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5 谢新松:从江苏调到昆明后曾送给仇和7万元 7套商铺转给私生子

新华社谢新松:从江苏调到昆明后曾送给仇和7万元 7套商铺转给私生子

对于不少落马高官来说,“情妇”“小三”“私生子”似乎是绕不过去的魔障,跟随仇和多年的谢新松也不例外。仇和与他同一天分别在北京和昆明被纪委带走,相差只有5分钟。近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谢新松受贿案。公诉机关指控,谢新松先后3次收受原中豪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高贿赂近600万元,其中主要包括螺蛳湾商贸城的7套商铺,这些商铺,都被谢新松转到了私生子的名下。

仇和赏识

庭审提及,1972年9月1日,谢新松出生在江苏省沭阳县一个农村家庭,高中毕业考上江苏省警官学校,这是一所中专学校。工作后,随着职位提升,学历也水涨船高,落马时,谢新松已是博士学历。

1991年8月,谢新松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省东海劳教所担任干事。一年后调到江苏省沭阳县检察院任助理检察员,后来成为检察官。

1998年5月,谢新松从检察官岗位调到沭阳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兼研究室主任。在此期间,仇和担任沭阳县县委书记,谢新松的工作能力受到仇和赏识。

之后,仇和被提拔为宿迁市长、书记。2005年12月,谢新松也得到重用,被提拔为宿迁市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2007年底,时任江苏省副省长的仇和调到昆明,担任昆明市委书记。谢新松主动联系老领导仇和,表示愿意跟随其到昆明一起做一番事业。

2008年2月,谢新松从宿迁借调到昆明,担任昆明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两年后,谢新松进入昆明市委常委班子,任昆明市委宣传部长。

到昆明工作后,为了感谢仇和帮忙,谢新松于2012年春节送给仇和3万元,2013年春节又送给仇和4万元。

2014年6月到2015年3月,谢新松担任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

庭审资料中,多次提及商人刘卫高。此人与谢新松、仇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968年7月27日,刘卫高出生于浙江义乌。

1984年,刘卫高初中毕业后,开始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摸爬滚打。由于有经济头脑,他靠批发袜子起家,赚到了第一桶金。

10多年前,刘卫高揣着第一桶金到江苏宿迁做工程,通过关系认识了当地官员仇和,从此建立了官商友情。

仇和到昆明主政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刘卫高进军昆明,在仇和的大力帮助下,从2009年起开始拿地开发,打造东南亚最大商品交易市场——螺蛳湾商贸城。

仇和位高权重,刘卫高要想见仇和并非易事。他想联系仇和,都要通过谢新松这道关口,云南中豪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豪公司)遇到什么困难要找仇和及其他市领导,都要通过谢新松。

“谢新松只要开口要求办的事,我不可能不办,而且还要马上按照他的要求去办。”刘卫高说,他一定要和谢新松搞好关系,谢新松好比仇和的“大内总管”,办任何事情都要通过他。

商铺到手

案件资料显示,2009年春节,在昆明站稳脚跟的谢新松回老家过年,其姐夫潘某说:“妹夫,你在昆明当那么大的官了,我也想到昆明去做点事。”

在家人的劝说下,谢新松答应了姐夫潘某。

“这些年来,我父母一直是姐姐、姐夫在照顾,他们家相对困难一些,如果不拉一把的话,有些说不过去。”谢新松说,他专门给刘卫高打了电话,要求刘卫高想办法在螺蛳湾商贸城给姐夫潘某找点工程做。

“我了解潘某只是一个做水电工的,谢新松让我给潘某搞些水电工程做,意思就是弄点钱给潘某。”刘卫高说,他发现潘某没有做工程的资质,也没有什么技术力量。于是刘卫高安排公司管理工程的金副总,专门强调潘某是谢新松的姐夫,一定要关照好,给潘某找个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程做,而且要保证有10%的利润。

后来,金副总安排了1000多万元的工程给潘某,潘某接手后随便找了几个农民工干了2天就没做了。他将这些工程又转包出去,得到115万元净利润。

潘某并不是做工程的料,刘卫高手下的人很为难。刘卫高给谢新松建议:“干脆让你姐夫整点商铺,这样容易一些。”

谢新松知道螺蛳湾商贸城商铺的价值,心里也打起商铺的主意。

螺蛳湾商贸城商铺对外销售时,市场上一铺难求。

“我想在螺蛳湾买几个商铺,位置一定要最好的。”谢新松对刘卫高说。谢新松从朋友那里借来45万元交了订金,预订了7个黄金商铺。这7个商铺的内部价格都要300多万元。

到了交房时间,刘卫高打电话给谢新松:“你选的铺面可以接房了,看看什么时候来办接房手续。”

“我不能直接把285万余元购房尾款代替他付啊,这样做的话风险太大。”刘卫高说,他专门找到谢新松商量支付购房尾款的事,并想出一招:“让你姐夫潘某来公司,我安排人拿出一些商铺指标转让,位置好一些的商铺指标,转让就能赚几十万元。”

谢新松觉得刘卫高的建议很好,于是中豪公司拿出数十套商铺转让指标,让公司员工李某具体操作,转让指标的钱专门存在一新开的银行账户,这些指标的转让一共获利300多万元。

李某拿着银行卡,再到中豪公司财务,替谢新松支付了购房尾款285万余元。

有求必应

房款交完,这些商铺的产权落在谁名下呢?

“知道刘卫高安排人付完房款后,我让表妹飞到南京,拿儿子(谢新松和宋某的私生子)的户口,当时儿子有两个户口,一个叫谢小(化名)、另一个叫潘小(化名)。”谢新松说,他当时要求表妹拿潘小这个户口本,可拿回昆明后发现拿成了谢小的户口本。没办法,这些商铺都落在了谢小的名下。

得到刘卫高好处的谢新松也没闲着,螺蛳湾商贸城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麻烦,谢新松多次带队到螺蛳湾召开现场会议。比如:涉及拆迁征地、农民工年底讨薪事件以及中豪公司融资难等问题,每次遇到这些困难,刘卫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谢新松,谢新松给相关负责人及职能部门多次打招呼,并以螺蛳湾商贸城是市委、市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为名,给相关职能部门施压,要求尽快解决。

谢新松以其私生子的名义取得7套商铺的产权,而这些商铺要对外出租才能获利。不过,这都不用谢新松操心,刘卫高安排公司员工代替谢新松出租商铺,租房人很难看出真正的房东是谁。

很快,李某以中豪公司的名义将其中两个商铺租给一家银行,每年租金40万元,签订数年合同,收回198万元租金。李某办好后把钱存在银行卡上,转给了谢新松。

除了商铺,刘卫高对谢新松的其他要求,也几乎有求必应。

2011年,谢新松母亲因病要到昆明治疗,住房有点困难,于是要求刘卫高想办法解决。刘卫高没多想,安排公司员工尽快给谢新松的母亲买一套住房。

谢新松还在一份自述材料中写到:2010年,仇和安排他找刘卫高索要价值30万元的书画一幅,仇和怀疑是赝品,由谢新松转手送给昆明市某局局长,这幅被怀疑为赝品的书画后来不知去向。

公诉机关指控:谢新松先后3次收受刘卫高贿赂共计近600万元,应当以受贿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我认罪,自己犯下的罪行愿意承担法律责任。”谢新松说。

谢新松的辩护人云南宁湖律师事务所主任张聪认为:谢新松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和罪名都没有异议,但谢新松具有自首和立功情节,其被双规前曾经主动写材料向有关部门坦白,他还供述了仇和的一些涉嫌受贿线索。

不过,公诉人并不认可谢新松具有自首情节。

地下家庭

庭审案件资料除了提及谢新松的贪污细节外,他混乱的生活也被提到。

谢新松的妻子张某,被谢新松调到昆明某单位工作,他们的孩子目前在国外上大学。那么,接受了谢新松7套商铺的私生子谢小又是谁?

谢新松和后来的情人宋某,在中学时就认识,宋某的父亲是谢新松的老师,谢新松学习努力,宋某父亲对他印象很好,那时谢新松经常到宋某家看其父。

1998年7月,宋某大学毕业后,在沭阳当地运管所工作,谢新松经常和宋某见面,开始产生感情并在谢新松家第一次发生关系。当时,谢新松已经结婚了,为了不影响谢新松的前途,宋某和谢新松只能保持私下联系。

谢新松在沭阳工作时,他们经常在沭阳约会。谢新松到外地工作后,每次回到老家,都会去看情人。

对于谢新松和宋某这段地下恋情,双方的父母都知道而且默认,谢新松的父母和宋某很亲近,一直把她当做女儿看待。

宋某为了证实自己对谢新松的一片真心,一直未婚。用宋某的话来说:这辈子除了谢新松外,不会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

2002年,宋某怀孕了,对此双方父母都知道。11月,宋某生下儿子,谢新松找人落了潘小和谢小的户口。孩子最终成为谢新松姐姐的次子,谢新松的母亲带过孩子几年,之后一直由宋某的父母抚养。

从谢新松履职经历来看,孩子出生那年,谢新松正任职宿迁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宋某在口供中表示,她之所以从来没有公开过孩子的真实身份,就是怕影响谢新松的仕途。后来谢新松晋升越来越快,前途一片光明,她也变得越来越“懂事”,无论如何都不能因为孩子的问题影响了谢新松的前程。

2008年左右,身边的同事、朋友对宋某的婚姻状况都比较关心,经常有人给她介绍对象,宋某的心理压力很大。

于是,宋某想出一招来对付,她随便找了个人,编造了一个叫“谢松”的名字,举办了一场假婚礼,邀请同事、朋友一起到酒店参加婚礼。

“谢松”只是一个“替代品”,宋某没有和他到民政局登记领证。曲终人散,宋某和“谢松”各回各家,从此再未谋面。

宋某的假婚礼瞒着谢家及谢新松本人,至今谢新松都不知道。

谢新松说:“我对她(宋某)非常亏欠,从来都没有给过她任何名分,也没有太多机会照顾他们母子。”

不难理解,谢新松为何把所受贿的房产,全部落到谢小名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