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驻村日记:我们的兴武林村

驻村日记:我们的兴武林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接到下沉到兴武林村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任务,我们迅速集结,2月28日一早就按规定到达了指定的工作岗位。

兴武林村是通州区台湖镇行政区域边沿的一个自然村,人口198户,常住居民557人,外来人口200多人,村子不大、人口不多,防控措施却做得很扎实。

驻村日记:我们的兴武林村

村支部书记姓刘,80后,是从镇里临时派下来的。村里原来的老书记身体不大好,原准备按组织程序选举产生新书记,因疫情期间选举工作暂不开展,只能从镇里派遣刘书记临时负责。自疫情发生以来,刘书记每天坚守在村里,领导村两委,带领全村34名党员,始终坚守在岗位上。

村支部副书记姓祝,一个年近七旬有点瘦小的老汉,村里一共多少户、常住居民多少、谁家有出租户、年前多少人离开、多少人留下、目前回流了多少人、居家隔离多少人、谁隔离期满、每天入户消毒多少次等等,老人都了然于心,一一向我们作了介绍。

村主任姓张,是个90后,就是长的有点老成,见面的时候要不是他先介绍了自己的年龄,我们还以为他也是80后。自大年三十以来,他一直冲在一线,没有一天懈怠。据说在台湖镇,他是最早带领村民采取封村措施防控疫情的。制定疫情防控细则,排查、登记、巡逻、值守,每个环节都考虑的细致周到,村里只留了一个出入口,安排专人24小时三班倒值守,并仔细核查登记人员、车辆出入信息,原有的其他出入口用围挡和铁丝网全部封闭,确保了防控措施的落实。

驻村日记:我们的兴武林村

34名有责任、有担当、甘奉献的党员同志,是村里疫情防控的骨干力量。自疫情爆发以来,他们率先承担起排查、登记、巡逻、值守等工作,并积极参与支持疫情防控捐款活动。

当然最可敬的还是善良朴实的村民们,支持配合、理解包容,是基层疫情防控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基础。一句要求居家少出门,他们积极支持;每天测量体温上报,他们积极响应;出入村口主动接受检查登记,他们认真配合……一个多月里面对一项项严格的防控要求,他们给予了最大的理解、支持和包容。

驻村日记:我们的兴武林村

“大爷,您出门啦!”

“哦!我打点水。”

“您出门要戴口罩啊!”

“哦!忘嘞,这就回去戴。”

“张奶奶,天气好,您老几位在这儿晒太阳啊!”

“是啊!可不,难得有这么好的天气!”

“要保持距离,可别扎堆哦!”

“我们都记着呢!”

………

这是我们在村里巡查时最常碰到、听到的场景和话语,有了大家的理解、支持、配合,我们的疫情防控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驻村日记:我们的兴武林村

这几天实地参与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也发现了几处潜在风险点和漏洞,以及可再优化的防控措施,我们也及时会同村两委研究了改进举措。

进入三月,刘书记还是两头忙,这边是村里的工作,电话那头是镇里的工作,哪一项也不能放松;广播里祝副书记又在反复传达着疫情防控要求,一遍遍叮嘱村民所有的注意事项;张主任还是每天不停在村里巡查,村里唯一的副食商店保障着村民的日常生活,是他最近重点关注的对象;我们五位驻村下沉干部,也认真坚守在各自的值守岗位上。


驻村日记:我们的兴武林村


你好,三月!你好,我们的兴武林村!愿三月的春风挽着盛开的鲜花,掀翻带毒的篱笆,泼艳村头的枝丫,安然你、我、他!


(作者:市政协派驻兴武林村下沉干部、市政协办公厅中山堂管理服务办公室副主任许吉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