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謊言一:茅臺酒健康護肝說”涉嫌學術造假

當前,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我們不僅要倡導健康飲酒的生活方式,更要做到飲健康的酒,只有從源頭上把好健康關,才能擁有一個好身體!

1.0 茅臺護肝的傳說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茅臺貴為國酒,市值8500個小目標,超過了整個茶行業的總產值,卻只敢打著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程明亮教授的論文作為宣傳保肝護肝的理論依據。

時任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的王國春說,茅臺宣傳其保肝、護肝功能,這是不道德的。就好像在宣傳茅臺酒是保健品。“很多保健品都說得天花亂墜,但其中大部分最終的結局都是轟然倒下。”

王國春的話不知道打的保肝護肝24年的茅臺臉腫了沒?但茅臺也不過只敢提保肝護肝而已,相比較它的小弟董酒,茅臺簡直弱爆了

茅臺酒能保肝護肝?

提到茅臺酒,最先想到的就是“國酒”宣傳,但2016年12月26日國家商標局決定,“國酒茅臺及圖”商標不予註冊。茅臺自詡“國酒”顯然違反了新《廣告法》,需要依法糾正。

事實上,除了虛假宣傳“國酒”商標外,茅臺在此前的24年時間還醞釀了一個“喝茅臺酒能保肝護肝”的故事。

2002年,時任貴州茅臺酒廠董事長的季克良曾發表言論稱,1993年通過調查發現茅臺酒能夠保肝,不傷肝。統計數字表明,喝茅臺酒的人與喝其他酒的人比較,喝茅臺酒的人幾乎沒有肝病,而喝其他酒相同量的人有肝病。為證明這個觀念,茅臺還進行了一項科學研究,該研究結論是包括全國11個肝臟專家都簽字認可的,茅臺酒確實能夠保肝。

此後至今的24年時間裡,茅臺 “保肝護肝”的觀念更是引起市場各界的熱議,不少酒企及業內人士均對此言論表示質疑,同時,上述所說的科學研究也成為了質疑對象。

茅臺“護肝說”所謂的理論依據,是指《茅臺酒與肝病關係的流行病學調查及病理組織學研究》和《茅臺酒誘導金屬硫蛋白質的作用及其對肝星狀細胞的影響》這兩篇文章。而上述課題的作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適量飲酒對擴張血管有一定的作用,並對血液粘度有一定的改善,但並不能籠統地講“喝酒有益於健康”,且茅臺在進行宣傳時並沒有徵得其本人同意,這是企業在進行商業炒作。同時,有不少被上述課題署名的專家均表示,自己只是參與了某項試驗,對自己的名字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署名在上述課題中表示非常氣憤。

2009年,時任五糧液集團董事長的王國春曾炮轟茅臺宣傳保肝護肝不道德。在王國春看來,茅臺宣傳其保肝、護肝功能,就好像在宣傳茅臺酒是保健品。“茅臺酒說自己酸度高,是其他酒的3到4倍。如果說酸度高對身體好,那麼不如買山西的老陳醋,老陳醋的酸度更高。與其買幾百元的茅臺酒,不如買幾十元的老陳醋喝。”王國春說。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編者語:

做事做人,一個道理。做到實實在在,執著努力中堅持。更要隨時告誡提醒自己:對自己負責,對他人對社會負責。

謊言二:喝白酒能kang癌?別扯了!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喝白酒能抗癌

謠言類別:失實報道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謠言內容

“白酒是癌症剋星”最近一則轟動整個科學界的消息讓廣大酒友歡呼雀躍,喝酒居然能防癌! 2017年11月2日,某大學教授發佈了中國白酒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在國際上檢測並鑑定了中國傳統白酒中的非揮發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 這項研究證明了白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凝血、降膽固醇的功效,從而揭開了其健康、平衡功能背後的秘密,喝酒可以抗癌。

真相

專家表示,“白酒抗癌”說法並無依據,“白酒可以肆意喝”更是大錯特錯,無節制飲酒極容易造成酒精攝入過量。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白酒通常為糧食釀造,有營養成分很正常。網傳文章所述白酒中的抗癌、抗病毒物質需用痕量檢測技術,說明其在白酒中的含量實在太少。換句話說,如果想要白酒裡的這些物質起作用,可能得喝下海量的白酒才行。

而攝入過量酒精相較於攝入白酒中的抗癌、抗病毒物質,顯然弊大於利。早在1988年,世界衛生組織癌症研究部就得出結論,酒精是一種致癌物質,也是引發人類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網絡流傳的有關“白酒加水混濁和假酒判定方法”視頻錄像截圖。

近期,一段3分多鐘的小視頻在網絡上被大量轉發。片中,一身著寫有“靠譜”字樣的男子將一瓶白酒與另外兩種知名品牌白酒相比較,通過加水後觀察渾濁現象,指出“濁變的”為糧食酒,“不濁變的”就是“假酒、化學酒、工業酒、酒精酒”,而飲用非糧食酒,會導致頭痛、口感等嚴重不適現象。

日前,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發布關於網絡流傳“白酒加水混濁和假酒判定方法”視頻的說明,以正視聽。

近日,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收到湖南金六福酒業有限公司送來一段網絡流傳的有關“白酒加水混濁和假酒判定方法”視頻錄像,我會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審閱和分析,現就該視頻中的謬誤、誣陷和對公眾的誤導之處說明如下:

❶“喝酒一定要喝高度酒”的說法是錯誤的

中國白酒含有較高的乙醇(酒精)濃度,過量攝入乙醇對人體健康有害,降低烈性酒中的乙醇含量,倡導適量飲酒、健康飲酒、文明飲酒是國內外普遍認可的科學知識。

改革開放初期,1987年3月22日,由原國家經委、輕工業部、商業部、農牧漁業部等“一委三部”在貴陽召開的“全國釀酒工業增產節約工作會議”上,就提出“高度酒向低度酒轉變、蒸餾酒向釀造酒轉變、糧食酒向果類酒轉變、普通酒向優質酒轉變”等“四個轉變”和“優質、低度、多品種”的產業發展方針。

此後,五糧液、茅臺、汾酒、古井貢、雙溝、洋河等白酒骨幹企業均相繼推出50%vol以下,直至28%vol的降度酒和低度酒,其中有些產品在1989年第五屆全國評酒會上還榮獲國家質量金質獎和銀質獎章,被稱為“中國名酒”。此外,2013年1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在香港召開“西太平洋區域應對年輕人有害使用酒精會議”,來自西太平洋區域17個國家(地區)的代表與會,會議分析了過量飲用酒精對記憶力和學習構成長遠不良影響和年輕人在成年後對酒精的依賴,會議呼籲各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採取稅收、限制推廣、限制年齡和降低酒精飲用量等措施,減少酒精危害。

因此,“喝酒一定要喝高度酒”的說法違背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違背國際共識和科學知識,對公眾形成誤導。

❷“加水是否濁變”不是檢驗酒質好壞的科學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標準

白酒釀造過程生成醇、醛、酸、酯類等多種物質,酯類是白酒中香氣的主要來源,白酒中的酯類物質已知的有80多種,其中,有水溶性、酯溶性、醇溶性,還有很多是醇水互溶性的,引起濁變的主要是高級脂肪酸酯(如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同時,高級脂肪酸酯並不是改善和提高白酒感官質量的主要成分。

因此,白酒生產企業為了降低高級脂肪酸酯含量,一般採用兩種方法:一是利用高級脂肪酸酯集中在蒸餾過程後期的特點,採用分段摘酒有效控制其含量;二是利用淨化處理技術,採用活性炭、硅藻土等進行低溫或冷凍過濾處理,可以有效降低酒體中高級脂肪酸乙酯的含量,防止酒體渾濁。

因此,有些優質高檔白酒加水也不會出現濁變,並且,目前也有白酒骨幹企業以技術創新為基礎,專門研發出可加冰加水飲用的優質高檔白酒。另一方面,假如在純酒精中(或以食用酒精為主體勾兌的白酒中)添加一定量高級脂肪酸乙酯成分,再加水降度也一樣會渾濁。所以在成品酒中加水後酒體濁變與否,與勾調時使用的原酒和生產工藝有關,不是檢驗酒質好壞的科學方法和判定真假白酒的標準。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白酒專業委員會

2017年4月5日

以下為中國食協白酒專業委員會下發的原文件: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最常見的這句茅臺傳說都是假的,白酒坑爹謠言,你上當沒?

(內容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以上圖文貴在分享,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