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填補了國內空白,又一國際先進產品問世,馬偉明院士親自鑑定通過

近日,我國媒體報道稱,由我國七〇四所自主研發生產、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20兆瓦船用汽輪發電機組通過了科技

成果鑑定,專家小組一致認定產品突破多項關鍵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準,成為國內功率最高的汽輪機發電機組,同時還成功填補了國內同類型產品的技術空白。

填補了國內空白,又一國際先進產品問世,馬偉明院士親自鑑定通過

很多人或許對“汽輪發電機組”並沒有直觀的認識,不知其到底有何用處?

首先我們看看此次參與鑑定的專家小組有哪些人:馬偉明院士、何琳院士、七〇四所所長高曉敏和國內相關院所多位專家。

填補了國內空白,又一國際先進產品問世,馬偉明院士親自鑑定通過

馬偉明院士,我國“電磁彈射之父”,領導研發出領先美國一代的“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為我國艦船全電化和高能武器上艦奠定了基礎。

何琳院士,畢業即開始參與艦船噪音研究工作,2005年組織研製出我國第一代艦船噪聲監測系統,我實現艦船聲學特徵管理奠定了基礎。之後其再接再厲,創新性的研製出“智能氣囊隔振裝置”,並一舉將其推進到了第三代,極大降低了我國水下核潛艇的靜音水平。

填補了國內空白,又一國際先進產品問世,馬偉明院士親自鑑定通過

可以說有他們兩位親自參加鑑定的產品,肯定不會是凡品。按照官方透露的信息,它是船舶大容量電力系統的核心設備,不僅為推進系統提供電力保障,更為未來船舶全電化引用奠定了基礎,具有重大的軍事價值與社會效益。

其實說的簡單點,汽輪發電機組就是核動力和綜合電力系統必需的設備。因為民用船舶很早就不適用汽輪發電機了,所以其應主要作為海軍艦艇使用。

填補了國內空白,又一國際先進產品問世,馬偉明院士親自鑑定通過

眾所周知,如航母、核潛艇、兩棲攻擊艦這種大型艦艇都是耗電大戶,如美國福特級航母就安裝有4臺24兆瓦汽輪發電機為全艦提供電力。因此,我國研製的20兆瓦汽輪發電機已完全可以使用在一些即將製造的大型艦艇上了。

特別是,若將其直接用於核潛艇,所產生的龐大電力,甚至可以實現核潛艇“無軸電泵推”,使核潛艇的靜音水準在上升一個檔次,成為真正的“大洋黑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