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武则天召见一臣子,此人却胆大到当面直说想看清女皇,求撤掉帘子

臣子怕皇帝,是封建制度下一种最正常不过的现象。皇权凌驾一切,皇威不可亵渎。任何臣工,在皇帝面前都是奴才,只不过是等级不同。

在最高统治者跟前,臣下们最正确的姿势,就是恭顺敬畏、低眉顺眼、惟命是从。要是敢和宝座上面的皇帝面对面直眉瞪眼地四目相对,基本上就是想给自己招揽祸端。

因为万一,你哪个眼神不正确,弄不好就大罪临头了。要是再遇上个女皇帝,那伺候起来就得更小心,因为除了要恪守君臣之间的纲常,还要在意男女之忌。

武则天召见一臣子,此人却胆大到当面直说想看清女皇,求撤掉帘子

范冰冰版武则天

但是,就如同皇帝群中出了个另类的武则天一样,这位女皇遇到的大臣群中也出了个和自己一样另类的人物,他就是名臣张嘉贞。

这个张嘉贞是山西人,665年生。明经出身。本来,他的平乡县尉当得好好的,不巧却因为受别人牵连被免了官。之后,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天下,也从李氏大唐走到了武氏大周。

在他37岁那年,碰到了一个正在他家乡那边搞巡察的朝廷侍御史张循宪,是由当地官员引荐的。这个张循宪呢,是个既正直又爱才的好官,他发现了张嘉贞的才华后,便立即向武则天举荐他。

而且,为了让这个长期落魄乡野的干才能有用武之地,他还提出,愿意把自己的官职给他。他的这一请求遭到武则天的一脸鄙夷:我堂堂大周朝廷,难道还出不起个一官半职来安放贤才吗?

武则天召见一臣子,此人却胆大到当面直说想看清女皇,求撤掉帘子

刘晓庆版武则天

再说了,这人到底靠不靠谱,得让我看过才知道。于是,在长安二年(702年),她下诏让张嘉贞进宫了,她要亲自召见他,一辩真假。张嘉贞到了内殿,见到了高高在上的大周女皇。不过,武则天面前却挂着一道帘子。

这内殿,本来就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可能是因为生疏吧,毕竟张嘉贞又不是狄仁杰,也可能,是专门为了彰显天子威仪,武则天这天特意在跟前挂起了一面珠帘。

她隔帘望去,彼时正值盛年的张嘉贞相貌俊秀、仪容端正,而且,对自己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应答得当,出言不俗,这让武则天很是喜欢。

武则天召见一臣子,此人却胆大到当面直说想看清女皇,求撤掉帘子

刘晓庆版与斯琴高娃版武则天

不过,让武则天没料到的是,在和女皇有过初步的交流后,这位大胆的张嘉贞居然接着提出了一个相当过分的要求。他是这样说的:“臣出身寒微,未曾领略过朝廷威仪。今天幸得陛下赏识,才得以进入皇宫面圣。

可是您的座前,却挂着一面密密的珠帘。这让臣和陛下即使近在咫尺,也如同是隔着一团模糊的云雾一样,无法看清陛下您。故,臣请求陛下能够撤掉珠帘,让卑臣可以看清陛下的天子真颜。而且,陛下和臣如能不加遮挡,直面相对,才真正是符合古来君臣之道……”

武则天在皇宫中活了一辈子了,见臣下挂珠帘,也不是只对张嘉贞一个人。可从没听到过有哪个臣下敢如此大胆地说为看清自己,当面请求撤帘!而且,居然还搬出了什么君臣之道来!

不过,武则天却并没有生气。她活了七八十了,就遇上了这么一个在她面前敢如此胆大包天的人物,这让她感到十分新鲜。

武则天召见一臣子,此人却胆大到当面直说想看清女皇,求撤掉帘子

刘晓庆版武则天

而且,她也是真的喜欢这个有才、有胆还有脑子的家伙。所以,她立即就答应了张嘉贞的请求,命人撤走帘子,与他直面畅谈。“则天遽令卷帘,与语大悦,擢拜监察御史……”

在武则天一朝,张嘉贞的官从最初的监察御史,当到了后来的并州长史。之后,唐玄宗即位后,把他拜为了丞相。

一个人的固有脾性,是很难改变的。当上了宰相的张嘉贞,依然继续发扬自己行事的个性风格。对于他一生的施政为人,史家也有褒有贬。不过,有一点,却是大家都公认的,就是这位张宰相的另类和个性做派,在整个大唐的庞大宰相群中,都是相当罕见的。

史料出自《旧唐书·张嘉贞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