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央行釋放7500億?影響經濟和匯率就是不影響房價?

近日,央行決定15日起再次降準!而且這次央媽很“爺們”,不是0.25%,也不是0.5%,直接下調1個百分點,而且,不是定向降準,而是全面降準。

央行釋放7500億?影響經濟和匯率就是不影響房價?

然而,當樓市和投資者都覺得央媽是親媽,未來又能買買買了,那就很傻很天真了。降準並非直接降息,而且樓市要做潛艇,不能做航母,水再深,也只能潛在水底。這不僅事關民生,更是關於經濟安全。

寬鬆=房價漲?這樣的錯覺從何而來?

之所以人們一聽到降準就覺得房價要漲,還是歷史上房價的上漲和降息一直是步調一致的。

2008年,次貸危機,導致了全球的經濟危機,降息成了當時穩定市場的主要手段,有利於把資金引導流入國內市場,房價漲一波。

2012年,歐債危機,我們又躺槍了。同樣的,依舊是降息。此時,也恰逢2013年房價小幅上漲。

央行釋放7500億?影響經濟和匯率就是不影響房價?

2015年,自己經濟出現了問題;前期經濟刺激的賬該還了,股市出現問題了,經濟結構需要調整了。降息降準,繼續搞吧——但幾次降息,房價越降越低,最後不得不用“去庫存”的方法,把經濟搞起來了。這是最新一輪房價的上漲。

寬鬆歸寬鬆,但和房價上漲並非簡單的因果關係。並且,“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從長期看,經濟反彈的效果卻是越來越弱,甚至是無效的。

此外,我們的債務率也在攀升,據測算,2017年末我國的債務率升至241%。而且國家、企業、居民三個部門都幾乎把債務頂到了最高,幾乎沒有空間再增加負債了。所以說,即便是降準,也不會讓錢流入到房地產、流入到金融資本中了,實體經濟不發展,房價越高越危險。

下行壓力大,需共克時艱

更重要都是,中國目前的經濟狀況,經不起炒房的折騰了。從最新的PMI指數看,9月,該數據降至50,出現大幅下滑,逼近“榮枯分界線”。這種情況下,不管怎樣,都不能再出現某一經濟部門的“異常繁榮”,尤其是非實體經濟,比如樓市。

央行釋放7500億?影響經濟和匯率就是不影響房價?

另外,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匯率承壓加劇。隨著中美利差進一步縮小,人民幣在年底之前,很可能會“破七”;貶值壓力下,單純持有大量的人民幣計價資產,於財富保值又有什麼意義呢?

調控不放鬆,利率不輕鬆,房價難上升

總體來說,從房價來看,此次放水應該不會產生太直接的影響。最主要在於,放水沒有體現在利率上,尤其是沒有直接的降準降息,相反,房貸利率還在不斷上浮,平均上浮在15%左右。

央行釋放7500億?影響經濟和匯率就是不影響房價?

而且,儘管有觀察稱部分城市開始變相放開限購,比如房價跌勢明顯的廈門,放鬆了落戶條件,那也是“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精神的體現:城市經濟吃不住勁了,稍微給你點甜頭,如果有蹬鼻子上臉勢頭,想借此漲一次房價,那麼很快就會一巴掌拍下去,不給炒房客留任何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