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乳源這夥人非法採砂近10年,挖了1000多萬,終於被判刑!

3月29日,乳源縣檢察院提起的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鄧某輝、鄧某榮等三人涉嫌非法採礦、強迫交易罪一案在乳源縣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這是該院辦理的首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十餘年非法開採獲利,觸犯刑律鋃鐺入獄

2008年9月至2018年3月期間,鄧某輝、鄧某榮等三人為牟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國土、水務部門開採許可的情況下,擅自開採乳源縣桂頭鎮沙頭壩地段的河沙並對外出售獲利,經相關行政主管部門多次查處後仍不停止非法開採行為。經韶關中一會計師事務所鑑定,三名被告人非法銷售河沙人民幣8955434.3元,已開採未銷售的河沙價值1906392.8元。經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廣東省核工業地質調查院鑑定,非法採礦造成礦產資源破壞價值811萬元。

乳源這夥人非法採砂近10年,挖了1000多萬,終於被判刑!

(非法採礦現場)

2018年11月23日,乳源縣檢察院以鄧某輝等三人涉嫌非法採礦罪、強迫交易罪依法提起公訴,建議對三名被告人判處有期徒刑三至九年,並處罰金一萬五千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

信息聯動互通共享,搭建公益訴訟線索平臺

得益於乳源縣檢察院各部門的信息聯動及線索移交機制,該案在審查起訴期間就引起了民事行政部門的注意。通過閱卷和實地調查,發現非法開採地段含耕地57198平方米(約85.8畝),且近十年的開採使得河漫灘基本變成砂卵石場,破壞了河堤穩定,加劇了水土流失,受損土地修復難度高,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自然環境。經相關單位出具的治理方案,相關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為196314.8元。

在大量的事實和證據面前,乳源縣檢察院認為,鄧某輝等三人非法採礦的行為導致八十多畝土地遭受人為破壞,生態環境受損,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2019年2月13日,乳源縣檢察院依法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乳源這夥人非法採砂近10年,挖了1000多萬,終於被判刑!

庭審釋法說理到位,被告人自願承擔修復責任

庭審中,公益訴訟起訴人在充分利用刑事證據的同時,藉助第三方評估機構所做的修復費用評估報告,形成了完整充分的證據鏈。公益訴訟人請求判令三被告人將非法採礦點所佔用的85.8畝耕地的生態環境恢復到損害發生前的狀態和功能,如三被告不能履行修復義務則判令其承擔相應的生態環境修復費用。同時還就非法採礦導致基本農田破壞,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進行了充分的釋法說理,當庭對三名被告人及旁聽人員進行普法宣教。

乳源這夥人非法採砂近10年,挖了1000多萬,終於被判刑!

(庭審現場)

三名被告人當庭表示悔改,並願意承擔環境修復費用,請求法庭對該案進行調解。公益訴訟起訴人明確回應,被告人必須以實際行動證明,及時修復環境或將修復費用賠償到位,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和解,並依法向社會公告。

乳源這夥人非法採砂近10年,挖了1000多萬,終於被判刑!

土地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資源,對土地的利用開發要嚴格依照法律法規,不能為滿足一己私利而去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檢察機關作為公益訴訟起訴人,是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公益訴訟旨在對生態環境和資源的破壞者敲響警鐘,為守護碧水藍天築起一道屏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