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金融类专业就业时,是选择进入银行、证券好,还是考公务员好?

一位不知姓名的K先生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我还是倾向于咪这样的排序,先公务员,再银行,后证券。

金融行业的人基本上都清楚,现在是强监管时代,监管在金融行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工作若干年之后,进入银行、证券都能拿到不错的offer。

银行是金融行业这个金字塔的塔基,之所以叫塔基是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对于金融业的千变万化来说,这个“宗”就是银行。如果能在银行摸爬滚打几年,最好将各个岗位都轮一遍,那么可以说,金融业的知识你基本都掌握的七七八八了。

证券,投行这些细分领域常被称为是金字塔中的塔尖,人才都特高级,工资都特高,是金融业的弄潮儿。这话说的也没错,但是要进入这个行业门槛比较高,没有银行业那么亲民。不是研究生很难进证券,不是常青藤,很难进知名投行。

其实题主还忽略了金融行业的另一大组成部分,那就是保险。几乎业内公认的是,金融危机来了,一定是百废待兴。但这中间的“百废”是不包括保险业的。

分享不易,点赞鼓励。码字辛苦,关注鼓舞!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私信或评论区留言,看到后我会及时回复。

我是银行研究僧,帮你解决金融问题。


银行研究僧


我的职业经历比较丰富,银行、证券、公务员都干过。

先说说我的体验。先干公务员,是公务员世家,但却不喜欢公务员这个职业。更不愿意从政。混是没问题,估计退休也就混个正处级。一点意义都没有。干了几年后,就调到银行工作了。

记得是1995年。那时候,银行刚成为人们最羡慕的职业之一。工作环境好,工资比当公务员时多了不止10倍(公务员时月薪好似才200多),年工资收入加上奖金稿费差不多10万了。

但是工作好辛苦(行办公室),经常加班加点,没有什么加班费,调休。

2002年,国有大银行改革(此时,银行待遇己经很差了,年收入好似只有3万多),便坚决从银行离职,到北京当律师了。

律师更辛苦,真正的5+2,白+黑。一周5个晚上夜航,但心灵是自由的。

2015年,一次机会又到证券公司了。证券公司压力非常非常大,空中飞人是常态。收入还不如做律师。但处于资本市场最前端,风风雨雨☔️经历很多。

谈到去向:1、如果不是家里有矿的后代,不建议先到银行、证券。这两种行业都需要强大的人脉资源,否则,很难成长;

2、若考公务员,可选择银保监会、证监会,或政府的金融办。干个3年,若仍有极大的从政热情,就继续,若无,也积了资源,可辞职选择到银行工作。

3、证券公司真的不容易。再闪亮的投行精英很难在投行工作一辈子(身体也受不了)。

28-30岁时,再遵从自己的内心,分析自己的资源,选择一个愿意有所建树的行业努力奋斗,实现人生价值!

仅分享本人的观点,不构成择业建议。


大妞聊理财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人干过证券、期货和保险。我结合我的经历给你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从我工作经历和选择职业的经历来看,我认为非常重要一点就是如何平衡好收入和个人兴趣。

我认为,从大学毕业到进入社会,大多数认都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迷茫期

每个人刚毕业都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所以,大多数人选择第一份工作基本上全靠运气,你投完简历之后,完全靠别人给你的offer。

我认为,这是每个人进入职场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家都是刚开始工作,对第一份工作都很重视,一般干的都比较长,大概都在一年以上。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靠激情和自己的兴趣工作,收入反而是次要的。

第二阶段,懵懂阶段,对自己职业有一点自己想法

在这个阶段,你发现,即使你非常努力,但是你的工资还是非常低,很多人都会对自己工作和行业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当然,你的第一份职业,会直接影响你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你起码对工作的内容,以及各个行业的收入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第三阶段 有转行的想法

你发现很多行业里面的工资整体偏高,比如互联网和金融行业里面工资就比别的工资要高很多,于是你就有转行的想法。

先说兴趣

刚毕业几年,大多数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都会偏向兴趣,但是在干了几年之后,大家会越来越现实,发现兴趣不能当饭吃,只能屈从现实的压力,选择收入比较高的行业。

再说收入

比如给你分享一下我的个人经历,我大学学的是机械工程专业,在大学开始炒股,正好赶上2015年的中国A股的短暂牛市,赚了一点钱。于是毕业之后到上海实习,感觉没什么意思,也赚不了几个钱,于是就直接到北京来北漂了,而我在北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想着如何到证券公司上班。

于是在找到一家从事投资的公司作为暂时的落脚点,一般上班,一边考证券从业资格,在2个月的努力之后,考过从业,直接跳槽到证券公司上班。

倒了证券公司之后,我的想法是,证券公司可能都是靠炒股票来赚钱的。但是,你实际到证券公司上班以后,你会拿着一个月3500工资,基本上每天就是打电话,开发客户。

在干完一年多之后,你发现钱也每挣到,也没学到一些实质性的东西,于是就想换一个其他的行业。

再后来就入坑保险,虽然我进入的是一家中美合资的保险工资,底薪4000,但是,做的也是销售。

直到我遇到了我之前的一个同学,也是在国内的一家保险公司上班,公司给他不发工资,全靠信用卡生活,导致他她欠了一屁股债。我想到我同学的经历,我决定不在保险行业发展,除了工资的压力之外,这个行业里面还要能骗人,否则你很难成单。

所以,刚毕业的同学,入行国内保险公司请谨慎。

而作为农村出生的我,我其实并不喜欢骗人,也不擅长骗人。于是决定转行期货,在期货行业里的经历,完全就是证券公司的翻版,基本上就是推销公司理财产品和找客户开户。

这是行业的薪资图,你可以参考一下。所以,对于想要从事金融行业的朋友,你要做好心理打算。

希望对你有用!


牛熊猎手


我在银行工作,亲人在局里当正职,有好友在证券公司上班,我来谈谈看法。

1.看你能力

2.看你兴趣。

这两点很重要,我觉得能力是首要的,能力足够的前提下,学习能力又够,你才有选择权。

(一)、银行类

如果你是知名学校或专门的财经金融院校金融专业科班研究生毕业,我的排序是银行、公务员、证券公司。为什么首选银行,经济的重中之重是金融,金融的重中之重是银行。银行的资金流动,基本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命脉的流动,并且如果你能够在银行的各个部门都摸爬滚打过,那你对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全国、全球的经济体系的观察角度都是站在顶尖的位置。

进银行也分很多部门,比如支行、办公室、风险、运营、财务、信贷、金融市场部、个人金融部、法律合规部等等。如果有能力和机会,我建议进风险运营部、财务、金融市场部、信贷部、个人金融部。这几个部门,会让你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有总体上的了解和把握。

收入水平方面,金融类收入长期排在所有行业之首,银行自然也是排在前头。不过最近几年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加上强监管的影响,收入增幅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不错的水平。

不过如果是基层,有点辛苦。

(二)、公务员类

如果对银行不感兴趣,那你可以选择公务员。建议是选择一行两会的总行或直属机构。如果学历是本科,有点难度,除非是在县级的支行。如果研究生以上学历,学校和学历都不错,最好是选择地级市或者省一级别的分行。首先起点就高,能够直接了解掌握全国的状况,视野高,有利于以后发展。

并且要看你大学的细分专业。比如你专长货币金融、金融理论以及金融工具类的基础学科,可以优先选人行条线。如果你擅长审计、保险和精算类的,可以尝试银保监会条线。如果擅长精算会计财务类,可以选择证监会这条线的。

收入方面就不用说了,工资不是顶尖塔,但也是铁饭碗。五险一金就不用说了,休息时间也多,其它福利也好。

(三)、证券类

证券类有三条线路你可以选择。分别是研究类、投行类、市场类。这也是要根据你的专业和擅长来选择。

如果你的研究水平不错,可以选择研究类;

如果擅长行业分析、咨询业务、财务类,那可以选择投行。

如果喜欢销售,营销策划,那可以选择市场,专供营销和客户。

总而言之,任何选择,都是基于你的能力、意愿和市场的选择。向前冲吧年轻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收入方面,看具体岗位和市场。前两个岗位收入高,投行高收入很苦逼,市场和销售方向的,要看业绩吃饭了。


财经早知道007


我觉得经过整个市场的优化选择,最终的选择肯定就是优势项目。我们看一看是报考公务员的人多,还是进入银行证券的人多,很显然是前者。

01,金融从业人员

金融类专业毕业,也要先看属于什么样的学历,大专本科,其实是很基础的,在就业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所以大部分人即使是金融类专业毕业,进到银行证券,也往往是一些很基础的工作。比如在银行工作的大部分可能是大堂经理类的,也有可能是柜员。这些都是一些基础的工作,重重复复,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也不会有太多的发展空间。

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也会大量的招聘,或者是贷款部门,这些招回去的主要都是做业务的或者做电话客服的。

如果去证券公司,除了做前台文员或者助理,更多的人是被指派去拉客户,就是不断的找人开户炒股,或者把客户从其他证券公司拉到自己公司来。

真正能做到一些比较高级别的工作,一定是更高学历的才有可能。

02,公务员

每一年考公务员的人非常的多,说明非常吃香,但是真正能够成功的录取的比例却非常非常的小。这本身就说明做公务员是最优选择。

关于这一点没什么好分析的,人人都知道好,能不能去到才是关键。

“财说得明白”,这里用简单的语言,把理财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已经发表的文章,包括房产,基金,银行理财,黄金等,有些热文已经收录在菜单里,请你关注,在后台查看菜单。


财说得明白


你好。

本人就是金融专业毕业,现在在银行工作,大学毕业时整个系里就业流向也基本上都是在银行和公务员、财务这几个行业。

关于这几个行业我都有较为深刻的了解。

先从收入上来说吧:

就银行、证券和公务员来说,银行和公务员这两个职业是比较稳定的,就我所在的四线城市而言,一般银行的职员和公务员年收入基本都是在10万块钱左右浮动。不会再低,同样想再高也不太可能。

而证券行业则不一样,如果你没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和拿得出手的证书的话,也只是做前中台,尤其是几个同学在前台做市场,开户的压力也是挺大的,但是当客户群到达一定的规模后,收益也会进入稳定期。而且随着市场行情的波动,证券从业人员的收入波动也会较大。

从工作压力上看:

毫无疑问公务员作为国家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没有实质性的业务上的考核压力,但是就我们单位经常对接的几个乡镇和区政府的公务员来看,也是经常要应付各种上级机关的检查,而且现在网络信息非常普及,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相比以前真的是强太多,在工作服务中也会经常遇到闹心的人与事,有些公务人员上班时都佩带执法记录仪记录自己的言行来保护自己,以免遇到有口说不清的事情而遭到处分。

银行和证券公司的任务考核压力就真的是太大了。这点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尤其是银行业,没有业绩就没有绩效,靠基本工资估计早就饿死了。

从岗位晋升上看:

公务员如果不是特别优秀的后备人才或者有强大的背景,那么就只能熬年限了,一步一步向上升,到退休能熬个正科就很不错了。

银行和证券则更看重个人能力,尤其是一些商业银行,能力强的在30岁左右混个支行行长或者部门主管也是很正常的。但想再往上升就又回到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资源和背景。

这两个行业是很看重个人资源的,有资源往往事半功倍,一句话打个招呼比辛辛苦苦的开拓市场效果好的太多。


我的建议是:

如果专业能力和学历够强就近证券公司,走技术路线,做到管理层工资待遇无上限;

如果有强大的资源可以考虑近银行,混个几年轻轻松松当个支行行长或者部门经理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如果情商较高,喜欢居中协调、调度之类的左右逢源的技能够好,又有背景支撑的话进入政府部门是恰当的选择,30多岁升科级,不到40岁升处级也是人生的一个巅峰。


财经札记


金融类专业就业时是选择银行证券还是公务员哪一个比较好?简单分析一下:

一,最稳定的就是公务员了,相对比较固化,只要工作努力,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往上走,勤勤恳恳不出错,一般到中年能混到处长左右,退休以后拿相当高的工资,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收入相对稳定,没有大的发展空间,想实现更大的收入,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混到高层以后出任国资大公司的董事长等高管职务。另外,在体制内工作需要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处理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

二,银行方面,家里没有关系也没有矿的,一般很难进去,通过校园招聘进去以后,一般都是从大堂或柜员开始,工作比较枯燥乏味,工资也不高,任务却不少,一般的揽储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推广手机银行app. 办etc,每逢年底还要卖贵金属,推销理财产品等等,如果你每个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的话,还会加码给你加任务,这样干个十年八年才会提升你的职位,能往上走的话,最终能混到支行行长,如果各项任务完成的好的话,年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但是绝大多数都是在基层一干十几年,我认识的有一个朋友,在柜台干了将近20年,还没有升职,整天哀叹白白,浪费了青春。

三,证券公司相对门槛是最低的了,只要取得了证券从业资格,就可以应聘到证券公司工作,一般都是从经纪人干起,给一个底薪(刚够吃饭,房租都不够),然后派你到银行驻点,去发展客户,客户来你所在的证券公司开户以后,就挂在你的名下了,以后他有交易,佣金就有你一部分,这个要看你的能力了,如果你的客户积累的够多,交易的频率也比较高的话,收入相应也水涨船高,如果感到大牛市,一个月佣金收入几万到十几万也有可能。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收入只能说平平。有人问,进入证券公司为什么不能从事自营或者投顾?没有十年八年的投资经验和投顾资格,你还是暂时别想了,说白了,现在都是金融民工,佣金一降再降,日子难熬啊!在证券公司最大的发展可能是,当你熬过了拉客户阶段,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人脉,转为投资顾问,进入一个稳定的阶段,最终转行去公募基金或私募基金当基金经理,如果管理的基金业绩比较好的话,收入和分成相当可观,这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综上所述,求稳定就考公务员,慢慢的熬到老,银行开始比较难,如果干得好的话,相对收入比较高。去证券公司进去容易,往上走每一步都很难,但是如果成功的话,收入要高于以上两种。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一个谨慎的选择。

觉得好的话,点个赞吧,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大海侃股


银行、证券等和公务员都是不错的职业。不过还是看你想干什么了。

1、银行、证券等加班很严重,虽然在别人眼里,银行证券到点就关门了,但是其实大家都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加班,处理一些后续还有明天的事情。也需要前期积累经验后期才能挣更多的钱。

大学的同学一个在银行,一个在证券,我们都很羡慕。可是,一个已经辞职,一个正准备辞职。每个人的梦想不同,运气不同,每个行业都有翘楚,也都有一直发展不好的。

2、我之前对公务员嗤之以鼻,但是现在却很羡慕。在北京漂了一年多,发展这个城市优秀的人太多,别人的起点真的可能是你一辈子到达不了的终点。

经济压力,职场上优秀人的碾压,生活中各种琐碎的小事,通勤时间长,地铁的拥挤……

梦想有时候真的很脆弱,在现实里不堪一击。

3、如果你跟我一样不甘心一开始就待在体制里,可以先自己去奋斗一下,如果能打拼出一条路,那最好不过,如果不行就考公务员吧。

公务员,事业单位等现在也没有那么好考,还是得需要认真复习备考。

工作跟白玫瑰和红玫瑰一样,其实你选择一个,当不如意的时候,你会想如果当时选择另一个是不是会更好。

祝好运,所有的选择都对!


大话英语酱


金融专业有很多,有热门也有冷门专业。如果从各专业的角度看就业,十分复杂。但是如果从社会常识的角度分析,就简单多了。思考A股本人在非金融企业做过十多年,然后转行进入证券行业,对普通社会企业和证券公司的社会地位十分了解。对银行和公务员单位也略有了解。按照本人的认识,考公务员是首选,银行次之,证券最后。

先说说证券公司。证券公司里也是一个小社会。公司里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就是做业务的,属于营销类。没有底薪,根据客户贡献的收益提成。这相当于自己养自己,公司不过是提供了一个平台给你做业务。做前台和在社会上自己混差不多,甚至还惨,这就是所谓的金融民工啦。至于后台,就是公司的管理层,有底薪,是管理公司的运转的,相当于公务员。相对于前台,后台的收入也是比较好了。当然,证券公司在五大金融公司里仍然是垫底的。

五大金融公司是指银行,保险,基金,券商和信托。其中,银行的平均收入是比较好的了。保险,基金,券商和信托,高层收入高,但是普通员工也是参差不齐。当然,银行也有底层和中高层。作为金融专业毕业的呢,只要不沦落到开户或者做大堂经理,收入不和业务挂钩还是不差的。银行可是管钱的,当然对自己员工的收入也不会太苛刻了。所以,银行整体看,比证券公司好多了。

关于公务员,可能分歧较大。不看好公务员的方面,主要是认为公务员累,升职难,工资增长慢,比效益好的企业差很远。看好公务员的方面,主要是年纪大到一定程度的人才知道。无论如何,公务员是管理社会的管理人员,社会上的人可能过得很差,但是管理人员总能保持温饱和体面的生活。这只有看尽世间沧桑的人才懂这个的重要性。特别明显的是公务员如果耐心等待,到一定年纪总有机会升职,到了处级干部后收入会明显增加。而在企业的人,则可能会出现越老找工作越难的处境。所以,从长远来看,还是公务员是首选。

当然,如果你命特别好,也许到券商或者银行可能会有机会发大财,那做公务员可能就是浪费人才了。不过,按照社会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现象也不多。按照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择业还是公务员首选,银行次之。券商,不得已再考虑吧。


思考A股


人到中年会后悔没有听妈妈的两句话,一句是“早点结婚”,二是“去考个公务员”。

所以要我选当然是考公务员是首选啦,其次是银行接着是证券。

为什么公务员是首选,我就不多做解释了,诗和远方的讨论意义不大。

本人曾经在证券行业呆过一段时间,也跟银行人员常有接触。银行跟证券,为什么银行排在前面呢?原因在于银行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比证券高,特别是高净值的中老年人,而这一批客户是金融行业主要的客户,银行就可以比较轻易的拥有这一批客户。

银行人员很多时候只需要在营业部里等客户上门,俗称自来户,而证券从业人员需要自己出去想办法搞客户,光是这两点差异就能提现底层人员的艰辛程度。虽然现在银行也很苦逼,很多业务玩弄特别是近期的ETC业务,也是风餐露宿,经常外出。但是银行人员起码收入稳定,而证券行业真的是靠天吃饭,特别是刚入行的营销人员,基本每个月都是拿着底薪过日子。

在以前,如果能够在证券行业熬下去,积累5-10年客户,佣金收入应该也还可以,遇到牛市也可以吃香喝辣的。不过证券行业目前竞争较大,基本都是佣金战,靠佣金收入已经不可取了,转型理财投顾又不简单,总而言之,难!

最后,如果你有精力和信心考个公务员当然也不错,其中利弊你自己懂得。银行和证券之间有得选择的话,银行会靠谱点,证券会苦逼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