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這十年,摩托車都經歷了什麼?

關注機車網,每晚9點17分

JC君和你一起聊摩托

當國內大多還是通勤用的摩托車時,國際摩托廠商巨頭們已經在思考如何讓摩托車性能更優秀、更好玩了。如果把時間跨度定為十年,摩托車和之前有何不同?國際廠商們又對摩托車做了哪些事呢?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我們可以找三個代表車型:寶馬水鳥(BMW R1200GS)、本田火刃(Honda CBR1000RR)、鈴木SV650,對比2007年和2017年兩個版本的車款,或許能從中找到一些答案。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寶馬水鳥 R1200GS

2004年一款代號為K25的車型問世,他就是BMW R1200GS,天生帶著“全地形探險”的光環,憑藉著出色的質量在國外市場中得到好口碑。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9年之後,延續了將近90年的風冷拳擊手發動機終於走到盡頭。因為水冷系統,傳動和排氣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拳擊手發動機的獨特魅力在於排氣口分別放在發動機的兩側,通風效率極高。但是為了同時保證動力輸出、冷卻大功率發動機,水冷成為一種必要的趨勢。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相比冷卻方式的變化,真正使傳統被打破的是乾式離合到溼式離合的轉變。目前R1200GS使用的緊湊型油浴離合其實是來自日本製造商的。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2017款的寶馬R1200GS(代號K50)最大的提升還是電控系統,手把加熱、騎行模式、胎壓監測、ABS、坡起輔助、牽引力控制系統、LED光源、定速巡航、全綵儀表、無鑰匙系統、電子減震。這些電子配置,讓水鳥成為一臺平易近人的公路大殺器。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本田火刃 CBR1000RR

2008賽季之前,新火刃已經準備就緒,全新設計的發動機行程縮短了1.5毫米,馬力峰值提高10-15匹。即使是在中國,火刃也擁有一大群死忠粉。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這些年火刃的進步一直體現在各種細節上,從發動機的調教到車架進氣口的佈局調整,因為有MotoGP實戰的經驗,本田一直在自家仿賽上傾盡全力打造出最輕鬆駕馭的公路賽車。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在人機工程學上卓越的表現,從油箱的設計上,就看的出。老的油箱膝蓋夾角更小,在遇到連續S彎道時,變換方向成為一個看似不容易完成的事情,而對於新款的油箱則大不相同。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動力上的提升倒是次要的,主要在於火刃能和車手有效地溝通,讓車手在極限駕駛狀態下得到有效的輔助(發動機制動、牽引力控制、滑動離合、換擋輔助)或是在緊急情況下才出現的ABS。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甚至2007款的發動機也不顯老,雖然用於壓榨極限的跑車已經不好使了,但是通過其他部件的輔助,他仍然可以迸發出150匹左右的動力,為CB1000R,或是CB1000F提供動力。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鈴木SV650

雖然SV650在外觀上繼承了前輩們的經典元素,比如緊湊的V2發動機,還有怒目圓睜的鹵素大燈,其實他的進步更多是內在核心的改變。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從化油器到電噴是個時代的劃分線。2007年作為一個大換血的年份,那一年在德國所有的SV650都配上了ABS,並且在發動機方面改進了氣缸蓋,增加了雙點火系統來彌補一些因為環保法而做出的動力妥協。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從2007年到2017年,發動機前前後後修改了超過100個零件,從氣缸到活塞,從曲軸到進氣排氣口,這樣的升級對於車輛來說很是關鍵,而且都體現在日常實用性上:動力輸出更流暢、震動更少、續航更高等等。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那SV650的運動性有提高嗎?當然有。但在預算有限的街車中,運動性能的提升並不是消費者首先考慮的。但2017年的版本絕對超過2007年版本十條街還不止。

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这十年,摩托车都经历了什么?

通過上面三款車,我們能看到這10年來,摩托車發展相當迅猛,在各種新技術、電控系統的加持下,車輛幾乎有了質的飛躍。從駕駛感受來說,就是越來越好騎了。

環保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摩托車也在不斷和國家環保法規做妥協。機動車已初步有了電動化的趨勢,各大廠商還在為了讓摩托車更好騎、更安全而努力。那下一個10年,摩托車又會怎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