


小時候,我們老家門口有一丘大田,村裡的人都叫“出水田”,是因為田裡一年四季都冒著一股清泉,於是村裡就把出口水的地方圍起來,其他部分依然在大春季節栽稻穀。大春收完就蓄水,特別適合放養鴨鵝,於是村裡好多人家都養殖鴨和鵝,我們家也不例外,從我記得至少都要養2只。

開始的時候我以為我們家養鵝是和養鴨子一樣,要給它們下蛋好賣錢,後來爺爺說因為我們家緊緊靠近山坡,家裡養了好多雞鴨,特別逗黃鼠狼和蛇,所以養鵝主要是防蛇、防黃鼠狼來偷小雞小鴨和雞鴨蛋。


我當時還奇怪,家裡不是養有貓狗嗎,爺爺說,一物降一物,黃鼠狼和蛇更怕鵝。聽了爺爺的話,我就特別留意,還真別說,一天白天我和小夥伴在院子裡玩耍,一條花麻蛇從後牆爬進院子想到雞窩裡偷蛋,我們還沒反應過來,就看見兩隻大鵝撲騰著翅膀衝過來,用大嘴巴去擰蛇的身子,開始蛇還想跑,無奈被兩隻鵝一起攻擊,慢慢就被鵝弄死了,大鵝也不吃蛇,走開了。


最後是爺爺把死蛇用棍子挑起來丟進豬圈餵豬了。我記得大鵝是一種能吃能拉的雜食動物,不挑食,野草、菜葉、水果及各種糧食它都是吃,尤其是拉屎,到處都是,又腥又臭,我最是討厭,而爺爺卻會把鵝屎清掃後放在角落,等幹後撒在雞鴨圈周圍或者雞窩旁邊,他說這樣黃鼠狼和蛇聞到氣味就不敢靠近了。說來也有道理,家裡養鵝再加上爺爺的這種方法,後來家裡和院子裡很少看到蛇了。


農村常有人說鵝屎會讓蛇皮和黃鼠狼腳掌腐爛的說法,我想也不是絕對的,鵝屎的成分主要是氮磷鉀和微量元素,為微酸性,也不至於讓蛇和黃鼠狼的皮膚腐爛,再說了,鴨子和大鵝都是吃一樣的食物,也沒聽說蛇和黃鼠狼怕鴨屎的說法,所以我認為蛇最主要的還是懼怕兇猛的大鵝本身吧。


花腰妹


以前農村的老人經常嚇唬我們這些小孩子,說要我們不要玩泥鰍,否則泥鰍會賺到我們的耳朵裡,不要吃蛇莓,否者會吃驚蛇的口水中毒等等這些。以前小時候還真的信以為真,不過現在覺得老人這麼說,雖然沒什麼依據,但是可能都是為了我們好吧。

那麼農村老人說的蛇怕鵝屎,說蛇碰到鵝屎皮就會爛,這是真的嗎?

從小我就聽老人說,在農村以前每家每戶都會養鵝,養鵝的目的不是吃鵝肉,而是因為以前農村的蛇特別多,經常會有蛇跑到農民的家裡面。在我們村裡面,以前聽說有好多人半夜起來拉尿,腳剛放下床,就被盤在床下的蛇咬傷。而且是劇毒的五步蛇,五步蛇經常跑到農民的家裡面找老鼠吃。

由於我們當地在山裡面,所以蛇格外多,夏天的時候,晚上蛇很容易就進入到農民家裡面,而且晚上喜歡跑到農民家裡的往往是毒蛇,比如五步蛇和銀環蛇,都是致命的毒蛇。如果農民晚上沒有開燈,很容易踩到毒蛇,五步蛇最喜歡盤在一個地方不動,一旦碰到就會發起攻擊非常危險。

所以農民以前都在家裡養鵝,據說都是放在自家的院子裡面,只要有鵝在,蛇根本就不敢跑進家門,而且鵝的氣味蛇不能聞,聞到立刻就會跑遠。不過關於鵝屎對蛇的皮膚有灼傷,這個倒是沒有聽說過。只知道,鵝屎蛇的天敵,鵝有時候會直接將蛇吃掉,即使不吃掉也會將蛇給嚇跑。

所以如果家住山裡的話,可以 在家院子裡養幾隻鵝或者養兩隻土狗,這都是可以防止蛇進入家門的好方法。不過養鵝比較髒,也比較吵,養狗比較好。


農村泉水有點甜


(1)

農村何止流傳著“蛇接觸到鵝屎後,蛇皮會腐爛”的傳言,還有“黃鼠狼踩到鵝屎後,腳趾會腐爛”的說法。並且從小老人就是這麼告訴我們的,至於到底是不是真的,閒心稍微懂一點的就會知道,這裡面含有很多的誇張說法,並且半真半假。

事實上蛇怕鵝屎確有其事,小時候我家每年都會養雞,尤其母雞長大後可以吃雞蛋。但在夏季的晚上,時常聽到雞窩亂蹦,嘰嘰喳喳亂叫,過去查看也看不出什麼異樣,但到了第二天早上再去查看會發現雞窩的雞蛋少了。

起初我們以為黃鼠狼偷的,後來在院子裡看到有肚子圓滾滾的蛇,才意識到是蛇偷吃了雞蛋。奶奶知道這件事之後,提議媽媽在家養幾隻大鵝,然後將鵝屎撒到蛇經常出現的地方。自從我家養了大鵝,並將鵝屎撒到雞窩豬圈附近,別說蛇不見了,連偶爾半夜來家裡偷雞的黃鼠狼也不見了。

(2)

不過鵝屎主要成分其實就是氮、磷、鉀和一些微量元素,鵝屎的酸度可能相對要更高一些,但遠不止於傷害到蛇和黃鼠狼。

並且鵝拉屎特別多,小時候我們村還有人專門去農戶家裡收購鵝屎做成化肥用的,可見鵝屎本就是一種天然的化肥,何來腐爛蛇之說。即便蛇是因為害怕鵝屎裡含有的硫磺成分,可是這點成分微乎其微,對蛇影響算不上太大。

(3)

我想這其中可能是蛇和黃鼠狼懼怕鵝的攻擊性和警報性有關。

大鵝的攻擊性之強,絕對算得上家禽界的老大了,見狗咬狗,見貓撕貓,見到烏鴉也不放過。大鵝興致上來,從他身邊走過的人,都要追著撕咬。

大鵝腦子簡單啊,脖子又長,咬住東西擰勁十足,強烈的領地意識讓進入它範圍內的其他動物都很懼怕被大鵝撕咬。正是因為蛇對大鵝這種害怕,才導致蛇聞到鵝屎味道時,選擇逃離,避免和大鵝正面相遇,這是一種生物本能。

再加上大鵝“看家護院”當然能力,在遇到外來入侵者會發出嘶聲尖叫,一方面威懾入侵者,另一方面提醒主人。蛇聽到這種尖叫會開始心虛,離開顯得順理成章。

綜上,蛇害怕大鵝是確有其事,並且蛇的嗅覺超級靈敏,在聞到鵝屎味道時,想當然認為大鵝會在附近,所以選擇遠離鵝屎。時間久了就會讓人們覺得蛇怕鵝屎,甚至傳言蛇的皮膚碰到鵝屎會腐爛,其實這並不準確,鵝屎不足以腐爛蛇的皮膚。


李阿冰


老一輩說的蛇怕鵝屎,和蛇碰到鵝屎後,蛇皮會腐爛,其實都沒有科學依據。真正的科學證明,是蛇不喜歡鵝屎的氣味,同時蛇受傷後,受傷的地方沾上鵝屎,傷口會被感染然後腐爛。



我們農村人都知道,養鵝有幾大好處,那就是鵝不僅能防蛇,還能防黃鼠狼。

家裡有雞,很有必要養幾隻鵝,因為蛇有時會偷吃雞蛋。而且黃鼠狼在沒有食物的時候,會去偷雞喝血。



蛇為什麼怕鵝?

  • 鵝天生具有很強的主動攻擊性,不僅會攻擊各種動物,有時還會攻擊人類。家如果有小孩的還是要注意點,千萬不能讓小孩去惹鵝,被鵝咬還是會很痛。
  • 蛇是靠舌頭分辨氣味,所以蛇都比較厭惡刺激性的氣味。蛇討厭雄黃也是這個意思,因為雄黃的味道我們人類聞著就很刺鼻。養鵝的人都知道,鵝屎真的很臭很刺鼻。蛇聞到鵝屎的味道,就會繞道而行。不過如果蛇無退路,哪怕有鵝屎也會前行。
  • 鵝屎內含有大量的細菌,當蛇有傷口,並沾到鵝屎,蛇的皮膚就有腐爛的可能。不過這樣的情況很少出現,因為蛇一旦聞到鵝屎的味道,早就繞道而行。


總結:蛇怕鵝是真實的,有鵝的地方一般都不會有蛇。不過蛇在無傷口的情況下,碰到鵝屎不會有什麼危害。蛇皮腐爛,主要是鵝屎有大量的病菌,通過蛇的傷口感染。


田園軒月


在農村,一些老話聽的多了,不由得你不信,經常聽村裡的老人說,蛇怕鵝屎,碰到後蛇皮就會腐爛,不由得好奇,蛇為什麼怕鵝屎?鵝屎真的能把蛇皮給腐爛?


這兩句話一句真一句假,就是為了突出蛇怕鵝屎這個觀點,類似的老話還挺多,例如農人解說老家常說的,吃了寡蛋白頭髮,吃了鴨腸小心眼等等,真的能白頭髮、小心眼?非也,只是用來告訴小孩,別吃寡蛋和鴨腸。

為什麼蛇會怕鵝屎呢?

以蛇的小腦瓜子,智商不足以辨別出鵝屎為何物,但蛇的嗅覺堪稱一絕,比狗還要強,說起蛇的嗅覺,是非常讓人服氣的,你們知道蛇為什麼吐舌頭嗎?就是為了採集空氣中的化學顆粒,然後迅速地縮回到口腔頂部的一對窪陷之中(這就是為什麼蛇舌頭分叉的用處),這對窪陷就叫鋤鼻器,裡面有大量的感覺細胞,高度靈敏,只要空氣中有鵝屎的味道,它會提前捕捉到而不靠近。


蛇的嗅覺讓它具有超強的追蹤能力,這是生存技能所需,在咬傷一些老鼠啥的,能讓老鼠先跑一會,等其毒發後去食用,這樣的能力也讓蛇能提前預知危險,例如鵝屎。

★可鵝屎本就是氮、磷、鉀和一些微量元素的組成物,除了難聞和有一定的微酸性以外,沒啥危險啊?更不會使蛇的皮膚腐爛,蛇為何要怕?

這就得從大鵝這貨說起了,農村長大的孩子都有過被大鵝治服的經驗,反正農人解說小時候,遇上大鵝從身邊路過,是大氣不敢出,被它擰上一口,得脫層皮,而且這貨極具攻擊性,老追著人跑,所以農村有老話說“寧願被狗咬,不願被鵝擰”的說法。


鵝對人尚且如此,對蛇也不會客氣,而且每次蛇都不是鵝的對手,這在農村是有過例子的,農人解說小時候就見一條菜花蛇去偷小鴨子,被鵝給幹翻在地。所以,蛇從本能上可能就對鵝有些恐懼,聞到鵝屎的味道,自然就不敢靠近了。

人們為什麼會扯出鵝屎而不是鵝呢?(以下是農人解說根據農村情況的個人推理,不一定對)

這其實也是有緣由的,農村養鴨子的人多,但養鵝的人少,有的農民養的鴨子被蛇叼走了,又沒啥好方法,於是想到去鄰居家借點鵝屎來混在鴨圈裡,沒想到真沒蛇來偷鴨子吃了,打這以後,就有了蛇怕鵝屎一說。而最後一句鵝屎能讓蛇皮腐爛,不過是為了突出蛇怕鵝屎這個觀點強上的一個理由罷了。


總結:這句農村老話其實表達的就是“蛇怕鵝以及鵝屎”這一觀點,至於鵝屎對蛇皮的腐蝕性,是沒有任何根據的。


農人解說


科學解釋一波,蛇確實是怕鵝屎的。

因為鵝的糞便中含有一種叫雄黃還是硫黃的物質,如果蛇一旦沾上了就會在沾上的地方開始腐爛,並逐漸的向身體的其他部位擴展,直致把蛇全身爛掉為止,並且蛇對此是沒有辦法進行治療的,也就是說,蛇一旦沾上的鵝糞就意味著死亡.

所以蛇是懼怕見到鵝的,一聞到鵝的氣味就遠遠的避開.有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木場主為了防止蛇侵襲工人,一般都會在木場的周圍的鐵絲網裡飼養鵝,一是當家禽來養,二是為了防蛇,有了鵝在,那些蛇就不敢進來了.

萌寵逗趣,想要了解更多可以關注我哦!


萌寵逗趣1


養過雞的朋友家應該比較熟悉,有時會在雞圈裡養上幾隻鵝,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抵擋黃鼠狼的搗亂,而且還可以抵擋蛇來偷吃雞蛋的困擾,所以說家中養鵝,基本是看不到蛇的蹤跡,據說蛇是非常怕鵝的,想必被鵝攻擊過的朋友就知道鵝的攻擊力有多高了。



其實蛇怕鵝屎,碰到鵝屎蛇皮就會腐爛這句話是行不通的,其想表達的意思是鵝的攻擊力有多麼的高,別說是蛇這種動物,就連農村常見的土狗都不放在眼裡,甚至有時人看到鵝攻擊都要退避三分,所以農村也有這麼一句老話來形容鵝的厲害,那就是“寧願被狗咬,不願被鵝擰”。


別看蛇和大鵝是兩種不同的生物,但是鵝也是不怕蛇的,甚至有時還會發起主動攻擊,再加上鵝有著體型較大的優勢,這時蛇反而有點佔下風。而且鵝有著又粗又大的叫聲,蛇又是一種警惕性較高的動物,看到大鵝又叫又攻擊的,自然而然的就會逃之夭夭。

所以有些農戶可能會有些誤解,認為蛇怕的是鵝的糞便,有時便會把家禽圈舍周圍撒上鵝的糞便,防止鵝來偷吃蛋。其實蛇聞到鵝的糞便後會誤認為附近有鵝,最終便會乖乖的溜走。所以說蛇怕鵝屎,因為鵝屎會讓蛇皮腐爛是不成立的。朋友們你們認為呢?歡迎評論補充,與肥仔一起探討。謝謝大家

感謝大家對肥仔的支持,也歡迎大家關注“肥仔農經”,每日分享三農資訊,與你一起探討精彩三農,謝謝大家!!


肥仔農經


問:農村老人說,蛇有點怕鵝糞,接觸後會腐爛蛇的皮膚,真的假的?

農村老人有很多讓人感到很驚奇的說法,比如黃鼠狼怕鵝、吃了寡雞蛋沒記性、蛇莓是蛇吃的、吞了果核後樹子會從嘴巴里長出來……,現在看來有些說法的真實性基本可以否定了,但有些說法不好驗證其真假,但說得很有道理。


點擊右上角紅色按鈕關注【刺楸】,瞭解更多農村趣聞趣事。

例如,家裡養鵝可以防蛇和黃鼠狼,因為鵝屎是蛇的剋星,而蛇一旦碰到了鵝糞,其皮膚就要遭腐蝕。

刺楸以前聽過類似的說法,只不過說蛇怕的不是鵝,而是會飛的西洋鴨。傳言甚廣的說法與小範圍內的說法不同,其可信度更高,也應該有其來源,那麼蛇怕鵝屎的說法從何而來呢?

刺楸查閱資料,早在北宋蘇軾的《仇池筆記》中便有了相關記載:

鵝能警盜,亦能卻蛇。其糞殺蛇,蜀人園池養鵝,蛇即遠去。

一、鵝不同於普通家禽

鵝與土雞不同,鵝喜歡啄食青草,尤其愛吃菜地裡名為鵝兒腸的青草,刺楸以前就經常把鵝趕到青草多的地方去,或者把青草割回來餵它們。鵝的聽覺也特別靈敏,一有風吹草動就警惕起來,並不停地發出叫聲。因為鵝在看家護院上不輸於土狗,所以有些農民會專門養鵝來防盜。


二、怕鵝糞過或者鵝的氣味

有人認為蛇怕鵝而不是怕鵝屎,是因為鵝有比雞鴨更強的攻擊性,但刺楸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土貓土狗也有攻擊性,但蛇仍舊會出現在它們的面前。

刺楸認為,養鵝而能讓蛇不出現,多半是鵝糞或者鵝身上某種令蛇不適的特殊氣味,而不是蛇與鵝或者鵝糞接觸後才有會怕。(1)鵝糞呈微酸性,不足以腐蝕蛇的皮膚,除非蛇的皮膚呈鹼性,會與酸性的鵝糞發生反應而爛掉。即便真被腐爛了,蛇也並不一定會發現是鵝糞的「功勞」。


(2)領地意識很強的兇猛大鵝,就算是再厲害、再怎麼會撕咬纏鬥,如果蛇不與之接觸,怎能清楚它的厲害?正如蛇遇到人類,人雖然可以把它烹飪來吃,但蛇照樣不怕人一樣。

與大多數家禽一樣,鵝的糞便也特別難聞。光是從難聞這個角度來講,也能刺激到蛇的嗅覺器官助鼻器和鼻腔。另外,鵝身上可能也散發出某些令蛇類敏感的特殊性氣味。

三、鵝肉是發物

鵝肉屬於發物,這是雞肉和鴨肉都不具有的特點。 而從未聽誰說過吃了雞肉和鴨肉會舊病復發的。鵝肉不能隨便吃,要看自己有沒有尚未徹底根治的小傷小病,否則吃可能會使之前的治療功虧一簣。這與刺楸聽農村老人們說的公豬肉和母豬肉差不多,確實有點神奇。

刺楸以前脖子上長了癬,塗抹藥物後差不多治好了,可有一次不注意吃到了鵝肉,癬又重新長出來了。有個朋友臉上的痘快好了,可下鄉不慎踩到了鵝屎,毒素非但沒排出來,還激增了。

可見,鵝不同於普通的家禽,其身上必定有某種特殊的物質,這也許也是蛇怕鵝糞的一個原因吧。



四、用鵝和鵝糞證實一下

這個說法雖在古時就有記載,但也不一定真實可靠,要想證實蛇怕鵝就要捉一條蛇扔到鵝面前,看看蛇與鵝最後到底是誰勝利了。而為了證實蛇怕鵝糞,就得把鵝糞挑到蛇身上,跟蹤觀察蛇的皮子是否會被腐蝕。


以上就是刺楸對「蛇怕鵝屎」的看法,如果覺得回答得不錯就點個贊,並順便關注一下吧,謝謝。

刺楸


農村老人說,蛇怕鵝屎,碰到後蛇皮就會腐爛?是真的嗎?


在農村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有的比如說小孩子白天不能玩火,玩火,晚上就會尿床,也有人說,大年三十晚上不能洗腳,洗腳的話來年就沒有肉吃。而今天我們來說一說這個在農村廣為流傳的蛇怕鵝屎這個事情。



在農村,只要是幹農活,基本上多多少少都會和蛇打交道。無論是在自家的草垛子底下,還是水溝邊上,甚至夏天天熱的時候,蛇還會跑到房簷底下,所以在農村蛇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生物。蛇在農村雖然常見,可是在農村蛇卻不受歡迎,這是因為蛇不但會對人造成攻擊性的傷害,嚴重的更是會對一些人造成心理的障礙。尤其是小孩婦女等比較膽小的人群,猛然間看見蛇,很容易被嚇得驚慌失措,心底留下深深的恐懼,所以在農村,過端午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喝上一碗硫磺酒,畢竟蛇怕硫磺是大家都知道的。



小的時候家裡面住的房屋還是土坯房,每到夏天快下雨的時候,總會有一些青蛙蛤蟆往房簷底下跳,這個時候就會常常吸引來一些蛇。這些蛇在房簷底下以捕捉蛙類為食,本身青蛙和蛤蟆對很多人來說就看起來比較滲人,如果再引來蛇的話,因為蛇吃青蛙和蛤蟆並不能吃活的,會先將青蛙或者蛤蟆用身體緊緊的纏住,然後青蛙和蛤蟆會使勁憋著一口氣,雙方會僵持很久。直到有一方力竭的時候,但是據老張觀察基本上都是蛇笑到最後,然後青蛙就會被蛇吃掉。



後來,家裡面親戚送來了幾隻大白鵝,相信養過鵝的朋友都知道,鵝是比較兇猛的,而且有時候比狗還靈敏,只要有生人或者其他的動物跑過來,鵝都會發出大聲的叫聲,並且伸長脖子驅趕。因為以前農村院子都是用木樁圍成的籬笆,所以多都散放在院子裡面,雖然說很髒,但是從那以後下雨的時候,院子裡也不跑蛤蟆青蛙了,蛇也從此看不見了,所以老張認為,蛇的確是比較怕鵝的,這點應該是真的。



其實在農村,蛇不光怕鵝、還怕豬、怕羊,但是說蛇怕鵝屎,這個老張,翻閱過不少的典籍,裡面都有這種記載,但是缺乏一定的科學理論支持。老張覺得很多動物的糞便都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比如說,豬糞在本草綱目裡面就被記載做豬零,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鵝的糞便很多而且是稀的,蛇的身體碰到鵝屎,很有可能表面的保水粘液遭到破壞,而蛇又是靠身體在地面蠕動爬行,一旦身體上的保水黏膜遭到破壞,在爬行過程中很容易使自己的皮膚受傷,時間一長自然就會感染細菌,發生潰爛現象。當然了,以上也是老張個人的一點揣測,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老張談三農


小時候經常聽老人對我們講,蛇是不能碰到鵝屎的,只要沾上以後蛇的皮膚就會開始潰爛,最後死掉,其實這個是沒有一點科學依據的,蛇害怕的並不是鵝屎,接觸到鵝屎之後也不會讓皮膚潰爛,真正讓蛇遠離鵝屎是因為鵝屎的臭味以及大鵝兇悍的戰鬥力,這點我想養過鵝的家庭都不會陌生了。

在那個天真的年代裡,對於老人所說的話,一直都是深信不疑,以至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自己都不敢去接觸鵝屎,就怕自己接觸以後皮膚也會爛掉;現在想想真是很好笑,鵝屎的主要成分也就是氮磷鉀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裡面沒有能讓皮膚腐蝕的元素存在,又怎麼會腐蝕皮膚呢?其實老人常說的蛇怕鵝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鵝屎很臭,嗅覺敏感的蛇不願意去接觸

小時候家裡養過雞鴨鵝,在炎熱的夏天來說,每次走到雞圈旁邊,這個味道真是不說了,在很遠的地方都得捂著鼻子前進,而對於每天必不可少的撿蛋以及餵食、添水工作又不得不去完成。很多情況下都是迅速的做完,然後撤離這個臭氣熏天的地方,對於我們人來說尚且忍受不了這個臭味,就更不用說嗅覺敏感的蛇類了,蛇的嗅覺主要靠的是分叉的舌頭,而不是鼻子,它們能聞到很遠地方的各種味道,因此就算是必須得經過有鵝屎的地方也不會從鵝屎上過去,都會繞著走,這是我們在有鵝屎地方看不到蛇的原因之一;畢竟很多話都是老人說出來的,可能就連他們自己也沒有見過蛇接觸鵝屎皮膚潰爛的場景。


鵝兇悍的戰鬥力,足以讓一切入侵者畏懼

對於從小養鵝到大的我來說,可沒有少被鵝攻擊,鵝很好鬥,而且攻擊力極強;在我們老家有一句話叫做:寧被狗咬,不被鵝擰,還記得小時候放學回來,從雞圈門前經過都會被大鵝追著跑,一直到爸媽出來制止才饒過我,對於小學的我來說,鬥過大公雞,但是在鵝的面前,自己還真不是大鵝的對手,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都會尋求家人的幫助來化解危難。


這兇悍的戰鬥力讓我至今仍有陰影,每次回到老家見到有鵝的存在,總會提前做好跟它搏鬥的準備以防萬一;就這樣的鵝如果發現了侵入它們領地裡的蛇,我想必然是不會客氣的,農村裡都是小蛇,沒有動物世界裡的蟒,它們哪裡會是鵝的對手,在鵝的攻擊下可能只有匆忙逃竄的份,因此蛇也是不會主動去接近鵝以及鵝舍。

所以老人經常說的蛇怕鵝屎,接觸到以後皮膚會潰爛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我猜想可能那些年老人們發現了有鵝的地方几乎看不到蛇的蹤影,而又不知道這是因為什麼,所以才有了這麼一句話出來。在我們農村裡還有很多這樣不著邊際的話,都是小時候老人說給我們聽的,有一些是為了嚇唬我們,不讓我們到危險的地方去玩,而有些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正確與否。

萬分感謝您在百忙之中看我的回答,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愚見,如果您覺得好歡迎關注我、給我點贊、評論、分享,我將長期分享自己的觀點;如您覺得有不妥之處,還請多多批評斧正,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